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美是不可重复的
——圆明园遗址前的叹息
叶廷芳
我国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地上和地下都留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地上的文物中最常见的当推建筑,它们是历代文化艺术精神的载体,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审美情操的体现。毋庸置疑,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对于振兴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丰富和发扬祖国建筑艺术中的精华,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历史上的大型建筑主要是帝王宫殿、园林、陵墓、碑塔、城墙和宗教寺庙以及少数权势人物的府邸。除陵墓、碑塔和城墙外,我国传统的建筑采用的主要是木构形式。这种建筑的长处是结构精致,造型优美,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容易腐朽和焚毁,因而导致我国历史上许多重要建筑物不是荡然无存,就是急待维修。应该说,经过“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我国人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普遍增强了。但毋庸讳言,许多人在这方面走入了误区。一个普遍现象是:盲目重建和简单地修葺一新。
文物存在的意义在于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某一时代人类物质和精神活动的无言的史书,它随时可以给后人以激励和启迪,并标示出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无疑,凡是重要的文物建筑发生破败和损坏,及时进行维修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不可忽视这一原则:修旧如旧。我国建筑界曾有人提出过这个原则,可惜未引起注意。殊不知,这是国际上历来普遍遵循的原则。例如,德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德累斯顿曾是建筑景观十分壮丽的城市,二战中遭到严重轰炸,著名的“妇女教堂”只剩下1/3的残身。近年来德国议会内外进行了长期而广泛的讨论:要不要重修?怎样重修?最后决定:修旧如旧,即原来(被炸前)每块石砖的位置都不能改动。显然,这样的重修比简单的修整一新要繁重、艰巨得多。可是国内近年来纷纷修整的古建筑,除个别的外(如甘肃张掖的“大佛寺”),到处是崭新的青砖、红柱、琉璃瓦,让人看不出是新建筑抑或旧建筑,历史的痕迹和沧桑全被抹去了,难怪被人们嘲笑为“假古董”,许多外国人对此尤其摇头。真是花钱不讨好。
更糟糕的是动不动就在文物的废墟上大兴土木,搞了为数不少的不伦不类的“假古董”,既掩盖、破坏了许多废墟本身的美,又阻止了人们借废墟发思古之幽情,兴怀古之审美想象,这种行为,名曰“弘扬”,实则摧残。而究其动机,大多均出于旅游或商业考虑。最令笔者痛心和焦虑的,这股风竟刮进了我国最大、也最珍贵的皇家园林废墟圆明园。被侵略者的烈火焚毁后的圆明园遗址,是铭刻在中华民族脊梁上的国耻,是每个中国人心头的一口警钟。当笔者年轻时第一次来到圆明园废墟,看到那歪歪斜斜的“西洋楼”的残梁断柱矗立在寂静的旷野之中,心中产生一阵剧烈的震颤;我默默地仰望着她,静静地谛听她那无声的控诉,我的眼睛湿润了,手掌攥成了拳头。此后我经常来这里漫步(曾在北大读书、教书达八年),实际是来这里“上课”。这座伟大废墟,她那巨大的悲剧美,随时净化着我的灵魂,使一个年轻人的上进心升华为崇高的情感。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吧。因此我认为,圆明园废墟应该永远是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庄严的凭吊之地。
