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6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金秋十月颂
陈广斌
当我在黄帝陵前
拜谒岁月磨砺的遗迹
当我在高原圣地
仰望奇异的珠峰雪域
当我在卢沟桥头
回忆那段悲壮的历史
当我在东海之滨
观望喷薄欲出的晨曦
当我在黄河壶口
聆听奔腾不息的涛声
当我在海峡岸边
遥望那美丽神奇的岛屿
当我在纪念碑前
阅读用生命与血镌刻的碑文
当我在天安门前
目睹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历史的雷音
在我胸腔里轰响
岁月的风雨
溶进我的血液里
我的心脏
和长江的浪涛一起跳动
我的呼吸
吞吐着未来与过去
在时间与空间的坐标上
有一座丰碑擎天而立
在近半个世纪的拚搏中
东方之龙终于腾空而起
励精图治百业待兴
滚滚洪涛席卷华夏大地
在时代的起跑线上
祖国迈出奋进的步履
辽阔的珠江三角洲
响起本世纪最洪亮的钟声
昔日一座沉寂的小镇
五湖四海的开拓者在此云集
塔吊的铁臂从云层里扫过
林立的楼群拔地而起
而今鹏城街头那头拓荒牛
身后已是一片浓郁的翠绿
从远方归来的海外游子
此刻在黄浦江岸边伫立
当年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地方
被一片明媚的春色代替
耸立于江边的东方明珠
宛如青春少女亭亭玉立
面对浦东难以辨认的变化
一串热泪洒进黄浦江里
当午夜的星辰熠熠闪光
不息的灯光照亮京九铁路工地
又一座隧道从高山的心脏穿过
又一条长虹在大江上飞起
输油管道在大地的肌肉里流动
高压输送线鸣奏高亢的旋律
钢铁的脊梁向前方延伸
延伸着民族不屈的志气
当秋霜染红第一片枫叶
千里稻菽飘来丰收的气息
运粮的车队如江河洪流
将城镇与乡村连结在一起
当牧鞭甩响秋天的音符
成群的牛羊在牧原游弋
骏马似箭蹄音如鼓
地平线上响起急骤的韵律
每当十月金秋季节
我们和祖国一起欢庆胜利
高空的雁阵列队奋飞
前进的征途有鲜花也有荆棘
风正高帆正顺大浪淘沙
潮更急路更远风鹏正举
世纪之交的钟声即将敲响
我们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第12版(副刊)
专栏:

  湘绣极品群仙图
萧金鉴
湘绣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自本世纪初开始,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意大利都朗博览会等屡获殊荣;建国以来,巨型双面绣、双面全异绣、多画面全异绣等连续得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继承湘绣优良传统,再振湘绣声名?曾为湘绣艺术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湖南湘绣研究所决心再创重头产品,《群仙祝寿图》即是成果之一。《群仙祝寿图》是晚清著名画家任伯年的传世杰作,表现了古典神话传说中群仙为西王母祝寿的盛况,有神仙群像46人,烟霞仙圣,天上人间,福寿喜庆,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为将其搬上绣屏,湖南省湘绣研究所筹集巨资,集中了全所高水平的技术力量,在三位工艺美术大师、刺绣艺术家指导下,30多位绣工历时三年,用工26000多个,施针达4亿针,终于绣成由12页通景屏组成、每页画面高1.58米,宽0.48米,装框后加上两页题头跋尾全长8.8米、高2.08米的双面绣湘绣巨幅。
《群仙祝寿图》的研制不同凡响,是当今存世最大的双面绣,将成为中国刺绣史上新的传世之作。


第12版(副刊)
专栏:

  大地书讯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继《新编三字经》、《新编弟子规》之后,又组织撰写了《新编千字文》,并由此组成了《蒙学经典新编》丛书(这套丛书中还包括《新编幼学琼林》、《新编增广贤文》),为全国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材。
《新编千字文》对仗工整,合辙押韵,深入浅出,琅琅上口。它涉及到了天文地理,山川风物;写到了古代科技文化名人,中华五千年历史,现代科学常识,还写到了少年人应具备的道德礼仪、生活常识和少年英雄豪杰。 (晓钟)
△纪实文集《澳洲见闻录》,近日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为青年作家王晋军留学澳洲的访问见闻录结集,计三十万字,共收入七十二篇文章,三十二幅图片。 (涧河)
△《中国文艺家传奇》第四部近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至此,传奇一、二、三、四部全部出齐。(文一)


第12版(副刊)
专栏:

  丝绸古道归乡路
刀书林
久未归故里,记忆中的边塞故乡是那么遥远荒僻。然而,当我真正踏上重归乡土德宏之路,才发现一切都已改变。
西去德宏的“卧铺客车”从昆明驶出,轻快舒适地飞驰于昆畹公路。昆畹公路是滇缅公路的中国路段。经过半个世纪来的修建改筑,已成为联系我国大西南与东南亚、南亚等地的交通大道。乌黝黝的柏油路面宽阔平坦;改道的路段穿过安全的隧洞,不再攀行于令人心惊胆战的陡峻山崖;昔日限制车辆载重的铁索吊桥已为坚实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取代。过去需要三天三夜的漫长旅途,如今乘坐安全准点的昼夜班车一天一夜即可从昆明抵达边境口岸畹町。车经楚雄、大理,开始盘行于怒江天堑。滇西的天很高很蓝,云朵雪白雪白。巍峨的群山峰峦叠嶂,山涧溪水飞流直下。天色微明时刻,车至怒江峡谷,望向车外,只见江面流动乳白色的湿意颇浓的晓雾,河岸树木影影绰绰,婆娑有致。极目远望,绵延无尽的崇山峻岭一色青幽。忽然间,盘绕山腰的路上一辆辆重载卡车接连不断,远远望去,灯影交炽,铺天盖地,蔚为大观。日当午头之时,车已驶入德宏。一股醉人心脾的亚热带气息扑面而来,一派旖旎动人的田园风光:小桥流水,白鹭点点,荷叶片片,竹林农舍……令人陶然。然而更触动人的还是那四通八达的交通、鳞次栉比的高楼和一群群衣着艳丽的各族少女。昔日道路崎岖、途程艰险的穷乡僻壤,如今已成为我国大西南通往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的重要出口,成为新兴的西南丝绸之路的一颗璀璨明珠。
德宏,这个三面毗邻缅甸的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曾是我国古代通往东南亚、南亚,进而抵达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和非洲的“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境通道。早在公元前四世纪,西南各族先民便在横亘绵绵的高原和“百川沸腾,山冢?崩”之称的横断山脉,开辟了一条自今四川成都,过云南大理、保山等地,经由德宏进入缅甸,一直通往印度及其他国家的古老商道,史称“蜀身毒(印度)道”。它蜿蜒于高山峡谷之中,穿行在悬崖陡壁之间。各族先民以无比的聪明才智、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和不畏艰难险阻之精神,在峰峦接天、沟壑万道和“瘴疠逐客无消息”的西南僻野凿山开路建栈道,飞索过江设笮桥,驯化良种西南马,将西南的丝绸等名产源源不断地运往东南亚、南亚等地,并从这些地区换回缅甸的宝石、翡翠、木棉,印度的犀角、象牙以及欧洲的黄金等珍品,发展了古老的经贸往来。作为这一对外交通要道顶端的德宏,成为联系中印文化的重要枢纽。
抗日战争时期,滇缅公路基本沿着中缅古商道于1938年抢修通车。它东起昆明,横过滇西山地,跨越怒江天堑,经由德宏进入缅甸,通过缅甸交通网将中国西南地区与世界相联。抗战物质源源不断经德宏运往内地,一队队中国远征军将士奔赴缅甸战区,与日军展开殊死拚杀,写下了壮烈诗篇。1942年日军攻占缅甸,并侵入德宏地区,所到之处,烧杀劫掠,强制推行日本军用券。殖民主义的英国在1945年5月又重占缅甸。并宣布日本发行的货币无效,使得所有缅甸人民及中国边境地区的人民再遭洗劫,身无分文。古老的西南丝路历经战争浩劫后,渐渐中断。西南边疆被推至闭塞一隅。
新中国的建立使西南地区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唤醒了沉睡的边疆,更为具有重要边境口岸地理优势的德宏经济的飞跃提供了新的机遇。各族人民冲破思想禁锢,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开始了振兴西南丝路的伟大壮举。1985年全州开放为边境贸易区后,经济迅速崛起。目前,其边贸总额已占云南全省的90%以上。州内的畹町市步入了全国率先达到小康水平的36个城市之列。边贸的内容也从简单的易货贸易发展到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劳务输出、工程承包、转口贸易等多种形式。几年前还耻于经商,习惯于刀耕火种生产方式的一些民族,如今已把买卖做到了香港。1992年6月,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德宏州所属的畹町、瑞丽两市为对外开放城市,为德宏经济注入了巨大活力。昔日的丝绸古道上,不同肤色,不同民族,操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却怀着共同的心愿,为着共同的目的相聚在一起。曾一度被人视为畏途的蛮荒瘴疠之地,而今商贾云集,每天来自国内各省区市和缅甸、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泰国、老挝等国的客商达数万人次,许多人还纷纷在边境市镇设点经商;而港、台、新加坡、韩国商人也络绎西至,合资开发经营。目前,新加坡远东发源集团正与瑞丽市合资兴建大型边贸市场“中缅街”,它的建立将使瑞丽成为我国商品西下南洋的最大的陆路口岸。
日月驰骋,时光流转,两千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西南丝绸之路在经受了风风雨雨的坎坷岁月后,在改革开放的今日重获新生。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一座座现代化的大桥,还有新建的机场,已将过去偏远的边疆推向了开放的前沿,将大西南与南洋、印度洋、太平洋甚至大西洋连成一片。
当我乘坐大型波音客机飞离芒市机场,似乎领悟到了很多很多。从机上望千里红壤,览茫茫高原,山峦如楼阁,江河似玉带,青青田畴就像精雕之翡翠……俱往矣,那受人蹂躏的历史,那故步自封的年代,那贫穷困苦的岁月。举世瞩目的新兴西南丝路,已把故乡德宏,把滇西,把整个大西南带向世界,带向美好的未来……


第12版(副刊)
专栏:

天涯何处无清波(中国画)王文芳


第12版(副刊)
专栏:文化广角

维吾尔族建筑装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