1995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化)
专栏:学者剪影

  书山“愚公”
——中国社科院杨义研究员印象
高国营
每天黄昏,拎着菜篮,走出书斋,杨义研究员自有一份乡野村夫般的悠然情致。
菜市里,黄花鱼涨了几毛,老玉米跌了几分,他知道得清清楚楚;树荫下,引颈观弈者中,守不住“观棋不语”训条的也常常是他,不过对弈者在给他白眼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这个“买菜的”有两手。
然而,走进杨义的书斋却看不出一点悠闲。顶灯的灯泡刚烧坏,那彻夜长明的台灯把塑料灯罩也烤得变了形。顿时,我知道那3卷名扬海内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怎样写成的了。
这些年,国内各种学术思潮层出不穷,追风赶浪者往往可以一鸣惊人。而杨义体现出一种农民的务实品格,默默地开始了多卷本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建构工程。杨义认为,做学问要尽量找到最原始的、详尽的第一手材料,这样,发言才会站在实地,且不至于为自己的结论而感到心虚。要写出这样一部“信史”,必然要像愚公一样“搬动”一座座书山。杨义翻阅了2000多种现代文学原版书和大量的报刊资料,记了1万多张卡片,那只专用来借书的书包背带已换了好几根。
沉默了9年多,杨义终于捧出了3卷150万字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杨义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我国学者对古典小说的研究采用西方小说观念,形成理论形态,无疑是有历史意义的,但用西方小说观念来规范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中国小说文体有所错位。杨义在这部小说史中,尝试着恢复我国小说发展的真实过程。他认为,中国小说发端于战国,其产生有“多祖现象”,最终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奇书系统”,到明清时代,奇书是中国最好的章回小说的代称。
公允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每个作家,是该书的又一特点。像同属左翼文坛乡野风的魏金枝和叶紫,同属东北流亡作家群的端木蕻良和骆宾基较难区分,杨义却以敏锐细腻的悟性将魏、叶的创作个性区别为“浙东曹娥江的忧郁”和“湖南洞庭湖的悲愤”。论及钱钟书的《围城》时,他写道:“在蔚为大观的中国现代讽刺艺术之中,继鲁迅的深刻、老舍的温厚、张天翼的俏皮、沙汀的沉郁之后,又增添了钱钟书式的机敏”,虽然“由于作家智慧过高,也许偶有过火之处”。
这三卷小说史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不仅被国家教委指定为高校文科教材,而且被日、美、俄等国的一些著名大学用为教学参考书或研究生必读书。美国著名汉学家夏志清教授也曾著有独树一帜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但他看到杨义的著作后抑制不住欣慰之情写道:“我这一代将成过去,您这一代治小说史、治文学史当推吾弟为第一人。”钱钟书先生则称许杨义“积学深功”,“后起之秀,君最突出”。
49岁的杨义如今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和正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他仍在人文科学的沃野上从容地筹划、耕耘着……


