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8届大会上
迪乌夫要求增加援助发展中国家
刘江部长介绍我采取措施实现农产品增长
据新华社罗马10月21日电(记者杨爱国)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21日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8届大会上讲话时呼吁各成员国发扬国际合作精神,反对孤立主义,要求国际社会切实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迪乌夫批评联合国有关机构和发达国家正逐渐减少对发展中国家所承担的援助义务。他说,全球财富的积累必须靠人类的社会和道德准则来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建立在友善的基础上。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会前发表的一份报告称,世界粮食援助总额已从1993—94年度的1330万吨急剧下降到1994—95年度的980万吨,为10多年来的最低点。
迪乌夫在讲话时还指出,目前全球尚有8亿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其中两亿5岁以下的儿童营养不良,特别是非洲地区的粮食安全状况最为严峻。
本报罗马10月21日电记者史克栋报道:出席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8届大会的我国农业部部长刘江,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大会上发言,介绍了我国的农业发展情况,并呼吁国际社会关注世界粮食安全问题。
关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情况,刘江部长在发言中说,由于我国政府在农村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与发展的措施,有效地实现了农产品的增长,成功地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以上的人口,这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
刘江还介绍了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到2000年的奋斗目标和政府将要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他表示,我国的粮食供应状况会有进一步改善,中国政府和人民完全有能力、有办法解决未来的丰衣足食和共同富裕的问题。
刘江在发言中高度评价粮农组织为促进世界农业发展、改善粮食安全状况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同时对当前世界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很不利的地位深表关切。他呼吁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为实现全球粮食安全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
刘江最后强调说,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农组织的作用,并与粮农组织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粮农组织的工作,愿与全体成员国一道,为促进世界农业发展和改善世界粮食状况作出更多的贡献。


第7版(国际)
专栏: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会见宋健
双方将在生物科学领域加强合作
新华社巴黎10月20日电(《科技日报》记者徐九武、新华社记者杨京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19日在巴黎会见中国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时,称赞中国在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马约尔说,教科文组织今后将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农业生物技术和植物化学3方面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并愿意帮助中国有关科研机构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研究中心开展交流与合作。
宋健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科技事业的支持和为中国培养科技人才作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他说,近年来,中国在乙肝疫苗、干扰素、白介素等一批生物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他希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后给中国的科技工作以更多的支持。
宋健率领的中国政府科技代表团是应法国政府的邀请于13日起对法国进行为期一周访问的。


第7版(国际)
专栏:

  巴西实行鼓励出口新政策
25种产品得到减税等优惠措施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10月21日电(记者刘瑞常)巴西工商旅游部长多罗特娅·韦尔内克日前在这里宣布,巴西政府决定开始实行一项鼓励出口的新政策,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这位女部长说,25种产品的出口将得到减税等优惠措施的鼓励,其中包括汽车零件、鞋、鸡肉和计算机软件等。
根据巴西工商旅游部的一项计划,到1999年,巴西工业产值将由1994年的1970亿美元增加到2760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6.5%。巴西的出口总额同期将增长47.7%,由去年的440亿美元增加到650亿美元,其中工业产品的出口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巴西去年的贸易总额为770亿美元,1999年计划增加到1260亿美元。


