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5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吉祥仙子与金珠玛米
刘晓蕾柴建国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前夕,藏族姑娘扎西央宗在父母的陪同下,坐着轮椅艰难地行进1个多小时,来到武警西藏总队医院,双手捧着一条洁白的哈达献给了医院院长,望着在场的医护人员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感激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涌出了她的眼眶……
1970年,扎西央宗降临到人世间时,母亲难产,在这危急关头,是金珠玛米的医生及时抢救,才确保了母子的平安。为了纪念这难忘的日子,央宗的父母给出生的女儿取了个美妙的名字——扎西央宗。扎西是吉祥的意思,央宗则是仙女的意思,他们希望金珠玛米永远吉祥如意,也希望自己的女儿在这安定的社会里活得像吉祥仙子一样自由自在。
扎西央宗聪明活泼,能歌善舞,从小学到高中她一直都是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她曾拥有多少梦幻与渴望,她年轻的生命又充满了怎样的青春与活力!然而,一场灾祸把这一切都击碎了。1990年即将参加高考的扎西央宗得了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病需要钱。这对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来说,这钱来得不易。扎西央宗的父母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又加上老两口全部的退休金。
扎西央宗在医院与医院之间、病床与病床之间同病魔争斗、较量。1991年10月,她住进自治区藏医院。经过两个多月治疗,钱花光了。父亲来接她回家。当时正值公路阻断,车辆无法通行。年迈的父亲背着扎西央宗,一步一步走回扎木。一路上,父女俩泪水交流,泣不成声。
病苦使她备受折磨,也给她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弟弟洛桑江措因交不起学费而不得不中途退学。家里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困难,欠下的债也一天天在增多。家中的东西能卖的都卖了,只剩下一台电视机。那是病中的扎西央宗生活中仅有的欢乐……
扎西央宗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1994年2月24日,武警西藏总队医院到城关区娘热路巡诊。
“金珠玛米来看病了!”这消息立刻像风一样地传遍各家各户。听到这个消息,扎西央宗的父母回想起当年金珠玛米搭救自己脱离苦海的情景,顿时对央宗怪病的治愈又充满了希望……
这是一间普通的藏式房,临窗一张卡垫床。一位藏族姑娘背垫着棉被半卧半靠地躺在床上,身上鲜红的羽绒服更衬出她脸色的苍白。窗外,早春明丽的阳光在闪耀,姑娘的眼中却布满阴云。前来巡诊的武警医院的医护人员掀开破毯子一看,啊!两条腿严重变形、僵直,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一些患处的皮肤已变成了黑色。凭着多年的医疗经验,他们明白央宗的病是被耽误了。
检查结果果然不出所料,扎西央宗得的这种类风湿性关节炎已经到了中晚期。望着这位藏族姑娘失望与希望交织在一起的目光,医生们宽慰她:我们会帮助你的。同行的警官廖祥勇、龙万平哭着留下100元钱。下午,他们又送来了大米和其它用品……
当晚,武警医院党委会议室灯火通明,“一班人”就是否收治扎西央宗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近些年来,尽管不少医院只注重经济效益,甚至出现了有病无钱住院难的现象。但是,武警西藏总队医院依旧坚持金珠玛米进藏的光荣传统。他们常年为当地50多名孤寡老人、军烈属、五保户和残疾人免费医疗,经常到贫困的那曲地区、阿里地区为当地藏民义务巡诊,此外,对与医院相邻的扎西新村居委会的64名藏族退休老同志也优先照顾。仅这几项开支就有七八万元,已使医院经费十分紧张,而扎西央宗这病究竟需要多少费用,谁也说不准。再说央宗姑娘的病,拉萨许多大医院都没治好,小小的武警医院能治好她的病吗?收还是不收?医院党委排除了种种顾虑,统一了思想。院长感慨地说:当年西藏和平解放时,藏胞们认识共产党,就是从认识金珠玛米开始的,而认识金珠玛米又首先是从金珠玛米的医生救死扶伤开始的。眼下医院各方面虽然很困难,但为了扎西央宗的康复,应该有多大力出多大力。他们决定接扎西央宗到医院免费治疗。
与此同时,医院党委为扎西央宗捐款的倡议书也张贴在医院最醒目的地方。仅仅两天时间,武警医院的官兵就将1400多元大大小小面值不等的钞票送到了扎西央宗的病房,军人们为一个素不相识的藏族姑娘掏出了爱心。战士罗卜措把自己刚刚领的津贴费,全部捐献出来。那次见到扎西央宗,便把口袋里所有的钱留给她的警官廖祥勇,又悄悄地拿来100元;而有谁知道,他的家里还有着一个患先天性白内障,也在等待治疗的儿子!
