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序与跋

  丰富的战争史实
——《中国战典》序
张震
中国自古为兵学盛国,光辉灿烂的历代军事文化,一直为世人所称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军事文化的优良传统,使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军事科研的一个重要课题。经中央军委批准的列入全军军事科研“八·五”规划的《中国战典》,是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组织编纂的。这是一项大工程。从一九九一年起,在《中国战典》编审委员会的领导下,二百多名军内外专家、教授、学者经过四年的艰辛劳作,终于完成了这一繁重任务。这是一部以中国战争史为纲,按历史发展顺序和条块结合的原则编排,以条目释文的形式,概述我国历代战争史知识的大型专业辞书。这部近六百万字的辞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代战争的史实。上起先秦、下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凡在中国境内外与中华民族有关的战争、战役、战斗,除因时久日深,史料失散无可稽查者外,尽所知者收录其中。现《中国战典》收条达一万二千八百多例,在战争内容方面,条目类型全,涉及领域宽。在框架结构上,将条目分为历史时期战争、战争、战役、战斗四个层次。不但反映每次战役、战斗的作战经过,战术运用,每场战争的谋略、战略运用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而且还力求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条目释文在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每次重要战争、战役概貌的同时,注意学习吸取各种最新研究成果,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力求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填补中国战争史研究的一些空白。
在《中国战典》问世之际,作为一个老战士,对编者表示感谢心情,特向《中国战典》编委会,以及全体参加这一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祝贺。我也希望这部战典能够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欢迎,相信这部战典在弘扬我们中华民族军事文化、繁荣军事科学研究、普及国防知识教育、促进全民族军事素质的提高等方面,会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第10版(书评)
专栏:

  焦裕禄注视着今天
——读《焦裕禄传》
甘泉
对于焦裕禄,人们好像很熟悉了,已有的通讯报道和电影,生动地展现了这位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留在兰考的感人事迹,然而,新出版的近40万言的《焦裕禄传》(陈新、殷云岭合著),却仍然以崭新的面貌在当前的“传记热”中发出了独特的声音。如果说,人们大多只知道焦裕禄的治风沙,种泡桐,积劳成疾,只知道他在兰考的一年半,那么,《焦裕禄传》则告诉人们一个更完整,更丰厚,更深邃的焦裕禄,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灵魂所蕴藏的精神财富,一个当代的焦裕禄;也就是说,这部作品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越过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局限,尽可能全面地占有材料,用90年代的眼光重新认识焦裕禄这个人物。于是,我们读这本书时,既感到时代呼唤焦裕禄的迫切声音,又能时时感觉到焦裕禄注视着今天的目光。
焦裕禄离开我们已31年了。30年对历史来说不过是一瞬,对我们的国家来说,其变化是深刻而巨大的。现在的兰考已找不到一块可供拍电影的沙丘了,现在的焦裕禄墓前,翠柏青青,浓荫匝地,时有少年儿童、青年男女来这里嬉戏游玩,他们中的一些人,也确实承认,他们只是听说过焦裕禄的名字和点滴传闻,并不真正地了解他。这当然并不奇怪,但这只是一部分事实。一旦越过世象的表层,我们将会发现,焦裕禄仍然活着,活在人民心中,活在时代精神的深处。“文革”期间,由郑州向兰考迁陵,人潮达十万之众,黄尘滚,哭声震野;1994年,是焦裕禄的30周年祭,胡锦涛同志出席,自发参加的群众数以万计,道路为之堵塞。更感人者,据周原同志文章说,他在焦裕禄的墓园曾遇到一位远道而来的忧郁的农民,问他何以来此,答道:“我心里有话没地方说,想来对焦裕禄说说。”这朴实真挚的渴求所表达的,正是一种时代的精神需要,只是由于时间的阻隔和商品大潮的喧腾,使我们往往不能直接感受到它。
《焦裕禄传》的作者,能敏锐地发现焦裕禄对今天的意义,因而对焦裕禄精神的张扬总是针对着现实而发的,但又不是简单的比附,而是在完整叙述焦裕禄这个活生生的人的过程中,自然引发人们对现实问题的思索。所谓当代性,并不仅仅是个时间概念,它主要体现在对历史与现实的精神连结的把握上。此书开卷首篇“天问”说:“为什么有的领导干部,包括某些高级领导干部正在台上作威作福,发号施令的时候,他们在人民心目中已经死去,而焦裕禄离世30年却每月每日、每时每刻依然活在老百姓心中?”这其实点出了全书的主旨,那就是,不管物质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巨变,焦裕禄的时期与今天如何不可同日而语,彻底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依然是最宝贵的精神。书中通过大量真实、生动、感人的第一手材料,通过真切的叙述,充分表现了焦裕禄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情操,也就把现在某些人心中只有自己,唯独没有人民的自私和贪婪映衬出来。从一件雨衣,一次理发,从看一场戏到几尺布票,事极微小,操守自现,虽不言批判,对腐败现象的批判却尽在不言中。
这部传记的新意和新的推进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它不再截取传主的一二断面,而是追本溯源,历叙传主从生到死的全过程,既突出他的伟大,也不推拒他的平凡,尤其着力于挖掘他的思想、道德、情感的形成根源。焦裕禄自幼丧父,逃荒要饭,入监牢,下煤坑,受尽欺凌和压榨,因而有发自内心的强烈革命愿望,他入党后,领导土改,清匪反霸,转战工农业战线,从不脱离群众和实践,深知民生疾苦,他的出现既有一定的政治生活原因,又是特定人文环境的产物。二,作品没有满足于一系列事件的连缀,而是着重于焦裕禄的人格力量的展现,在人与事的关系上,重在写人。写人也不是一般地写他的行止,又重在写出精神的底蕴。如果说,这部传记比以往的写法多了些什么,那就是,焦裕禄首先是个富于民族传统美德的人,他的扶老爱幼,他的仁厚胸怀,都与一定的文化传统紧密联系着。当然,他又是高于传统情感的。人的形象站起来了,便获得多方面的意义,比如他的实事求是,反对形式主义,对阶级斗争为纲的淡薄,都是他这个特定的人的自然流露。
读《焦》作,我有时忽发奇想,想他倘若活到今天,会用怎样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对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他定会无比欢欣,他也会面临自我变革的难题,但不管怎么变,他艰苦奋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会变,他必会向腐败现象展开坚决斗争。对他来说,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
《焦裕禄传》是当前传记文学中值得注意的一部。正如有人指出的,现在传记已成为文化市场中的热门读物,是“文摘”、“周末”的最佳资源,且已出现了稗史化和世俗化的倾向,如何提高传记文学的质量,是个迫切问题。这部传记的两个作者,抱着严肃求实的态度,不畏艰苦,深入实地考察,奋战三百多个日夜,完成此作,这实在是很难得的。