第11版(文化)
专栏:文化探访录

  新型知识载体现代文化景观
——京城部分专家眼中的电子出版物
本报记者卢新宁周庆
  本期探访对象:桂晓风杨士强 毛小茂王勤李咏梅
编者的话 电子出版物正向我们走来。它面孔新鲜而又显出深奥,脚步轻盈而又迅捷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挤进成人的工作空间,挤进青少年的学习、娱乐空间。高技术给了它神奇,专门家赋予它博学,出版家搭载了希望,商人们编入了心计,不法之徒也加进了自己的浅薄和丑陋。不管怎样,在世纪之交它成了中国人的一个新伙伴。如何认识它、接纳它、利用它,是社会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为了解答好这道题,我们的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把他们的见解奉献给读者,希望帮助大家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                  
作为一种新的知识载体,电子出版物已经如此真切地迫近了我们的生活,它将在信息社会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会给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文化传承方式带来怎样的变化?
杨士强(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电子出版物这个名词,在几年前的中国还是陌生的。即使现在,对于许多人来讲也还相当模糊。它不像信息高速公路那样人们多有耳闻。打个不甚恰当的比方,假设信息高速公路是条路,电子出版物则是在这条路上通行的最重要的车。
一张650兆的光盘可存储7亿字节,相当于一个藏书量3500—4000本书的小型图书馆(以每本20万字计),还可存储一部百科词典或一年半的每天几十个版面的报纸。而一张光盘的重量只有100克左右,携带起来十分便利。借助于高科技,一部《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从中国大陆传输到大洋彼岸只需3秒钟。这使电子出版物以其独特的功能和纸书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将成为信息时代的主要出版方式和文化传流方式。
桂晓风(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电子出版物作为一种新的知识载体,首先为出版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它绝非出版的原有功能的简单延伸和扩大,而是方式上的更新和飞跃,说它是一场革命并不为过。电子出版物是出版和高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对待这种新的知识载体,决不能低估其价值,它使出版物中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而且使许多知识能够轻易地大量地迅速地转化为公众传播物,这是以往出版物无可比拟的。世界各国都对此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物力,许多出版商更是不失时机地站到了潮流的前端。在硅谷和卡斯特谷的科学家们,日夜奋斗钻研可视电话、只读光盘和光缆、改进电脑之时,一些精明的出版家们从油墨和纸张中抽身而出,迎接和致力于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新的变革。出版家们惊喜交加地看到,信息时代给出版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动场地,使它具有以多媒体为渠道、跨越国界的广阔前景。这使他们重新界定出版业的定义,调整市场,网罗人才,改变机构,尝试生产纸质出版物以外的软件和光盘。
王勤(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过去国家标准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工业、企业各种生产标准一捆一捆地堆满好几间屋,每次查询,总要花费好几天时间;而今,这些标准已做成两小张薄薄的光盘,若要查问,只需一个电话几分钟即可。电子出版物作为一种新的知识载体的出现,不仅是对出版业的一场挑战,也是对人类生活的一次变革。世界贸易组织近年来有这样一个规定:在世界贸易中“无纸贸易”——即通过计算机远程通信实现的贸易——优先于“有纸贸易”,当一些发达国家因为拥有了高科技而在激烈的贸易大战中获得优先权时,许多仍然沿用传统贸易手段的第三世界国家的货轮不得不像往日一样在异国港口按章排队,一等两三个月的事常常有之。事实是,高科技已经进入了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在这个信息社会,谁先掌握高科技,谁就获得了优先发展的权利;无论是谁也不可能置身其外。新兴的电子出版物已经不仅只是属于年轻人的新鲜事,也不仅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公事,它同时也将是我们大家的事。
李咏梅(北京大学方正多媒体事业部):电子出版物的产生和发展将改变人类社会的信息环境。以图书馆为例,电子出版物的出现和发展,使传统图书馆的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出现了“电子图书馆”的概念。这种图书馆的服务已经不限于物理意义的“馆藏”,而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联结全国甚至全球信息资源的逻辑意义的“馆藏”,所以又称“虚拟图书馆”。这使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实体不必存在,就可以行使图书馆的职能,这是多么大的变革!
美国七大有线服务商之一琼斯交互有线电视公司,不久前首次展示了它通过同轴有线电视电缆高速传输数字化图像、声音和文字信息的“全球电子图书馆”。其基本设想是把全球各地大型图书馆已转变为数字信号的收藏内容汇总起来,逐步成为地方小型图书馆以至家庭都能享用的信息资源。目前,法国、加拿大、英国图书馆均已表示愿意加盟。不难想象,人们关于“没有围墙的图书馆”的设想正在变为现实。
新兴的电子出版物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电子出版业的现状如何?
毛小茂(新闻出版署电子处处长):我国的电子出版业起步于80年代中期。最初是由一些拥有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的单位自发开展起来的。尤其是大学等一些教学科研机构将其编制的计算机软件作为出版物,通过出版社出版。经过近10年的开拓和发展,以软磁盘为媒体的电子出版物在我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全国现已出版软磁盘约2000种,创销售额近千万元。与此同时,国产只读光盘的迅速崛起,标志着我国电子出版业开始了一个新阶段,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截至去年底,国内已有20余家单位,制作出版了近百种只读光盘。不过,目前能接触与使用电子出版物的人数不多,且多是大中城市的居民。因为电子出版物的使用必须依托于计算机,而家用电脑在中国虽有长足发展,但仍集中于城市与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几乎全是盲点。
李咏梅: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电子出版市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各国的出版业、软件业和相关行业纷纷涉入这一领域。目前,各国大的出版公司多已投入生产行列,其中以美国最多,其次是欧洲。有人预测,只读光盘将在本世纪末取代全球40%以上的出版物,并将最终收藏人类的全部知识信息。几年前,美国加州一位名叫杰克·奥尔姆斯德的企业家率先成立了电子书出租店,这一独具匠心颇有时代气息的新行当引起人们的注目,成为出租业的新门类,人们称之为“高速公路”上的一辆好货车,并纷纷仿效,电子出版物的出现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变革。