第7版(国际)
专栏:记者专访

  变化中的联合国
——访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
本报记者陈特安施晓慧
在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之际,我们访问了今年5月才卸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职务的李肇星副外长。他以在联合国两年多的亲身经历,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联合国在冷战后发生的变化和面临的挑战。
“联合国是反映世界变化的最好窗口。”他的开场白,像是一句精彩的新闻导语。
“第一个变化,就是开会。”联合国就是各国政治家通过开会的方式进行较量的地方。他说,在冷战时期,两霸相互制约抗衡,集团政治不时地使联合国陷入各种困境之中。安理会连开个会都很难,有些非常任理事国在担任一任轮流执行主席期间,竟然难得开成一次会。冷战后最明显的是会能开起来了,去年联合国安理会正式会议就举行了131次,非正式会议开了260多次,而且还对78项议案进行了表决,通过了77项。
联合国安理会的会议开得简直是昏天黑地,有时一天之内就要开三四次,早上开,中午开,晚上开,甚至通宵达旦。现在会议如此之多,既反映了许多国家对联合国作用的期望值在增高,同时也说明冷战后世界并不太平,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解决起来谈何容易。
“第二个变化是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冷战结束后,经济和社会发展已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问题。冷战时期形成的不公正、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严重束缚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它们要求联合国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的呼声越来越高。尽管联合国近几年相继召开了环发大会、人口与发展大会、人权大会和妇女大会,但在资金、技术、国际合作等具体领域的落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而联合国在维和方面却不惜重金和人力,仅1994年就有维和行动12次,派出人员7万,花掉36亿美元。因此,联合国在此问题上越来越受到“重维和轻发展”的批评。有资料表明,50年代初,少数富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穷国的20倍,到80年代末,这一差距已扩大到40—50倍。而发达国家却拒绝对穷国提供更多的帮助,或是对援助附加十分苛刻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新的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愿望能不迫切吗?
“第三个变化是多极化的趋势越加明显。”李肇星说,只要参加一次安理会,你就能得出这样的印象。冷战结束后,某一大国在联合国的作用显得比较突出,但也并不是它想干的就一定能干成。一些大国在热点问题上看法不一样。西方盟国的关系也不易协调。在空袭波黑的问题上,大国间就有不同看法。有些经济大国在联合国内则开始有点财大气粗的味道。中国作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员,代表一种独立的声音,中国不和任何国家结盟,但可与各方进行协调,能说和敢说别人不便说或不敢说的话,在联合国很有威望,朋友很多。
今天,联合国内冷战时那种阵营分明的情况已不存在,各种力量在不同的问题上会不断出现分化组合。有时半天之内讨论的问题不同,这种组合就会不同,真可谓瞬息万变。
联合国当前面临的主题,还是和平与发展。他说,现在强权政治仍随处可见。比如,有的国家就在索马里问题上要干涉人家的内政,介入派争,结果吃了亏,直到撤兵时才不得不承认犯了错误。在波黑问题上,联合国通过了几十个决议,波黑三方也无数次的停火,就是解决不了问题。
李肇星最后谈到关于联合国的改革。他说,在过去的50年,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联合国也的确需要改革了,但改革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联合国改革的目的应当是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更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改革的原则应当是体现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更好地体现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改革的方法应当是民主协商。现在西方人士不是很喜欢谈民主吗?我认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莫过于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能平等地坐在一起畅所欲言,充分讨论和妥善解决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第7版(国际)
专栏:

  西哈努克呼吁保护柬森林资源
据新华社金边10月21日电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最近在致金边王宫的一封信中,呼吁柬王国政府和在柬投资的外国公司保护柬埔寨的森林资源,不要使森林变沙漠。
西哈努克在信中说,当他获悉柬埔寨王国政府与印度尼西亚的一家公司9月12日签署一项关于在柬140万公顷的林区采伐50年的协议时感到“非常痛心”。
西哈努克说,自从1980年以来,一批外国公司在柬埔寨森林地区乱砍滥伐,使森林覆盖面积从71%减少到45%。他说,“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柬埔寨将在21世纪变成沙漠。”他呼吁外国公司在柬砍伐森林木材时要“砍一棵,种三棵”,以防止林区沙漠化。


第7版(国际)
专栏:

  越加强保护珍稀动物
据新华社河内10月22日电(记者黄海敏)近年来,随着非法捕猎活动的加剧,越南的多种珍稀野生动物濒临灭绝。为此,越南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以加强对现存珍稀动物的保护。
为了抑制非法捕猎活动的蔓延,越南政府不久前宣布,禁止餐厅、酒家及宾馆利用国家级保护动物制作食品出售。与此同时,越南科技和环境部也宣布,濒临灭绝的87种珍稀鸟类、78种哺乳动物和42种爬行动物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对象。另外,该部还计划禁止捕猎其他49种珍稀哺乳动物。


第7版(国际)
专栏:

  秘实施旅游新举措
取消八十四国公民入境签证
据新华社利马10月20日电(记者王权富)秘鲁政府日前决定,从10月20日起,单方面取消84个国家的公民到秘鲁旅游所需要办的签证。
根据规定,凡持有有效护照的外国公民可以因旅游、文化和体育活动免办签证进入秘鲁,在秘鲁停留时间为90天并视情况可以延长。
这84个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北美洲(14国),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19国),西欧(24国),大洋洲(17国),亚洲(9国)和非洲(1国)。


