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坚定信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纪思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这条原则。……任何动摇、放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作法,都会脱离社会主义的方向。”江总书记的讲话为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指明了方向。
   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能够有效结合
有人曾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喻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哥德巴赫猜想”,认为国有经济很难同市场经济结合。对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的科学回答,直接影响到人们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决定着深化改革的目标和取向。
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能够结合。从国有企业一方看,它是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就其终极所有权而言,国有企业资产无疑属于全民所有,但如果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角度看,它又具有排斥企业外所有社会成员、实现企业自身独立的经济利益的属性。不同国有制企业,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这正是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结合的内在原因。同时,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从根源上看,体现的是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联系。正是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和对立,决定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不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私有还是公有,只要在社会生产活动中,个别劳动不能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市场经济就必然存在。国有企业的个别劳动必须转化为社会劳动,是它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的最根本原因。
从市场经济一方看,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属于经济运行范畴,不属于社会经济制度范畴。市场经济并不要求以特定性质和形式的所有制为条件,它能够与不同的私有制形式相结合,也能够与不同的公有制形式相结合。
再从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上看,它们存在着共同的物质基础。无论是国有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力有了充分发展,才使得建立国有企业有了客观需要和可能;生产力有了充分发展,才从客观上要求把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二者的同源性决定了二者的兼容性。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国有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组织、经营形式。国有经济的社会性质取决于占有、利用它的国家或政府的社会属性。从世界范围来看,不论是什么制度,也不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国有经济具有其他经济成份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8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私有化”浪潮,各国国有经济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这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并非国有经济的终结,也不能据此得出现代市场经济排斥国有经济的简单结论。
我国目前国有经济存在的问题,不是坚持公有制本身造成的。目前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很多,突出表现为部分企业经营机制不活,经济效益低下,包袱沉重,致使亏损严重,后劲不足,竞争乏力。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社会的、历史的原因,但体制方面的问题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10多年来,虽然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一些成绩,但多数国有企业尚未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它们生产的产品虽然早已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但企业自身在运行机制上和行为方式上都未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未能建立起必不可少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激励和约束机制。可见,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途径,不是把众多国有企业“私有化”,而是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和宏观配套改革,使广大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主体。
   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这是因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只有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解放生产力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两个前提。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富裕”;只有消灭剥削,才能达到“共同”。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则是实现这两个前提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保证。
公有制比私有制更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更能容纳现代生产力。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而且呈加速发展的趋势。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使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要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国家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代表全社会的利益,作为特殊的经济实体,直接参与社会经济生活,来调节社会供求总量的平衡,调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平衡,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国有经济更有利于集中资金,采用先进技术,投资一些风险大和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行业,如高新技术、航天工业、核电工业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着产品分配的原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形式,才能从总体上实现社会公平,而不会产生两极分化。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唯一正确抉择。
我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雄厚的资产、先进的科技、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大批优秀人才。我国目前拥有国有资产约3.6万亿元,拥有国有工业企业达30余万家。截至1993年底,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3%,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占全部工业企业的75%。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技术设备的1/3达到国际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有上千万优秀的工人,上百万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批办得好的企业创造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方法。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自身所具备的实力,决定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这是必然的选择。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企图用其他经济成份取而代之,是不可想象的。
国有经济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命脉和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依靠力量;是减少改革可能引起的社会震动,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安定的主要经济条件;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办公益事业、增加公共积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主要力量。应特别指出的是,国有经济也是保证其它经济成份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近几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快,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有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减免税收的财政支持,信贷支持,价格支持,交通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以及人才、技术的支持等等,都是依靠国有经济支撑的。可以说,没有国有经济的“舍己为人”和“忍辱负重”,也就没有非公有制经济今天的发展。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须坚持国家代表全民所有这种所有制形式,而不能把国有资产分给企业或把国有资产量化到个人。如果把国有资产分给企业,企业拥有财产所有权,就是把国有经济肢解为集体经济了。如果把国有资产分给每人一份,这同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发展下去,必然导致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分得的那一份生产资料,从而使资产向少数人集中,大多数人失去生产资料而沦为被剥削者。再者,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把国有资产量化到个人,也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众所周知,当年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靠剥夺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实现社会化大生产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我们今天怎么能把集中的、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国有资产分散到个人手中!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总资产中占优势;体现在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体现在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还必须使国有企业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如果国有企业的资产和产值比重太小,甚至降低到30%、20%以下,那么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就失去了基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也只能流于空谈。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尚且超过20%,如果我们不保持国有经济在比重上占有明显的优势,社会主义制度就有从根基上被瓦解的危险。
