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工程
——新版马列著作编译工作纪实
新华社记者刘思扬
被喻为“传递真理之火”的我国马列著作编译事业,最近又有了令人瞩目的新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首批第1、11、30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以及《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相继出版。
这是我国出版的马列著作最新版本,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传播马列主义的又一贡献。新版马列著作的出版,对我国广大读者和理论研究工作者进一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整个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5年初,中央编译局遵照中央“有系统地有计划地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全部著作”的指示,组织力量翻译俄文第2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经过30年辛勤耕耘,50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于1985年全部出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国际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不断深入,《马恩全集》中文第1版也显露出不足,如收入的文献不全,有些译文不确切,编辑体例不够严谨等。因此,编译一部更高质量的《马恩全集》中文版十分必要。
《马恩选集》是供广大干部和群众阅读的版本,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和教学人员的常备书籍。《马恩选集》中文第1版自1972年出版后,20多年来多次重印,广泛发行,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这个版本还不够完善。一是在文献选录方面,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多寡悬殊,不够均衡;二是在译文方面,除了一些重点著作外,许多文章和书信是依据俄文版转译的,这就难以完全消除译文在表达方式和修辞方面与原文的距离;三是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编者对有关史料难以进行周密的考订,注释内容不够充实和准确,各卷缺少读者在学习和研究时十分需要的名目索引。因此,重新编译一部选材更科学、体例更严谨、译文更准确、资料更翔实的《马恩选集》,十分迫切。
1960年和1972年出版的《列宁选集》中文第1、2版,是广大干部学习列宁著作的入门书。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两个版本也存在一些不足:译文有些地方不够准确;选材带有时代烙印,偏重于有关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的论述;附录的资料不够丰富、准确等。
从《共产党宣言》第一章翻译成中文发表,距今已整整75年。75年来,马列著作的翻译工作经历了一个规模由小到大、译本由少到多、译文质量越来越好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原有各版本已不能适应广大干部学习和研究的需要。编译新版马列著作,成为中央编译局面临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二)
80年代中期,中央编译局在基本完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的编译任务后,就立即着手第2版的准备工作,并于1986年5月向中央提出《关于重新编译出版〈马恩全集〉中文版的请示报告》,同年7月中央书记处批准实施。
为了编译一部译文质量更高、文献资料更全、编排更合理的《马恩全集》,中央编译局对世界上已有的和正在出版的版本做了细致调查,包括《全集》俄文第2版、原民主德国迪茨出版社出版的《全集》德文版、尚未出齐的《全集》历史考证版等。经过认真比较,最后确定以体例最周密、考证最精审、资料最丰富的历史考证版为依据。
中文第2版计划编60多卷,正文总字数约4000万字,分4个部分:第1部分包括1至29卷,为一般著作卷;第2部分包括第30至45卷,为《资本论》及其手稿卷;第3部分包括第46至59卷,为书信卷;第4部分从60卷开始,为笔记卷。
由于《马恩全集》工程量浩大,每年只能出2至3卷,预计下个世纪20年代才能出齐,因此被理论界称为“跨世纪工程”。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韦建桦对记者介绍,《马恩全集》中文第2版的所有著作,都根据原文进行翻译或重新校订。各卷都有前言,介绍本卷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思想、观点,每卷还有附录、插图。与第1版相比,卷末所附注释的数量大大增加,资料更翔实;人名索引中的人物小传重新作了考订;每卷附有文献索引,第2部分各卷还附有名目索引,供读者检索重要名词和概念。
首批出版的3卷,是根据第2版总体要求编译的。第1卷收入1833年至1843年马克思写的著作,与第1版相应时期第1卷和40卷比较,新版增加了8篇新文献,删除了一篇经考证不是马克思写的文章。第11卷收入马恩1851年8月至1853年3月的著述。与第1版相应时期的几卷比较,新版第11卷新增文献21篇。第30卷相当于第1版第46卷(上册),收入马克思为计划中的政治经济学巨著撰写的《导言》、未完成的手稿《巴师夏和凯里》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前半部分。
据介绍,已出版的3卷译文都根据《马恩全集》历史考证版、德文版、英文版并参考俄文版、日文版等重新作了校订,马克思恩格斯在各个相应时期写的有价值的文献已全部收入,译文质量有更大改进和提高,错误和不确切之处得到了更正,文字更加通顺,资料更加翔实。可以说,新版《马恩全集》将为广大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和理论提供可靠译本和各种资料。
1992年开始编译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是继1972年中文第1版后的一个新版本。新版《选集》总的编辑原则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著作、手稿和书信中选编或节录各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文献,力求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最重要的观点,使读者通过这部《选集》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基本理论。
为贯彻这一原则,中央编译局对《选集》第1版篇目作了调整,适当充实了哲学方面的内容,保留了科学社会主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增补了少量具有重大意义而第1版没有采用的著作,删去了一些观点相近的文章和书信,以较多篇幅增选了政治经济学方面的著述。
调整篇目后的《马恩选集》中文第2版,共4卷,总计约285万字,删去了第1版收录的23篇文章和25封书信,增补了《资本论》节选40余万字和重要理论文章20篇、书信26封。