毛小茂:许多发达国家电子出版物已有相当规模。1993年,世界的CD—ROM总品种为8000多种,1994年就超过了1万种,其中,美、日两国是电子出版物最大的生产商及消费市场。1993年美国市场上电子出版物的销量为6.5万部,销售额比1992年增长了143%,达70亿美元。这一数字占全美出版年总产值的28%。在全球3000家电子出版商和开发商中,美国以940家居于首位,电子出版物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可轻视的独立产业。有专家预测,世界电子出版物的市场销量将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但在我国,1992年以来,新闻出版署先后批准了52家单位从事软件及电子出版业务,其中,有的已取得一定成果,但相当一部分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等原因未开展业务,不久前经过重新登记,保留了34家。
王勤: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是中国最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电子出版物的出版社之一。当时一些和我们同时尝试做这项工作的出版社,在投入资金、人力时对其发展前景也与我们一样觉得不是十分有把握。我们曾尝试将《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部分内容制成光盘,并且获得了初步的成功,可以说中国的出版商们是在小心翼翼中步入电子出版物这个领域的,当时谁也没有想到电子出版物的发展会如此迅猛。
近年来,高科技的发明被某些人利用而导致高水平的公害,正在兴起的电子出版物中出现了令人忧虑的“电子黄毒”,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桂晓风:随着电子出版物的出现和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电子黄毒”,我国也有所泛滥。这种“黄毒”由于借助高科技的手段,比以往的传播手段更隐密更便捷更迅速更有诱惑力,因而危害也更大。据有关部门调查,“电子黄毒”的主要危害对象是求知阶段的青少年。“电子黄毒”的出现不仅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了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而且也使电子出版物这种新的知识载体难以正常地发挥其作用。我国已经正式将电子出版物列入了行政管理范围,其目的就是为扶植推进它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力图使其进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杨士强:黄色电子出版物是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公害”,大量带有黄色内容的图片、图像等电子出版物,通过软件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有可能干扰正常信息传输甚至影响操作系统的正常运转,破坏信息传播生态。近年来,社会上及一些高校不同程度和范围内出现了“电子黄毒”和有害程序,同“电子黄毒”作斗争应成为有关部门乃至整个国民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生前不久与北大计算机系学生联合向全社会提出倡议,呼吁大家共同行动,抵制和清除“电子黄毒”的侵害,在中国计算机网络系统创造一个健康的信息环境,使高科技更好地为人所用。
如何看待电子出版物对传统出版业的冲击?有人说我们的孩子日后与我们的差别,也许较诸我辈与孔子时代的差别更为天悬地隔,这会导致千年文化经验的失落,您怎样看这一问题?
桂晓风:应正确看待电子出版物对出版业的冲击。中国是一个文化古国,也是一个出版大国。我们有3000年有文字记载的文化积累,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识字人口,有丰富的出版资源、庞大的出版规模和广阔的出版市场,这是我们的文化建设和出版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我国传统的文化产业受到了挑战,由于电影电视电子游艺影碟等的兴起,图书出版所占份额锐减。如果我们能抓住高技术带来的机遇,利用电子出版物带动我们传统文化产业的改造和振兴,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事。我们国家每年由杂志传递100亿字的信息,由图书传递200亿字的信息,由报纸传递400亿字信息,以及图片信息3万对开张。这是我们的财富和“资本”。目前这700亿字信息中大部分均在用计算机排版,其中间产品电子文本绝大多数未被开发利用,这同样是我们的“资本”,这些资料只要经过必要的处理就会迅速转换为电子出版物。当然,我们毕竟是发展中国家,电子出版物的开发和制作尚需依赖于电子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及全民经济实力的提高。
王勤:如同CD机和光盘虽好,仍然与电影院意味有别,不少人还是喜欢去电影院;又好像人们买东西,即使可以用电脑购物,但仍会有人因为不愿失去购物的乐趣,而宁愿实地购物。人们积存多年的文化经验和消费需求,会使很多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愿意亲近纸墨清香。我觉得,将来纸质出版物有可能出现两极分化,一类是低档的大众消遣物,如地铁内的小报,可以随看随扔;一类是高档精美的收藏品、装饰品和礼品,未必有多大的使用价值但有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杨士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关于出版领域里电子出版物与纸质出版物的争论也日益尖锐,达成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二者还会“各走各的阳关道”。电子出版物等高科技产品的出现,正在形成别具一格的电子文化。但这种影响只是手段上的,不会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把我们的一切都改变。设若我们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经验是车中之物,如今车换了,但那车上的东西仍在,并且获得了被更好地利用的可能。
王勤:历史上的不少发明和创造确曾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并使许多一度重要的生活景观和文化经验终成明日黄花。就像蔡伦的发明使后人总是难以体验“韦编三绝”的真切意境,而电影的出现也使得梨园风景终告式微。但还应看到的是这只是一些古旧的文化形式发生了变化,而我们的千年文化传统一直绵延不断,直至于今。高新技术的出现使我们跨入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但无论是电脑还是电子出版物,它们的出现不过是为人类的文化创造和传承提供一种更好的工具。
李咏梅:自蔡伦发明造纸术至今,书的变化几乎都在表面形式上,这使我们得以遥想古人当年以文载道的生活;而几十年后,我们的后代所面临的将会是另一种景况:高科技使电子出版物等电子读物成为孩子们的主要精神食粮,从阅读方式、教育方式直至生活方式上,与我们这一代大不相同,这肯定会造成两代人在文化上的差异,也会形成对传统文化理解、认同上的阻隔,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导致文化经验的完全失落,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视、消融这种隔膜,例如,经常为“读电子”的一代提供接触古代文化的机会,利用电子出版物较书籍更直观、更生动、更有影响力的优势,向孩子们更完整地展示古代文化的内涵。现已有人将《孙子兵法》等做出光盘,以后还可以有更多的尝试,这样便可以利用高科技更好地去贴近古人的心灵,去体会传统的秦风汉雨。(附图片)
杨士强
王勤
毛小茂
桂晓风
李咏梅