幸运的央宗姑娘成了武警医院的特护对象,虽说是免费,但她一直用着最好的新特药品,得到的是一级的护理。
吉祥仙子成为全西藏人民人人关注的新闻人物。
2月26日,《西藏日报》首先报道了金珠玛米为扎西央宗治病的故事,并配发醒目的社论《这下该瞧咱西藏人的了!》,接着西藏电视台也连续播发了扎西央宗在武警西藏总队医院治疗的情况。
3月3日下午,自治区党委召集卫生、工青妇和新闻单位的负责同志,高度赞扬了武警医院免费治疗一名普通藏族女孩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并倡议全市开展向武警医院学习的活动,并组织全区最优秀、最有权威的专家组成诊断、治疗小组,免费为扎西央宗会诊、检查并提出治疗方案。
率先行动的是报道扎西央宗的记者们。记者葛卫平、陈军采访扎西央宗后,当场拿出150元,其它新闻工作者听到这个消息也纷纷解囊相助,三天后他们把新闻单位捐助的数千元,送到了武警西藏总队医院。
2月26日,当西藏人民会堂的职工看到《扎西央宗的故事》后不少人流下了感动的眼泪,会堂团组织立刻设立了捐款点。一时间,捐款的人络绎不绝,孩子们献出了“压岁钱”,老人们拿来了退休金,从自治区人大、政府的领导、干部到普通的百姓,甚至一些个体户纷纷来到央宗现在的“家”。
西藏军区司令部机关、直属队,拉萨市56101部队和拉萨市的武警官兵拿出了自己的津贴费、伙食费、零用钱捐给素昧平生的藏族姑娘。感人至深的是岗巴拉雷达站的全体官兵把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的钱全部捐了出来,并委托指导员和一名战士徒步下山,行程百公里,亲自送到武警西藏总队医院。
扎西央宗又一次流泪了。面对这一双双热情的手,她明确表示:“我已经得到了社会太多的温暖,多余部分的捐款我委托武警医院代收,在捐款结束后转交‘希望工程’。”扎西央宗要把社会给予她的爱献给更多希望帮助的人。
经过拉萨市专家们的会诊,扎西央宗已转到天津治疗。现在她的双腿刚刚能够活动,她还在一个又一个热心人的帮助下同病魔抗争着……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情融天山雪
张林龙胥金章翟启运
在天山的每一个褶皱间都充满着冬不拉和阿肯悠扬的乐声;在天山的每一个毡房与军营之间都交织着一曲曲动人的鱼水新歌。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4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了多次被国家民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评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的驻疆某炮兵旅,寻觅这支当年在解放战争中转战千里、战功赫赫的英雄群体,驻扎边疆二十多年一心一意为各族人民赤诚服务的足迹和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牧区飞来“吉祥鸟”
部队驻守在天山深处的甘沟乡,营区边有一条一年四季从雪山上流淌而下的天然水渠。水渠下游聚住着哈萨克、维吾尔、乌孜别克等七个少数民族牧民,他们饮水全靠这条水渠的水。
营区外的水渠常常遭受山洪破坏,又因随着驻地旅游人的增多,大量的罐头盒、啤酒瓶等杂物扔进水渠漂流而下,严重污染了水渠,给驻地群众饮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部队决心拨出专款和官兵捐资在群众居住集中的地方修建一座水房,架设水管,引来部队的自来水供各族群众饮用,使世世代代用渠水的牧民终于吃上了纯净的自来水。牧民们欢呼雀跃,把供水站取名为“爱民供水站”。20多年来部队先后投资200多万元,为甘沟乡修建公路15公里,为民种树10万余株。出动劳动力1.5万人次修路、修渠、抢险救灾。还投资几十万元建立起了电视差转台,解决当地牧民不能收看电视的困难。道路通了,电灯亮了,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了,牧民们都感慨地说:解放军是我们身边的“吉祥鸟”。
牧民心中的“保护神”
火灾、雪灾、水灾,一次次的灾害,一次次地被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化险为夷。炮兵旅的官兵们在各族人民的心目中树立起一座巍峨的雕像——生命的保护神!
