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月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十一年内战终告结束
斯政府同猛虎组织明日停火
新华社科伦坡1月6日电(记者胡光耀)斯里兰卡总统钱德里卡·库马拉通加今天在这里宣布,斯政府同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之间从1月8日起正式停火。
库马拉通加是在斯议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策报告时宣布双方的这一重要决定的。她说,政府在过去的三个多月里为民族和解作出了努力。政府同猛虎组织举行了两轮谈判,和平进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
她表示,政府将在以后的谈判中提出给予泰米尔族人聚居的北方地区更多自治权等一系列和平建议。她指出,如果猛虎组织接受这些建议,斯里兰卡就能实现和平。
斯政府同猛虎组织定于1月14日继续举行谈判,以讨论开放连接贾夫纳半岛的通道等问题。在3日举行的第二轮和谈中,双方就停火、恢复贾夫纳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渔业活动达成了协议。
自1983年以来,猛虎组织在北部贾夫纳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为建立一个独立的泰米尔国而进行游击战争。持续11年的内战使3万多人丧生,几十万人沦为难民。


第6版(国际)
专栏:

  框架协议按计划进行
美将在本月把重油运往朝鲜
新华社华盛顿1月5日电五角大楼发言人5日在这里表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正按照朝美1994年10月签署的框架协议冻结其核计划,美国将在本月内把重油运往朝鲜。
美国国防部一名高级官员在记者招待会上说,“迄今为止,朝鲜已经关闭了位于宁边的一座5兆瓦核反应堆,并不再向它添加燃料”。
这位官员还说,朝鲜还按照朝美框架协议停止了另外两座更大型的核反应堆的建设。
此外,朝鲜还封闭了和宁边的石墨反应堆有关的实验室、核燃料仓库、核燃料制作装置和其它有关设施。
这位官员还指出,朝鲜“这些做法都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人员的证实,而且是按照朝美框架协议的时间表进行的”。
这位官员最后表示,在朝鲜冻结其核计划已得到证实的情况下,执行朝美框架协议的决定性阶段可告结束。
这样,美国将按照协议在本月内向朝鲜运送5万吨重油(价值约470万美元)用于发电,第二批大约10万吨重油预计也将于今年9月份运抵朝鲜。


第6版(国际)
专栏:

  车臣危机
叶利钦再次召开安委会
美欧要求俄停止军事行动
俄同意欧安组织参与解决
本报莫斯科1月6日电记者许恒声报道:今天,俄联邦安全委员会在叶利钦总统的主持下在克里姆林宫召开会议。
安全委员会认为,在车臣共和国恢复宪法法制和法律秩序的“军事阶段”接近完成。
会议指出,在继续寻求政治解决车臣问题的途径的同时,必须在近期内制服武装反抗,全部解除和消灭非法武装的任务,保障为在车臣境内恢复宪法法制和法律秩序而创造有利条件。
叶利钦总统在会议开始时说,会议应讨论关于完成安全委员会和总统命令提出的“在车臣建立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措施”的任务,以及讨论停止轰炸格罗兹尼问题。叶利钦总统说,据他所知,轰炸没有停止。他认为,必须准备逐步停止武装部队在车臣的军事行动,并把解除非法武装的任务交给内务部门处理。他强调,必须关注车臣民族复兴政府的活动,以及俄政府部门参与解决车臣经济生活的问题。
参加会议的有切尔诺梅尔金总理,议会上院主席舒梅科,议会下院主席雷布金,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内务部长叶林,俄对外情报部门负责人普里马科夫,联邦反间谍局局长斯捷帕申,联邦边防局局长尼古拉耶夫,副总理沙赫赖,外交部长科济列夫,安全委员会秘书洛博夫等。
新华社华盛顿1月5日电俄罗斯方面已证实,俄罗斯将对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参与解决车臣冲突敞开大门。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里斯蒂娜·谢利5日在华盛顿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是4日晚些时候与俄罗斯外长科济列夫进行30分钟的电话交谈时获悉上述消息的。
谢利说,科济列夫“表示他完全理解车臣局势的严重性”,他“非常坦率地称车臣的局势是可怕的和悲剧性的”。他说,他确信车臣局势没有按叶利钦总统所希望的那样发展,并称俄罗斯已对寻求利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帮助解决车臣危机打开了大门,但眼下尚未作出具体方案。
在电话交谈中,克里斯托弗对车臣局势深表“严重关注”,并表示“通过谈判解决冲突和使伤亡减至最低限度的强烈愿望”。
据报道,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5日已要求俄罗斯立即停止在车臣的军事行动,并对俄罗斯在车臣采取的军事行动进行了谴责。据悉,克里斯托弗和科济列夫将于本月17和18日在日内瓦会晤,就“范围广泛的国际问题和双边问题”进行磋商。


