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普通人的故事

  将心比心
前些天,妻子上街买回1.5公斤莜麦面窝窝,回家一掏钱感到不对劲儿,出去时总共带了35元钱,买莜麦面窝窝花去3.7元,怎么还余下36.3元呢?她想,一定是卖莜麦面窝窝的小伙子收钱时把5元钱当成10元钱了。
妻子急忙返回市场,对那个小伙子说:“你找的钱不对。”小伙子急忙说:“大姐,我没少找您钱!”妻子说:“你别急,是你多找给我钱了!”小伙子数了数袋里的钱,才发现确实少了5元钱。
妻子把5元钱退给他后,小伙子感激地说:“今天遇上好人了,要不我就白干半天了。”
妻子退钱是有原因的。去年12月,她在集市上买猪肉,付给摊主100元,结果摊主少找了10元。过后回去找,摊主死不认帐。为这事气得她好几天不上街买菜。
妻子说:“人家少找了咱钱咱心里有气,骂人家不讲良心;人家多找了咱钱就悄悄装起来,等人家明白过来,肯定也会骂咱!”   
               河北下花园煤矿张永泉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普通人的故事

  让座
我下乡征集文史资料,回城时只挤上了末班车。车小人多,站在人群里,觉得又热又闷。
大约行了几公里路,车停下来,随着人流挤上来一个怀抱婴儿的少妇,站到了我的旁边。此时,坐在我右侧窗口边的一个年轻人正站起身来,伸出头向车外观望。车子开动了,他仍没有坐下。于是我示意那位少妇去坐。她有点犹豫,我说:“不要紧,他要坐时,你再起来也不迟。”听我这样一说,她便坐下了。一会儿,年轻人转过身来,见位子被人坐了,正要开口,我忙向他指了指那妇女怀里的婴儿,年轻人也就默认了。
汽车在山路上爬行,左拐右拐,颠簸得很厉害,坐着的人都感到不舒服,何况站着的人呢!我旁边的一位老人对我说:“咱俩年岁差不多,你站了这么久了,也该坐下了。”说罢,硬把我按在座位上。坐着比站着舒服多了,但当我看着身边的这位白发白须的老人,心里既感激又不安。车到土桥,老人下车后,我坐在座位上心里才踏实了一点儿。
                湖南芷江县政协夏名高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普通人的故事

