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心心相印那曲情
——记中央代表团艺术团在藏北高原那曲演出
陈昌本
我有幸两次带领艺术团赴西藏演出,这次为欢庆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又跟随吴邦国副总理率领的中央代表团,带着40位艺术家组成的艺术团第三次进藏,和藏族同胞一起欢度佳节。艺术团在西藏历时17天,行程1500公里,在拉萨、那曲、山南、日喀则巡回演出16场,观众达5万人。在西藏每一个地方的演出情景,都深深地烙刻在我的脑海里,令我终生不会忘怀,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要数这次在藏北海拔4500米的高原城那曲的演出。
那曲城,坐落在唐古拉山旁的青藏公路边上,是随着公路的修建发展起来的新城。那曲人民用雪白的哈达和雄壮的马队迎接艺术团,街道上,自发排起队迎接艺术团的藏族同胞,说的都是这句话:欢迎北京来的亲人!这亲情,把演员们的高山反应化解了,演员们一到驻地,就忙活起当晚的演出来。
那曲的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的60%,歌唱演员唱歌普遍感觉气短,舞蹈演员跳舞难度自然更大。当天晚上在剧场的首演,几位舞蹈演员虽然高山反应都不轻,却谁也不肯放弃演出,结果,全体演员齐刷刷地上了台。高山反应严重的舞蹈演员沙呷阿依和山翀,下场吸氧时,两个人半个小时还缓不过劲儿来。著名豫剧演员、表演歌颂孔繁森清唱的章兰,演出时她憋得脸都发了青,难受得流泪却不愿意让同伴们看见!一再返场的姜昆,满头满脸流着汗,嗓子也有些沙哑了。下场后才知道,他腰上还长了带状疱疹,姜昆带着这种俗称“缠腰龙”的病痛颠簸400公里,现在又满身流汗,需要多大的忍耐力啊!
第二天在赛马场广场上演出,清早,天竟然淅淅沥沥下起雨来,而且,越下越大。我首先想到的是舞台状况,急忙找领队刘弼源,他瘦弱的脸上双眼炯炯放光,一挥手说:“舞台音响都已经装好,试音完毕。”我急忙问:“什么时候装的?”他一笑说:“赶早!”我明白这“赶早”的分量,这两个字记载着队员们的拚搏精神啊!
当演员集合的时候,我愣住了。夜里还在打吊瓶的沙呷阿依和其他高山反应重的演员,还有被“缠腰龙”纠缠着的姜昆,全冒着雨、顶着寒风站在队伍里,齐整整、雄赳赳,一个人也不缺。我的眼圈一热,好容易才忍住了眼泪。
那曲赛马场,人山人海,牧民们、市民们、战士们,冒雨来到大广场,先看精彩的赛马,接着,中央艺术团的演出开台了。广场上的人越集越多,可天也越阴越沉,雨夹带着寒风,也越下越猛。眼看着,台下战士们的军装湿透了,眼看着,穿着崭新节日盛装的牧民们的衣服湿透了,但是,任它风吹雨淋,广场里的观众一动不动!
演员们被这震撼人心的场面感动了。唢呐艺术家丁怀诚的唢呐吹得更响、更美,民乐演员沈诚、李玲玲、杨靖激动地增演了新节目,这支坚强、团结的民乐演奏队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有战斗力!接着,歌唱演员黄卓、王英民、多吉才让、孟新洋,一个比着一个加歌,一直唱到台下的观众心满意足。卓玛上台表演藏族舞蹈《母亲》的时候,动人心弦的一幕出现了,卓玛大概真真实实地体会到,台下冒雨看演出的牧民,像自己的父母一样亲,跳完舞,她双膝跪地,双手匍匐到台前的泥水里,久久地跪着跪着。台下掌声夹着呼喊卓玛的叫声,响彻天地,完全盖住了风声和雨声……。
雨,下得更大了,观众还是纹丝不动。
演员们的演出更饱含深情,刘全和、刘全利两兄弟,加演了到西藏后从未演过的口技。总政歌舞团演员熊卿材索性站到遮雨棚外淋着雨演出,一首首军营歌曲唱得满场欢声雷动。正在患着感冒的空政歌舞团演员杭天琪上场了,她唱着唱着也站到了遮雨棚外的风雨里。压场的姜昆和戴志诚上台了,身患带状疱疹的姜昆,一开头就站到了遮雨棚外,我见他们脚下踩着湿电线,借着整理电线,上去拉他们退回遮雨棚,但他们坚持踏在泥水里演完了节目!
我了解演员们的心境,他们的心已经和观众的心贴到了一起,想和观众一起淋雨,以报答对藏族同胞冒雨看节目的感激之情!