第6版(国际)
专栏:

  加利主张调整维和行动
李肇星强调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本报联合国1月5日电记者许世铨、何洪泽报道:新年伊始,加利秘书长在今天举行的大型记者招待会上说,当前有两个最紧迫的问题。一是和平与维和。二是发展问题。加利强调预防外交比冲突发生以后的政治军事手段要好。他认为,对维和行动最危险的是在它没有能力时却要它使用武力。因此,应避免要求它执行强制性的任务。他还指出,维和部队的统一指挥是一个重要原则。
中国代表李肇星大使强调,执行维和行动必须遵守《宪章》的原则,特别是尊重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他指出,应当划清维和与强制实行和平的界限。
李肇星还说,所有成功的例子都说明,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争端和冲突是十分重要的,将来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努力。


第6版(国际)
专栏:

  金泳三谈“国际化”目标
本报汉城1月6日电记者徐宝康报道:韩国总统金泳三今天在总统府青瓦台举行新年记者招待会,提出了今年韩国为实现“国际化”的6项政策目标。
金泳三提出的实现“国际化”6项政策目标是:增强政府的竞争力;开创地方化时代;经济在牢固的安定基础上,提高竞争力;确保人民生活安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南北和解和合作中,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推进“国际化外交”。
金泳三说,韩国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增强政府的竞争力。要精简政府机构,提高行政效率,改善公职人员的风气。政府决不允许任何不正之风存在,尤其是税务业中的腐败现象,必须根除。
金泳三在谈到经济问题时说,去年,韩国经济增长率为8%,物价增长率为5.6%,出口增长了17%。今年的物价要控制在5%的水平。为此政府将大幅度放宽限制,以使企业进行公平竞争。政府将促进金融的开放,以减轻企业的金融负担。
金泳三说,政府要同犯罪和各种事故危险做斗争,要大力推进教育改革。
在南北关系上,金泳三说,韩国将采取措施分阶段促进南北之间的经济合作。金泳三在谈及韩国的“国际化外交”任务时说,韩国应当主动参与到正在形成的新的世界秩序中去,发挥应起到的作用和责任。


第6版(国际)
专栏:

  密特朗谈防务政策
 法不改变核威慑战略
据新华社巴黎1月5日电(记者梁贵和)法国总统密特朗5日在接受法国三军参谋部全体军官新年团拜时重申,核威慑仍然是法国防务理论的基础。
密特朗指出:“核威慑战略仍然是我们防务体系的中心,法国既不会改变它的威慑战略,也不会在短期内将这种威慑战略在欧洲扩展。”在谈到欧洲共同防务问题时,密特朗列举了包括法国在内的一些西欧国家创建的全欧性军事力量,如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军团、法—意—西欧混合部队、法英空军联队、法德军备局等。
他认为,这些表明,欧洲共同防务建设“正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他强调,欧洲要切实推进防务一体化建设,以加强西欧联盟。
关于北约与法国的关系,密特朗重申,法国是北约的一员,但并不想因此而参与这一组织的军事决策。密特朗说:“美国人有很长一段时间害怕欧洲建设共同防务体系,但最终他们明白了我们是善意的。我们完全可以在不松懈同北约关系的前提下建立欧洲的共同防务体系。”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指责以军蓄意杀害巴警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月5日电巴勒斯坦自治领导机构计划和国际合作部长沙阿斯今天指责以色列军队2日晚在加沙边界埃雷兹以军检查站打死4名巴勒斯坦警察的行为是“蓄意谋杀”。
沙阿斯在埃雷兹检查站参加巴以联络委员会会议时说,如果以色列士兵当时能与距检查站仅几百米远的巴以联络处取得联系的话,“交火就会在一分钟内停止”。然而,“枪击却持续了20分钟。”沙阿斯说,他仍在等待巴以联合调查小组对这一事件的调查结果。
以色列电台早些时候宣称,巴以调查小组的调查结果表明,巴勒斯坦警察当时正准备伏击在埃雷兹检查站以南执行巡逻任务的以色列士兵。但是巴勒斯坦方面坚持说,以军袭击巴勒斯坦警察是一种“故意的行为”。
据报道,以军在2日开枪打死7名巴勒斯坦人之后,4日晚又在约旦河西岸拉马拉附近开枪打死4名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成员。同一天,在埃雷兹以军检查站附近还发生两起枪击事件。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朗军机坠毁空军司令遇难
据新华社德黑兰1月6日电据德黑兰电台今天广播,伊朗空军的一架C—140运输机5日晚在伊朗中部的伊沙拜罕机场降落时坠毁,机上的伊朗空军司令萨塔里、4名将军及其他7名军官全部遇难。
广播说,这些军官在完成一项军事任务后,在伊沙拜罕的一个空军基地乘飞机起飞后不久出现技术故障,在伊沙拜罕机场迫降时突然坠毁。目前,伊朗有关方面正在就飞机失事的具体原因进行调查。


第6版(国际)
专栏:国外特写

  康斯坦察大海难
本报记者张志鹏
1月4日深夜,悬挂着香港旗号的“优秀号”和巴拿马旗号的“巴黎号”货船在罗马尼亚康斯坦察港口海域沉没,两船约60名船员全部遇难,无一生还。这是康港历史上发生的两起空前的大海难。
“优秀号”为21000吨的货船,“巴黎号”25000吨。这两条船在港口外锚地已停留3月,待装完尿素后驶往目的地。
连日来,暴风雪袭击欧洲大陆。罗马尼亚康斯坦察港所在地的黑海沿岸,大雪纷飞,风力8级以上,时速30米/秒,海浪高达10米。海边的能见度为零。
1月4日上午,康斯坦察港务监督决定与停留在港口的各船加强联系,提请所有大船尽快从外锚地驶往海域,并劝中等和小吨位的船只驶进避风港。接到港务监督的信号后,停泊在外锚地的其他12条大船相继驶出外锚地,而只有“优秀号”和“巴黎号”未听从港务监督的指令,理由是轮船主机未作好起航准备。港务局询问两位船长要否进行必要的帮助,答曰:“不需要”。
19时,港务监督首先收到“优秀号”呼救信号,紧接着又收到“巴黎号”呼救信号,但为时已晚。30米/秒的大风把这两条货轮刮向海堤,并与海堤猛烈撞击,顷刻之间船体即遭严重破坏,海水大量涌入。20时,一船长发出要求火速派拖船营救信号,3分钟又重复此信号。21时后与两船的无线电联系全部中断。22时,两船开始沉没。23时,尚有几名船员从桅杆和烟囱上发出求救信号。
接到求救信号后,港务监督立即派出“海啸号”拖船、潜水队以及海军“勇士号”,还有英国拖船“史密斯号”也前往出事地点营救。经多方搜寻,在沉船处未发现任何活着的船员,只见在海面上飘浮的空救生圈。5日,在距肇事地点几十公里的海滩上,发现几具尸体。
康港港务局官员说,造成这起空前大海难的原因,除了风暴、8级海啸、10米高的海浪等恶劣的气象条件外,船长未遵守港务监督的指令以及船的技术状况不佳也是重要因素。
        (本报布加勒斯特1月6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俄罗斯通讯

