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大兴水利建设改善基础设施

  继续发扬红旗渠精神
林州秋季水利建设重点突出
本报讯因“红旗渠”而名声在外的林州市,正在掀起一个以挖、蓄、节、引为重点的秋季农田水利的建设高潮。今秋以来,林州兴修水利已修建节水型渠道72万米,治漏库塘67座,打机井26眼,治理小流域面积31平方公里。
林州水利有着“红旗渠”的光荣历史,然而现状和前景并不令人乐观:红旗渠建成时,年引水量3.6亿立方米,而现在引水量仅1.4亿立方米。林州市近100万人口,550万只大小畜禽,80多万亩粮棉菜油作物,再加上二、三产业,年社会总需水量达4亿多立方米,而全市现仅有水量2.3亿立方米,且红旗渠水量每年以3.4%左右的幅度递减。
面对严峻的缺水状态,林州市发出“再造红旗渠”的动员,号召大家发扬“红旗渠精神”,坚持“因地制宜搞农建,实事求是办水利,立足效益干工程”的原则,把全市的农田水利建设推向新的阶段。地处红旗渠最下游的东姚镇,常年水利建设不间断,并十分重视效益。今年七八月份阴雨连绵,从年轻小伙子到参加过抗战的70岁老汉,全镇2000多干群一直冒雨战斗在红旗渠技改工程工地。全镇一月之内就动用水泥、土石8000立方米,完成了5.1公里的红英南分干技改工程。“旱作农业”经营了几十年的东岗乡,大打水利翻身仗,建造深山区特色的红旗渠工程,在乡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作工程经费,今年计划新打和复修的3000多眼井塘,目前已有2000多眼动工开挖。红旗渠上游的乡镇投资800万元,从位于山西省交界处30公里外的弓上水库引水,以缓解人畜、粮田、企业等用水困难。许多乡镇除了年年扩大自己的万亩节水示范方之外,还搞了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工程。为了搞好全市的水利资源普查、开发和工程设施的有效利用、科学管理及今后发展的长远规划,林州市还从国家科委、华北水利学院等单位请来了专家学者。(郭相齐)