然而,一些目光短浅的急功近利者,他们连听一听社会声音的耐心都没有,便贸然开始了圆明园的“修复”工程。果然,仅仅几年工夫,圆明园内船帆点点,绿树丛丛,歌声笑语,鼓乐喧天,甚至在“西洋楼”跟前抬起了“花轿”,吹吹打打,好不热闹,把让人静穆凭吊的“圆明园遗址”,变成了熙熙攘攘的“遗址公园”,甚至把象征国耻的重要文物遗迹,当作生财不息的摇钱树!当新闻界对此提出严正批评后,有关部门只表示:让轿子离远一点。但是,只要圆明园依然是个热热闹闹的娱乐场所,即使轿子离得再远,这能改变圆明园已经被改变了的身份和性质吗?还在轿子出现前笔者就去过圆明园,说实话,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愿去了。著名建筑学家陈志华教授也有同感。他说:“虽然圆明园就在(清华)校门口,但十几年来我一次也不愿再去了。”这就是如今圆明园的命运!昔日的英吉利和法兰西的强盗们若地下有知,该怎样感谢你们这些有关人士啊,你们让人们忘记他们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出于真诚和好心而参与修建的人也许居多数。他们以为经过若干年的惨淡经营总能使圆明园重现当年的盛况,从而弥补国人心灵上的创伤。这是许多文物保护观念尚待提高的人的天真愿望。殊不知,美是不可重复的。任何伟大的古代艺术杰作,你可以根据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和建筑学新原理不遗余力设法超越它,但不可重复它,因为重复(仿造)既不可取(因为那不再是文物),也做不到。我国古人有句名言:“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圆明园作为我国园林艺术史上的登峰造极之作,她的辉煌是一次性的;如果她是可以重复的,当年人类良知的代表者雨果就不至于那么愤怒,中国人民心灵的创痛也不会这样久久难以愈合。再从文化价值角度看,圆明园既已成了一心想瓜分中国的西方侵略者犯下滔天罪行的一个场所,她就成了一座中华民族国耻的永恒纪念碑,其历史文化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柏林市中心那座二战中仅留下主体残躯的有名的“纪念教堂”,人们在她旁边盖了一座风格大异其趣的现代型教堂,而永远保留她的被炸面貌。还有,笔者以前提及过:废墟也是一种美。以“西洋楼”残迹为标志的圆明园废墟,其悲剧美的巨大魅力也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
好心的圆明园修复者们,停止你们得意的努力吧,你们该清醒一下,看看自己究竟干了什么样的蠢事!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害怕发嗲
樊秀峰
那日,我乘公共汽车外出。车拐弯时稍猛了一些,惯性便将乘客们搡了一下,我身后不远处便突然响起一串儿尖锐而又婉转的呻吟:“哇,你踩我脚好痛好痛吔!——真、是、讨、厌呐!”我当下就觉得身上一激灵,回过头来看时,见是车厢里的过道上一位比中学生大不了多少的清纯小姐(并不像是位“港台人士”),正咕嘟着小嘴儿撒娇地埋怨攀着她手臂的男朋友。有不少乘客也以异样的眼光瞅着她,还有的埋着头似乎在笑。我忽然想到,这女孩子这么“熟练”地发嗲,定是从时下的电影电视中趸过来的。
时兴发嗲之风似乎已有一段时间了:收听广播,观看电视,便会有嗲声嗲气不绝于耳,嗲模嗲样磕头碰脑,令人耳膜发痒,两眼发酸,身体也随之猛一发冷。
港台那些演得热热闹闹的肥皂剧里的女主人公嗲来嗲去的吧,好像还好“理解”:一来咱不熟悉人家的生活习惯,兴许真的是社会风气使然;二来也是故事情节以及表演上的需要。没成想,咱们平时挺厌烦的那种拿腔儿捏调儿的酸劲儿却在咱们的电影电视以及广告中大行其道,——看罢影视听广播,听取“哇”声一片!猛一看,好似过去恋爱戏中惯用的“提神儿”法——撒娇,其实不然,它已没有了那层可爱的娇羞,成了假模做样的媚俗,且作为普及的“常规武器”,简直“人手一份”地泛滥!
电视剧里,女主人公不知为啥正在发嗲;广告里,那些正使用着某些洗发精、化妆品的模特正打着媚眼发嗲;舞台上的歌星儿在音乐“过门”的当口上,也赶紧口口声声地发几句嗲——“呀,我是多么地爱你们呀!”“我好好激动呀!”……演艺界的嗲风已吹向了民间,跟害传染病一般,小姑娘嗲了(似乎还添了几分清纯),半老者也嗲了(故作天真活泼状),小伙子嗲了(令人浑身发冷),甚至大老爷们儿也嗲起来了(更让人纳罕而不自在)……
嗲劲儿最猛的恐怕就是时下的电视广告片中,简直是“嗲泛区”,画面、台词儿似乎都经过“醋溜”一般,更尤其是那些饮料、化妆品、高档家用电器之类的广告,一撵劲儿地“哇!”、“呀!”、“吔!”令人牙根儿发酸,腮帮子发麻!
