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诊疾·相马·选才
徐映珉赵立波
大凡患有慢性病或不易确定的疑难病者,最担忧的是被医生误诊而药不对症,耽误病情。
有些疾病由于病因复杂、症状模糊,即便是再高明的医生,也常常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产生错觉,出现误诊。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有一年初春不慎感染上伤寒和疟疾,由于当时缺乏先进的医疗检验技术和器械,御医采取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方法诊断后认为是感冒。结果久治不愈,且病情有所加重。后经数位经验丰富的御医几番会诊,才诊断准确,对症下药。事后,乾隆下旨让各地名医收集整理常见的误诊病例,以作“儆诫”。于是便有了部《误诊学》,并经历代补充,日臻完善。之所以要这样做,目的在于把教训变成经验,使“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
由诊疾不禁使人想到“伯乐相劣马”的故事。在常人心目中,伯乐是位乐于为人相荐良驹好马的热心人。殊不知,他也曾干过昧良心、坑害人的缺德事。据《战国策·燕二》载:一次,有个马贩子在市上卖一批马,因全是病劣之马,数天无人问津。马贩子情急之中想到伯乐,便以厚金“请”他“出山”助一臂之力。吃了“回扣”和贿赂的伯乐便来到马市,装模作样地相了一遍,连连称道:“全是良马!”结果一批劣马很快被抢购一空。过不久,那些购马者才发觉上当受骗,损失自不待说。
享有盛名的伯乐在金钱的诱惑下,丢掉了相马的起码准则,丧失了应有的“职业道德”,终遭众人谴责,既毁了自己的名声,又给购马者带来莫大的损失,实在不该。
由诊疾、相马再联想到选才用人,亦有相似之处。一个人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及才能、本事,是经过长期磨练和积累而形成的,它虽不像某些疑难病症那样复杂难辨,容易“误诊”,但要一下子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做到慧眼识真、百选百准,也不是件易事。比如,有些人品德才能一般,得知上级或有关部门打算选调的信息后,便在考察期间极力表现,做事谦虚谨慎,毕恭毕敬,把自己的短处和缺点统统掩饰起来,使人挑不出任何“毛病”。一旦正式选用后,时间不长,才发现并非是“良驹好马”。此时悔叹“选人失误”显然是无用了。可见,人的这种主导意识上的“隐真症”,比发现躯体上的疑难症状,要困难得多。正如古人所言:“任贤非难,知贤为难;使能非难,知能为难。”
还有的在选才用人上,与上述伯乐昧心相劣马别无二致。他们丧失党性和原则,颠倒黑白,以莠作良:明明是缺德寡才,却说成“德才兼备”。以致把那些本是劣马、懒马、无用之马,甚至是不受缚羁的野马和害群之马,说成是良马、好马、不可多得的“千里马”。
还有的喜欢依据自己的性格、脾气以至好恶为“条件”来择才选人。这种“相马”标准,自然是那些擅长拍马溜须、巴结讨好、献媚奉承之辈得宠、交运。就像宋代文豪欧阳修在《准诏言事上书》中抨击的那样:“守廉慎者,各举清干之人;有赃污者,各举贪浊之人;好徇私情者,各举请求之人;性庸暗者,各举不材之人。”
把诊疾、相马与择才用人扯在一起,似有不妥,但它给人的启示和警策却是相同的:庸医粗疏马虎,会误人性命;伯乐相马以劣充优,会坑害百姓;而择才选人缺乏公正,则会误国殃民,损害党的事业,万万小视不得。


第10版(副刊)
专栏:

  诗词三首
刘白羽
春望
——调寄菩萨蛮
昨夜风急催雨骤,乱云晓起青山秀。
无语望中原,落花飞满天。
浩歌明宇宙,唱到残阳瘦。
一羽奋长程,关河千万重。
读肖克同志诗书后
将军白发气尤豪,病室倾谈喜此宵。
 战火初识问大著,微然一笑拂征袍。
 雪飞塞北同驱驰,风暖京华共逍遥。
 “浴血罗霄”神韵壮,且倾心血占头鳌。
读胡绳同志诗书后
蜀水巴山初见君,书生意气美巾纶。
 编余弄笔惊山岳,展卷深宵泣鬼神。
 国事艰危多慨叹,共斟豪兴斥沉沦。
 春秋大法书青史,险韵新敲漫寄吟。


第10版(副刊)
专栏:

