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文化)
专栏:书香一缕

序《青春方程式——五十个北京女知青的自述》
  火红的过去不是渺茫
乐黛云
《青春方程式——50个北京女知青的自述》一书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女性口述史系列”之一。我一向认为当代中国女性的口述历史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对于中国妇女的彻底解放,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本女知青自述得以率先出版,实在令人分外欣喜。
从这些非常真诚、全无讳饰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直接触摸那些虽然历尽苦难、变得粗粝但仍然清纯高尚的灵魂。这些在城市娇生惯养、从未见过世面的小姑娘骤然被扔进如此陌生、如此艰难的环境,其落差之大不难想见。当我读到这些孩子们用部队剩下的刷锅洗碗水煮粥,还赞赏它的油香;读到一个20来岁的姑娘不得不独自到大森林伐树,独自扛回那木头,“脚下像踩着棉花那样没有根,脸上直淌冷汗,但仍然咬紧牙关,默念着坚持就是胜利”,我的心也止不住战栗了!
是的,作为女性,这些姑娘就不能不多受一份折磨。她们和男孩子一样上露天厕所,在零下40摄氏度的冬天,寒风怒号,厕所里的“冰山”几乎触及皮肉,冷气直往上窜;边远地区无法买到消毒卫生纸,尽管妈妈临行前给带上多少月经垫,又能用多久呢!女知青很少有不得妇女病的。由于是女性,她们还不得不遭受另一层骚扰,例如深更半夜,突然发现窗外“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们,一位组长因此而得了精神病。正像她们自己所说,“我们既要战胜自然,又要战胜人为,既要战胜心理的痛苦,还要战胜生理的挑战,那种孤独、苍凉的失落感只有我们自己心里知道。”
然而,就在千难万险之中,青春、纯洁、理想仍然未被埋没,反而闪烁着更加耀眼的光芒!在物质条件极差、自己营养不良的情况下,为了救人,两位年轻的姑娘可以“毫不犹豫地伸出胳膊,献出450CC鲜血”,完全无偿!为了驱除那无边无际的精神荒漠,她们在蛤蜊油瓶自制的煤油灯下,在累得半死的劳动之余,挣扎着阅读一切可以到手的、少得可怜的各种书本。不管心里有多少痛苦、怀疑和迷惘,她们始终唱着自己的歌!
“火红的未来不是渺茫,
那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她们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但她们终于结实了、成熟了,变得和劳动人民一样粗粝、一样能吃苦耐劳。她们“肩膀上的泡变成了厚厚的茧,手上也长满了老茧。拿稻草绳子往腰中一束,扛上200斤的麻袋也敢走板桥!”这哪里还有当年那些娇弱的城市姑娘的影子呢!正如一位“自述者”言:“有北大荒的经历垫底”,什么困难也全都“微不足道”了。她们懂得了生活,懂得了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形,懂得了和人民血肉相连。
“自述者”之一、本书的副主编、现任北京经济学院副教授的田小野说得很好:“尽管严酷的社会现实埋葬了童年的憧憬,尽管无情的历史车轮碾碎了少年的宏愿,尽管她们被视为遭遗弃的一代人,然而那绿草原上悠扬的对羔歌,黄土坡上汗流浃背的婆姨,黑土地上坚韧的白桦树,早已成了她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何时何地,她们的心永远追随那曾经踏破天涯海角的青春足迹,永远依恋着在劫难中给她们以厚爱的人民。”
整整一代人就这样在物质的极大匮乏和精神的激烈冲突中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当他们重新回到城市时,早已被挤出原来的生活轨道,想要再找到自己的位置,简直是千难万难。他们中间绝大部分又以超人的毅力,重新认识生活,重新铸造自己,以难于想象的毅力和牺牲,重新获得社会的承认。这样的一代人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举世无双”!
“知青一代”,这是十分独特的一代人。他们比他们的父辈更懂得社会,特别是社会底层;他们比他们的后来者更能吃苦,更懂得生活。时日飞逝,他们已经进入中年阶段,即将成为中国跨世纪的栋梁之材。