柔骨酥筋般的媚俗绝对不是可爱。发嗲其实是一种庸俗难耐的矫揉造作,虚情假意的故作天真,只能给观众的心理上造成腻烦而又难受的不良反应。
孩童的世界是清新、纯净的,很容易接受时髦、好玩儿的东西并加以模仿。时下的电视广告,大多画面鲜艳、精致,音乐优美,场景生动,孩子们觉得好玩儿,就喜欢看,电视上发嗲,他们也就很容易地模仿起来,有的小孩子已经管爸爸妈妈叫“把把”、“麻麻”了,嗲得个一塌糊涂!
发嗲似乎是时髦,但决不是方向。我觉得,影视以及广告中的这股“软骨头”风,真该服一点壮骨冲剂喽!


第12版(副刊)
专栏:

  “轮椅女画家”秦百兰
赵敏裴春锦
金秋九月,中国怀柔。云集在这里的参加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组织论坛的各国妇女代表,身穿盛装,济济一堂,共商世界妇女发展大计。昔日宁静的这座京郊小城沉浸在祥和、友好、欢乐的气氛中。
人们一进入京北大世界二楼的艺术展厅,用中英文同时书写的“中国辽宁轮椅画家”的大红条幅就映入眼帘,这里展出的是残疾女画家秦百兰的中国画作品。一幅幅作品吸引了代表们的目光。画面清新,构思独特,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代表们久久地驻足观看,用不同的语言和各自的表达方式抒发着她们内心由衷的赞叹。
“这是您的画?”一位联合国官员——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瑞耐德·洛依德先生用半信半疑的而又十分惊诧的目光审视着秦百兰。当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这位老者兴奋了,他几乎是喊着说:“太出色了!”
此时,坐在轮椅上的秦百兰是多么激动啊!立志为祖国争光,是她在艺术上不断拚搏进取的最高追求。为此,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的折磨和创作中的艰辛。十几年来,她作画300余幅,有84幅作品参加了省、市、铁道部、全国及亚太地区的画展和书画大赛,有20余次获奖。她的许多作品漂洋过海,已传到美国、日本、韩国,被不少外国友人珍藏。1992年7月,秦百兰还在北京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举行了个人画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刘开渠,民进中央副主席葛志成等领导还亲自为她的画展剪彩。各界知名人士都观看了画展并挥毫题辞,表示祝贺。
去年当她接受了全国妇联交给她为“世妇会”创作一组《木兰图》的任务之后,她日以继夜,精心挥笔绘制。同时“世妇会”组委会还把印着七幅国画和为全国妇联办公楼创作有秦百兰照片和她这7幅国画的“中国古代名女年历”作为中国妇联赠给大会的礼物发给外国代表。大会期间,秦百兰作为唯一一位残疾女画家十分引人注目,人们纷纷请她签名留念,有的甚至抱来一摞年历用手比划着请她盖上印章。为此,她十分珍视大会的每一分钟,每天早早就来到展厅,接待各国朋友,晚上买个面包对付用餐……每天十几个小时坚持在展位上。她说:“我要用我的笔,让世界了解中国妇女,了解中国伟大而深厚的民族精神。”在北京的日子里,她还为各国友人创作了十几幅画。加拿大籍华裔女士李妙青看了秦百兰作画,并得知她16岁便因病致使下肢瘫痪,但她却顽强地与病魔搏斗,以惊人的毅力学习、奋争,开始新的生活。李女士为她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当即买了一幅,她要把这幅画送给她朋友的残疾女儿,给那个消沉的女孩讲秦百兰的故事。正在作画的秦百兰听说后,又立即精心绘画了一幅《竹马神童》赠送给那个女孩,鼓励她振作起来,同命运进行抗争。
大会期间,秦百兰接待了十几个国家的记者对她的采访,同几十个国家的姐妹们亲同一家。“你是彩虹仙女。”——这是一位南非小姐的赞美;“我钦佩您的勇气和天分,您是一个非凡的坚强的艺术家。”——这是一位加拿大代表的由衷之言。“愿你的画保佑我的孩子和全人类和平。”——这是一位美国女士的良好祝愿。当一位菲律宾女记者手持话筒请秦百兰对全世界妇女讲几句话时,她说:“让我们满怀真诚和热情,用聪明才智创造生活,迎接世界美好的明天。”那一幕幕动人感人的场景,至今仍令人们难以忘怀……


第12版(副刊)
专栏:

  胜利到达吴起镇
——记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党中央、军委率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苏区
张爱萍
秋风凉月伴征程,
马不停蹄步疾行。
未遇人群逾四月,
夜半宿营吴起镇。
晨见村头聚乡亲,
高喊“欢迎铁红军!”