整台节目演完了,热情的藏族同胞竟然久久不肯离场,演员们只好排成队,含着热泪向浑身湿淋淋的观众一次又一次鞠躬,在观众的欢呼声中依依惜别!
演出结束后,地委书记阿扣激动地说:“今天这个场面,那曲人一辈子忘不了。中央代表团艺术团的艺术家跟藏族同胞真是心连着心啊!”
自治区副主席拉巴平措说:“风雨里见真情,牧民的情、演员的情,是民族团结的真实感情!”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沈阳杂技团:
血汗铸就辉煌
魏运亨
在日前结束的第四届全国杂技比赛上,沈阳杂技团名噪一时:他们不仅是荣获“金狮奖”最多的四个队之一,而且金奖的含金量最高,三个节目《腾空飞杠》、《抬花轿》和《少林晨练》的评委分数分别居第二、第六和第九。
沈阳杂技团原是我国最早的五大杂技团之一,这次比赛全团不负家乡父老的期望,上下动员,齐心协力,终于拿出了难、新、美和谐统一的高质量节目。
《腾空飞杠》是沈阳杂技团的一个独创节目,在蓝天、白云的衬景和人工烟雾的效果中,三组杠呈梯形展开,杠下3人在做障碍,杠上12人在腾空翻飞。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夏菊花评价说:“12个人在杠上飞时,每个人的时间差只有0.02秒,稍有延误,12个人会相撞在一起。这样的技巧难度可以说在《飞杠》这个项目中是走向了极限。”法国明日杂技比赛的赛场主席在观看了这个节目后,慨叹“不可思议”,并立即拍板邀请到法国进行演出。
《抬花轿》是从传统的杂技节目《兜杠》中演化而来的,沈阳杂技团的这个节目新颖别致,难度加大,让人看时叫绝。在形式上,这个节目借鉴了戏曲艺术,两个衙役抬着轿子,县官、丫环轮番上“轿”表演,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在难度上,传统的演出是在平地上抖,而他们是让轿夫站在大球上抖,踩着高跷的“县官”被抖起后做后空翻两周,然后再稳稳当当地落在轿子上。这一系列的高难动作都是前所未有的。
传统杂技中有一个俗称“双爬杆”的节目,主要是通过技巧展示男子阳刚之美。沈阳杂技团对此做了脱胎换骨的改造,推出了全新的《少林晨练》。朝阳、晨曦、庙宇,悠扬的《少林寺》电影主题变奏曲中,身穿黄色袈裟的少林年轻僧人开始晨练,中华武术和高难杂技精巧地糅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
台上十分钟,台下一年功。沈阳杂技团为了迎接全国第四届杂技比赛,早在去年10月起就开始设计构思。从11月起,全团强化训练,赛前的50天又实行了封闭式训练。团领导班子吃住在现场,工作在现场。业务副团长韩明,爱人怀孕双胞胎,他把母亲和岳母请来护理,自己基本上交给了工作。老演员祝安宝是《腾空飞杠》的创始人,前些年在训练中左眼失明。他不顾残疾,仍然担任了这个节目的主教练和主演,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刻苦排练。为了排好《少林晨练》中夹杆、扛杆的基本动作,几位少年演员的腿上十余次痂结痂破,疼得太厉害了就打一针封闭。为了这四个节目(另有《大飞人》获银狮奖),全团50多名演员、30多名助演,以及行政后勤部门的同志历尽千辛万苦,人人默默奉献。为了夺金奖,沈阳杂技团还实行了“风险抵押”、“任务总承包”和重奖重罚的激励机制。
沈阳杂技团团长孙业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他们获得了很大成功,但通过这次比赛仍感到形势逼人,兄弟杂技团的节目给他们以许多启迪。他们将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为使民族杂技之花开得更绚丽而努力。(附图片)
图为沈阳杂技团演出《少林晨练》剧照。 李延年摄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国产动画片振兴有望
《自古英雄出少年》受欢迎
为了振兴国产动画片,让中国式的卡通英雄形象成为少年儿童的楷模和朋友,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上海华侨文化交流公司联合摄制的百集系列动画片《自古英雄出少年》前期制作27集从今年6月1日陆续在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强烈,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及家长、老师们的欢迎。