第11版(文化)
专栏:九州风物

  出土陶瓷:南海诸岛与中国内地的文化渊源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王恒杰
在美丽的浩瀚无垠的南中国海疆,到处留下中国先民用过的遗物,遗物中尤以绚丽多彩的陶瓷为大宗。
这些标本上溯史前,下迄明清和民国,尽管多残碎,有的粘满礁砂,有的还散出咸腥味,但是细细一看,却是无数个罐、盘、碗、盅的部分。
陶瓷装饰花纹是极为精彩的。西沙所出南宋双鱼洗尤为精细,全器素雅,唯以洗底两条头尾相对的小鱼为主题装饰。双鱼在晶莹的釉下摇头摆尾,如游水中。“鱼”是“余”的同音,象征“富贵有余”、“连年有余”,后又取意于“如鱼得水”来形容夫妻和谐。中国历史上以鱼为器饰,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约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人,他们在彩陶上作画。商代的青铜器、商周时期的玉佩上,也都常以鱼形为饰。南海出土瓷器上的鱼饰除上述寓意外,还表达了渔民对在海上捕鱼丰收满船的美好憧憬。
南海出土的瓷器系列标本,实际是一部中国陶瓷史的缩影。明朝以后,还有桃花小鸟、腊梅喜鹊、荷花鹭鸶、莲池鸳鸯、丹凤朝阳、团凤朵云、山石串枝菊花、狮子滚球、连理花枝、折枝牡丹、月中白兔、蟹满仲秋、松下舟人、刀马人等。无论山水、花草、虫鱼、禽兽等,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息息相关。例如,南沙礁滩出土瓷器上的“团凤朵云”花纹,内中凤凰自古被中国人普遍视为吉祥鸟,龙以云为先,龙随云来,云凤也就是龙凤相从,以喻龙凤呈祥。又如,桃花与小鸟寓意为春风得意。喜鹊冬梅图案则有新春报喜之意。连翼蝙蝠纹饰却有万福俱至之意。“刀马人”则是以三国演义人物为题材的故事画。上述种种画饰,都渗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与艺术精髓。
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附有诗文和款识。这一历史可上及远古时代。通常讨论中国古文字的源头时,有云最早为陶文。其实,陶文字本是用作陶器的饰记。另外,它有时也是用于记录陶匠或作坊的款记留存,同时伴有艺术装饰作用。像西沙群岛出土的“米”字纹陶就是一个典型,类似的“米”字压印纹硬陶在海南岛及华南大陆多有出土。“米”字为汉字无疑,压印纹硬陶是我国华南古文化的一部分。西沙米字陶说明远在汉代中国居民在西沙和南海就有活动,这恐怕是不容怀疑的事实。
宋元以后,用吉祥语为饰逐渐增多。像西沙群岛北礁出土的元代福建青釉碗多件,内有“吉”、“大吉”者即是。尤为引人者是出土的明代以后器物上的款识,像西沙出土的有“长命富贵”、“永葆长春”、“万福攸同”、“天下太平”等,南沙出土的有“荣合”、“寿”、“福”、“德裕”等款识。另外还有画配以诗文的,像在西沙七连屿出土的有滕王阁序的青瓷花碗,碗残文作“□□捲西山雨□□朝飞南浦云”。这些陶瓷都不外是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浙江以及江西景德镇产品。
这些陶瓷器具都是我国的航海家、商人和渔民在西沙、南沙交通、渔作和生活以及遇到海难后的遗落,是我国先民为开发、经营和建设南海所带去,内中多为容水器、容米器和盘、碗、盅、壶等,也有为亚洲和欧洲各国运送器具的遇难沉船所遗。总之都是华夏子孙所遗。考古出土的无数陶瓷制器及其蕴含的工艺和文化意识表明,南海不仅是中国资源之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之库。


第11版(文化)
专栏:

  只有笔墨技巧是不够的
——《鲁屋楮墨编》的艺术追求
丰绪钦
早就听说过九三学社曲阜市主委、人称“圣人门前一支笔”的鲁屋先生——徐寿嶂,今值他的书法作品集《鲁屋楮墨编》面世之际,我有幸拜见了他。
曲阜是孔子的故乡,不仅有驰名世界的孔庙、孔府、孔林古建筑群,更有琳琅满目的众多著名历代碑刻。鲁屋先生近60年来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古色古香的文化氛围中。
他研习书法有着与众不同的途径。他是先从语言文字和文学修养中入手探研书法艺术,又凭着良好的文学涵养去滋润书法。他说:要想真正参透书法艺术,只有笔墨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切成功的书法作品都应该是作者人格、气质、审美个性和文化修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他曾致力于中文教学几十年,对中国古典文学有很高的造诣,对诗论、文论、画论、书论都作过深入的探讨。同时,他对书法艺术中几个纵深型的课题,如汉字书法艺术的本质、汉字书法艺术的传统特征、汉字书法发展过程中的遗传工程和致变因素,都作了艰苦的探索。总之,他是将书法作为大文化背景前一项最具民族特色的建树去作纵横观,而不是只局限于技巧性的把玩。在他的这册书法集中,共收录了甲骨、钟鼎、砖瓦文、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木刻等多种作品百余件,呈现出广大博涉的气象及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篆书溯源殷契,有钟鼎铭文的典雅,兼取汉篆的别趣;他的隶书宗法汉碑、汉简,并借鉴同乡前贤桂馥的笔意,舒展坦荡;他的楷书方正雄强,清新脱俗,自成一体;他的行书、草书讲究气势、节奏,追求速度、力度,自出机杼,豪纵恣肆。
享誉全国的“孔府家酒”的题字就出自鲁屋先生手笔。