第10版(书评)
专栏:书与人

  一个真正的人一本可信的书
钟怀
1993年,在《彭德怀传》出版暨彭德怀诞辰95周年座谈会上,张爱萍同志发言时,把彭老总一生的丰功伟绩和他的为人概括为这样一句话:“他算得上一个真正的人。”笔者要向读者介绍的这本书,就叫《一个真正的人——彭德怀》。
彭德怀传记编写组的同志们在完成传记书稿后,深感对彭老总内心世界的揭示尚有不足,对关心和研究彭德怀的广大读者言犹未尽。他们就围绕“一个真正的人”这个主题,又对彭老总生前各个时期言行的资料进行筛选,将《彭德怀传》中没有提及或未能详细描述的诸多史实加以整理,撰写成此书。这本书可以看成《彭德怀传》的续篇或“传外传”,又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在写作方法上自有其特点。它不是按照彭老总生平的时间顺序行文,而是就最能体现他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和情节梳理出36个题目,一一写来,引人入胜。
彭老总是一个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社会上曾流传着关于他的许多故事,甚至带传奇性的故事。这本书也讲了若干故事。《搭救姑娘出火坑》这一章,讲的是彭德怀早年在湘军当代理连长时如何帮助一个十三四岁的歌妓跳出火坑的故事。《不忘恩人罗六十老倌》讲的是同一时期他因杀了个恶霸地主被官府下令捉拿,设法逃脱后得到一个老船工的搭救,九年后彭德怀作为红三军团指挥者重返旧地时,利用战斗间歇寻访救命恩人的故事。彭老总爱发脾气是出了名的。在《彭老总的脾气》这一章及其他章节中有不少这方面的故事。彭德怀自律极严,也严格要求部下。他对玩忽职守、官僚主义、高高在上的干部,往往严词训斥。他批评别人时言词激烈,讲过头话。对此,彭老总从不隐讳,不止一次地自嘲:“我彭德怀是高山倒马桶,臭名远扬!”对批评过火的下属,事后又往往道歉。
当然,这本书不光是讲故事,更着力叙述的是彭老总一生经历中的重大事件。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今天,大家对抗战史上光辉的一页“百团大战”都引为骄傲,可很多人未必清楚关于这次战役的评价历史上曾有两次反复。彭老总对这次战役的必要性及其历史作用始终给予肯定,不论处境如何险恶,仍“九死其犹未悔”。现在历史早已作出了正确结论,本书《百团大战赞歌》一章对此作了详细介绍。再如《“意见书”是怎样写成的》一章,执笔者系当年跟彭老总上庐山的随员王承光,彭德怀给毛主席的那封酿成大祸的信,就是彭口授,由他写出初稿,又经彭修改而成的。王承光在书中具体地写了彭老总在庐山会议期间的思想苦闷和斗争,最终决心向党的主席坦言直陈的经过。那真切翔实的叙述,向人们展示了彭老总一颗纯真的忧国忧民之心,这或许就是名副其实的共产党人不该泯灭的良心吧。
这本书还有一些篇章,其内容是过去很少有人写过的。如《彭德怀与黄克诚的友情》,写彭、黄二人既有不少共同之点,又有许多不同之处,正是这相同和差异两个方面,特别是互相争论、切磋和提醒的方面,在他们长期并肩作战和坦诚交往中编结出深厚的革命友谊。《彭德怀与杜鹏程的二三事》这一章,也写得生动感人。最令人感慨不已的是《此恨绵绵》一章,那是写彭德怀和浦安修这一对在抗战烽火中结成伉俪的互敬互爱夫妻,在庐山会议后,特别是“文革”中,他们的爱情纽带如何被残酷地撕裂。作者深入地分析了大的政治悲剧怎样酿成了可叹的家庭悲剧。
本书作者都是在彭老总身边工作过的同志,许多篇章的内容是执笔者的亲闻目睹,某些采访所得的资料也是经过核实才选用,因而是真实可信的。这本书以流畅的笔触,翔实的材料,描述了彭德怀的少年苦难、十年探索、百战奇功、庐山蒙难、大起大落的曲折人生,突出地揭示了彭老总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它篇幅宏大(24万言),容量不小,不仅值得青少年阅读,也值得中、老年人,包括领导干部阅读。相信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受到一次灵魂的净化。
(《一个真正的人——彭德怀》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新书短评