第2版(经济)
专栏:咨询台

  长江上该建多少座桥
——访中咨公司交通行业专家
本报记者鲁牧
编辑同志:
据报载,长江已建大桥七八座,正在建和打算建的还有10多座。有人对此议论纷纷,说建那么多桥,耗资巨大不说,严重阻碍了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发展。请问:长江究竟该建多少座桥?
                江西彭泽县林伽
读者林伽来信说得不错。自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以来,长江上已有铁路、公路、铁公两用大桥共8座,正在施工建设的还有9座,已申请和准备申请立项建设的约有十二三座,合计不下30座。
万里长江建筑二三十座跨江大桥,不少人说“多了”,也有人认为“不多”,甚至觉得“还少”。究竟是“多”是“少”、该建多少座桥,我们还是请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简称中咨公司)交通行业专家们来回答这个问题。
“多”“少”之争的实质
中咨公司交通项目部专家们说,认为建桥“多”了的主要缘由有二:一从长江航运发展考虑,原先建的武汉、南京长江大桥,通航净空高度只有20多米,后来新建的大桥又大都以此净空高度来设计、建造,结果万吨海轮不能进入长江干流,多建一座桥等于多设置一个瓶颈,严重制约着江面航运发展。二从宏观调控考虑,鉴于建设资金有限,交通基础设施固然需要加强建设,但也应分别轻重缓急,欲在三五年内同步进行几座同类大型桥梁工程,客观上财力物力难以承受,因此感觉“多了”。
认为“不多”甚至“还少”的,主要来自沿江两岸地区的建设部门、单位。他们所持的理由是,改善南北陆运实际的需要。当然,也不排除还有个别建桥地区左邻右舍相互攀比的因素。
专家们认为,说“多”说“少”都各有一定道理,不宜简单地判断谁是谁非。但如果从建桥在东西航道水运与南北跨江陆运如何兼顾、相互促进的角度分析,对多与少之争可能会有较为客观的看法。
总的来看,无论东西航道水运,还是南北跨江陆运,都需要发展。6300公里的长江,水资源极为丰富,理论水能蕴藏量为2.68亿千瓦。其中,始于宜宾至入海口的2813公里干流,横贯川、鄂、湘、赣、皖、苏、沪6省1市,全年通航。沿江两岸物产丰富,仅粮、钢、电的产量分别占全国产量的40%左右。改革开放以来,沿岸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客货水陆运输总量与日俱增。
既然都需要发展,必定都需要投资。因此,长江建桥不仅主要看是否需要,更取决于经济上的可能,建设技术上的先进程度。这些方面兼顾起来考虑,财力上可以承受,就不存在建“多”的问题。如果经济上不允许,建桥技术上又不先进,现有的8座大桥也不算“少”了。
问题的症结所在
问题的症结在于,长期以来无论江面水运还是江上建桥,都受到历史的局限,更未想到改革开放后运量急剧增长、需要海轮驶进长江干流的形势。
长江干流分上、中、下游三部分。上游为宜宾至宜昌,其中上段(宜宾至重庆)只能通航300—1000吨级,下段(重庆至宜昌)只能通航1500—3000吨级驳船组成的船队。中游(宜昌至武汉)除通航1500—3000吨级驳船组成的船队之外,3000吨级海轮可以直达城陵矶。下游武汉至入海口:上段武汉至南京常年通航1000—3000吨级驳船组成的船队,中洪水期5000吨级海轮可以直达武汉;下段南京至入海口,涨潮可以通过2万吨级海轮和2.4万吨级油轮。
由于对海轮进入长江干流考虑不多,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以后,因桥高不够,万吨级海轮驶抵南京后,不得不卸货分装3个3000吨级驳船组成的船队,然后继续西运。中途卸船、装船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很不经济。
继武汉、南京长江大桥之后所建的跨江桥梁,每建一座都要为通航(主要是净空高度)问题组织专家研讨、论证一次,最后还由主管部门审批一次,但是,有的自作主张,未经主管部门审查就建桥,这样就或轻或重地影响了干流航运的顺利发展。
水陆兼顾重规划
长江水运要发展,跨江陆运桥梁要建设,怎么办?中咨公司交通行业专家们认为,应从二者的结合、协调发展出发,研究制订出比较完善的统一规划来,以利进行规范化的跨江大桥建设。
为制订好这个规划,专家们提出了一些思路和设想:
通航规划设想——城陵矶至武汉通航3000吨级海轮,江上建筑物净空高度至少18米;
武汉至芜湖(铜陵)通航5000吨级海轮,净空高度至少24米;
芜湖(铜陵)至南京争取通航1万吨级海轮,净空高度至少40米;
南京至入海口创造条件(分期疏浚、挖深航道)通航5万吨级海轮,净空高度至少50米。
当前,首先要研究万吨海轮是否及如何过南京的问题,其次再议海轮驶抵芜湖还是铜陵?通航净空高度一经审定,再建新桥一律按此标准进行设计施工。
航道疏浚挖深是要花大钱的,但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而江上架设桥梁的净空高度必须按规定要求提前留够。
铁路干线、公路国道和主要省道跨越长江时,原则上都应建筑桥梁或隧道,将道路连通,发挥大通道作用。
跨江建筑物的数量宜尽量减少,能合并的尽量合并。比如,公路、铁路在同一地区跨越长江时,便应考虑合建一座“两用”,以利航道水运发展。又如跨江桥梁、输电电缆、通讯光缆、管道线路,能合并在一起的尽量合并建设。
建桥与建隧道投资相差无几时,尽可能建设水下隧道,以减少对水面航运的干扰。


第2版(经济)
专栏:

  换换脑筋就是钱
——记清河县造纸厂的经营之道
保广
“眼睛盯着银行,没有钱;用资本营运的办法‘变’钱,满眼是钱”。这是河北清河县造纸厂厂长杨占芳的融资观。
清河县造纸厂成立于1973年。到1993年底,换了7任厂长,都没赚钱,累计亏损400万元。7个月没发工资,508名职工,走得剩下360人。为啥亏损?其中一条原因是银行不贷给款,企业没本钱,自然就不能赚钱了。1994年1月6日,曾经当过统计、供应科长、经营副厂长的杨占芳出任厂长。他向职工说:“没钱,不能怪银行不贷给款,怪自己只依靠银行这一棵树。今年我要是‘变’不出钱来,扭不了亏,发不了工资,说明没本事。就自动辞职。”
听了新厂长的就职演说,有人振奋,有人将信将疑,有人说他是“吹牛”。可是,到1994年底,扭亏后盈纯利222.8万元,今年1月—8月又盈利500万元。职工不但按月发了工资,平均月工资还由原来的140元增到480元。于是,人们开始追寻杨占芳是怎样“变”出钱来的?
杨占芳认为:企业多种形态的资本,互为因果,能互相变换。可以一种变一种,一种变数种,放射性地变换;也可以甲变乙,乙变丙,丙变甲,连环性地变换。启动这种变换,钱,就能在变换中获得;有形资产,就可在变换中增值。
杨占芳启动这种变换,是靠投入的,有投入,才有产出嘛。不过,他不是习惯性地只投入钱,产出物。而是把多形态的资本,互为投入,互为产出。产品是企业最基本的资本形态。由于设备卡脖子、工艺卡脖子,使产品产量低,质量次,转化不成钱。解决卡脖问题,需要30万元投入。因为企业亏损,银行不贷给款。杨占芳同两位副厂长把自己的房产证抵押给银行,换来30万元。随即从外地请来专家,调整设备,改进工艺,解决了制浆能力小于纸机能力和产品匀度、白度差的问题。产量,由1993年的4400吨增到1994年的6800吨,今年可增到1万吨;质量、克重、白度、匀度、撕裂度、施胶度、水分等6项主要指标均超过部颁标准。
为使产品及时售出变换成钱。杨占芳决定让利投入,每吨纸比市场价降低100元。物美价廉的信息一传出,用户纷纷来电话求购。这时,他又提出:先交钱,后提货。他发现用户怕交了钱得不到货,就请他们带着钱来考察,愿买者,交钱给货;不愿买者,往返路费及出差补助全给报销。结果,来一个用户,被吸引住一个用户。用户从1993年的100个,增到现在的200多个。产量增,用户增,没有库存,产品及时变成资金。一吨纸让利100元,去年销售6800吨,就让出68万元。这不白投入了吗?杨占芳说:“投入,就是为了产出,哪能白投入呢?”质优、价廉、讲信用的牌子打出去之后,产品更加供不应求。这时,杨占芳跟原料供户协商,进第二批货,付第一批货款,供户急用急还。原则是:决不因付款迟延,影响供户生产。跟用户协商,先付款,再给货;对购买100吨—200吨的大用户,一次交款,分期给货。原则是:决不因为交货期迟延,使用户“断炊”。结果,1994年在购、销环节上晚付的款和先得的款,就达到600万元,光利息就省去144万元。这就是68万元的让利投入加信用投入得到的货币产出。
 杨占芳用资本营运办法“变”“钱”的结果:节省了流动资金,所需800万元的流动资金,从购、销环节“变”来600万元,自己只准备200万元;有形资产大大增值,从1993年的680万元增到现在的1580万元;银行贷款508万元,资产负债率只有30%;吨纸成本比同行低200元;产值利税率达到30%,比一般企业高7—8%。一位经济学家来这里考察后,握住杨占芳的手说:“厂长们基本上完成了从生产产品到经营产品的第一次跳跃,可是多数厂长还没有完成从经营产品到资本营运的第二次跳跃,您的尝试是比较成功的!”


第2版(经济)
专栏:乡情实话

  化肥天涨五角粮价日降四分
小麦备播在即,我们对河南省社旗县部分乡镇进行了一次有关备播情况的摸底调查,农民纷纷反映:自9月8日以来,该县地产碳铵售价直线上升。9月7日,晋庄乡、李店乡、青台镇等远离县城乡镇的售价为每袋27元,9月19日已涨至每袋32.5元,以每天5角的幅度上涨。9月19日,晋庄乡曹庄村曹玉现从该乡某经销处购县产碳铵8袋,购价为32元/袋,拉至半路被售肥人追上,硬要其再补4元钱,说是肥价又涨了,今天起全县都是32.5元/袋,所以需另补4元。二人争吵半晌,最后以每袋另补2角5分结局。21日晨,笔者发稿前竟然涨到35元/袋。
与此同时,该县粮食价格却在下跌,芝麻由每公斤7.4元跌至6元,黄豆由每公斤的2.28元降至2元,小麦及其它粮食价格也逐步下跌,平均以每公斤粮食日降四分的幅度递减。一粮贩直言道:“眼下农民急用肥,粮价再低,他也得卖,不然他就没法儿种地,俺们收粮的都通着气哩!”
据对晋庄乡黄赵村的调查,该村630户农民,有203户准备退掉部分责任田,104户准备将施肥量减半(与往年相比),另有20多户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民干脆打算“白脸干”(不施肥),备足化肥者不到半数。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河南社旗县晋庄乡政府赵喜科曹玉玲