第11版(文化)
专栏:文化百态

  乡村老教师义建图书室
焦念友
山东省邹平县苑城镇中王村有座“信华义务图书室”,每年接待读者2万多人次,读者遍及周围三四个乡镇的近百个村。
图书室的主人裴信华是一位退休老教师。1979年,年过花甲的他借了别人的旧宅子,用砖头、木板垒成简易书架,办起了图书室。每个月领到退休工资,他第一件事就是去购书。经过几年积累,图书室有了一定规模。
近几年书价上涨厉害,老裴便想办法批发一些内容健康的书刊,到学校、集市零售。他每年零售书刊1万多册,收入3000多元,使购书资金有了保证。购书卖书,他骑坏了3辆自行车。老裴买书花钱不心痛,自己却舍不得吃喝。他常年在外奔波,一直是自带馒头和咸菜。
“信华义务图书室”给村民送来了精神食粮。许多农民来这里借书,掌握了种植技术。有位农民养鸡亏了本,裴信华给他推荐了《养鸡手册》,使他在科学知识的指导下一年就成了万元户。村里个别青年自打迷上读书,改掉了打架、赌博的坏毛病,热心于学习技术了。


第11版(文化)
专栏:文化百态

  京城父子仨十年赠书情
樊廉欣
不久前,陕西省富平县锦川村年逾古稀的退休教师刘镜澄,又收到北京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邓忠礼寄来的北京金盾出版社的新书目录。邓忠礼在信中说:“此书目多是农村养殖和医药保健方面的书,请您看看,需要哪种书请圈明,寄赠不误。”
刘老师收到邓忠礼寄来的书已有十多年了。
1983年,《人民日报》刊登了刘老师自费办起农村图书室的事迹。北京铁道中学女生邓予心和弟弟邓杨辛读报后,给刘老师最早寄去了一包书。刘老师非常感动,但又觉得他们正在上学,便勉励他们专心学好功课,不要分心。此事,让邓予心的父亲邓忠礼知道了,觉得孩子做得完全对,就给刘老师写信说:“您不让孩子寄书,就让我来接办吧!”从此,邓忠礼就经常购些适合农村的读物寄赠给刘老师,十几年从未间断,现已赠书将近1500册。
邓忠礼不但自己赠书,还动员亲朋好友给刘老师寄了不少书,使刘老师的图书室更加红火。


第11版(文化)
专栏:

两岸文物工作者相会在北京
10月21日,参加海峡两岸文物博物馆学术交流座谈会的两岸代表在北京参观西周燕都遗址。
方云伟摄


第11版(文化)
专栏:

  万家笙歌待良工
——韬奋百年诞辰之际看大众文化的走向
本报记者祝华新
“我们办这个周刊,心里念念不忘的,是替社会造成一个人人的好朋友。你每逢星期日收到这一短小精悍的刊物,展读一遍,好像听一位好朋友谈谈天,不但有趣味,而且有价值的谈天;你烦闷的时候,想想由这里面所看见的三言两语,也许可以平平你的心意,好像听一位好朋友的安慰;你有问题要待商榷的时候,提起笔来写几行寄给这个周刊,也许可以给您一些参考的意见,好像和一个好朋友商量商量。”
这段话不是90年代某家流行刊物的征订广告,而是摘自二三十年代上海一家创下全国杂志发行最高纪录的《生活》周刊,再过几天(11月5日)是它的主编邹韬奋先生诞辰100周年。
胡愈之说过一句十分中肯的话:“假如鲁迅是不朽的人民的导师,韬奋却是真正的人民的伙伴,人民的朋友。”
    大众文化的浪潮
“五四”时期的文化大师提倡白话文和“通俗的社会文学”,揭开了近代文化向大众回归的序幕。在文学界,以老舍为代表的作家在向外国文学借鉴的同时,注意从传统小说中汲取描写技巧,适应社会大众的文学趣味。与“五四”早期略嫌“欧化”的作品相比,30年代以后的中国小说带有更丰富的东方气质。在学术理论界,有“科学小品”热,周建人等写自然科学小品,艾思奇、胡绳等写哲学小品,许涤新等写社会科学小品。1936年毛泽东给正在西安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叶剑英等人去电:“要买一批通俗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哲学书,要经过选择真正是通俗的而又有价值的(例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柳的《街头讲话》之类),作为学校及部队提高干部政治文化水平之用。”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韬奋于1926年10月接办《生活》周刊。他把读者定位为“一般有正当职业或正在准备加入正当职业的平民,尤其是这班人里面受恶制度压迫特甚的部分”,“最大多数的文化水准比较落后的群众”,包括中学生、店员、识字的工人等。最有特色的是读者“信箱”和编者的“小言论”。青年男女有什么心事不便对父母讲的,却愿说给韬奋听;社会上发生什么事情,读者就会想到“看看韬奋先生是怎么说的”。北京理工大学副研究员杨东平认为,与《新青年》、《新月》等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知识分子为对象的杂志不同,《生活》的宗旨不在于从学理上探索和发展新思想,而是用通晓明畅的语言传播新知识和新思想,从而奠定了上海新闻、杂文写作中与鲁迅风格并存的韬奋式“小言论”的文路,流传至今,几乎成为上海文字的主流风格。
时至90年代,国人的文化教育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知识分子在中国仍然是十分稀缺的社会资源。只要看一看多少江湖术士公然招摇过市,我们就不得不相信,用文化的“大众化”来“化大众”仍然是知识分子的使命。
   平民化知识分子
韬奋与大众文化的不解之缘与他的生活背景很有关系。他原名邹恩润,家道中衰,靠豁免学费、当家教和借贷读完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毕业后又一度在一家纱布交易所当英文秘书。《生活》周刊起初设在一个小小的过街楼上,“排了3张办公桌就已觉得满满的”。即使在《生活》名扬天下以后,他一家5口仍然与一位有家眷的亲戚合住,每天步行上下班。他没有多少高处不胜寒的孤傲和矜持,对社会底层生计的艰难抱有深切的理解和同情。这与当时北京的一些“学院派”知识分子沉醉于中山公园的聚会、才女林徽音家的沙龙形成鲜明对照,当然,后者对雅文化的维系也是功不可没的。
曾获首届韬奋奖提名的新闻漫画家陈西林感叹道:这么多年过去,有些报人好像反而不知道如何为百姓办报了!根本原因恐怕是有的人行政机关的新闻发布会、商家的记者招待会参加多了,不再把自己当作百姓中的一员,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凌驾于老百姓之上。能不能把为百姓办报概念化小,变成为我的邻居、我的朋友办报?我们和读者都住在同一条胡同里、同一条马路边,彼此知根知底。这样就把空谈变为实际的操作手段。
报人对平民大众有没有感情上的认同和默契,读者是敏感的。北京工商银行华威路分理处主任高妙英说,一些街头小报热衷于渲染歌星、影星的奢华派头,毕竟离市民日常生活太远了。这些办报人心目中哪里还存得下像当年背粪工人时传祥那样的普通人?比较而言,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北京电视台《北京特快》着力反映普通百姓的身边事、心里话,看起来十分亲切。
   打通雅俗的大手笔
当年好莱坞华人影星黄柳霜首次回国,是一件轰动娱乐界的新闻。韬奋却认为,她所演的影片接二连三侮辱中国是“对于自己民族的难以宽恕的罪过”,“很诚恳地希望她翻然觉悟,能以国际闻名的艺人地位,替中华民族在国际艺术界获得相当的光荣,等到第二次回到祖国时,值得我们热烈的欢迎。”
谈到冯玉祥不准士兵穿缎鞋的逸闻,韬奋反问:不废除剥削制度,劝人廉洁劳苦会不会被贪官污吏用作谋取私利的借口?