  塑造中国的卡通形象
李新
我国的儿童卡通读物市场,“舶来品”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儿童所接受的大多是西方的卡通形象,这种现象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出版工作者的关注。最近,广西接力出版社认真贯彻执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出版我们国家带有民族特色的卡通连环画”的指示精神,怀着出版工作者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我国卡通市场进行了正规的大量的调查后,组织编绘了大型故事丛书《神脑聪仔》系列卡通。该丛书首批10集因其较高的艺术质量和制作质量,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二届北京国际儿童图书博览会上受到了读者的青睐。
《神脑聪仔》系列卡通故事丛书,在其卡通形象定位上一反传统童话小猫小狗的特征,很有现代意识和科学意识。小主人公聪仔既是一个普通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又是一个具有爱心的超能力的使者;他既有普通的同龄孩子的喜怒哀乐,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故事从深不可测的史前文明之谜开始,跨过今天写到未来,一系列真实与虚幻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在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调中,融真诚、善良、勇敢、正义的教育为一体,在形式与技巧的借鉴和探索方面有明显的创新。聪仔这一卡通形象的出现,将成为千千万万中国少年儿童熟悉并喜爱的卡通明星。
在繁荣儿童文艺的工作上,接力出版社为广大少年儿童做了一件十分有益的事。希望《神脑聪仔》的问世会带动我国儿童卡通读物创作的发展,从而走出一条我国卡通读物创作与发展的新路。
(《神脑聪仔》由广西接力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

  戏曲电视剧的优势
余秋雨
中国戏剧出版社要出版著名戏曲电视剧导演胡连翠的《胡连翠导演艺术》一书,这是很令人高兴的一件事。
电视普及以来,严重地冲击了各种舞台表演艺术,这是谁都看见的事实。并不是说电视作品在艺术水平上把各种舞台表演都打败了,而是它凭借着现代传播技术给广大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观看的方便和选择的方便。这种方便,在社会生活节奏急速变快的今天占有很大的文化优势。面对着这种情景,舞台表演艺术难道只能自认倒楣了?当然不必。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而这个对手又并不邪恶,那就有两件事可做:一是寻找自己身上为这个对手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重新确立自己的生存方位;二是探求与这个对手合作的可能,从对手身上汲取足以在现代社会求得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正是出于这种思考,我特别关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如何与当代电视艺术结合的课题。那些固执地浮动于民族心底的图像和曲调,如何通过日日夜夜的电波获得再生?显然,仅仅把电视当作一种负载工具是不够的,电视有自己的审美特性,它一旦与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结合必将对它们进行重组和改造。应该改造到什么程度才能使之成为合格的荧屏审美产品而又不至于损害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的本体美色?这无疑需要靠大量具有创造意义和探索意义的实践来回答。
胡连翠这个名字,就是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被人们所熟悉的。这位女导演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少有的一个奇迹:由中国广大观众投票的《大众电视》“金鹰奖”每年只评一部最佳戏曲电视片,而胡连翠执导的剧目竟然连续五年获奖;在政府颁发的“飞天奖”中,胡连翠也已连续三次获奖;由外国观众投票的首届美国南海“金猴奖”,胡连翠竟有两部戏曲片获奖。由此可见,不管是广大观众还是专家,都充分承认了她的创造和探索。
胡连翠导演摆脱了电视对于戏曲艺术的被动记录形态,既不满足于“舞台纪录片”,也不满足于“戏曲艺术片”,而是以一种被她称之为“戏曲电视音乐剧”的样式把戏曲和电视的结合推到一个新阶段。她基本上是按照电视的法则来选择戏曲美的,吸取和强化剧种的唱腔音乐,删简和淡化已与时代有距离或只适合舞台展示的表演程式,力图让比较写意的戏曲舞台时空尽可能自然地转化为比较写实的电视荧屏时空。严格说来,这已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品类,而不是原先的戏曲了,因此如果按照戏曲的固有标准来衡量它,是不公平的;但它又恰恰抓住了戏曲的灵魂——唱腔音乐,因此人们仍能从中欣赏戏曲的主要美色。
除此之外,胡连翠导演还有两项聪明的选择。一是她选择黄梅戏作为她创作的基点,这不仅因为她本身是安徽人,而且还因为她深知黄梅戏在全国各地受欢迎的程度;二是她喜欢选择名作进行改编,使她的试验先期获得了一个良好的文学格局,以免分散试验的重点。这两项聪明的选择,是她持续成功的重要保证。
胡连翠导演精力旺盛,生气勃勃,充满自信。我相信目前她正在酝酿着对自己的新的突破。按照一般规律,创新者连续获得赞扬后很可能使自己已创造的一切构成惯性,从而减弱继续挺进的势头。我想这种情况在胡连翠导演那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有没有可能在进一步探索中真正发展成电视民族新歌剧?记得戏剧大师黄佐临先生生前曾在病床上给我写信,提出民族新歌剧很可能在黄梅戏曲调的基础上产生。如果胡连翠导演能在电视领域先走一步,那么,将倒过来对我国今后的舞台事业做出启发性的贡献。
(《胡连翠导演艺术》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大地书讯