第2版(经济)
专栏:

  华西农民在黑龙江创建“新华西”
本报讯近日,黑龙江省有关部门郑重宣布:江苏华西村跨省区开发的第一个“外省华西村”,已在黑龙江省肇东市五站镇正式建立。首期垦荒造田工程基本完成,1500亩水稻丰产方已进入待播状态。这是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重大战略的“东西合作工程”的一大突破。
自1994年即无偿投入上百万元举办全国欠发达地区干部培训班的华西村,今年7月获得了农业部的表彰。但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及党委一班人看到,发展东西合作,仅仅依靠培养人才还是不够的,应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扶贫济困工作引向东西优势互补、长期发展的新阶段。村党委决定派出一批精兵强将奔赴欠发达地区展开互利合作型“致富工程”。今年9月1日,华西村委派村党委委员、华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协恩率领5名村民奔赴哈尔滨,先行创建“黑龙江华西村”。
(杜庆华)


第2版(经济)
专栏:

  双眼盯在市场上功夫下在企业内
魏桥棉纺织厂效益列前茅
本报讯在鲁西北邹平县的魏桥镇魏桥棉纺织厂创造出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其经济效益连续12年雄踞全国油棉加工行业之首,成为全国“十佳商办企业”之一。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出口交货值,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4%、145%、66%和74%。
魏棉的前身是邹平县第五油棉厂。1981年,34岁的张士平出任厂长,他根据市场需求,办起了花生油车间、毛巾车间和纺纱车间,特别是纺纱车间建成投产后,当年企业利税额突破1000万元大关。接着,他们又一鼓作气,通过合资、兼并、嫁接改造等形式,先后引进了精梳设备,使国际市场上抢手的精梳纱的比重达到65%,成为全国精梳纱生产能力最大的厂家之一。今年初,他们又根据市场变化,扩大原灯芯绒车间的生产规模,成为国内最大的灯芯绒生产厂家。在企业内部管理上,该厂管理人员仅有同等规模企业的1/3,职工数比同等规模的企业要少一半。由于责任明确,这个厂生产的出口棉纱全部达到国际乌斯特公报25%的水平,棉布出口商检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吨纱耗棉比国家标准低0.02个百分点,仅此一项,每吨棉纱就可节约成本400多元。(孙伯悟)


第2版(经济)
专栏:编后

 看准了就干
眼下,许多企业分析市场不可谓不透,考察国内外经验不可谓不精,但为什么企业面貌依旧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停留在研究、议论,纸上谈兵上。有的企业虽也制定了各种实施方案,但方案既出,就无下文。试想,老是这样“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那分析市场、学习经验、制订方案,又有什么用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需要分析市场,需要借鉴他人经验,更要脚踏实地,抓住机遇,看准了就干。这就是魏桥棉纺织厂给我们的启示。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海市取缔五十一家“三无”外资企业
本报讯北海市工商局依据有关法规,近日注销了五十一家“无资金、无场地、无机构”的“三无”外资企业。这些被注(吊)销的外商投资企业部分因回撤和经营不善倒闭等原因不申办注销登记。(肖伟俐)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京石化工程公司通过质量认证
本报讯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近日获得GB/T19001—1994—ISO9001标准认证,成为中国石化系统首家获此殊荣的工程公司。(王福成)


第2版(经济)
专栏:

  西电与三菱电机成立合资公司
本报讯中国西电集团西安高压开关厂与日本三菱电机合资成立西电三菱电机输变电设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将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为国内外用户提供输变电工程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莫新元)


第2版(经济)
专栏:

  天津钢管公司有了销售总代理
本报讯天津钢管公司和中国石油物资装备总公司合资组建天津石油钢管贸易有限公司,日前在北京签字。从此,天津钢管公司销售石油套管有了总代理。(孟凡亮)


第2版(经济)
专栏:

  德清蛇场综合开发获成功
本报讯浙江德清蛇场近年来综合开发蛇系列产品,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该场先后开发的蛇精液、蛇胆液、蛇鞭酒、蛇毒提取液以及蛇皮制品畅销东南亚和欧美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徐烨)


第2版(经济)
专栏:

  邱县县办工业连续七年无亏损
本报讯河北省邱县在发展县办工业企业中,确保项目选好选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做到严格管理、细心经营。该县近三年来投资二点四亿元新上的四十余个工业项目个个盈利,原有的三十余个县办工业企业也实现了连续七年无亏损。(杜振兴卢玉忠)


第2版(经济)
专栏:

  我国计量事业十年获得大发展
本报讯新华社记者唐虹、本报记者朱剑红报道:在10月21日召开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颁布十周年大会上,国家技术监督局局长李传卿总结了我国计量事业十年来的巨大发展,并提出,“九五”期间要加快步伐,使我国的计量工作与国际惯例协调一致。
据了解,《计量法》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颁布实施比较早的经济技术法规之一。十年间,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颁布了20多个与之相配套的法规、规章,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计量法规体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全面淘汰了市制度量衡器具,严格限制了英制或公英制的计量单位双刻度的使用,全部完成了基标准器旧制单位的改制工作,完成了土地面积单位的改制试点;计量检定校准服务体系及计量基准、副基准和工作基准等体系建成;陆续对81000多个国有企业开展的计量定级升级和能源计量考核活动;通过实施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和制造修理许可制度,有效地规范了计量器具制造业,保证了计量器具的产品质量;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的取得,大大提高了我国计量技术水平。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柳州国税局以票管税堵住漏洞
本报讯实行增值税后,不法分子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扣税和出口退税,造成国家税款大量流失的现象一直困扰着国家税务部门。广西柳州市国家税务局实行“增值税票款结报、稽核”的以票管税办法,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创造了成功的经验。9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专门在这里召开全国税务局长现场经验交流会,正式宣布在全国推广他们的这一做法。
为避免国家税款大量流失。柳州市国家税务局采取了治本抓根的办法,从今年3月开始,他们便从管好专用发票入手,建立了两项制度:一是建立发票领用存制度,形成发票管理中心,分(县)局、税务所(股)三级发票管理网络,市局发票管理中心负责发票的印刷、供应,查处重大违章案件,协助基层税务部门对发票领取、使用和保管进行有效监督;二是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发动群众对销货不开票或真票假开、代开等行为进行举报。(周仕岚罗昌爱)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上海煤炭交易所交易量上攀
本报讯上海煤炭交易所及时调整经营方略,再现生机。今年1至8月份的交易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的总和,而且兑现率达到100%,实现货款两清。
上海煤炭交易所是由煤炭部、内贸部和上海市联合创办的国家级煤炭市场。近一年来,他们变坐门等客为出门找客,奔波于大江南北,先后行程几十万公里,走访了上百个煤源基地和用户,以及铁路、港口等交通部门,为提高交易量浚水通渠。此外,他们发挥自身电子信息网络的优势,为会员单位及用户提供了大量的市场信息。(白海金)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宁国青梅变成摇钱树
本报讯“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安徽省宁国县,把青梅生产作为开发性农业的重点项目来抓,活跃了农村经济、提高了农民收入。
青梅在宁国已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1990年以来,为了解决小家独户生产的难题,县委、县政府允许土地流转,鼓励股份合作制经营,推动青梅生产成片开发、规模发展。青梅种植面积由1986年的2000亩、年产40吨上升到现在的两万亩、年产1600吨。青梅生产每亩获利达到3000元,成为农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县天然保健品总厂还投资建成国内首条青梅汁生产线,梅鲜果经加工成梅汁后能新增价值近8倍。(仁泉)


第2版(经济)
专栏:强力杯经济新闻摄影比赛

锦州市国税局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年初以来,他们共推出了支持企业发展的16项措施,为企业办实事。图为局长齐美荣(左三)带领干部深入企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孙广营 马晓东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