百集系列动画片《自古英雄出少年》取材于古今中外著名的少年英雄事迹,每一集都有一个智勇双全的少年动人故事。他们中有中国古代12岁的外交大使甘罗、嘉定童子、抗金英雄岳云、巧斗洋鬼子的冯婉贞、小刀会的孩儿兵、飞刀杀敌的红灯照、英勇捐躯的刘胡兰、救火英雄赖宁、外国的巴黎公社小英雄、叱咤风云的圣女贞德、钢铁般坚强的保尔·柯察金,还有美国的杰出少年海伦·凯勒等。这些颇具传奇色彩的小英雄,经过艺术家笔墨的点染,一个个充满灵气而又智勇过人。岳云那一对硕大的银锤,王羲之练书法的十八缸水,华佗、寇准的深夜苦读,这些故事形象地告诉观众,小英雄们的智慧和壮举来自儿时的勤奋与刻苦。这与外国卡通英雄那种先知先觉,所向披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自古英雄出少年》是我国首部百集系列动画片,它的摄制,不仅弥补了当前中国影视创作中最为薄弱的部分,而且也为广大少年儿童奉献了一份优良的精神产品,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最形象、生动的教材。在全国教育电视节目交流、评比中,《自古英雄出少年》已荣获“全国德育、爱国主义电视节目”一等奖,并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热情肯定。现在,完成的部分录像带正在陆续推出,根据动画片改编的故事集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央电视台不久也将向全国播出这部作品。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我们既有许许多多令人赞叹的小英雄,又有堪称优秀的动画片创作人才,还有三亿少年儿童这一广阔的消费市场。因此,振兴国产动画片,努力塑造中国式的卡通英雄形象,这是当代文艺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艺术职责。“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广受赞誉已经证明,振兴中国动画片势在必行,我们完全有能力塑造中国式的动画英雄形象,并让他们成为少年儿童的楷模和益友。(绿叶)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巨笔细描只为真
——《大进军·席卷大西南》拍摄散记
1949年11月,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刚刚响过,人民解放军二野刘、邓大军在贺龙18兵团配合下,挺进四川,遵照毛主席、中央军委“采取大迂回、大包围动作”的战略部署,对蒋介石负隅顽抗的“大西南最后堡垒”南北夹击,60万大军摧枯拉朽势如破竹,不到半年时间就全歼国民党90万守军,解放了大西南。
近半个世纪前西南大地上这扭转乾坤的辉煌一页,如今正被收入八一厂拍摄的上下集历史巨片《大进军·席卷大西南》镜头中,从而与《大进军·解放大西北》、《大进军·扬子江大战》、《大进军·南线大追歼》一道,在银幕上威武雄壮地展现出人民解放军在三大战役后进军全中国的历史全貌。“《大进军·席卷大西南》不同于人、史并重的《大决战》,它重在写人。”该片导演杨光远,这位曾任《大决战》总导演的资深军事电影艺术家,要求《席卷大西南》这部纪实性战争历史片要拍得质朴、自然、有力度、富于历史感,在宏大的战争背景下,在大西南真实的历史环境中,塑造出她的解放者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的艺术形象。
表现伟大的历史需要如椽巨笔,千军万马席卷大西南自然离不开气势磅礴的大手笔,但这都得从细微处着手。当年贺龙率18兵团雄视阔步开进西南重镇成都,不仅意味着四川的历史掀开新的一页,也标志着全中国大陆的解放。表现这一历史场面,自然成了影片的重头戏。可它也成了拍摄中的难点,物换星移时过境迁,成都已远非当年之成都,今年3月杨光远率主创人员寻遍成都大街小巷后,才终于找到了一条正欲拆迁的由旧时二层木板小楼构成的街道。成都市政府得知消息表示大力支持,特意延缓拆迁工期等待拍摄。不料9月摄制组人马开到成都拍摄时,秋风乍起,街上梧桐仍绿,繁茂的枝叶不仅遮住了两旁建筑的旧时模样,也不符当年之季节。决意要营造出当年历史氛围的创作者们,不愿在此将就拍摄而减弱影片的气势,毅然掉头奔赴成都附近各县另选景地。很快摄制组便来到了大邑县安仁镇一个叫苏场的小镇上,小镇的街道、民居恰似杨光远导演在当年拍摄的纪录片上看到的旧时成都模样。于是,从北京、西安运来的22节火车皮的各式军装、枪械、车炮、马匹,汇集到了这个只有数千人的小镇。一时小镇房屋上的电视天线不见了,路边也不再有电线,街两旁悬挂起各式店号招牌,四处张贴出五花八门的告示。别以为这都是些“小摆设”,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约法八章”的安民告示到“雨林雪花膏”广告,林林总总上百件都是摄制组细心考证后又经过做旧处理制作成的,正是它们使小镇一下回到了历史中。
在真实的环境中再现真实的历史,再小的细节也不容疏忽,这已成了摄制组各部门自觉的意识。为了表现我军堵敌退路中攻占白马山战斗的惨烈,美工师们在安仁镇附近的山头上布置战场时,发现远处山坡上有丛丛绿色的荒草,这点点绿草绿得不合时宜且破坏了战场凝重的气氛和影片灰褐色的基调。为此,美工部门想尽办法,最后在县林业部门的帮助下,出动十多人喷洒农药终于才使荒草改变了颜色。