军官续范亭、监察院委员杜义因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愤然自杀,引起舆论界广泛同情。韬奋则进一步指出:“在民族解放斗争日益尖锐化的时候,正需要不怕死的斗士,这样消极的自尽在国家方面反而是很大的损失”;要“志在杀敌,决不自杀”。
韬奋就是这样从老百姓关心的日常琐事入题,讲一些入耳贴心的大道理。30年代曾在韬奋创办的生活书店工作过的陈敏之研究员说:“韬奋的文章不是很深,但能扎扎实实唤醒民众,带动大众往前走。”韬奋背后有一个重要人物,即中共秘密党员胡愈之,他的视野由此舒展开来,思想得到升华。他早期爱对青年谈人生修养,后来转而把个人问题放到当时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来分析,鼓励读者在民族解放、民主革命中寻找自己的出路。这恐怕是韬奋的杂志在通俗类报刊云集的上海滩上高出一筹、不同凡响的关键。
当前新闻传媒中雅俗的分化越来越鲜明,媒介市场基本饱和。你到地铁中看一看上下班的人流,什么样气质的小伙子手里拿的就是什么层次的报纸,喜爱“法制新闻选萃”的恐怕不会去读《文汇读书周报》。伴随着市场的发育,一代报人走向成熟,他们感觉敏锐、精力旺盛、操作能力强,但像韬奋那样学问功底好、富于洞察力、擅长打通雅俗的大手笔还不多。
   大众文化的自尊与自律
有人以为文化走向市场就可以百无禁忌,什么东西能煽情、能畅销就登什么,报格、人格都不重要了。韬奋却对杂志的“社会信用”倍加珍惜。据88岁老翁、曾在韬奋身边工作过的莫志恒回忆,生活书店出版的十余种定期刊物是从不脱期的。在发稿之日如果有哪位作者还不缴稿,韬奋会亲自出马到作者那里坐等。如果哪个环节有延误,他是要跳脚的,大发脾气。
生活书店的另一位老人王仿子说:韬奋不允许杂志上有一个错字。作为主编,他亲自下印刷厂,校正版样,检查标题字号,增删文字。现在有人以为只要“策划”到一本有轰动效应的书,可以不要总编辑、不要编辑加工、不要专职校对,以最快的速度推向市场,就稳拿利润,结果却是错误百出、不堪卒读。
新闻界韬奋奖评委会主任李庄透露,今年第二届韬奋奖首次把评奖范围扩大到校对员、检查员,还有人建议以后增加资料员、检查员和第一读者参评。校对和主要资料员的水平不应比编辑低,其待遇也应有相当的安排。他工作过的新华日报华北版校对科曾经出过很多人才,如袁毓明解放后出任《大公报》总编辑。人民日报20年的老校对员王领弟说,有人以为谁都能做校对,其实不然!做报纸校对,年轻人没有花前月下,老年人没有天伦之乐;改了错非但读者不知道,连作者也未必明了,而出了错人们就会问“校对干嘛去了”。没有很强的责任心,这一行怎么干得好?
   假如韬奋还活着
战争环境和国民党的专制迫使韬奋6次流亡,还尝过8个月的铁窗滋味,除了《生活》周刊持续7年多、《全民抗战》出刊2年5个月,他主编的其他报刊没有超过1年的。他48岁英年早逝。如果天假以年,他还能为大众文化做更多的事情。
三联书店北京联谊会名誉会长徐雪寒惊问:“如果韬奋活到现在,看到出版界的迅猛发展固然高兴,但对编校质量滑坡、出售书号、盗版严重等问题又会有什么感想?”
北京三联书店原总经理沈昌文说:生活书店出的书大都是“短、平、快”的,韬奋自己写的《萍踪寄语》等著作章节分得很细,每篇文章很短,没有架子。新闻出版署图书司副司长迟乃义感叹:近年来图书出版中贪大之风渐长,几十人、甚至几百人仓促凑成几十万字、上百万字的“全书”、“大典”、“丛书”之类,其中水分越来越多,谬误越来越惊人。这使我们倍加怀念从前那些思想文化高品位的小册子。像王力先生那本薄薄的《诗词格律》培养了几代诗词爱好者,到1991年印数已逾100万册。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和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的《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也为脍炙人口之作。
新闻出版署报纸司副司长宋克明提出:报纸不努力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就只能依赖公费订阅;要鼓励新闻类报纸走上报摊、扩大零售量,以提高报摊读物的品位。
9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80年代的学风空疏作出深刻反省,摒弃纷华、端坐书斋治学,十分可贵;但也有矫枉过正的一面。有人觉得连鲁迅那样的思想家都不足取,王国维、陈寅恪一类学问家才是文人的正道,更何况韬奋这样的大众文化的鼓瑟人。然而,专业化并不是要求学者不再关注现实的社会进程,不必对社会讲话。韬奋的朋友柳早就说过,社会科学知识不应“被洋楼的学者所专有”,要走上街头,给“穿短衫裤的群众解决一些疑谜,增加一些生活力”。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体制改革、社会转型、价值变迁,有多少问题需要理论工作者作出有说服力的解答,责无旁贷啊!
(附图片)
能否让大批高品位的报刊扩大零售,走上报摊?
方云伟摄
韬奋,继恽代英、邓中夏之后又一位知识分子宣传鼓动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