  中国花灯首展莫斯科
本报记者许恒声
冬季的莫斯科,天色暗得早。但在夜幕下,位于市中心附近的高尔基文化公园内却是欢声笑语,灯火辉煌。中华人民共和国花灯展正在这里举办。
中国花灯已有千余年历史。近年来,能工巧匠们在民间花灯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制作出把音响、形象和动作融为一体的新型观赏花灯。由吉林省和长春市及淄博市和俄联邦文化部等单位共同主办的这次灯展,是中国花灯首次在亚洲以外的地区展出,也是中俄两国近年来一次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参加这次展出的共有19组大型花灯。
大型花灯《大观园》是根据《红楼梦》的有关情节制作的,艺术形象动人,场景逼真。记者在《黛玉葬花》一景前遇到了前来看灯的母女俩。母亲50年代在中国工作过,女儿是研究东方文学艺术的,也到过中国。她们说,在这里欣赏花灯,仿佛又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中国。在另一组大型花灯《鲤鱼跳龙门》前面,一位俄罗斯妇女正在给小女儿一字一字地念写在木牌上的俄文说明词,还有一位曾在中国工作过多年的学者正在给小孙子讲述这段动人的传说,勉励他要奋发上进,刻苦学习。
灯展中播放的中国民乐曲调优美动听,吸引了不少音乐爱好者。灯展头一天,一位俄罗斯中年妇女在花灯《娶新娘》附近徘徊,向参展人员道出了自己的要求:她非常喜爱这组花灯的配乐《百鸟朝凤》,要求为她复制一盘录音带。她的这一愿望自然得到了满足。
灯展负责人马成良先生对记者说,这次灯展原定在莫斯科要展出3个半月,但因为圣彼得堡等好几个城市纷纷要求去那里巡回展出,所以不得不缩短在莫斯科的展期。
            (本报莫斯科1月2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西哈努克再次呼吁团结建国
柬埔寨王国国王、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6日再次呼吁柬埔寨不同派别停止互相残杀,实现和平与和解。西哈努克国王是在王宫举行祭礼时发出这一呼吁的。他说,柬埔寨人民应该团结得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共同建设自己的国家。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波黑维和部队发言人指责多尔
联合国驻波黑维和部队新闻发言人伊万科5日发表声明,指责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多尔要求美国政府单方面解除对波黑穆斯林的武器禁运。据报道,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多尔4日在美国国会声称,如果联合国安理会不通过解除对波黑穆斯林武器禁运的决议,美国政府应在今年5月1日之前单方面解除对波黑穆斯林的武器禁运。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阿内政部长理事会会议闭幕
为期两天的阿拉伯内政部长理事会第12次会议5日在突尼斯闭幕。本次会议重点讨论了有关阿拉伯国家共同维护安全,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的问题。
(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南非共产党全国主席去世
当地时间6日凌晨3时许,一位将毕生献给南非黑人解放事业的白人、南非共产党全国主席、南非政府住房部长乔·斯洛沃在约翰内斯堡家中溘然长逝。今年68岁的斯洛沃出生于立陶宛,8岁随父母来到南非。
(本报专电)