与《马恩选集》中文第1版相比,第2版具有4个鲜明特点:更加科学合理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比较完整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论述;译文质量有了全面提高;参考资料更加翔实。
《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共4卷,总计约320万字,是1990年《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出版后编译的一个新版本。在选材上,新版《列宁选集》作了适当调整,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列宁思想理论遗产的精华,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理论贡献。
新版选集保留了标志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的主要著作,增收了列宁有关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著述。从探索和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出发,还较多地增收了列宁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文献,包括有关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改革经济政治体制、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科技事业、完善法制等内容,删减了某些内容重复、涉及党内历史斗争细节的篇幅。
   (三)
新版马列著作的出版,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研究工作的最新成果,凝聚着我国马列著作编译队伍中几代人数十年来付出的心血。
在编译局采访,许多同志向记者列举恩格斯晚年说的一段话:翻译马克思的著作,是“真正老老实实的科学工作”。这是编译局同志的座右铭。
马列著作编译部主任王锡君说,编译《马恩选集》第2版、《列宁选集》第3版,首要的问题是调整篇目。为了使文献的辑录和编排更科学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编译人员逐篇分析《马恩选集》第1版所收的全部文献,反复研究和论证有关篇目的取舍问题,提出初步意见。接着,又对《马恩全集》中未收入《选集》第1版的某些文章进行研究,组织编译人员对《全集》中的13卷书信逐篇进行调查,对建议选录的每一封信写出提要,通过权衡和筛选,初步拟定应当增补的篇目。与此同时,还查阅了国外出版的各种《马恩选集》版本,列出篇目比较,以取其所长。在拟定《马恩选集》第2版初步方案后,又广泛征求意见,邀集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和教学的专家学者,对需要保留、删除和增补的篇目逐一审核,经过充分讨论和修改,最终才确定新版《马恩选集》的文献篇目。
为了保证译文质量,中央编译局制定了严格的翻译校审程序。要求编译人员在着手翻译前,必须通读原著,了解原著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必须阅读有关参考书,熟悉有关著作的历史背景,了解文中涉及的各种事件;译校时,不仅要吃透一字一句的意思,还要把整篇文章的思想、论点、风格、逻辑联系,充分表达出来。既不能“乱译”,也不能“死译”,要做到“意思正确,文字通顺”。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各种著述,60%以上是用德文写的,30%左右是用英文写的,其余文章和书信是用法文、意大利文和欧洲其他语言文字写的。新版《马恩选集》所收的文献,原文多为德文,一部分是英文和法文。这些文献过去大都依据俄文第2版转译,只有一些重点著作直接译自原文。
在新版《选集》编辑方案确定后,编译人员集中力量对所有列入编目的文献译文进行校订,不仅根据原文对过去从俄文转译的文献进行认真的校阅和修改,而且根据国内外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编译工作经验,对以前直接译自原文的重点著作译文也进行了审订和润色。
马恩著作中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的几个概念的表述,是近年理论界争论的热门话题。编译人员结合争论和翻译问题,对马恩论述未来社会所有制的情况进行了普查,发现《马恩全集》第1版中论及变革旧的所有制关系、建立新型所有制关系的文字散见于150篇文章和书信,约250处。在编译新版《马恩全集》和《马恩选集》过程中,编译人员听取了理论界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在新版马恩著作中,对社会所有制和公有制,采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准确反映了马恩著作用语的原貌。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译审韦建桦对记者说,“一名之立,旬月踟蹰”,这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在谈到“译事之难”时发出的感叹。其实,马恩著作中重要译名的推敲何止旬月,简直是经年。他随手拿出马克思《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一文的编译校订稿给记者看,只见编译说明和考证文字密密麻麻。记者注意到,原稿仅7000余字,而编译者为此所作的编译说明则有近两万字。在将原译“法的历史学派”改为“历史法学派”的过程中,这位译审和另一位译审刘晫星同志查阅了大量中外法学著作。改动6个字,为此所作的改动说明就有近千字。
翻开新版《马恩选集》各卷,细心的读者能发现,每卷后都附有“名目索引”,重要的名词、概念等,都可以通过“索引”在各卷中找到。从事这项工作的4位老同志均已退休,他们参照德文、俄文版本,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完成这一繁琐的工作。其中袁延恒、刘焱两位老同志是带病坚持工作。
陈家英是负责《马恩选集》译名和规格统一工作的编审,她刚办完退休手续就住进了医院。住院期间,她没有忘记让家人把她带病校阅的《选集》稿件送到编译局。一个月后陈家英因患胰腺癌去世。
编译新版《马恩选集》时,已经退休的译审吴达琼同志因患多种疾病一度住院治疗,但她仍满腔热情地关注着《选集》的编译工作,把自己对一些文章的译法写下来,和编译人员讨论。另一位已经退休的译审陈慧生同志,也是带病主持《马恩全集》新版一卷的整个译校工作的。
在中央编译局采访,副局长顾锦屏向记者介绍了许多同志的事迹,唯独没有说起自己。其实,两年前,他曾患有脑血栓,医生嘱咐他多休息,他却带病加班加点完成了20万字的《反杜林论》的审稿工作。
在编译局,像这样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同志有许多许多。他们大都精通两门以上的外语,但他们甘于清贫,执著地从事着马列主义编译这一崇高的事业。
正是有了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才不断向中国人民打开,真理之火才更加有力地在共产党人中传递。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沈阳建成国内最大书刊批发市场
本报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沈阳书刊批发市场近日正式营业。至此,沈阳市的70余家从事书刊二级批发业务的业户全部入场经营。
沈阳是东北书刊流通的重要“中转站”。为了贯彻中央关于书刊“批发进场、零售归市”的方针,沈阳市文化局筹建了这个书刊市场。市场第一期投入使用面积3500平方米,内设100个封闭式经营档位,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书刊批发市场。