第7版(国际)
专栏:连载纪念联合国成立50周年

  在宪章的旗帜下
李铁城
三、联合国与全球发展
联合国宪章把“促成大自由中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作为要实现美好世界的一个主要目标。半个世纪以来,联合国及其庞大的经社系统为促进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为改善人类处境作出了重大贡献。
瑞典首相帕尔梅生前在评述联合国时曾讲过一段话:“对于世界上许多人来说,联合国代表着非常具体的东西,代表着他们个人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他们本能地感到,对他们的福利来说,也许对他们的生存来说,联合国在许多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确实,“让世界上许多贫困的角落都飘荡出丰衣足食的人们的欢声笑语”,是联合国的理想。
战后联合国逐步把发展活动的重心移向广大发展中国家,通过广泛的技术合作活动网,协助制定和执行了许多具体的、涉及面很广的项目。联大为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已连续通过了四个联合国发展十年的国际发展战略。联合国先后两次召开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会议,并为推动国际社会援助非洲作了很大努力。1970年,第25届联大通过的著名的2626号决议规定,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至少应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7%。1981年第一次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会议上又规定,发达国家应以其国民生产总值的0.15%,支援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但由于美国和少数富国缺乏应有的政治意愿,至今这两项指标仍未能完全实现。
联合国系统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所做的大量工作有目共睹。联合国把种族歧视、种族隔离和维护殖民统治作为最严重的侵犯人权行为。《发展权利宣言》又把人权扩大到发展领域。联合国重视男女平等,为提高妇女的权利和改善广大贫困妇女的生活处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联合国重视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难民等易受损害群体方面的保护工作。联合国为减轻贫困、失业,为根除天花,加强全球性的对儿童免疫、降低婴儿死亡率,提高人口寿命等许许多多有益于人类发展的工作,进行着实实在在的努力。
1984年非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面积旱灾,联合国动员整个国际社会支援非洲渡过危机。一段时间里,全世界的视线都集中在非洲危机上,向非洲伸出了援助之手。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在灾区看到了许多救助人员扣人心弦的忘我情景时赞扬说,他们的献身精神是为人类服务,人们应该关心全人类。
“民以食为天”,全球每年都有大量的灾民和难民受到饥饿的威胁。联合国难民署和粮食计划署在这方面的工作堪称楷模。为此,难民署曾先后两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63年成立的粮食计划署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机构,但非洲等地的广大难民却对它十分熟悉。以1993年为例,该署总支出16亿美元,是联合国系统向发展中国家赠与性援助的主要来源,其中69%用于紧急援助,25%用于发展项目。援助直接使4700万穷人和灾民(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受益。联合国还积极在反对滥用麻醉品、预防犯罪和防治艾滋病等净化社会环境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广泛领域开展工作。
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的全球问题,是来自大自然对人类的挑战。自然界带给人类的困难越来越多。诸如保护环境、防止沙漠化、提供合格饮用水、减灾防灾、保护臭氧层、抑制全球变暖、防止过度捕捞、保护森林以及生物多样化等,而且这张清单还在继续快速地排下去。全球问题不仅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正在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加利秘书长认为,发展的危机已不只是南北问题,它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今天已不再有“别人的问题了”。
今天最迫切需要发展与发展合作的,首先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不解决,社会难有和平,也难以稳定。消灭贫困应该是集体的责任。联合国在这方面无疑做了许多工作,但存在的问题还更多,比如决议很多,行动很少;某些大国和富国许诺很多,兑现很少,等等。联合国在发展方面任重道远。
                    (待续)


第7版(国际)
专栏:

  百岁老人笔耕不辍
新华社阿拉木图10月21日电(记者胡晓光)到下个月就将年满100周岁的哈萨克斯坦作家兹韦列夫目前仍在笔耕不辍。
这位深受读者爱戴的作家从1917年起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已出版100多本书,发行量达几百万册。为庆祝兹韦列夫的百岁华诞,哈萨克斯坦一家出版社将出版兹韦列夫作品选,莫斯科儿童文学出版社也将发行他的纪念文集。
兹韦列夫现在身体健康,行动无需别人陪伴。这位百岁老人年轻时曾从事动植物研究,现在他仍在阿拉木图动物园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英法将签署南太无核区条约
据新华社华盛顿10月20日电(记者徐长银)美国国务院20日发表一项声明说,美国、英国和法国将于明年上半年签署在南太平洋建立无核区的《拉罗汤加岛条约》。
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是“南太平洋论坛”的16个成员国1985年在库克群岛的拉罗汤加岛提出来的,因此又称《拉罗汤加岛条约》。条约规定,禁止在南太平洋地区生产、拥有、试验和储存核武器。
美国10年来一直反对加入这项条约,因为它担心这项条约将不利于载有核武器的美国海军舰艇在南太平洋自由航行。
美国一些报道认为,美国同意加入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是一项重大政策变化,因为冷战结束后,美国关闭了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并从美国海军舰艇上拆除了短程核武器,这就使克林顿政府相信,现在加入该条约是一项明智之举。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界首台飞行机器人问世
据新华社伦敦10月19日电(记者姜岩)世界首台飞行机器人最近在一次国际飞行机器人竞赛中首次实现真正的飞行,它在空中停留3分钟,并抓起一套金属盘。
这台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成的飞行机器人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其飞行高度及位置的误差只有几厘米。由国际无人驾驶交通工具联合会组织的飞行机器人竞赛已经有5年的历史。


第7版(国际)
专栏:

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市的自由市场货源充足,除了有各类食品之外,顾客还可以在这里买到许多其它商品。图为人群熙攘的市场一角。
 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