  挤进沟里之后
一天,我用自行车推着小侄子和小侄女走亲戚,路过一座小桥时,迎面开来一辆汽车。我往旁边躲闪,自行车向外偏了一点儿,我和两个孩子便连人带车掉进了小桥下面的沟里。司机赶紧停车下来救人。沟底离桥面大约有一米,沟里又有水,我们仨没有摔伤。司机先把两个孩子抱上岸,又帮我把自行车捞了上来,还脱下他的汗衫给孩子穿上。这时,周围围了一群人,有个小伙子上前拽住司机,让我向司机要求赔偿损失,我说:“这件事不能全怨司机,放他走吧。”司机说了几句道歉和感谢的话,开车走了。人群中有几个人埋怨我不该放司机走,多少也要让他赔偿点损失。我的看法是,既然人没有摔伤,司机又那么客气,就没有必要为难他了。
这样的小事在日常生活中难免发生,如果我们心平气和地去处理,比打架或者讹对方几个钱要强得多。
        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水泥厂杨福深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就一组普通人的故事与社会学家的对话
主持人:崔佳(本报记者)嘉宾:孙立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崔佳:这一组读者来稿,虽然讲的都是常见的、普通人做的好事、小事,但它却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因为常见,所以每个人都可能碰到,可能成为这类故事的主角;因为它小,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学起来、做起来并不难;因为是好事,所以我们的社会需要它,大家需要它。我们觉得,如果能从一个更广阔的范围内对这些小事所蕴藏的内涵做些挖掘,其意义会远远大于简单地讲几个故事。因此我们想请您从社会学及社会伦理道德的角度,谈谈对这几件小事的看法。
孙立平:这几件事情,确实是小而又小。如果仅仅以大小作为选择的标准,大概上不了人民日报。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这些更轰轰烈烈的事情有的是。这几篇来稿之所以能引起贵报的注意,我想恐怕是因为它们与我们生活中的某些最细微的东西有关,因而也就与我们心理中那些最微妙、最敏感的部分有关。这几个故事,你看了不一定“极为感动”,更不会流泪,但你会感到温暖、舒服,感到我们非常需要这样的东西,而且,这几件事情中的情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经常会遇到的。
崔佳:正如一首流行歌曲中所唱:“我们大家都是善良人,全靠分享温暖而生存”,人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渴望着温暖。这几则小故事的主人公,他们的行为正是将温暖送给了别人。对此,我们除了表达赞赏、感激等个人感受之外,能不能从整个社会的层面上,探讨一下这些行为的意义呢?
孙立平:如果说这几件小事会在包括你我在内许多人的心里产生共鸣,那就说明它不仅是在个人的层面上,同时在社会层面上也有着深刻的内涵。是不是可以这样说,这几件小事体现着一种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着一种本来就应当有的社会生活状态。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但需要轰轰烈烈的壮举,而且更需要这种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里的“正常”、“普通”说起来很容易,但一个社会真正形成这样的状态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崔佳:的确是这样。近些年来,似乎有这么一种倾向:人们一方面为改革开放带来的国强民富的巨大成就而欢欣鼓舞,另一方面却又对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至道德风尚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感到困惑不解。有的人甚至提出这样的尖锐问题——物质的进步,一定要以道德的沦丧为代价吗?
孙立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社会中的道德受到损害,也许多少有些不可避免。但这并不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无能为力了,不能说“只能是这个样子,我们没有办法”。在一个社会中,市场、政府、文化是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三个部分是各司其职的。市场要遵循市场的规律,市场中行为的下限是法律,只要是合法的行为,即使它偏离了道德,人们确实也没有什么办法。但政府与文化的作用就不同了。维护社会的公正和正义是政府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如果一个社会不能有效地维护公正与正义,这个社会就会呈现出某种病态,道德和善也就会处于软弱无力的状态。而文化则应该有一定的超越性,应当有超越世俗的价值和精神。但现在,在我们的社会,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无论是社会中的哪一个部分,好像都已经陷入到所谓的市场中去了。这是道德受到严重损害、而且缺少道德重建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崔佳:这几件小事,至少在表面上,体现了我们社会中某些传统道德观念。如退回多找的钱的故事中,那位妇女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懂得要“将心比心”,这也正是古人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而受挤落水不讹钱的那位男士,显然是遵循了“得理让人”的美德。这是否意味着今天我们讲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就是要大力弘扬传统道德观念呢?
孙立平:其实,上面说到的这些小事所包含的这样一些道德内涵,很难说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独有的。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中,都有一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比如,互相之间有一些基本的理解,在自己没有受到严重损害的情况下表现出一定的忍让,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帮一下等等,这样的道德观念在许多社会中都存在。它们不但是超越文化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超越历史的。多少年来,我们在思维方式上,有一种绝对化倾向,以为一个时代的一切都应当与另一个时代的完全不同。其实,现实不是这样的。这种绝对化还表现在,对事物的认识缺少弹性。比如,一说是市场经济,就以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当实行市场经济的原则,这样,就很容易将本来正确的东西推到滑稽可笑的地步。
崔佳:在一个法制社会中,法律应当是处理社会生活问题的基本准绳。但我们知道,如果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要由法律来管,既没必要也不可能,在这种时候人们就会想到道德。但这似乎又会陷入一个矛盾:法律严厉,但有时会使人觉得“冷酷”;道德富有人情味,可是有时又让人感到约束力不够。到底应当怎样看待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关系呢?
孙立平:在社会生活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因而就应当有各种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方法,法律就是这样的方法之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社会生活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了,因此许多问题就只能通过法律来解决。但这并不是说,其他的手段就没有用了。比如那个被挤进沟里的例子,你可以按照法律追一个是非,也可以得理让人就算了。两个原则看起来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实行起来并不矛盾。在一个法制的社会中,一些重大的问题当然应当运用法律来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就没有任何弹性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具有弹性的关系。
崔佳:您的分析让人很受启发。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抱怨现在人与人之间缺乏真诚,抱怨社会风气大不如前,但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我”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如果每个人都害怕受到伤害而不愿真诚付出,那么社会的冷漠势必会给每个人带来真的伤害。相反,如果大家都能像这几个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将点滴的热量传给他人,社会就会变成温暖的人间。“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建立和谐正常的人际关系,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朋友帮朋友

  我衷心地谢谢您
我的求助信《我怎样才能走出阴影》在你报8月4日第九版刊登后,我陆续收到了全国各地朋友的来信112封。8月25日,你报第九版又刊登3封素不相识的朋友们的信,他们用亲身经历,用自己自强不息、拚搏进取的故事,给我谈人生,关心帮助我和那些同我一样身遭不幸的人。读着这一封封朋友的来信,我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用爱心写成的信,使我这颗已凉的心又热起来,使我看到了人间真情。今天,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感激之情,特借贵报一角,向关心帮助我的各界朋友道一声:“我衷心地谢谢您!”我决不辜负大家对我的帮助和希望,面对现实,走出阴影,用双残之手和不残的心努力工作,不懈奋斗,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河南油田采油厂特车大队吕德群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人生一得

