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林则徐的两首诗
朱靖宇
以禁烟和抗英而声誉卓著的林则徐,是杰出的民族英雄。他一心公忠为国,行谊感人至深。岁月迁递,轰轰烈烈的鸦片战争已过去了一百五十五年,香港回归祖国,也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当此之际,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深怀对这位先贤发自心底的敬慕之情。
林则徐有一联诗句,吟的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百余年来万口传诵。据说他在去世前几年,对此也常常吟诵不绝于口。诗如其人,这诗句正道出了他毕生笃行的信念,也是他高尚情操的深刻自我写照。但是,诗句成吟的背景和诗篇的全貌,仿佛知之者不多。笔者涉猎所及,不揣浅陋,做点陈述。
国耻话当年。由于皇帝和枢臣们的庸愚怯懦,那场壮烈的反侵略战争,却落了个丧权辱国赔款失地的结局,而且功罪颠倒,林则徐被革掉职务,以罪人身分遣戍远在西陲的伊犁。登程之际,林夫人远程送别,念及丈夫垂白远行,万里关河,死生未卜,不禁潸然泪下。林则徐胸怀坦荡,不以一己遭受不公正对待而介意,口占两首七律,与郑氏夫人作别。前述两句,正是第二首的颔联。两首诗写的是: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亦自有生来。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通吟两诗,作者的公忠旷达,至为感人,尽管屈处逆境,素衷和信念也毫不摇动。两诗的尾联,都是特为安慰郑氏夫人而发,前诗征引的是“赵老送灯台,一去不复来”的俚谚;后诗援借的,则是苏东坡被逮赴台狱上路时笑慰爱妻的故事。由此可见这位忠荩为国的林文忠公旷达的生死观和浓厚的人情味。
在伊犁三年,林则徐被委派勘办屯垦,他不以个人得失介怀,忠于职责,功绩卓著,得赦回内地任职。在西疆时,不废吟哦,编成了《出戍诗》一卷,东返后,亲手将诗卷校订一过,就在去世前不久,诗卷交到了同宗弟弟林昌彝手中阅看。林昌彝也是位爱国诗人,住屋窗口斜对盘踞福州城内闽山的侵略军营地,愤恨之余,将住屋定名为谐音喻意的“射鹰楼”。林昌彝对林则徐的抗英壮举,极为敬佩,阅读过后,就将林则徐西行时口占的两首压卷之作,全诗录入了自己所著的《射鹰楼诗话》。


第12版(副刊)
专栏:

  诗画邂逅云海间
——致青年画友
闵人
不是在山外的山外就同车搭伴
峰回路转彼此刚照面
并非从昨日的昨日就握手言欢
津腔卫调彼此才寒暄
一见如故故乡人
你也忘龄——我也忘年
半个世纪霜和雪凛冽我的白发
人字瀑下温泉暖鬓斑
三千里路云和月光辉你的青春
天门坎上飞霞绕双肩
山川好客客逍遥
呼吸灵气——捕捉灵感
诗和画邂逅地北天南
艺术的旅伴今朝在苍茫云海间
老和少结缘海河黄山
忘年的朋友今夕在清凉松石畔
一见如故故乡人
你也留连——我也留恋


第12版(副刊)
专栏:

腾跃(中国画)
蒋巍


第12版(副刊)
专栏:

  第一次“打的”
晨梅
转业以来,我供职的单位距住家总有一段很远很远的路程:从武训的故里堂邑到泉城济南,至首都北京,莫不如此!有个冬日清晨,匆忙上班一下子踩空了七级楼梯,致使右脚踝骨扭伤,我依然忍着错位的疼痛,骑车20多华里正点赶到单位。有时,一场大雪后,风似虎啸,地冻的辙痕如水晶,我依然只能选择骑单车艰难而胆怯地赶路,力争能踩上上班的铃声!每当遇到恶劣的天气或特殊情况,我心里总有些发憷:请个假吧,何必如此认真?但,想到公务在身,最终总是克服畏难情绪和重重困难。就这样,无论雷雨交加或骄阳似火的炎夏,还是朔风凛冽、冰雪迷茫的隆冬,为了节省时间,免受候车、挤车之苦,也为有一段超脱和自由的空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总是选择骑自行车作为最便利的交通工具。
今年6月的一天上午,我到本单位参加例会,每次都借助自行车的威力,而这次时间紧,实在来不及了,只好“高消费”一次。大院门外正好停着一辆出租卧车,我便匆匆坐进。只见计价表上的数字是10.40元,车窗上贴着1.60元。从北郊黄寺至天坛东门附近有多少里路,究竟需要多少车费,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我都似知非知。心想,只要能快些赶到会场,顶多不就是10来块钱么。
轿的车汇入堵车的长龙,好一阵子才开上北二环,尔后向东、向南……
从方向盘那边的小镜子里,看得出司机是位正直、淳朴的小伙子。留着普通青年式分头,略显赭黄色的脸庞,高高的鼻梁,稍显细长的眼睛,亲切而有神。看得出他不属于追星族、发烧友,也不属于潇洒、浪漫或颓废、抱怨派,是个比较传统、且实实在在的青年。我们边安全行驶,边随意聊着有关交通、道路呀,有些青年人只注重服饰和脸蛋美,而不追求事业方面的进步呀等等。我们年岁不同,看法却十分一致。
我不时注视着计价表上的数字:15.20元……28.00元……31.20元……
“哟,价码升得好快!我原以为……我们的路是否绕远了?”
他见我是个“打的盲”,便解释说:“这是轿的,每公里1.60元,即使面的,10元也不够;我没绕远,街里堵车5分钟以上也计价。您做啥工作,月薪多少?”
我一一如实讲述,并告诉他每年只有20元交通费;这是第一次“打的”。“你看,我简直是‘刘姥姥初进荣国府’了!”
“工作几十年才挣这么点钱!30来里路骑车怎么受得了?”他惊讶又不无同情地说。
路程还有一段,时间却在飞逝。我后悔又焦急:“还不如骑车呢!”
见此情景,他便又宽慰我说:“阿姨,您安心坐吧,我……”
我倒并非真的吝啬,只是觉得不值得!不老不小,不残,打什么“的”呀?!——我这观念也许有点迂腐。
过了天坛东门,向南大约千多米吧,公司白色的办公楼便出现在眼前。我掏出车款32.80元。司机连连推辞:“我不要钱,阿姨!”
“为什么?”
“我乐意义务送您!”
“尽义务?这车姓公还是姓私?”
“没关系,我承包了。”
“承包也不容易。要完成定额、买油、缴税,起早贪黑的!”我说。
“我说过,我愿意义务送您!”他执意说。
时间不容再推让了,我采取折中办法:“要不,我付20元吧,行吗?”他还是不要。最后,我终于把20元挺新的人民币揉成了两个皱团,硬是掷进车内,然后挥手道别。
他是哪两位父母教育出来的良家子弟?叫什么名字?何种名称的卧车?车牌号码?匆忙中,我都未及留心,只问过他姓范,住在机场路。
关于“面的”拒载的情况,电台早已作过报道,之所以拒载,是因价格低,挣钱少;有些旅游车司售人员漫天要价、乱收费,不就是为多捞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钱的价值谁人不晓,谁人不知?而小范,这位个人承包的轿的司机,与我素不相识,却甘愿免费送我一程;难道他没有感受到钱的魔力?他是敬佩我至今依然保持着节俭的优良传统吗?抑或同情我这个穷写诗的呢?
“阿姨,我不要钱,真的不要!”
他的话朴实无华,却像金子在我心目中闪烁光芒;他的表情简单稚拙,却亲切自然。我深信他的真诚,感谢他的热心帮助。


第12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诗情·诗理·诗美
——读诗集《路》
峭岩
诗人的眼睛是多棱镜,一个非常平凡的事情经它的折射,便生出五彩斑斓。同时,诗人又是哲人,他虽和常人一样地生活,但他时常发现生活的真谛,用以警示世人。这些日子我的身边放着一本诗集,一有空便翻阅一番。诗集中的诗都是精短的小诗,读来亲切自然,且有许多哲理的韵味令人品咂难忘。
这就是冷冰鑫的新作《路》。
诗人从50多年的生活历程中淘炼出近似格言的思想精华,以诗的形式奉献给我们,让我们从诗人的足迹中捡拾智慧和启迪,得到思辨和警示,这就是《路》的全部价值所在。
诗情、诗理和诗美共存,构成《路》的独特风格,而诗人机智朴实的语言风格所透露出的世事通明的机警与练达又是他区别于其他诗人的显著特点。
“人的记忆是一道冲刷过的水痕/一片燃烧后的火迹/一份享用不尽的财富/一项永远拥有的专利。”诗人正是充分享用了这份财富和专利,把它悄悄地封存于心底,直到封成陈年老酒,到了某个时候,他无意间拧开记忆的瓶口,那滋味,竟然特别地悠长醇厚。读冷冰鑫的诗就像喝陈年佳酿,虽酒的品种不同,但都是炼了又炼,熬了又熬,而后滴出的“精华”。
诗人生活在祖国几经沧桑的年代,那种特殊的年代,培养了诗人一颗感知世界的艺术之魂。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远离人生价值的坐标,都保持着独到的认识和理解。这本诗集的后半部,诗人以大量篇幅记述了一次难忘的旅行。《访美掠影》中,诗人走访了久已倾羡的美国,自然,那里的国土是美丽的,生活是富裕的,但却遮掩不住贫富不均的社会本质,以及暴露出的社会丑恶现象。诗人在看到摩天大楼、灯红酒绿的同时,也深刻地看到了另一面:“穿无换季服/食无隔夜粟/昼领救济款/暮投纸板屋。”(《贫民区》)。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补救的顽疾。诗人在赞叹西方社会的华贵与腐朽的同时,没有忘掉生养自己的祖国,而耿耿于怀的是怎样尽快地使中华早日腾飞,以至在与留学生共饮倾谈时,发出声声慨叹:“把盏饮咖啡/杯间落清泪/皆因银壶里/未贮故乡水。”(《为留学生写照》)赤子之心,跃然纸上。
冷冰鑫这位国家干部出身的诗人,其笔触里既有传统的思维模式,又有明显的现代意识。而我认为冷冰鑫的诗作里,鲜明的传统诗歌表达方式保留的多一些。他的全部诗作一个鲜明突出的特色即字句整齐,琅琅上口,讲究遣词造句,唐诗的遗风处处可见。在现代诗风行一时的今天,他仍保留甚至追求中国诗的工整、含蓄、押韵,可说是不多见的。我以为:只要诗是健康的,诗意是美的,有诗的特长,都可以在百花园中纷呈异彩,相映成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