1990年盛夏,凶猛的洪水咆哮着、翻滚着、冲击着……乌鲁木齐南郊郝家沟告急!白杨沟告急、甘沟告急!公路中断,房屋冲毁,良田淹没……在洪水肆虐、牧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刻,炮兵旅的官兵来了!他们跳进1米多深的雪水里,筑堤抗洪,帮助牧民抢救被洪水冲散的羊群,并把受灾严重的牧民接到部队,一边安排吃住,一边帮助牧民盖房子、修羊圈。一位哈萨克牧民,家里的房子被冲倒,财产被冲走,他也被洪水冲出60多米。部队把他救出后立即用车送到卫生队。第二天,又派人给他盖房子。一个星期后,当他看到新建的房子,眼含着热泪拉着部队首长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火!如蟒蛇一般,在海拔2800米的山顶上翻滚,无情地吞噬着野草、枯枝、败叶和一棵棵参天大树,火势越来越猛,在原始森林中迅速蔓延着……
1990年6月2日,乌鲁木齐南山林区发生10多年来罕见的森林火灾。
火情传到了炮兵旅五营,营部助理员巴泉德一跃而起,急促地吹响了紧急出动的哨音。几分钟,满载着部队官兵的四辆卡车向南山林区急驰而去。
早一分钟赶到,国家森林资源就少受一份损失。官兵们兵分三路从不同方向往上攀登。落石砸伤了手臂,毅然咬牙往上爬。跌跤扭伤了腿脚,顺手捡根木棍拄着上。官兵们冲向了山头,看到9米高的大火席卷着一片片森林,向峰顶扑来。如果大火窜过顶峰,不仅要吞没大片的原始森林,而且全体官兵的生命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没有退路啦!”
官兵们奋不顾身冲进火海,他们挥起铁锹、树枝和衣服与火魔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
深夜一点多钟,被烟熏、火烤、劳累、饥饿煎熬了九个多小时的官兵们,硬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彻底扑灭了烈火。自治区林业厅和乌鲁木齐市的领导赞誉:“这是一支拖不垮、难不倒、烧不烂的钢铁军队。”
领出毡房闯市场
穷了大半辈子的哈斯木老人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现在每年收入万元以上,日子越过越红火,逢人他就乐呵呵地说:“是解放军帮我打开了锈锁,要不,哪有这样的好生活。”
哈斯木在山沟里也算是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人。他曾是新疆第一个牧业合作社主任,三次赴京受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5年朱德元帅亲自把三只澳大利亚良种羊送给他。但他依然受着旧思想观念的束缚,日子过得紧巴巴。部队进驻牧区得知这一情况后,专门组织人到毡房向老人讲党的富民政策。还把老人请到乌鲁木齐参观二道桥自由市场。宣传教育、启发诱导,终于使老人的思想开窍了。随后部队又积极为他联系订马奶子用户,帮助他在风景旅游区建起了马奶子供应点,不久又帮他和儿子、儿媳妇开了饭馆,每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伴随着牧民思想观念的转变,草原上飞出了一个接一个的喜讯:
新疆第一个牧区夜校办起来了。部队腾出了营房作教室,购买书籍教具,选拔有教学能力的干部战士给驻地的牧民上课。
牧区第一个食品加工厂、奶制品加工厂、擀毡厂、皮毛加工厂、农机修理厂……办起来了,传统单一的牧业经济打破了。
令人惊喜的是去年第一批温棚建成,并获得很好的效益。昔日一碗油茶一个馕的单调的餐桌上,如今也有了七碟八盘的炒菜。
如今甘沟乡收入,由1984年的87万元提高到了1600万元,人均由80元提高到了521元。收入万元以上的户在全乡占1/3以上。牧民们动情地说,解放军为我们做的好事儿,就像天上的星星,看得见,数不清。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新风俗

  高原人饮食结构在变迁
朗杰
从“不食草”到津津有味地吃起青菜,乃至蔬菜市场逐年扩建、繁华,生活在西藏高原的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仅仅十年前,每到秋后,拉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汉族干部和工人忙于挖地窖,储藏越冬“老三样”——萝卜、土豆和大白菜;而藏族干部和城市居民则从牧区采购储备大块大块的牛羊肉。可现在,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菜窖悄然消失,取而代之以菜篮子。每到下班时,家庭主妇们或骑自行车,或坐上三轮车,纷纷涌向菜市场,选购新鲜蔬菜。一位刚从四川援藏的干部惊讶地说:“没想到在拉萨菜市场竟能买到成都一样的蔬菜,甚至还能选购到新疆的马奶葡萄、哈密瓜、尼泊尔的无核桔等成都都没有的瓜果,只是价钱贵一点。”
