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张万年参观全军战法研究成果展时强调
军事训练改革要长抓不懈
新华社兰州10月11日电(记者张钊、蔡晖)10月8日到9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在兰州军区参观了全军战法研究成果展,观看了某部战法实兵演练。他要求全军紧紧围绕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深化军事训练改革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
经中央军委批准,全军战法研究成果总结论证会日前在兰州召开。会议集中展示了近三年来全军部队和院校在战法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张万年说,今年是落实三年训练改革规划的最后一年,明年将进入深化、普及改革成果的新阶段。军委主席江泽民多次强调要改革军事训练,刘华清、张震副主席对训练改革也作了许多重要指示。全军以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训练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掀起了以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为目标的改革热潮。二是以战法研究为核心,总结了一批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战法成果。三是以训练内容改革为重点,初步形成了新一代训练大纲和教学计划。四是抓了训练领域内部的配套改革,改进了训练方法、保障和管理。更可喜的是,研究问题的思想解放了,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意识增强了,以现有装备打仗的办法更多了。
张万年指出,训练改革特别是战法研究,越是向纵深发展,难度也就越大,一定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领导和机关要进一步加大对改革的指导力度,抓好高科技知识学习和运用;继续组织部队、机关、院校和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及时把成熟的改革成果运用到训练、教学中去,促进军队建设的全面发展。军事、政治和后勤部门都要围绕军事训练这个中心,为深化训练改革创造条件。
张万年强调,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增强国防实力”。我们一定要全面加强部队的战斗力建设,更好地履行军队的根本职能。确保部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定不移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听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当代军人风采

  川西北深山中的大校群体
苏扩善余正道张诗农廖仕雄
20世纪人类社会两个崭新的工业门类:航空工业和航天工业。在研制飞机、导弹、火箭各项技术中,空气动力技术是重大关键技术之一。
要在世界航空航天舞台争得一席之地,必须发展空气动力学技术。1968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防科委空气动力研究试验基地在西南山区拉开建设帷幕。27年过去了,我国风洞中心已跻身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研究试验基地行列,其中低速风洞、激波风洞、电弧风洞以及自由飞弹道靶都属亚洲之最;具备了承担飞机、导弹、卫星、运载火箭等航空航天飞行器预先研究、选型试验、定型试验、校核研究的能力,完成我国各型歼击机、轰炸机、战略战术导弹和各类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等一系列型号的试验研究任务,取得许多重大科技成果。
铸就这一辉煌的科技大军中,有一批五六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如今他们肩上扛着专业技术大校军衔,虽然华发已生,仍执著地奋战在科研试验第一线,在不朽的事业中构筑人生。
“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当年,398位气动科技工作者唱着这首歌离开北京、沈阳,来到川西北深山之中。
女大校陆娴英,30年前大学毕业时,在杭州的母亲已65岁,听说她要到遥远的大山里,母亲流泪了。但她心中只有一条,党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志愿,二话没说打起背包就来了。这种不悔之心,促使陆娴英在几年后又动员丈夫从北京调到山沟里。30年了,人们总忘不掉那个负责3台大功率电机的姑娘,在有三层楼高的品字型截面上爬上爬下,由俊俏的少女“爬”为鬓霜已挂的老人。陆娴英说,虽然那时候“睡个囫囵觉也是一种奢侈”,但这辈子总算为党做了点事。
“倘若胡庆国还活着,当是大校群体的优秀一员。”18年过去了,人们至今还没有忘记这位红岩烈士的后代,人们有理由相信他卓越的才干和无畏的献身精神。1977年9月10日凌晨,罕见的暴雨袭击着川西北,正在建设中的8米×6米低速风洞面临着山洪的威胁。胡庆国醒了。他一开门,洪水便汹涌而入,冲得他打了个趔趄。他本能地想到风洞也正在遭此厄运。他与科技处长和后勤处长踩着齐腰深的洪水来到仓库门口时,一股山洪从右面斜劈而来,淹没了他们。
书生模样的胡庆国在风洞建设中敢闯敢干,充分施展着过人的聪明才干:低速风洞的蜂窝器,本来需要特种异型钢厂生产,由于工厂生产期限难以满足建设需要,胡庆国便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开刨床加工;气动试验用的测试天平谁也不敢接手,胡庆国用两个月时间设计了浮框式六分量天平;他牺牲后,人们走进那间临时宿舍,第一眼看到的是桌子上放着的机械手设计图纸。
许光明大校不会忘记自己考上西北工业大学后画下的“拚命三角形”,即拚命读书、拚命锻炼、拚命补充,这三角形的中心,就是他的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奋斗。每年365天,没有一天不是他的工作日。今年春节,他又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拎着水壶进了办公室,领导在这里给他拜了年。来基地做试验的家乡人都请许光明回广东,一个单位还专门要为他建立气动试验室,商调函都发来了,许光明没有答应。从1980年至今15年,他共完成161篇研究、技术报告,在23种刊物上发表论文26篇,在15个学术会议上宣读22篇论文,获部委级科技进步奖8项,被选为中国航空史研究会理事。
叶吉成、高业芝夫妇又一次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那是80年代初期。一方是家乡某厂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要从外国进口上亿元的成套设备,当地领导盛情邀请叶吉成夫妇回家乡参加这一项目。另一方是气动试验基地新的风洞正在建设中,也急需测控专业人才,但待遇和家乡相比,有天壤之别。他们一度动心了。但他们最终选择了中国气动事业。如今,夫妻大校的生活虽然清贫,但看着气动科学在腾飞发展,他们心安,没有一丝一毫的懊悔!