电影作为视听综合艺术,立体声效果的临场感、空间感无疑能大大增强银幕形象的感染力。《大决战》的单声道处理给创作者也给中国电影史留下了不可弥补的遗憾。《大进军》的拍摄采用了立体声同期录音技术,这给演员表演、场面调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雨声、鸟鸣声、人物对话、枪炮声……声声来自现场录取,还要表现出不同音源的远近层次,这对于时常得面对千军万马的录音师们来说,则又更是一番艰辛。都江堰上游,镜头前我军将士正巧渡乌江,录音师们从不同位置准确地录下了波涛声、马鸣声、战士们焦急的叫喊声……然而在这些声音所构成的生动的历史氛围里,突然会传来远方拖拉机的马达响,或者围观群众中小孩的啼哭声。录音师们的辛劳由此功亏一篑,只好无奈地要求导演“再来一遍”,这“再来一遍”意味着多少人力物力的重新付出。
也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精益求精的“再来一遍”中,一个伟大时代的历史在质朴而真实的立体再现中,生动地走来了。
向 兵文 粟石毅摄(附图片)
题图为摄制组在苏场上忙着拍摄成都入城式。
下图为导演杨光远给演员们说戏。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真实的人生
——电视专题系列片《丝绸古道话屯垦》观后
周涛
电视专题系列片《丝绸古道话屯垦》对人物的采访拍得朴实无华,让生活本身说话,让生活中的主人公说话,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现实的亲切感,充满了人生的品味。
这些来自新疆的兵团战士在摄像机镜头前轻轻松松,自由自在,是只有劳动者才有的那种率真。他们想到什么说什么,感到什么说什么,问什么答什么,随口就来,不要字斟句酌,不需藏头遮尾,反正你采访过了,就走了,放不放我也不知道,我屏幕上是个什么样子我也看不到,他们从骨子里是率真的。从片子中的一个个劳动者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劳动者率真的天性他们保留得最好,那是一种生命的原色,它是与生命,与生存方式俱在的。
纪实片,从总体而言,高于艺术片。36团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那口井,那个女人,在残酷的生命环境中,在风沙的威逼之下,无所谓,嘻嘻哈哈,处处坦然,这是一种多么顽强,多么伟大的生命力啊!
这个片子的包装还应再讲究一点,尤其是片头要讲究。那个主题歌,从宣传的角度而言可以,但要从人与环境,人与客观世界,人与人类文化史的宏观视角而言,就太阳刚了。为什么过去那些显赫繁华的古城都被风沙掩埋,只剩了残垣断壁?在永恒的大自然面前,人类总是悲壮的。这是人类无法抗衡的大背景。就像我听过的一首古老的歌《塔里木河》,那是一种深沉的博大的忧郁,那才是人生的真谛,那才是人生最永恒的东西。西部的阳刚之气,从局部而言,自然是少不了的;但人类的永恒的大忧郁,那才是最感人、最深沉的。也就是从这个角度而言,西部的阳刚再不能那么庸俗地张扬了,再一味廉价地张扬,那就是愚蠢。陕西那个安塞腰鼓,从形式看,那是一种人性自由的张扬,那个腿脚简直要踢到天上去了。但那种张扬的背后,主宰那种张扬的人生观照,还是像“信天游”一样深沉、苍凉和悲壮。
说到家,最要紧的是真实。《丝绸古道话屯垦》这一点抓住了。我们再不要那些假冒伪劣了,我们要下力气做一些改造伪文化的工作,剥去文化表面那些华丽的东西,给我们中华大地上播种真实、健康的文化品种。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电影纪录片《往事歌谣》拍成
一部以王洛宾的音乐人生为内容的大型纪录电影《往事歌谣》,已由北京威煌国际广告传播有限公司和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联合摄制完成。
这部长达88分钟的影片没有一句解说词,导演郑鸣以其从事新闻工作培养出的特有的敏感,而着意以“第一现场感”来强化纪录电影的文献价值和不可重复性,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影片以王洛宾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编配、收集及谱写的有代表性的西北民歌为音乐线,在主人公自吟自唱和旧地重游的感怀与回忆中,以王洛宾抗战时身陷狱中所作的《大豆谣》为引子,展示了一个历经80多年沧桑的艺术家的生命历程和创作道路。从而以纪录片独有的真情实感证明了坎坷与磨难是生活对艺术家最好的馈赠。
据悉,由企业投资拍摄大型纪录电影,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向兵)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北京举办圣丹斯电影节