在拉萨一家新闻单位工作的藏族干部群培,过去到朋友家做客,总要说句顺口话“我不吃草(藏族人过去曾把青菜当作草)啊!”言外之意,要吃大块牛羊肉。如今,在群培家的餐桌上也不乏几个素菜,他风趣地说:“过去每年体检,医生建议栏里总要写一句‘低脂饮食’,唯独去年开始没写。”
讲究饮食科学的良好习惯,已经从城镇波及到广大农牧区,就连千百年来以牛羊肉为主食的藏北牧区,蔬菜和水果越来越受到牧民的青睐,在那曲镇农贸市场上,出售蔬菜的摊位比出售牛羊肉摊位多好几倍。达孜县农民旦巴,每次到拉萨总要带回几斤细菜。他说,现在不同以前了,在家里炒几样菜,在田间地头劳动的还要带菜。
随着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藏民族对于长期食用牛羊肉、酥油等高脂食物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对低脂高蛋白饮食产生了浓厚兴趣。
过去,鱼被视为“鲁”(龙)的化身,“不准杀生”。世代生活在拉萨河边俊巴村的丹增老人回忆说,西藏解放前,迫于生活偷偷打了几条鱼,不能公开上市,只能用布袋裹着在住家门口低声叫卖“水萝卜”。他说,那些吃腻了牛羊肉的拉萨贵族才不管“禁忌”,用剩余食物换鱼。如今,俊巴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渔村,他们上市的活鱼供不应求,还从四川和沿海省市空运海鲜,成为拉萨市民的美味佳肴。
在西藏广大农村,尽管过去也养鸡,却很少食用,甚至有的把多余的公鸡赶到山里放生。如今,鸡蛋、鸡和猪肉不仅是农民牛羊冬宰前的主要荤食,而且是家庭经济的可观收入来源。
事实上,饮食结构的变化,伴随着现代文明逐渐进入藏族寻常百姓家,那种生冷饮食等不良习俗,逐步被科学、营养、卫生的现代饮食方法所代替,就是酥油茶、青稞酒等传统饮食也赋予科学内容。
据西藏卫生部门最近调查表明,高原人的人均期望寿命由西藏解放前的36岁提高到现在的65岁,这与饮食结构的变化不无关系。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纪念满族命名36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承德举行
本报讯今年是满族命名360周年,纪念命名学术讨论会日前在承德举行。国内外近百名专家学者就满学基本研究问题、满族的历史、文学、语言、宗教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此次活动由中央民族大学满学研究所倡议,承德市委宣传部、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沈阳故宫博物院、北京满文书院、广州市满族联谊会等单位共同举办。
(余梓东)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一方水土

“穿上土家服装美一美!
朋友,您到过湖南省武陵源风景区吗?武陵源,由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三部分风景区组成。这里不但有雄奇的山峰、清纯的溪水、神秘的原始次生林,更有那朴实迷人的民俗风情:那深情的阿哥阿妹情歌对唱、那技艺精巧的土家织锦、苗族服饰……古老的武陵源曾哺育过贺龙、沈从文,今天土家、苗、汉等各族人民在这里安居乐业。瞧!北京来的客人多么陶醉!王燕燕摄影报道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多彩的维族小花帽
新疆维吾尔族不论男女老少,春、夏、秋、冬都有头戴花帽的风俗。维吾尔族花帽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主要有曲曼花帽、可兰姆花帽和八旦木花帽。均采用民族传统的绣花、挑花、绊金、绊银、串珠等方法,用手工缀成各种图案绣织而成。各种花帽均具有质地精美、光泽四溢、绚丽多彩的特色,使人看了爱不释手。许多来新疆旅游观光的外国朋友、港澳同胞、海外侨胞,无不以戴上一项新疆花帽而引为光荣。
董介吾速描并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