据了解,“九五”期间,沈阳将在这个书刊批发市场的基础上,建设一个集书刊、音像、印刷、工艺品、文化办公用品和年货制品为一体的专业文化市场,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魏运亨)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庆贺新编马列著作出版
郑必坚
正当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历史性文件的时候,迎来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二版的首批著作和新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正式出版发行。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指导下,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6年的基本经验,规划了今后15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从而进一步回答了在跨越世纪的重要历史时期内,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怎样继续走下去的问题。此时此刻,新编马列著作的出版,特别是更完整更全面地体现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新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和《列宁选集》的出版,无疑将为进一步深化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为提高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供新的有利条件。
10年前,1985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讲话时,向全党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这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号召全党,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高运用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来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既把我们的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推向前进,也防止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新上来的中青年同志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正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新的要求”,在那之后的次年即1986年,中央决定编译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
学习马克思主义,需要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方法。大家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几年中,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时反复强调“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那末,什么是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认识、继承和发展”呢?他在1991年8月的一篇谈话中,用生动朴实的语言,把问题集中概括到这样一个要点上来:“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历史的事实就是这样。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6年的伟大实践,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是大大前进了,大大丰富和发展起来了。没有丢老祖宗,同时又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提出的新问题,讲了老祖宗没有讲过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新话。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这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继承、坚持同发展、创新的辩证统一,根本一条是要靠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在南方重要谈话中这样说:“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因为这样,新编马列著作的出版不但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而且将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在新编马列著作出版之际,我们大家自然想到中央编译局同志们的辛勤劳动。这800多万字的马列著作新编译本中,不知凝聚了他们多少心血!他们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党的事业的满腔热忱,不为名,不为利,甘心寂寞,安于清苦,为传播马列主义真理默默奉献,许多同志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们对工作极端负责,为了准确地把握原意,常常要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比较各种译本,从历史事实、理论逻辑、语法修辞等多种角度进行穷本溯源的研究。正是这种负责精神和科学态度,保证了新编译本的更高质量。他们还要继续完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的编译工作,这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跨世纪宏伟工程。现在出版的第1、11、30卷仅是这一工程的首批成果,更艰巨繁重的工作还在后头。
我们以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的极大信心和乐观,庆贺新编马列著作的出版。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切成就,归根到底都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按照十四届五中全会规划的宏伟蓝图而展开的新的伟大实践,必将更加强有力地证明这一点。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上地杯”教科文卫新闻摄影竞赛

江苏省扬州市汶河中心小学积极开展“国旗我爱您”等系列活动,先后进行《国旗法》知识竞赛、“我为国旗添光彩”等征文演讲比赛。图为全国劳模、该校校长马恩甲与学生们一起上“我爱国旗”主题课。
     吴国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