  大地书讯
李畅兴的报告文学和纪实散文集《劲旅英豪》已由天津社科院出版社出版。
李友仁著《易学通解》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唐建铭的散文诗集《无尽的牵挂》已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颜景策的《颜氏经营哲学》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崔志远、龚殿舒著《运河文学体系论》已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柯雨田的诗集《微笑》已由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出版。
孟皋卿编《艺术家成才之路》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品书录

  常人的真情
晨子
《温柔尘缘》是姜丰的散文集,题目十分女性化,但它不是那种甜甜蜜蜜的小女子散文,它是作者敞开自己心扉,认识社会、人生,谈生活、青春、理想的真诚之作。
友情、爱情与亲情,是被文人们翻复了千万遍的永恒主题,在《温》一书中展现的则又是匠心独具的一面,爱情在此书中的比重无疑是最多的。往往讨厌一个人或喜欢一个人都无从道清具体缘由,而姜丰在作品中将这一点展示得恰如其分。如《前年平安夜》一文,无疑是颇有特色的。
信手翻翻,不时会有精辟处闪亮一霎,“梦想,是一份有奖有息的存单……”“聪明人不做艺术家,愚蠢人则做不了艺术家……”《三毛·一路平安》,则表示作者继三毛撒手尘寰无言离别之后,有意无意间接过了三毛手中的笔。如果说她们之间尚有些距离,那也就只是阅历了。
能结集一本书,将生活的点点滴滴,自己的感慨、烦恼、欢笑呈示给世人,真是再幸福不过的了。故事,能拥有读者是令人欣慰的,而不论这些故事经历时是怎样地欢欣或疼痛。
《温柔尘缘》就是凡人的故事、真实的故事。青春的光华配以没有夸张的文字,没有夸张的心情,没有抱怨,没有呻吟。读罢《温》一书,年少的学子们会不再“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生活,原是那么美哦,不拘束、不顾虑,没有风风火火,更没有锋芒毕露,是走过了一程后的怡然与宽厚,以及对于世人世事心怀的恬淡的感激。”或欣然独笑,或冷然微笑,将心情彻底释放,在不加矫情作饰的娓娓而叙间,巧妙地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


第10版(书评)
专栏:

  展现茅盾编辑业绩的新作
宋应离
作为一个曾经驰骋于中国现代文坛半个多世纪的文化巨人,茅盾的杰出成就与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不仅是驰名中外的文学家、评论家,也是在中国现代编辑史特别是期刊史上作出开拓性贡献的编辑家。因此,《编辑家茅盾评传》的出版,叶子铭先生称它是“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国内茅盾研究领域里以新的视角撰写的第一部编辑家茅盾评传。”
十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茅盾的研究有了新进展。可惜研究者大多把热情倾注在研究茅盾文学上的成就时,往往把编辑家的茅盾给冷落一旁了。早在十几年前,周扬在一次茅盾研究学术讨论会上感叹道:“我觉得好像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就是只把茅盾看作是个大作家,而对作为编辑、评论家茅盾的贡献,研究得比较少,评价不够。”这话是符合历史事实也颇耐人寻味的。无论从编辑活动时间之长,编辑实践经验之丰富;也无论从编辑思想、理论之系统,见解之独到,在中国现代编辑史上,茅盾都闪耀着夺目的光彩。本书作者以独特的视角,从编辑学的研究角度作为切入口,历史地审视、梳理、总结、概括了茅盾一生的编辑实践活动、编辑理论上的诸多卓越创见及得失,准确地再现了这位编辑家的辉煌业绩。
作者将茅盾的编辑生涯,按纵的时间顺序分为职业编辑、自由编辑人、兼职编辑三个时期;从横的方面将其编辑活动的内容概括为报刊编辑、书籍编辑、出版评论三部分,把全书构建为三编十三章。对茅盾编辑实践及理论,既有从历史文化背景上作宏观展示与论述概括,又通过大量典型丰富的资料从微观上加以分析解剖。
年轻的茅盾跨入编辑生涯的第一个入口是20年代中国最大的出版基地商务印书馆。在此10年间,使他一举成名引人瞩目的是他接编并革新《小说月报》的编辑工作。他是以期刊编辑的显赫成就闻名崛起于中国现代文化界,而成为期刊编辑巨擘的。革新《小说月报》,面临的是新旧文化的激烈斗争,是在旧文学领域展开新文学的主战场。在革新《小说月报》中,当时善于经营现代出版文化,富有远见的商务印书馆张元济、高梦旦的正确决策,识人善用,为茅盾后来的成功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而更重要的是茅盾凭借本人深厚的知识储备、充分的市场调查、现代出版的经营意识、适应时代需要的刊物的新的内容、形式等,是他革新《小说月报》成功的主要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茅盾期刊编辑的经验更为丰富成熟。抗战时期他主编或参与编辑的《文学》、《文艺阵地》、《笔谈》等,由于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地调整以适应文化市场需求,精心进行编辑策划,善于在表现当代文化的坐标中寻找期刊编辑的最佳位置,接连取得办刊的巨大成功。从这些生动具体的论述中,不少地方给人以启迪,从中可吸取许多值得借鉴的新鲜经验。
茅盾的编辑实践、编辑理论丰富宏伟,作者在书中不少地方作了论述,富有新意。结合茅盾的《中国寓言初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典范性作品的选编实践,总结肯定了茅盾在出版编辑实践中的选家眼光的编辑导向与文化追求上的重大贡献。
作为一部评传,本书对茅盾建国之前的编辑实践及理论描述概括详细、具体。而事实上茅盾在新中国建立之后,虽政务繁忙,然而他仍担任着一些刊物的编辑工作,写过不少出版评论的优秀论著,而书中很少涉及;从全书内容安排看,有些章节内容单薄,一些问题虽提出,但未展开论述,读起来感到不甚满足。
(《编辑家茅盾评传》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

  心理学领域的新探索
朱祖祥
由林崇德教授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丛书”(共8种),是一套具有特色的优秀心理学著作。这套丛书具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体系完整、系统。这套丛书阐述了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小学、初中、高中等儿童青少年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每个发展阶段自成系统,单列成书,各书之间前后衔接,互相呼应,整个丛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我国以往出版过一些有关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著作,但以如此巨大篇幅完整、系统而深入地论述心理发展特点,并以系列丛书形式提供给读者的,这还是第一次。
二、这套丛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心理学者近10多年来有关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丛书作者80年代以来承担完成的多项有关儿童心理与教育领域的课题研究成果,在本丛书中有较充分的反映,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它不仅使丛书的论述具有充实的第一手材料,同时也使本丛书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我国是人口占世界总人口1/5的大国,研究和总结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不仅对提高我国发展心理学的科学水平是必需的,而且也会对世界心理科学的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三、丛书对当代国际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研究中的新的观点、理论和方法作了概括,并列专册进行介绍。毫无疑问,这对我国心理学界进一步了解国外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很有帮助。丛书除了系统地阐述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外,还用大量的篇幅论述有关儿童青少年的品德、个性、社会交往等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学问题,而且对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辟专书进行论述。这些都是以往儿童青少年心理学著作中所较少论及的薄弱内容。丛书还联系教育实际着力对各种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教育作了较为详尽的讨论。因此,本丛书不仅内容新颖,而且理论联系实际,对广大学前和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特点、做好教育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丛书》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

献给孩子们的一朵“花”(漫画)吴之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