第11版(文化)
专栏:书香一缕

  包容得大气
——评《中华道教大辞典》
牟钟鉴
由胡孚琛博士主编、100多位学者集体参与编写的《中华道教大辞典》,历经3个春秋的辛勤劳作,终于问世,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典收词目1.5万余条,共500多万字,是多年以来道教研究成果的一次汇总,也是道教学界的一件盛事。
中国道家与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文化资源有值得开发与研究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基础薄弱的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异军突起,生气蓬勃,研究队伍和成果已相当可观。受学术繁荣的影响,社会各界也越来越关心道家和道教,而以往的道教辞典或年代较早,或收词不全,不能令人满意。于是,先是有中国道协以教内学者为主编辑出版了《道教大辞典》(1994年),其典以解畅经旨为重。接着便是这部大辞典的问世,它以教外学者为主,重在全面介绍道教文化知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
《中华道教大辞典》门类齐备,内容丰富,全典正文分类有:道家、道教门派、道教经籍、道教文学艺术等,这个体系涵盖了道教文化的各个层次各个侧面,对整个传统文化研究都有参考价值。道教文化有其宗教神秘性和驳杂性,又好用异名隐言。这部大辞典对各种术数,都加以破译解读,并用现代语言标而出之。这部辞典的另一优点是写作态度客观,不迷信,重在知识和资料的准确介绍,使读者看得明白,有所收益。
这部大辞典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作者是现今道教学界相当大一部分有成就或正在崛起的学者,皆为一时之选。更可喜的是还有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国外道教学者参与支持,又在海峡两岸以繁、简体文字同时出版。众流竞汇,有容乃大,故能成就这部辞典的博大丰厚。