当然,我们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并不是要在全社会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强调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也不是否定其它经济成份发展的必要性。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长期方针。
我们强调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国有经济为主导,更不是要维持传统的公有制形式。恰恰相反,要更好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就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没有改革,就不可能发展和壮大自己,也就谈不上坚持。为此,国有企业必须尽快改制建制,找到一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实现形式
现代企业制度是与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是一种规范化、法制化的企业制度。新的企业产权制度、新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新的企业组织制度和新的企业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具体形式。
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现代市场经济对企业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其一,企业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这是市场经济对企业的最本质的要求;其二,企业必须按照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和经营,以市场活动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我国传统的企业制度总的说来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其主要问题在于产权关系不明晰、组织制度不合理、管理不科学,因而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现代企业制度是以理顺和重组企业产权关系为基础,以建立企业法人制度为核心,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以实现政企分开和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为主要目标,以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建立纵向授权的企业领导制度、规范化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合理的分配制度、双向选择的企业用工制度等为主要内容,是对传统企业制度的根本性改革和改造。其中,企业法人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最本质的特征,而产权改革则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也是建立企业法人制度的核心。企业法人制度的实质,是确认国家拥有财产所有权,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实行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属于国家,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企业依法对所形成的全部财产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并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企业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拥有相应的财产权利并承担其财产责任,同时又受到产权的约束。这样,国有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人实体,就具备了作为市场主体的基本条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会改变企业国有经济的性质,而是有利于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现代企业制度使资产的终极所有权同法人财产权相分离,改变的只是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方式,即由对资产实物形态的管理转变为对资产价值形态的管理,而不是所有权的转移。企业国有资产的原值和收益均属国家所有,而对企业经营风险,国家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公司制。无论是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改变的是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没有改变企业的全民所有制性质。现代企业制度能使国有企业真正走向市场,提高竞争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使公有制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国家通过国有股权的控股,可以增大国有资产的控制和调整范围,通过产权交易,能够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国有资产存量的结构调整和保值增值。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首先要全面、准确地领会和贯彻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缺一不可,不能只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略其它方面。要把产权制度的改革同实行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科学管理和加速企业的技术改造结合起来。其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采取多种组织形式,不能搞一刀切,企业要根据自身条件和情况选择恰当的形式。第三,认真搞好各项配套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宏观层次的改革和构造微观基础的改革必须同时全面展开,协调发展。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同时,要抓紧解决政企不分的问题,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尽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企业负担过重等问题。


第9版(理论)
专栏:

  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夏汉生
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基本精神的高度概括,又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邓小平同志发展理论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从分析世界大趋势着眼,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出发,直接回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最现实、最迫切的发展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现实要求的统一。
发展是有史以来人类实践的历史性课题,也是现代社会各国群雄竞争的时代性课题。综观国际国内形势,当前,我们有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是在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的。世界加快向多极化发展,新的政治经济格局日渐明显,国际和平环境可望继续保持。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世界经济在起伏中进一步增长。与此同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中,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面临着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压力。所以,能否加快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取得主动,将决定我国在下个世纪的地位和前途。邓小平同志正是通过对世界局势的科学分析,反复告诫我们,中国要能经受住考验和挑战,就必须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必须抓住这个“根本环节”。对此,他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作了深入的分析。其一,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为共产主义创造雄厚物质基础的唯一途径。其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否则,就没有说服力。其三,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更需要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大力发展生产力。其四,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或发展生产力的方法不对头,现在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中国一切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都有赖于生产力的大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说:“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局面;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都离不开发展。今后15年我们有充分条件继续实现经济的较快增长,必须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加快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该冷静地看到,在我国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业。