  安海涛声
吴瑞骋
我不只一次到过安海港,每一次总要在安海港码头上踟蹰良久。我总在寻寻觅觅,企望把心中翻涌的那份激情,理出个头绪来。然而思绪纷繁,剪不断,理还乱,长久以来成为一种未了心事留在记忆的深处,时不时翻腾着、冲动着、逼迫着…… 于是,我不能不再到安海来。
这已是秋高天气,我由朋友陪伴来到安海港码头。黄昏的安海码头,一派繁忙过后,逐渐归于宁静,波涛涌动,帆影绰绰,数点渔火,星撒港湾。
我的朋友刚调到安海来工作不久,可是他却似一个老安海人那样兴致勃勃地给我指点:“你知道吗,这个安海港可是个天然避风港,风警过后,进港避风的船只便密集得恍恍如海市。据资料记载,宋元时候这里可是个十分繁荣的商港,与世界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紧紧相依,荣衰与共。”虽然这些都是我早已熟知的内容,我还是“唔唔”连声地回应着,表示我注意听着,引得他谈兴更浓。
“你知道吗,我头一次吃安海的‘土笋冻’,简直就如鲁迅所描写的头一个吃螃蟹的人,真鼓了一番勇士冒险的气概。岂知那一次之后,三日不吃‘土笋冻’便觉食不甘味了哩。嘻嘻……”
“你知道吗……”见我不再“唔唔”连声,朋友也忙打住,他知道我陷入了沉思。
无数金色的光树在波中摇曳。海涛阵阵推波拍岸,哗哗……轰鸣之声不绝于耳。这涛声和远处灵源山的松涛之声混成一片,似乎在同一个节奏上起伏,又似乎在争着向我诉说着什么。哗哗哗……我侧耳凝神,终于听清了涛声的含义——
记得安海有句话叫“跳五港”,这是说安海有五个港道,分别是:水头港、西鼓港、中亭港、将军港和水心亭港。以前这些港道都在安海湾内,水流湍急,水道特别深,过往船只常遭不测。因此,才产生了五里长桥。然而,八百年后的今天,海港由于泥沙冲积变浅了,淤塞了,安平桥成了陆地桥,这之间的沧桑巨变令人感叹。
这和灵源山的形成史一样令人感叹。据地质勘察资料记载:大约在一亿年前,地质年代称为侏罗纪晚期,我国发生一次地壳变动的大规模造山运动,以河北省燕山一带最显著,地质史称为燕山运动。那一次地壳变迁对我国东南沿海有巨大的影响,造山运动使地层断裂错位,形成了一些断裂带。那时在福建长乐——南澳之间便是一个大断裂带,它恰经安海,其断裂西部上升,东部下降,于是造出了一座山,这就是灵源山的形成。虽然这不过是亘古的故事,年代太久远了,但大自然的伟力实在惊人。
大自然的巨变与人世的沧桑,给人类的繁衍生息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尽管如此,人类生生息息还是适应了这些变化,向科学的进步的方面发展。就说安海吧,古港淤塞了,而今却引来了开发。前年,新加坡华侨黄家种先生就为了开发安平,下了决心,投入了巨资和人力物力,把安海港淤积的泥土打捞起来,填高低洼地,一方面改造安海港,一方面扩大可用地,以开拓工业区。这一作为也是改天换地的壮举。黄先生的眼光、胆识和魄力是令人钦敬的。
我听见安海港涛声和灵源山松涛的热切对话,谈古论今……几乎如醉如痴了。朋友笑我痴迷。我赶忙说:“你知道吗,明代大学士、著名书法家张瑞图也曾有过这样的体会,他曾写下‘淹留三日缘何事,贪听松涛与海涛’的佳句。我还没有他痴迷得深哩!”