  能为别人做点事,真好
段正山
一位曾在我们单位当过门卫的老伯,退休已10年了,那天突然来到单位。原来5年前他得了脑血栓,是北京的一位大夫给他治好了病,他专程来找我,帮他给那位大夫的单位写封感谢信。我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帮老人写了感谢信。这本来不算什么,可老伯却一再地感谢我:“10年了,你没变,我就信你。”听着老人的话,我心里暖烘烘的。不是因为我帮老人写了一封信,相反,是因为老人需要帮忙时想起了我。
我常常想,亲戚朋友、同学同事找上门来求咱帮忙,从表面来说是给咱出了个难题,找了些麻烦,但其实更主要的是对咱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很难得的。我有一位脾气执拗的朋友,在家里有理说不明白就犯混,没理想不清楚就耍横。他妻子受不了了,跟他离了婚。没出半年,这位老兄撑不住劲了,请我做他前妻的工作,与他复婚。临走时,他说了句:“这事可就全靠你了。”我尽管嘴上骂他挺大个男人尽做些傻事,可心里还是极乐意帮他们“第二次握手”。后来他们终于复了婚。为此他俩一定要送我一件礼物,我执意谢绝了,只说了一句:“我应该感谢你们,是你们为我提供了一次做点事的机会。”
说这话,我是真心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千金难买,特别是自己做了一件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事,这本身就是对自己的奖赏。所以我要发自内心地说:“能为别人做点事,真好!”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人生一得

  尽我举手之劳
谷与麦
清晨,我独自走过宽敞而明亮的走廊时,看见地上落着七八片被昨晚大风刮进来的桉树叶。我弯腰把它们一片一片捡起来,随手扔进了旁边的垃圾桶,使昨晚打扫过的走廊重新变得清洁。做完这件事,我心里顿时生起一丝快慰。
其实人活一生会遇到很多类似的事情,譬如楼道上的灯白天还亮着,水池里的自来水哗哗流淌,不相识的小孩在路边突然跌倒……只需耽误一点点时间,事情便做完了。这些都是生活中常发生的小事,与其用感慨、牢骚来对待,还不如自己主动上前去解决。费不了多少气力,又耽误不了自己的事,却可以换来生活环境的和谐,人际关系的融洽。只是尽了举手之劳,获得心理上的快慰,何乐而不为?当你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也许没人看见你,也许有人看见了但不一定记着你,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在内心保持一种做人的圣洁,知道自己做的这一点点事对他人、对社会有益,这就够了。胸怀坦荡,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快乐。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事中有法

  宣扬他人隐私要负法律责任
陈默
男青年范某与女青年黎某恋爱两年后,黎某提出与范某分手,范某怀恨在心。在得知黎某与高某恋爱的消息后,范跑到高某面前,说黎曾多次与自己发生两性关系,高如娶黎是“捡垃圾”。事实上,黎的确与范某发生过性关系。消息传开后,黎与高的婚事告吹,同时黎还经常遭到周围同事的白眼,使她的精神几近崩溃。后经律师指点,黎将范某诉至法院。不久法院以范某侵犯黎某名誉权而判令范某向黎某赔礼道歉,停止侵害,为黎某消除影响,并赔偿精神损害2190元。
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不经他人允许,违反他人意志,泄露他人隐私(阴私)的行为,就是一种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因此,凡属公民不愿公开的个人生活秘密,包括个人的日记、信件以及男女间的私生活等,都属于隐私权保护的范畴。
本案中,范某为泄私愤,将黎某的隐私予以暴露,以达到损害黎某的目的,使黎某名誉受到损害,精神上受到强烈的刺激。其行为已经违背了上述规定,属于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所以要负法律责任。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

  一问一答
问:现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通货膨胀”这个词,请解释一下“通货膨胀”的含义。
                 (山西浑源县马成)
答:通货是流通货币的简称。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实际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就国内因素而言,可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和结构性通货膨胀三种。需求拉上型是由于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需求增长超过生产能力所能生产的产量产值时,引起的物价上涨;成本推动型是由于原材料或生产性劳务价格上升,工资的增长超过了生产率的增长而引起的价格上涨;结构性通胀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
问: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是怎样划分的?
                   (甘肃定西县孟余)
答:我国目前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是: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人口密集度高,但自然资源不很丰富;中部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开发利用得不够,经济发展的潜力很大;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但自然资源丰富。因此,把全国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个经济带,对制定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研究工业经济的地区布局,因地制宜加快这三个经济地带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上问题,均由本版咨询组回答。)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实话实说