第11版(文化)
专栏:

  民营企业家的文化话题
——中国社科院的一次对话会小记
天沛
天津大邱庄的禹作敏东窗事发后,学术界曾经就如何消除封建文化意识对某些民营企业家的影响展开讨论。日前,一批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出来的民营企业家应邀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与学者共话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
河南思达集团总裁汪远思谈到:不少民营企业是几个朋友合伙起家,一旦赚了点钱,经营思路发生分歧,只有散伙了事。这说明哥们义气靠不住,应尽快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河北恒达养殖厂经理宋志明风趣地说:人在上面方为“企”,没有人就没有企业;一笔写不出两个人字,老板与员工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唐山市曙光水泥厂的张春来厂长则尖锐地说,私营企业管理层不要变成家族统治,更不要搞成封建把头。学者对这种长远的眼光表示赞许。
有人理解搞市场经济就是身穿“佐丹奴”、脚踏“老人头”、手拿“大哥大”,潇洒走一回。海南门山园公司总裁王国进感慨地说,事情没这么简单。他们曾经组织员工北上延安和大庆参观,住窑洞、尝窝头、扶井架。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我们是搞大农业开发的,实业、尤其是农业不同于炒股票、搞房地产,没有点脚踏实地、以苦为荣、百折不挠的精神是成不了气候的。”


第11版(文化)
专栏:

  妙笔泻清流
——林凡书艺赏析
洁梦东威
林凡,中华炎黄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我国著名的艺术家。
今年11月4日,在北京皇史宬举办的个人书法展“林凡书艺展”,使观众趋向一个有丰富层次和多重视野的崭新空间。巨幅装裱的宣纸,林先生书写、镌刻着古代诗词的红木牌匾,都显示着传统文化的底蕴。
这些以往盛气凌人高踞庙宇楼台、朱门厅堂之上的木匾与人处在了同一层面上:脚踏实地的人和平卧于地的匾,它们各自诉说着心事,或缠绵,或激越,或低吟浅唱,或慷慨悲歌,各种声音汇合起来,人们突然产生了一种的温暖而亲切的体验,人们俯首弓腰,或蹲或跪,像察看一件件出土文物或古生物化石那样,细心辨认匾上的字迹,摩挲着红木那富于质感的肌理纹络;温润而古旧的木色,散发出迷人的光泽。留连忘返的人们被林先生的书艺所折服。
林凡是画家,他书风独特之处,在于和他独特画风的成功嫁接。读他的书作,能觉出字里行间有一种像藤葛缠联、泉石流泻之势,回环映带,气势开张。他把画法移入书艺中,使人看到一种清新的神采和意蕴内敛的气度。
林凡的淡墨书,更具变化,更富情趣。他是长于行书的,但行中间篆、间隶,使迅捷的行书运笔,在端正的篆隶纡缓行笔中得到调和,轻灵中有凝重,活泼处也端庄,加重了多重情趣,看起来,叫人赏心悦目。
林先生一般作书,多取立轴,这是因为中国书法从上到下,首尾相连,立轴行度长,容易在谋篇布白上取得便捷的缘故,《春江花月夜》长逾5米,字近半尺,气势恢宏,洋洋洒洒,诚如听交响乐章,局部雄强,整体和美。《淡墨书王维诗》变化诡异,而在气势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李白五绝二十首》,从局部到整体,一气呵成,充溢着灵动飘逸之势,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雅构。《自书诗三首》,由18件单条组成联屏,是林凡诗作和书法的珠联璧合,由书及诗,由诗及书,读后使人喟然叹服!而他写的许多扇面、笺页、小斗方,即使阔不盈尺,在结构上也都予以高度重视,在视觉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附图片)
(左图题字为:佳期不可再,风易杳如年。)


第11版(文化)
专栏:

下图 第二届中国曲艺节日前在平顶山举行。图为来自吉林的阎淑萍在表演单出头《老汉背妻》。 新华社记者 赵鹏摄


第11版(文化)
专栏:

上图 第3届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日前在京落幕。图为获西洋乐器一等奖的学生在汇报演出。 张悦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