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珍重血汗
姬建民
岁月流逝,留在人们脑海中难以忘却的往往是值得珍重的血汗。血汗是人们付出的象征,似乎血汗愈多,付了愈大,印象愈深,也就愈加值得珍重。
血汗是磨难的产物。一般说,流血抑或流汗总是伴随人生的艰难困苦而来,相随奋斗的胜利喜悦而去。血汗虽是磨难,但这磨难是福。磨难有点像巨额存款,时间愈久,财富越多,收获越大,也就越值得有着痛苦磨难和坎坷经历的人们的回味和珍重。
我在人生之旅的长身体时期,正赶上了“瓜菜代粮”的岁月,付出过为填饱肚子而难堪的血汗;在本应继续求学深造的时期,却遇上了“文化大革命”,付出了空耗岁月生命的血汗;在应该参加工作的时期,却碰上了“下乡再教育”,到一个远离县城而又贫穷落后的村庄里度过了两个年头。特别是“再教育”那阵子,“修河、筑堤、拔麦子、脱坯”的“四大累活”我全部得到领教。血流了,汗出了,然而说心里话,从一个方面说,我迈向社会第一步时付出的血汗和经历,是我所特别珍重并始终难以忘却的。有了这两年的人生垫底,有了这种痛苦磨难的血汗付出,还有什么样的艰辛不能挺住,还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呢?
珍重人生的磨难和血汗的付出,似乎已是人们的共识。没有磨难的人生也许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血汗付出的经历也许是不应多加赞美的经历。尽管人们多不去自寻磨难和追求痛苦,然而在每个人生的坐标点上,磨难却时常伴随血汗不期而至。我们大可不必为猝然临之的磨难而惊恐,也不必为经受磨难而付出的血汗而痛苦,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生正是在一个个的磨难中逐步从稚嫩走向成熟,也正是在一次次的血汗付出中锻炼成长起来。
感情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而血汗付出恰恰是人生感情中的基本成分。这种成分有时像“主心骨”,可以使人有效地辨别是非谬误,深刻地感悟人生的真谛,当各种诱人的和吓人的风沙迷雾袭来之时,不至于昏头胀脑,稀里糊涂;这种成分有时又像“定盘星”,可以使人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冷眼向洋看世界,风吹沙打心不迷”,对现实的困难能正视,对广阔的前景有信心,并不惜以新的血汗为实现新的目标而劳作不息。珍重是为了纪念,纪念是为了将来,似乎正是从这一点上,才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血汗付出寻求到一条值得珍重的途径。


第12版(副刊)
专栏:

  京九心语
李传申
这两年,来商丘的专家多了,甚至是一个一个的专家团来这里论证;来商丘的记者多了,甚至是一个一个的记者团来这里采访;来商丘的客商多了,甚至是一个一个的商务团来这里考察、洽谈和投资。
商丘是豫东的象征,历来被称作“豫省门户”。现在,关闭太久的河南东大门敞开得更阔了,人们兴致勃勃地出入于这个古老而崭新的大门。
这是一种什么力量的吸引呢?人们会不假思索地说,是京九铁路。京九铁路在商丘与陇海铁路交汇,两条巨龙在人们心中支起一个灼热的商丘。商丘将成为中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商丘有了人们往日心中没有的分量。京九铁路开通,商丘将另辟一片辉煌风水宝地。曾经来过的人说,商丘,他不认识了。过去没来过的人说,想象,不如现实。
当然,还有更耐人寻味的东西。
一位北京来的记者,在商丘采访数日。我们相约,在他离开商丘之前,到京九铁路上走走。他说,京九铁路的商阜段已经通车几年了,衡商段今年1月份也实行了通车分流,在京九线上走一走,通过绵延的铁轨,我和北京又连在了一起。
商丘编组站42对,在京九线上是最大的,于是我们就从编组站信步北行。他忽然问我,你能不能看到一种无形的形象,能不能听到一种无声的声音?我点了点头,目光碰在了一起,那神情显然是两个人的心相通了。他说,我牢记一位老师教给我的采访真谛,不仅会观察会询问还要会听,用心灵去听,听那种一般人听不到的东西。能在无形中听到有声的韵律,能在无声中看到启动的精神,这算是采访到了真东西。他联系到了鲁迅。人们为什么那样喜爱鲁迅的“于无声处听惊雷”呢?鲁迅为什么能熔铸出横空出世的伟大精神呢?恐怕就在于鲁迅能用灵魂体察社会和生活。
我赞赏朋友的这一见解。我们又将思绪拉回到商丘。商丘的决策者们,面对迅猛而来的京九机遇,激动了,但激动并不是盲动,不是一味地玩味自己的地理优势,而是用一种新的目光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区情。从城市规模的狭小到基础设施的简陋,从工业基础的薄弱到财政的欠缺,从机遇到挑战,从速度到素质,把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晾晒在鲜明的阳光下。在阳光下,它不但没有成为阴暗,反弹琵琶却发出了激越的力量,逆向思维却激发了决策的坚定性和意志力。在京九机遇面前,商丘人深刻地认识到了发展的制约因素。高丘这规模较小的城市怎么能载动这么大的机遇呢?怎么能拉动一个大农区的经济前行呢?要解除这些制约因素,就应该发展城市,把商丘建设成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但是,资金成了一个极度困难的问题。商丘地委、行署做出了具有较大风险性的决策,做好土地大文章,招商引资,引鸟筑巢,借梯上楼。奇迹出现了。一年下来,商丘城市的发展胜过过去多年。那6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那宽敞的二环路、京港大道、南京路,那挺拔的楼房,那新加坡、香港、北京等地的财团规划的仓储基地,甚至于那齐整的路灯、绿篱,都饱含着浓郁的京九情结。
朋友说,这浩大的工程,从决策到实施,商丘经受了超常的磨难和洗礼。他说他采访过地区的领导采访过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写过系列大特写,每时每刻,都从那紧张、热烈的建设氛围里,感受到了他们泰山压顶般的压力,扼腕断臂的决心,惊涛拍岸的气势,立木顶千斤的毅力。不论是领导还是群众,从他们的精神、情绪中,我倾听出一种似喷薄而出的太阳般的上升力,我把这种力称作“内驱动力”。
好一个“内驱动力”!我们的共识是:商丘的希望不仅仅在于“京九机遇”,而且更在于“京九机遇”呼唤出来的优患意识、开放观念、优良品质、敬业精神、科学水平。这种内在的力量和外在的机遇凝聚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和机遇意识,才是升华了的京九情结。
我们相约当京九铁路全线通车时重会在商丘。


第12版(副刊)
专栏:

  河畔有“海源”
许评
海源阁藏书楼修复不久,山东聊城就被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明清两代这里的刻书业和木版年画印刷业相当繁盛,可是早已绝迹了。现在人们能观赏到的,除光岳楼、隆兴寺铁塔、山陕会馆等文物古迹外,最负盛名的就数这座海源阁了。海源阁是聊城称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标志之一。修复后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
来到聊城古城中心的光岳楼前,就看到路西一座古朴的大门挂着“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的牌子,进门是东西两个院落,建筑面积2853平方米。东院为海源阁主楼,座其原址,因其旧制,砖木结构,单檐歇山,山下两层均为三间。楼门上悬复制的“海源阁”匾额,三个金色大字闪闪发光。楼内专藏原海源阁藏书和文物,已从北京图书馆影印珍本2000余册,现正在进一步征集和影印中。楼前是东西配房和碑廊,开成四合院式,配房内正在兴办绘画和书法展览,碑廊内有古碑也有当代名人题刻,琳琅满目。院中花坛上百花盛开,松柏盆景簇拥中的太糊石玲珑透剔,全院一派古色古香。西院有座两层高的楼房,也都是歇山式仿古建筑,为对外开放的图书馆,每天读者盈门。
海源阁的创始人为杨以曾(1787—1856),字益之,别号东樵。清道光二年进士。历官知县、知府、两淮盐运使、陕西巡扶、总督,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他平生酷爱藏书,道光五年(1825年)开始收藏宋元珍本。道光二十年(1840年)他丁忧家居时建藏书楼,取《学记》“先河后海”语义,书“海源阁”匾额,跋语云:“盖寓追远三思,并仿鄞范氏以天一名阁云”。他居官江苏清江浦时购得苏州黄丕烈藏书,黄氏仅宋本即有百余种。杨得黄氏书,即使海源阁藏书形成规模。以曾子绍和,同治四年进士,官翰林院侍读,得清室弘晓“乐善堂”藏书。以曾孙保彝,同治九年举人,历任总理各国事务章京、山东通志会纂,使藏书续有增加。海源阁历杨氏三代,藏书逐渐宏富起来。杨绍和于同治十年编著并刊行《楹书隅录》10卷,书中论载藏书中宋元珍本269种题跋。杨保彝编著《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4卷,共收464种11328卷。另编《海源阁书目》6卷,收3236种208300卷。其他不见于上述书目的唐人写经、宋元抄本、明清珍本尚多。海源阁收藏书画、碑帖、砚石、印章、金石等文物也极为丰富,杨保彝编有《海源阁金石书画目录》5册。海源阁与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丙的“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陆心源的“皕宋楼”并称清代四大藏书家,又以杨瞿两家所藏宋元珍本和名人手抄本最多,而有“北杨南瞿”之称,名扬海内外,在中国文化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并将继续发挥作用。中华书局出版和标点的《二十四史》等有些古籍图书就是用海源阁藏书作底本的。可惜海源阁于民国初年和抗战初期遭兵匪和日寇洗劫,文物抢掠一空,书籍也被抢和散失,遗留部分分别为北京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收藏。
建国后不久聊城市人民政府即作出修复海源阁的计划,但一直筹划不到款项,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经济发展了,才于1991年拨出20多万元资金动工修复,第二年就竣工开放。“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海源阁的修复是社会进步登上一个新“阶梯”的标志。


第12版(副刊)
专栏:

  都市秋夜细雨行
张丹
秋夜静寂,细雨绵绵。
马路上,湿润、清爽。路边的树木掩映于五光十色的夜灯中,被细雨润湿了的树叶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地上留下了它们或清晰或模糊的簇簇身影。白日里空气中的尘埃、异味,此时却奇迹般地消失了。尽情地吸口气,一股清馨的气息直沁心脾,好惬意呀!
无论是骑车的,步行的,还是等车的,人人都显得静静的,那么悠闲,那么安然,仿佛都在细细地品味着这久违了的都市秋夜细雨的韵味。
星星点点的雨滴,落在你的手上、脸上、睫毛上,像是与你亲近、与你嬉戏,使你觉得凉丝丝的、甜蜜蜜的。你不由得透过亮晶晶的雨丝仰望天空,这时,你惊奇地发现,往日的蓝天、明月、流云、繁星,原来还有一种神秘而深邃的美。
街道上,灯柔人稀。白日里那拥挤的人流不见了;喧嚣声停息了;机动车也一扫平日里急匆匆呼啸而过的“雄姿”,在秋夜细雨中,相互间保持着足够的距离,缓慢而优雅地行进着,一对对、一排排尾灯在雨夜中显得越发红艳,红得令人心醉、使人遐想。车行到路口,又很礼貌地更加放慢了速度,同时和蔼地闪着指示灯,好像对你说:“您先请,小心路滑!”瞧,各个都像儒雅的谦谦君子。这时,你也决无往日过路口时的焦急等待,或冒险前行,自管优哉游哉地走你的路,蹬你的车。人们在细雨蒙蒙的夜色中,似乎变得熟悉了,亲近了。
走着、走着,片片树叶在细雨中静静地落下来,落在马路边、人行道上,有的还落在你行进中的车篓里,像是对你道一声亲切的问候:“秋安,朋友!”
雨、灯;路、车;树、人,一切都么柔美,祥和。此时,似乎平时那些烦恼和忧愁都溶化在这柔媚的灯光里,如镜的马路上,蒙蒙的细雨中……


第12版(副刊)
专栏:

硕果(中国画)冷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