  珍惜自己的生命
张水江
在我生活的这个小城市里,一个星期内发生了3起自杀事件,使我大为震惊,因为其中有两个是我的熟人。那位姑娘才20多岁,因相恋多年的男友突然和别的女子结婚,悲愤难抑,服毒身亡;另一位40多岁的男子因求医治病,欠下债务无力偿还,卧轨自杀。一个你所熟悉的人突然将自己推入另一个世界,从此再也不能相见,你怎能不悲痛、叹息?对于他们生前的遭遇我深表同情,但对于他们用自杀的方式解除自己痛苦的做法,我却极不赞成。
人的一生中都会有痛苦和幸福相伴,真正的幸福是在经历了痛苦之后才感受到的。就像呼吸,人人都在做,时时都在做,习以为常,甚至浑然不觉,只有曾经溺水窒息过的人才知道能自由地呼吸有多好、多畅快。忍受不了痛苦,战胜不了痛苦,为逃避痛苦而自杀,无异于自己剥夺了自己感受幸福的权利。
痛苦有两种,一种可以向幸福转化,如贫穷变富有,失去爱又得到新的爱,身患疾病又医治痊愈;还有一种则无法转化,如亲人的辞世。一个人选择自杀,虽然结束了自己的痛苦,但是却把一个无法摆脱的痛苦加在了仍活在世上的亲人身上。当我们听着失去父亲或母亲的孩子的哭号声,看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令人心碎的场面时,会感到这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不仅仅属于自己,也属于他的亲人和一切爱他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杀是自私甚至是残忍的行为。
死亡是人们所不愿的。从这一点来看,自杀者似乎是视死如归。但透过“不怕死”的表象,却能发现自杀者的脆弱。衡量一个人是否勇敢,不能仅以怕不怕死为标准。在痛苦的重压下顽强地忍耐,不是苟且偷生,而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是对自己、对亲人负责的行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死者已去,这一切是对生者说的。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家庭医疗急救

  猝死的急救要领
猝死的正确名称应为心脏骤停,是指突然的意料不到的非自然非外力的死亡。猝死的抢救称为复苏。
   1.初期复苏成功的关键
猝死的判定和抢救要以秒来计算!把猝死者从现场送到医院后再开始抢救,几乎没有复苏的可能。因为在常温下,人心跳停止3秒以上就会头晕,10—20秒可昏厥,30—40秒可抽搐,60秒后呼吸中枢衰竭,4分钟后脑神经可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10分钟后脑细胞死亡。临床实践证明,初期复苏成功的关键在于抢时间:即前4分钟,甚至前60秒。    2.如何在极短时间内判断猝死
复苏措施能否在前1分钟左右实施,关键又在于如何判断病人是否发生了猝死。简单的办法是“一看二喊三摸”。“一看”即看病人是否意识突然丧失、不省人事或摔倒于地或抽搐或呼吸间断;“二喊”即迅速上前对其耳边大喊一声:“你怎么了?”观其有无应答;“三摸”即立刻触摸病人的双侧颈动脉,如无搏动即可判定为猝死。
    3.如何进行家庭的初期复苏
正确的方法是:①立即捶击病人的心前区,只需一下,如无反应立即放弃此法,进行下一步抢救。②开放气道,即通畅呼吸道,去除口腔异物,如假牙、痰液、食物及分泌物等。应去枕平卧,仰头抬颌,可用小枕或衣物垫在病人颈后,不能枕在头部。③口对口或口对鼻吹气,每次吹气连续1秒钟。双方口形要严密吻合,第一口气一定要使尽最大气力吹。④进行胸外按压,病人最好置于地上或硬板床上,抢救者位于右侧,两手掌重叠压在猝死者前胸正中偏左处,两臂直伸,利用上身重量和肩臂力量垂直下压,使病人胸骨下陷3—5厘米。同时注意力度,勿用力过猛导致病人肋骨骨折而刺伤心脏。下压频率每分钟80—100次。单人操作每15次下压后立即连续吹两口气,双人抢救每按压5次吹一口气。
   4.常见的错误做法
中断或放弃抢救去喊人、打电话、找药、找手电及血压计等;或反复摸脉搏、看瞳孔、听心跳。救助者此时只有两件事要做:一是不停地进行口对口吹气和胸外按压;二是等待着其他赶来的救助者,命其立即打“120”急救电话。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副主任医师薛松维
          北京阜外医院副教授朱俊


第9版(读者之友)
专栏:“三星杯”世相百态图片比赛

摄像爱好者
右图:最佳角度 北京沙河驻军某部曾国佺
下图:让我来拍 北京印铁制罐厂 胡舰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