刘义信大校告诉我们,第一代“气动人”几乎都面临过这样的选择,但他们个个都是“少小离家老大不回”的“拚命三郎”!
这几年,不少老同志已经退休,他们本可以进城颐养天年,但却仍在“老骥伏枥”。已退休的王喜荣正在主持一项新的超高速风洞建设。他说“《从60岁开始》是一本有益的书,它告诉我60岁是人生的第二起跑线。”被人称为“事业上的老夫子”的卢奇正已退休两年,也在主持着一个重要课题,尽管家庭有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但他目前还没有回城的念头。他们要将余热释放在气动事业上。
当年,这些大校们正值风华正茂;如今,当他们亲手将中国气动科学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时,对后一代又寄予了厚望,毫不犹豫地帮他们选择了自己曾经走的路。在基地采访月余,我们不经意地发现了夫妻大校、子承父业的线索。粗粗地翻阅采访本,仅记下的夫妻大校就有十几对,两代“气动人”的家庭已达数十个。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
新密市干部与贫困户“结亲”
本报讯河南省新密市在搞好对口扶贫的基础上,今年又推出一个领导干部同一个贫困户结亲的“一结两帮”扶贫办法,转变干部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
近几年来,新密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一些贫困乡村仍然累扶不富,有的地方还出现了由富返贫现象。到去年年底,全市68万人口中仍有7万人处于贫困线以下。
为加快扶贫步伐,新密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年在全市开展“一结两帮”扶贫活动,要求全市每个副科级以上在职领导干部同一户贫困户“结成亲戚”,通过科技与信息引导、经济资助等形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这项活动由民政部门提供贫困户名单,由组织部门把名单分配给领导干部,使领导干部同贫困户结成了“一帮一”的帮扶对子,帮助贫困户改善生活条件,发展生产,找到致富门路。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有833名干部同850户贫困户“结亲”,还出现了“一人帮多户”,单位全体干部包贫困户,农村党员、干部、个体户、专业户帮助贫困户等形式多样的“一结两帮”活动。
“一结两帮”活动开展以来,新密市的干部都结合实际为贫困户制定了致富计划,为贫困户送钱、送物。帮助1名大学生和36名失学儿童恢复了学业,资助了360余名学生在校就读,为贫困户赠送科技书籍4300余册;帮助422户贫困户养牛、养羊、养猪,帮助213户发展了庭院种植业,为贫困户送去致富信息500余条。预计到今年底,领导干部帮扶的850多户贫困户将有700多户实现脱贫,贫困户人口总数将从去年的7万下降到6万。(王同良)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王宪锁干殡葬工作获殊荣
本报讯河北省宁晋县殡仪馆馆长王宪锁,带领职工谱写了一曲曲艰苦创业之歌。他本人连续四次被评为省殡葬先进职工、省民政系统劳动模范,今年又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王宪锁干殡葬工作已有二十个春秋。上班时间,他接触的是各种死因的尸体,看到的是愁眉苦脸,听到的是哀乐、哭声;社会上一些人对这个行业抱有种种偏见。共产党员王宪锁决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改变这一世俗偏见。他平时工作不怕苦、不怕脏和累;关键时刻,他总是身先士卒。即使当馆长这几年,经他接尸火化的尸体达八百多具。
为了使殡葬工作达到服务规范,他先后攻读了《现代殡葬管理》、《尸体整容防腐学》,带领职工绿化美化环境,布置了死者家属休息室、整容室,添置了尸体冷藏棺、清毒防腐柜等服务项目。而今,这个殡仪馆被评为县文明单位。(段同刚陈孟昌)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第三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在京颁奖
本报北京10月11日讯第三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颁奖大会今天在这里举行。国务委员彭珮云、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以及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等部门的负责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作者颁奖。
这次获奖的作品(节目)共有167件,其中两个获特等奖、20件获一等奖、二等奖46件、三等奖99件,是从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首都各新闻单位推荐的460件作品(节目)中选出的。人民日报的社论《高扬不屈的旗帜》和特写《款款深情、殷殷期望》获一等奖,另有10件作品获二、三等奖。
这次活动是由中国残联、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共同举办的。
(孙朝辉)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打破旧模式探索新制度
我国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本报北京10月11日讯新华社记者刘思扬、本报记者张严报道:改革开放10多年来,我国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进入了以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为目标,以推行公务员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分类管理、制度创新的新阶段。
记者从人事部了解到,10多年来,我国对人事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适当下放干部管理权限,赋予企业、事业单位相应的用人自主权;打破了干部任用上的单一委任制模式,实行了委任、选任、考任、聘任等多种任用形式;在政府机关全面推行公务员制度,初步建立起分类管理的人事体制;企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也有一定进展。通过这些努力,人民群众关心的用人问题上的一些不正之风正逐渐纠正,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正逐步形成。
各级人事部门在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制度方面进行了广泛探索。建立了选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制度,1984年以来,共选拔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000名,各地区各部门选拔各类优秀专家、拔尖人才25000多名;建立博士后流动站428个,博士后研究人员达4100多人;建立了政府特殊津贴制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11万多人;人才流动难的局面正在打破,人才市场体系初步建立;符合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的工资制度初步建立;进行了职称改革试点,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跨世纪的“百千万人才工程”已启动;继续教育、智力引进等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