它肩负着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又要同时迎头赶上世界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双重任务。因此,我们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就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生产力水平,既要表明中国人民决心用百年左右的时间艰苦奋斗,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程的雄心壮志,又要表明我们制定的是一个符合实际的、而不是过急的目标。要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实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要做到、做好这两个转变,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科学的速度观。在中国搞现代化不能单纯追求太高的速度,但速度低了也不行,凡是能积极争取的发展速度还是要积极争取,能快的就不要阻挡。同时,又要看到,快是有一定条件的,就是说,要讲效益,讲质量,要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快又要讲究区别,就是说,各地发展速度可以有所不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注意量力而行,搞好综合平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条件不具备的要努力创造条件,逐步快起来,不能一讲加快发展就一哄而起,走到过去那种忽视效益,片面追求产值,盲目上新项目的老路上去。另外,快还必须是没有水分的实实在在的速度,是真正的快,不是虚夸的快,要老老实实地计算,要最终体现到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到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上。要合理配置资源,合理控制投资规模和消费基金,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防止经济大幅度波动,力求速度和效益相统一,微观活力和宏观调控相统一,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相统一。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这样的发展才能做到持续、快速和健康。


第9版(理论)
专栏:

  欣览1994年度“五个一工程”好文章
李妍
在1994年度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多姿多彩的成果中,28篇入选文章(其中有5篇发表在本报理论版——编者),很有特色。
这次入选的文章,是从30个省区市、13个中央委办共43个单位报送的127篇文章中,经过专家认真过细的评选等程序,严格审核,反复遴选,评审出来的好文章。“五个一工程”实施四年来,1991年度入选文章10篇,1992年度15篇,1993年度20篇,这次是入选最多的一次。这次入选的文章,不仅数量增加,而且质量也明显提高,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主旋律鲜明。在入选文章中,阐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有11篇;阐述经济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问题的有9篇;阐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问题的有6篇;其它类的2篇。比如北京的入选文章《坚持社会主义,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作者吴树青),联系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阐发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对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意义,澄清了在这些问题上的一些模糊认识。中国社科院的入选文章《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作者刘奔),论述了解放思想的根本在于端正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必须注重规律性的探索、思想路线是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阐明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比较切中要害地分析了现实生活中较有普遍性的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表现。中央党校入选文章《中国的改革实践和成功奥秘》(作者赵曜),认为以崭新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作指导,在全面改革中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实行渐进性的改革策略,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等,是中国改革成功的主要经验。这些文章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是注重调查研究。这次入选文章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时重视调查研究。许多文章不是坐在书房里仅仅靠查阅资料写出来的,而是深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线,实地考察,深入分析,反复探讨,精心磨砺,是调查研究的成果。比如河南省入选文章《走向辉煌之路——关于洛阳石化总厂弘扬“三自”精神艰苦创业的调查》(作者省委宣传部),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洛阳石化总厂通过弘扬“自加压力、自找苦吃、自强不息”的“三自”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经验,生动有力地证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企业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这篇文章是作者在调查研究中同实际工作者反复研讨后,九易其稿,反复推敲后才公开发表的,在河南省产生了良好的反响。辽宁省入选文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再造微观经济基础》(作者张国光),从把握宏观体制和微观基础统一的角度论述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平衡过渡、分类指导、创造条件、稳步推进”的企业创新思路,并对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过程中的重大关系问题作了探讨。这篇文章以现实的调研材料为基础,有分析,有创见,有说服力,对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有重要的启示,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好评。山东省入选文章《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作者陈光林等),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山东牟平县从中国农村实际状况出发,把家庭建设作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依托的新鲜经验,同时认为在优化家庭细胞的同时要优化其它社会细胞,增强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健康和活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由于这些文章源于实践,内容丰富,立意新颖,富有创见,因而很有说服力。
三是论证分析辩证。这些入选文章的逻辑比较严谨,分析比较全面,坚持了唯物辩证法。比如江西省入选文章《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理论旗帜》(作者余品华),从党的指导思想发展的历史分析中,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上党的旗帜的必然性、特点,特别是它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关系,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论述,对于深刻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有的文章分析比较全面,文风比较清新,较有感染力。比如江苏省入选文章《乡镇企业,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作者王霞林),密切联系我国乡镇企业特别是苏南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实际,论述了这一伟大创造对推动我国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对开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缩小三大差别和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巨大作用。
综观历年和1994年度“五个一工程”入选的文章,尽管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能融思想性和学术性、可读性于一体的精品还不多,有的文章尚有微瑕。这就为我们进一步组织好“五个一工程”好文章的创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十四届五中全会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我们理论工作者担负的使命也更大。党和人民期待我们多出精品,我们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我们这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时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西方五国宪法通论》评介
阎树群
由赵宝云撰著的《西方五国宪法通论》一书,最近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内容典型而系统。西方宪法产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对于作为西方国家典型代表的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和德国的宪法,我国尚缺乏系统研究的学术著作。该书以五国宪法演变的历史轨迹为主线索,既探寻五国最初制宪的始因,又研究五国不同时期制宪及修宪的概况;既研究五国制定的成文宪法及宪法性法律,又考察英美等国创立的不成文宪法惯例;既研究五国现行宪法内容,又概述英法等国的现行宪政制度,因而具有开拓的性质。
二、逻辑结构严谨。西方五国宪法内容构成复杂,且各具特殊性。针对这种情况,该书依五国宪法各自特点建构各章体系。以英国宪法一章结构为例。英国虽首开世界制宪先河,却迄今仍无成文宪法。根据英国宪法颇为特殊之处,该书分四节作了研究:首先追溯标志英国宪法产生的宪法性法律;接着考察英国历史上创立的不成文宪法惯例;继之概述英国二十世纪制定的成文宪法性法律;最后综述由历史上不成文宪法惯例和现行成文宪法性法律共同规范的英国现行宪政制度。这种结构能较全面反映该国宪法的历史概貌。
三、宪法原则与社会现实结合。该书在阐述法国的首部宪法《人权宣言》、美国宪法中规范公民权利的“权利法案”、日本宪法的和平主义宪法原则时,都联系这些宪法原则的实施状况,剖析其宪法原则与社会现实相背离之处,揭示西方宪法的虚伪性一面。这对于我们科学分析和正确看待西方资本主义宪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观点。该书对诸如英国宪法产生的时间、法国政体的归属类型、日本战后确立和平主义宪法原则的历史背景、如何确定两个德国并存期间德国宪法的研究范围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