广电部电影局和美国圣丹斯电影学会,日前在京举办了一九九五北京圣丹斯电影节。由北京派格国际文化公司承办的此次电影节,在四天时间里除放映《电视竞猜》、《黑色通缉令》等美国获奖影片和《红樱桃》、《兰陵王》等中国新片外,中美电影艺术家还就电影创作和市场开拓进行了研讨。(西文)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她爱森林更爱蓝天
——记女高音歌唱家接厚芳
张士燮
提起接厚芳这个名字,对于那些沉醉于歌舞厅的歌迷们来说,是不怎么熟悉的。可是,在我国东北广阔林区里的工人们那里,在大江南北的各个空军机场驻地的官兵们那里,对接厚芳却是不陌生的。
祖国的莽莽林海给予接厚芳在音乐旷野上驰骋的动力,祖国的辽阔蓝天又给了她在艺术天地里远航高飞的翅膀。
从在吉林森林警察部队文工团起,她就经常活跃在长白山脉和小兴安岭的广大林区,为采伐工人们演唱他们喜爱的歌曲,广大的工人群众十分欣赏她的歌声,她也对广大工人们倾注了满腔热情。接厚芳曾说过:“我热爱森林,无论过去和现在森林总在我心里生长着。”正是因为她对祖国的森林、对林业工人有一颗真挚的爱心,她用自己的歌,作为和工人群众沟通感情的心灵之桥。所以,工人们才称她是“森林百灵”。
她爱森林,更爱蓝天。她从小就做着一个让歌声飞上蓝天的梦,这个梦在一九七八年果然实现了,她来到空政歌舞团。“森林百灵”终于飞向蓝天了。她到空军后,她的歌唱艺术有了更多施展的机会,她的演唱技巧也有了更多深造的机会。她曾先后师从中央音乐学院的周美玉教授和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孟玲教授;还在林俊卿教授主持的空军声乐培训班里深造。由于不懈地努力,不断地追求,她的演唱水平有了一个新的飞跃。她的技艺的提高,不仅仅是为了在全国、全军的比赛中去拿几项大奖;也不单单是为了出国访问演出获得更多荣誉。接厚芳始终把自己的追求,放在更好地为部队的广大官兵和国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服务上。因此,接厚芳自觉把美声唱法的技巧,深深地扎根在民族文化的土壤里,使典雅与通俗得到较好的统一。她既注重发声的技巧,也注重唱情传情。所以,在她的演唱曲目中,有传统的美声唱法的艺术歌曲,也有古典欧洲歌剧的选曲,更有中国的民歌、民谣,还有民族的戏曲、京剧选段。她在歌唱艺术的园地里涉猎的门类比较多,她的艺术道路是比较宽阔的。她可以根据不同的听众对象,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因此,她受到不同层次的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的欢迎。而今,“森林百灵”终于变成一只“蓝天云雀”,她的歌声在全国各地的机场、军营、阵地和哨所飞翔。接厚芳总是满怀热情地为空军部队服务,她年年随团到部队去巡演,有时一年下去两三次,还常常到一些边远连队去演出,有时只为一两个值班的炊事员或战士演唱。她的一腔热情和一片爱心,使战士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作为一名歌唱家,她没把自己束之于“象牙之塔”,而是始终置身于广大群众之中,当他们的知音,做他们的朋友,这是极可贵的高尚艺德的体现。
“从森林飞向蓝天”这是接厚芳成长道路一种形象的概括。前不久,她成功地举办了自己的独唱音乐会,这是她演唱艺术实践的一次小结,也是她艺术道路上的一个“加油站”。她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她在这次音乐会之后,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心,更加深对艺术的求索,更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潜能,更好地拓展自己的艺术天地,让歌声飞向更美好的明天!(附图片)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古今中外论长庚》出版
《古今中外论长庚——程长庚与京剧形成研究资料集》已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收选进这本集子的五十二万字的资料,对程长庚的生平事迹、艺术造诣及其对京剧创始的贡献与经验的评述,具有广泛性与系统性,对京剧形成的有关资料与不同观点,详尽摘选,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程言)


第7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北京风雷京剧团梅派青衣刘希玲,35年勤练不辍,成绩不菲。她嗓音高亢纯正,有金嗓钢喉之誉,近日刘希玲在京举办个人专场演出。图为演出《彩楼配》剧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