方知陕北苏区境,
惊喜已抵自家门。
军民相会激情涌,
欢呼声震九重云。
千难万险等闲过,
长征胜利举世闻。


第12版(副刊)
专栏:

  木兰溪畔一奇观
郑金铸黄发兴
福建省莆田县的桥兜与涵江区镇前村两地之间,有一座始建于元代的宁海桥,此桥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横跨在莆田第一大溪流——木兰溪之上。天空清亮之际,站在宁海桥上观日出,只见万条金龙逐浪,仪态万千。这胜景被誉为“宁海初日”,是莆田著名的24景之一。
就在宁海桥北首西侧离海堤30多米处,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寺庙——吉祥禅寺。由于它地处涵江镇前孝户自然村,人们称之为孝户吉祥寺。
据该寺住持、毕业于厦门普陀佛学院的学就和尚介绍,吉祥禅寺兴建于清代雍正年间。当时,有一武官因不满朝政,愤而弃官归田,后来他在莆田四大丛林之一的华亭龟山寺遁入空门,取法号越浦。越浦大师济世为民,功德无量。他率众僧四处化缘,募得重金,重建自元至清三百多年间六建六圮的宁海桥。后越浦大师圆寂在他创建的吉祥禅寺。为了纪念他,后人在寺内建一座石塔,供人瞻仰。
寺前走廊,有两根普通石料打制的方立柱,近看,柱石面上平平展展,见不到任何花纹和文字;但是,若当风清日朗之际,退到堤上再看那石柱,奇迹出现了:左边石柱上清晰地浮现出半副联句:“入吾门不穷出吾门不富”。据人们证实,右边石柱上,本来可以看到对联的另一句:“舍我者必昌盗我者必殃”。传说这副对联是越浦大师用海水泡沫写成的。当地群众说,1958年大炼钢铁时,民工们靠右石柱垒灶做饭,置炉炼铁,久而久之,黑烟熏没了字迹,上头的联句也就这样永远地消失了。其实,这可能只是老百姓对破坏名胜古迹行为的愤懑之言罢了。至于到底为什么左边石柱上能看到字,而右边石柱上的字又半途消失了,谁也说不清。这半隐半现、忽有忽无的奇观,看来还得由科学家们去研究作答了。


第12版(副刊)
专栏:

  豪华落尽见真纯
——读《存真集》
汪孔周王伟华
近日,捧读将军诗人李殿仁的诗作《存真集》,感慨颇多。近百首精美的诗歌,吟之诵之,仿佛与将军促膝而坐,听着他抒发对祖国、对军旅的深深爱恋,感受着他那将军的胸襟,诗人的情怀。
腹有诗书气自华。细细品味李殿仁将军的诗作,多以游记的形式,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其激扬的生命旋律,讴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在人生跋涉的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抒情方式。如《登泰山》诗中所云:“曲径飞跃十八盘,岱峰直插九重天;灵光普照碧霞秀,云海环绕气豁然;不持一览众山小,且喜有幸会群仙;观日还需珍时日,看山更应爱河山。”诗面示人以清淡之语,品之则筋骨内涵。笔调通俗明快,朴素中流溢出风韵,自然中浸透着情趣,读来自有一种婉转流畅,情味悠长的美感。在《漫步圆明园》中,他写到:“漫步天下第一园,石在哭泣草在喊。万民血膏铸胜景,一场浩劫化灰烟。豺狼横行当可恨,君王无道千秋怨。奇辱应做图强力,雪耻再振我江山。”诗人将圆明园作为精神载体,包容了巨大的时空和深刻的历史观,又让历史与现实相叠印,表明了作者崭新的审美指向。在表现手法上,让景象、物象、人象、心象相交融,亦庄亦谐,朴实自然,弥漫着浓郁的历史意识和强烈的爱国情感。
最近,解放军出版社、工人出版社还出版了李殿仁将军的《打闲集》、《存真集》和《军旅中的思考》等三本诗集,这些诗作如布衣芒鞋,战地黄花,非常优美。诗作不断寻觅新的审美视角,不仅仅局限于移情于物、托景寄情上,而且还把自己的情感,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军队的志向融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事业上,使诗更富有时代力度和历史跨度。
他的诗作取材广阔,不少诗作就像一章章雄浑悦耳的生活交响曲。如在《登开封龙亭揽胜》中所云:“龙亭恃傲气,一跃踞中天。清水本无辜,两湖扮忠奸。嵩呼震涛涌,菊盛聚群仙。兵刃耀寒光,蜡像标贤班。古都重抖擞,御街升紫烟。国正人心顺,豪气壮河山。”这首诗属于揽胜游记,寓情于景,珠圆玉润,四照玲珑,包涵着很深刻的哲学思考。从对两湖的感受联想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把作者的精神风貌和情感世界清晰地展示出来,给人以心灵的启迪。
春雨蒙蒙,染五月为新绿。在杭州,他瞻岳飞坟后,思绪万千,遂记之:“西子湖畔岳王坟,湖光山色齐相衬。‘精忠报国’谁不晓,‘还我河山’贯乾坤。风波冤声犹在耳,万人指骂奸佞秦。自古忠奸各有报,是非曲直在人心。”
1991年,春分5天后的3月26日,北京忽降大雪,据说近20年罕见,翠绿千红,忽披银装,玉树琼花,分外娇娆。旱天盼雨,好雨及时,诚感老天体民之情,李殿仁将军即兴命笔赋诗《雪瑞春深》:“翠柳已送寒冬去,飞雪忽来戏春风。腊梅傲霜尚可敬,桃李素装别样情。漫天雪舞赋新韵,遍地粮棉歌年丰。天若有情天开眼,官清民安国昌盛。”