第10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仁者之爱
——读《女性的极地》
李桦
不知怎么的,如同“能量守恒定律”一般,我总觉得一个人心中爱的种类和总量是有限的。有的人多于情爱,有的人重于友爱,有的人颇富同情,谁心中的情与爱也不可能包罗万象。但是,当我捧读韩春旭的《女性的极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之后,却被她书中所展现出的宽广的博爱深深地震撼了!
作为女性,她的心中富有着情爱与母爱。她说:“懂得爱、会爱、爱得温柔、爱得热烈、爱得俏皮;做爱人、做妻子、做母亲。人间女人所具有的全部感情,我都想亲身去体验。”因此她才能颇有感悟地说出“人生的爱情如同太阳、如同晚霞、如同星辰,应该伴随生命的每时每刻!”
然而我以为,情爱和母爱的拥有似乎应该仅仅是女性的一部分天性,绝不是全部。因此,韩春旭的字里行间生动地流露出一种超乎一般情爱的高尚情感:对山川自然之爱、对祖国大地之爱等等。
请读读那篇《寻找家园》吧!只要是这块土地的儿女,谁读了都不能不动容。将自己放到与万物平等的位置,去体验哪怕最微小的一点美,她才对祖国的山山水水、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理解得那么深刻:“天地之所以长久,是因为他们从不为自己而生存。”“大自然永远是人类至高无上的行为真正的典范,永远是滋养人类精神真正的教堂。”“自然根本不用人类情感做脂粉。文明,不是人类的专利,再没有比自然更具有生命美的文明、美的本质。”然而,韩春旭所表现出的情与爱却又不仅仅这么多。在她的笔下还流露出一种更高境界的爱。
有人说,忧也是爱,然而,重要的是看忧的是什么。且让我们看看她的《少了什么,这个世界——与苏格拉底和自己对话》吧!
“我们这个世纪崇拜的似乎不再是什么思想家、道德家,不再是什么科学家、艺术家……人们顶礼膜拜的是船王、地产大王、电子大王以至于什么万金油大王、巧克力大王;能让人们热血沸腾的是街上跑的劳斯莱斯、奔驰、皇冠,手上戴的欧米茄、劳力士、雷达,身上穿的皮尔·卡丹,赚钱和享受是今日社会真正实在的内容。”面对着“全球每分钟有十公顷土地变为沙漠,有20公顷森林消失;全世界每小时有两个物种灭绝,有300万吨的土壤流失;全人类每天向大气层排放1500万吨二氧化碳,每天生产2700万吨垃圾,每天有10万人死于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感染和癌症……”对此,作者表现出了深深的忧虑与焦灼。
我想,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深广的爱,那么,我们的世界将必定会是一个全新的样子!因此,我郑重地向人们推荐这部博爱之作!


第10版(副刊)
专栏:

  路漫漫
陈世国梅贤玉周月明
武汉。同济医院。
当刘恒友患恶性膀胱肿瘤的消息从这里传回阳新县公路段时,他的同事们震惊不已,扼腕痛惜。于是,干部职工们立即选派代表火速赴汉,恳求主治大夫说:“只要能把我们刘段长的病治好,钱不够大伙剜肉卖血也心甘情愿。请院方用最佳的医疗方案,挑选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物治疗行吗?!”聆听一串串真挚的话语,面对一束束含泪的目光,参加会诊的三位资深教授非常感动,安慰他们说:“老刘同志的病情虽然比较重,幸亏不是晚期。我们会尽力的!”
尽管人们都瞒着老刘,但躺在病榻上的他还是在大家的脸上读懂了一切。他强打精神,装着很自信很乐观的样子对战友们说:“我对自己的病有信心,保证死不了!段里的工作很忙,为我的病误了事,我心里不好受。大家快回吧!我下逐客令啦!”
目送着战友们消失在都市车流中的身影,刚接受化疗不久的刘恒友有点心力交瘁的感觉,但他无法入睡,支撑着海绵般柔软的双腿倚在窗前,思绪纵横驰骋……
1991年春天,组织上找他谈话:“要致富,先修路。恒友同志,县委决定调你到公路段任职。有什么困难和想法可以谈。”
毫无心理准备的他暗暗吃惊。这不仅意味着自己将面对一项全新的工作,而且他深知自己的担子有多重。在革命战争岁月里,阳新将20万英雄儿女的生命无私地奉献了。为此我们的人民共和国赋予了她一个崇高的名字——烈士县。在这片热土上,历届县委率领全县父老乡亲经过数十个春秋的接力奋斗,使全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因“人口众多,基础薄弱”,至今仍为全省37个贫困县之一。全县460多公里列养公路的路面,有一半以上是“超期服役”,坑坑凹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国家干部,他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就这样,刘恒友这位曾干过20年农村工作的基层干部开始了养路生涯。他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从上班的第一天起,就深入到全县38个道班座谈、访问、实地勘查,全县400多公里的路面上留下了他和战友们的足迹、汗水。历时70多天的调查研究,他总算对全县公路的基本概况、优势、潜力、问题、障碍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于是,一项项切合实际的战略措施相继出台。
5年过去了。全县公路好路率由1990年的72%提高到89%;26.4公里长的梁兴二级公路即将交付使用。随着路段社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他终于走出了事业上的“沼泽地”!1993年,他们公路段首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他本人也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这仅仅是万里征程的第一步。
1992年5月,宜黄高速公路(宜昌—武汉—黄石)建设拉开序幕,机遇难得!他要把握战机,将队伍拉出去,并郑重提出参与工程竞争的建议,赢得了段领导班子的一致赞同。
刘恒友说明来意时,宜黄工程指挥部有关负责人很含蓄地笑了笑。他品出了这笑容中的内涵:是啊,自己统领的这支队伍乃是一支来自贫困县的“游击队”,难与全副武装的“正规军”相匹敌!但无论怎么说也要把工程争取到手。经过近乎白热化的竞标答辩,工程指挥部才决定先给1公里路基土方工程试试他的高低深浅。
经过3个多月100多个昼夜的奋战,他们承包的1公里路基土方工程提前通过验收,评为全优,荣获一等奖!
“正规军”对他们开始刮目相看了。紧接着宜黄工程指挥部又给了他们新的战斗任务: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拿下2公里水泥路面工程。刘恒友和他的战友们怀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悲壮情绪,扑上去了,豁出去了。他终于未负厚望,提前挥师凯旋!告别前,工程总指挥攥着他的手说:“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
硝烟未散,征尘未洗,刘恒友又率部出征,在全县460多公里的“战线”上发起总攻。
俗话说,用兵如神,爱兵如子。深谙《孙子兵法》的刘恒友遵循着这句古训。否则,谁愿与你一道出生入死冲锋陷阵?!1994年,上级将一个非农户口和招工指标分到段里。给谁才能服众呢?经总支研究最后敲定给了老养路工明安寿的大儿子。老明从十几岁起就在道班里干,把整个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养路事业。现在老伴去世,自己病魔缠身,两个儿子又无事可干,日子十分艰难。当老人得知这一喜讯时,嘴唇哆嗦,老泪纵横。消息传出后,一线工人无不心悦诚服。短短三年,刘恒友和他的“副帅”们先后为职工解决了110多个全民合同工指标,安置了150多名职工家属子女就业;填平了过去遗留下来的80万元债务,企业增加机械设备70台套,成为全县公路建设的“王牌军”。
有刘恒友这样的将才,在这个集体中,每个人的能量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副书记伍淑金胆识超群,但脾气急躁,个性很强。刘恒友用其所长,委以重任——分管路办企业。老伍不负重托,为工作几乎到了忘我的程度。1994年7月中旬,老伍正值壮年的亲兄弟突然暴病身亡,一家老小哭得昏天黑地,悲痛欲绝。当时正值全县暴发洪灾,公路水毁十分严重的非常时期。他草草地处理完弟弟的丧事,含着悲怆的泪水,次日就出现在抢修被洪水冲毁的桥梁工地上,一连半个多月未进家门。副段长李朝炯是大学毕业生。刘恒友因材施用,破格提拔他为养护股股长。小李果然不错,在负责八一大桥加固时,大胆使用分节式加固新技术,一举成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然而,随着他近年事业的红火,亲戚朋友都认为他大权在握,纷纷要求他给碗饭吃。他难哪!在段里职工子女还有一大堆无法安排的情况下,他这个当“一把手”的,若搞特权安置自己的亲属,今后的工作还怎么做?威信将从何而来?!去年春节期间,大哥从乡下前来探望多年未回家团聚的二弟时,借着酒兴提出了要安排大侄儿工作的要求。他再三解释,大哥一句也听不进,最后兄弟俩大吵大闹起来。大哥一气之下掀翻了饭桌后悻悻而去,直到现在都还不肯认他这个当“老板”的弟弟……
“谅解我吧,骨肉亲人,我不是冷血动物,也不是铁石心肠,可是,有奋斗就会有牺牲,我只能这样做啊!”病榻上的刘恒友想着想着,两行清泪从他那憔悴的脸上无声无息地往下淌……


第10版(副刊)
专栏:

  乡村流行曲
厉彦林
山寨张开山梁的厚唇
学唱一曲乡村流行曲
 领导山民的乐感和潮流
 开山调和播种谣开始谢幕
 哐哐嚓嚓的音符
 在胸口窝里萌芽
 在拙笨的嘴巴上开花
 套种进密密的高粱黄豆地
 系在农时季节的手腕上长大
 庄稼跟着秋天回家
 隐在大山的皱褶里
 唱一曲卡拉OK
 还愿一生的诸多缺憾
 千年知音,依旧是
 踏踏实实的土地
 知痛知热的庄稼
 还爱听冬风晨曲
音符是扑窗的雪花