孙子塑像落成后,他赋诗志贺:“奇谋伟略十三篇,妙计锦囊千古传。袖里风雷在国泰,掌上阴阳为民安。风浸雨蚀三千载,笑容未改胜当年。环球争读孙武子,故里惠民喜空前。”
1964年的寒冬,李殿仁从冒着炊烟的农舍里,踏着皑皑白雪,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进了绿色的军营。乡村风雨铸就的躯体,也从泥屋住进了城市的高楼,成为一名年轻的将军,可他并没有忘掉桑梓故里,没有忘掉至爱亲朋,没有忘记母亲曾为他成材自心底发出的一声声亲切的呼唤。纵观将军之诗,无绮罗香泽之态,多金铁铿鸣之音,无辞水眠山的缠绵,多忧国忧民的襟抱,令读者于淡墨处见深蕴,于无声处听惊雷。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武强年画进故宫展出
为庆祝故宫博物馆建院七十周年,武强年画展近日在故宫展出。
河北武强是著名的“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乡”,它的年画始于元朝盛于清朝。鼎盛时年产销量达一亿对开张,行销大半个中国。数百年来,武强年画以其色彩鲜艳、构图饱满、线条粗犷、形态传神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吉祥喜庆的民族气息而长盛不衰,目前已远销日本、美国、西欧和东南亚各国。(晓明)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峨眉》推出“散文专号”
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四川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大型雅文学双月刊《峨眉》,第五期隆重推出“散文专号”。
这本“散文专号”显著特点是阵容强大,新人辈出,呈现出当代散文千姿百态、五色斑斓、生气勃勃、前程无限的创作景观:抒情、记事、说理、忆怀,品类繁盛。(西门弘一)
 《中外期刊文萃》办出特色
今年一月份创刊的《中外期刊文萃》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大型文摘月刊,它以其内容丰富、品味高雅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该刊以全国七千多家刊物为后盾,披沙拣金,选优集萃,使读者可在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和金钱的前提下,尽览天下妙文。
为了办出自己的特色,《中外期刊文萃》一改传统的栏目设置,而是以赤、橙、黄、绿、青、蓝、紫来界定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电视连续剧《花木兰》开拍
二十六集电视连续剧《花木兰》,将由中国亚洲电视艺术中心和诚成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孔府阿春影视广告有限公司联合摄制,日前在塞北草原开机。
  全国青年少数民族文化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青年少数民族文化学术讨论会,日前在京举行,来自全国的六十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
这次会议议题是围绕着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理论与方法论的探讨,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学科建设等理论问题展开的。学者们一致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必然要受到一定冲击,文化的融合、趋同是历史的必然。但在少数民族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努力抢救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利用科学手段把它们记录下来,这是今后科研工作的基础。(苑利)
  武强年画进故宫展出
为庆祝故宫博物馆建院七十周年,武强年画展近日在故宫展出。
河北武强是著名的“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乡”,它的年画始于元朝盛于清朝。鼎盛时年产销量达一亿对开张,行销大半个中国。数百年来,武强年画以其色彩鲜艳、构图饱满、线条粗犷、形态传神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吉祥喜庆的民族气息而长盛不衰,目前已远销日本、美国、西欧和东南亚各国。(晓明)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中外期刊文萃》办出特色