第10版(副刊)
专栏:大地书讯

  大地书讯
△翟向东的诗文集《拾叶集》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维吾尔族作家柯尤慕·图尔迪的长篇小说《巍巍格林山》(《寂静的准噶尔》三部曲之一)汉译本(郝关中译)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宋志强的诗集《故乡的榴花》,已由海燕出版社出版。
△青年作家红孩的报告文学集《月儿弯弯照九州》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李二和的影视剧作选《野谷》近日已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孙铎的长篇小说《好梦成真》、小说集《夜箫情》、散文集《山水情》和诗集《天海情》,最近已分别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第10版(副刊)
专栏:

  水府阁眺望
彭其芳
风景名胜区桃花源,最佳去处要数水府阁。这是因为水府阁处,山水相依,画面绚丽;且能登高望远,穷尽目光之所及和思维之所驰。凭栏望,无限开阔的图画在眼前呈现,真叫人诗情与逸兴齐飞。
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我陪台湾同行谢先生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水府阁,倚着红色雕栏,极目远眺。但见千里沅江如带,在浓重的绿色中,真像一条白练随风轻轻飘飞,及至水府阁下,素练竟然折向四十五度,然后直向下去,似乎是被什么神奇的力量拦住了,它惬意地抖动了一下,于是在大地上留下了一个舒缓的弯弯水道。江水在这里作了短暂的喘息,就在瞬间的憩息里作了自省自悟,一改它往日放荡、暴虐的性格,变得分外娴静、妩媚了,也就塑造了它的性格的多重性。沅江上游有令人望之生畏的青浪滩,有船夫视之为“鬼门关”的鹰嘴岩,而到水府阁下的江湾却风平浪静,有如内陆小湖泊,难怪很早以前就有人曾为水府阁撰联曰:“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灯照明”,这正道出了从水府阁上俯瞰江湾的胜景:沅江上下的船只排筏,日夜络绎不绝,水手们到了这里可以缓一口气了——自上而下的船只,出险境而心静;自下而上的船只,将赴险恶环境而稍息,准备作一番殊死斗争。万灯照明则是江湾里的渔火了,可见捕鱼者之多,渔业之兴旺发达。沅江在水府阁下转了个弯,作短暂的自我调节后,潇潇洒洒,轻歌曼舞,一路向它日夜眷恋的洞庭湖奔去。
而江湾,它留下了许多的图画,许多的故事。相传当年的渔郎就是从水府阁下的江湾里出发,沿溪行,忽逢桃花林,发现了秦人古洞的。此刻,我们向江湾望去,但见一江碧透,水平如镜,有小货轮溯江而上,划破了江面的宁静,带走了江湾的祝福;而捕鱼者,或荡桨,或点篙,在江湾里收获秋天的沉重,捞起了昨宵的美梦。同时江水一个拐弯,便多情地搂着了一片村庄。栋栋瓦房皆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似乎听不见犬吠鸡鸣,看不见车驰马奔,宁静得像失去了自身的存在,与城市里的喧闹、浮躁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想必村里住着的都是富有的渔家了。导游者还告诉我们,渔村夕照的绝妙景色,半江渔火的精美图画,还有待我们去欣赏。
江湾也托衬出了水府阁的巍峨壮观和桃源山的恢宏气势。真个是登高方知宇宙宽,凭栏才觉名利空。我们抚栏至后阁,但见桃花源座座山峰耸翠,太阳光把满山的绿照得油光闪亮;在绿海中涌出的桃川宫的飞檐翘角,在无边绿色的陪衬下,显得更是金碧辉煌,光芒四射。远远的高举阁也仿佛可见。眼前的山美水美,自然泛溢出谢先生的一片乡情。他告诉我,他的家乡台湾也有很多美丽的山,如世人皆知的阿里山,有传奇色彩的铁砧山,为宗教圣地的八卦山,等等。这种爱家乡之情升华便为爱国之情。
不久,我们便高高兴兴地踏上了归程,小车随后隐入林深处。我们从桃花源带走了一卷画,也带走了一卷诗。


第10版(副刊)
专栏:

长城(版画) 赵修柱


第10版(副刊)
专栏:

闻风(剪纸)
 李 放
——表现江南民居的“门户”剪纸系列之一,曾参加’95全国剪纸艺术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