今年一月份创刊的《中外期刊文萃》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大型文摘月刊,它以其内容丰富、品味高雅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该刊以全国七千多家刊物为后盾,披沙拣金,选优集萃,使读者可在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和金钱的前提下,尽览天下妙文。
为了办出自己的特色,《中外期刊文萃》一改传统的栏目设置,而是以赤、橙、黄、绿、青、蓝、紫来界定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电视连续剧《花木兰》开拍
二十六集电视连续剧《花木兰》,将由中国亚洲电视艺术中心和诚成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孔府阿春影视广告有限公司联合摄制,日前在塞北草原开机。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全国青年少数民族文化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青年少数民族文化学术讨论会,日前在京举行,来自全国的六十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
这次会议议题是围绕着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理论与方法论的探讨,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学科建设等理论问题展开的。学者们一致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必然要受到一定冲击,文化的融合、趋同是历史的必然。但在少数民族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努力抢救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利用科学手段把它们记录下来,这是今后科研工作的基础。(苑利)


第12版(副刊)
专栏:

  史诗建筑——甲午海战馆
纪念性建筑,是建筑艺术中的诗篇,创作的难度极大,非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以及特有激情的艺术家,是很难设计出好的纪念性建筑的。最近,彭一刚教授设计甲午海战馆的成功再次证实了这一点。该馆不愧为一座成功的史诗建筑、雕塑式建筑。纪念馆屹立在刘公岛南岸,隔海与威海市中心遥遥相对,现已成为刘公岛这艘“不沉的航空母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威海市这座近年崛起的新城的象征和标志。
登上游轮驶向刘公岛的乘客,很快便会看到淡黄红色的馆体在阳光下闪烁,馆顶上高高矗立着北洋海军将领塑像,高达15米,手持望远镜,凝视海疆的威武英姿。逐渐接近纪念馆时,人们不禁为之激动、沉思。横跨在入口门墩上是巨大、沉重、残破的舰船,透过入口门框望到的是相互穿插、撞击的船体,一时凝固了的黄海风云,惊涛骇浪。纪念性环境的雄伟壮观和悲壮、残破的气氛交织,着实令人难忘。
当我们沿着大台阶步入反映海战的战史馆,内序厅、北洋水师舰队的甲板,一步步深入,看到综合运用雕塑、绘画、影视、书法等各种艺术手段,以及电、光、声控等现代化技术演示着旅顺基地陷落、黄海大海战、血战威海,尾声以警钟常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题词等点题,引人深思。
遥想100年前的1895年,正值甲午海战惨败之后,清朝皇帝才准奏开办了北洋学堂(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前身)——这所中国近代第一所传授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高等学府。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又重提和强调“教育兴国”、“科技兴国”,这大概算是对甲午海战献身的民族英雄们最好的纪念吧。
甲午海战馆建设规模并不大,占地60亩,总投资5000万元,主体建筑8000平方米。据介绍,是由广东省河源华冠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大家无不赞扬他们对爱国主义教育和我国纪念性建筑创作这一有益贡献。
(附图片)
(标题照片为彭一刚设计的甲午海战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