第6版(国际)
专栏:科技漫话

  信息高速公路通向何方
吴季松
三、信息高速公路将于何时开通?
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高速公路是可行的,它将于何时开通却是广大读者关心的又一问题。当然,开通信息高速公路除技术要求外,还存在资金、法律和体制与观念的问题。从资料分析来看,美国政府给这个计划规定了最低要求、中期计划和远景目标。
美国总统克林顿于1994年1月25日在《国情咨文》中对最低要求的解释是:争取在2000年以前把全国的公共设施联系在一起。中期计划是到下个世纪初使大部分美国家庭入网,实现多媒体普及化。最高要求是用15—20年的时间建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全国——最终是全世界的——电子通信网络,四通八达,将每个人都连在一起,并能提供想象得出的通信服务”。美国副总统戈尔还说:“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是一场将促进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信息革命性的社会变革。”
美国要实现最低要求,资金不是大问题,2000年以前美国政府虽说只出资区区33亿美元,但是企业界对此表现出很大热情,仅贝尔公司就宣布在7年内拿出160亿美元来建光纤传输系统;此外,按目前计划,自1996年以后美国政府每年拨出7.5亿美元的专项资金,只占年度财政预算的0.5‰,根据需要追加也是完全可能的。最低要求涉及的只是公共设施,法律问题不大,体制与观念问题也不明显。因此,最低要求如期达到是可能的。
中期计划难度很大。这个计划需4000亿美元,占美国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5%,而美国政府的专项经费仅350亿美元。如果分解在10年期限内,每年大约只占同生产总值的0.5%;从目前企业界闻风而动的势头来看,资金问题也是有可能解决的。对中期计划遇到的存储、入户和软件等一系列技术问题以及统一技术标准的问题从科学技术发展进程来看,是可能解决的。至于因用户激增和企业界广泛参与而带来的法律问题,从美国众议院1994年6月通过的为信息高速公路排除障碍的法案来看,只要政府下决心,也是可以解决的。中期计划要求大部分美国家庭入网60%就算大部分,目前美国家庭计算机普及率已达31%,这一目标也是可以达到的。因此,中期计划可能比预期有所拖延,但还是可能实现的。
    四、“信息高速公路”通向何方?
“最高标准”要求全民入网,每一户,甚至每一个人都能利用信息高速公路。这里的资金、技术和法律的问题是空前的,虽说解决这些问题的困难极其巨大,但目前看来并非不可能。关键问题在于体制和观念的变化,就是戈尔提到的“社会变革”。
体制和观念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信息本身的普遍性、公开性和共享性与私有制度和拜金观念的矛盾。信息和知识与物质和资源不同。物品可以私有也可以公有,但在同一时刻,物品只能由有限的人使用,物品要折旧,使用的人越多其价值越低。信息和知识可以私有也可以公有,但可以由无限的人同时使用,使用的人越多其价值越高。
对此,美国公众已有担忧,纽约法律科学院的媒体研究中心主任艾伦·海蒙德说:“在某种程度上,如果你没有钱,你就没有(信息高速公路)使用权。”迈克尔·安托诺夫在美国《大众科学》1994年5月号上撰文说:“信息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将自然地倾向‘信息隔离’和‘电子歧视’。”美国英特尔公司总裁说:“与其谈论信息资源的公平享用,还不如先谈论美国社会食品、住宅和医疗服务的公平享用。”
如果信息高速公路的倡导者和设计者的思想仍停留在“汽车高速公路”的水平上,那将会有事与愿违的可能。在“信息高速公路中运行的不是汽车和摩托车,而是电子和光子;各个终端不是加油站和货仓,而是智能计算机和多媒体;运送的不是货物,而是信息;“信息高速公路”中的“司机”可以自设“关卡”(加密),飞跃“关卡”(用智能计算机解密),可以自制“货物”(信息)。因此对信息高速公路进行宏观调控是必然的。
“信息高速公路”的使用也将有巨大的观念问题。例如,在转播国际科技会议时,能把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当成球星给他们“出场费”吗?在转播名医手术时,能把他们当成歌星给“表演费”吗?即使给了,给不给病人呢?大概和这些远景估计有关,贝尔大西洋公司去年拟出资250亿美元为“信息高速公路”购买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公司——美国电信公司,这个被预言为本世纪最大的企业兼并行动经多次谈判后告吹,因为目前还难以看到全民参加后利润会成正比增加的前景。
应该承认,公众参与和信息共享的原则,也应该认识到知识的金钱价值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知识,向知识无价和公有过渡。应该看到当信息和知识财富的总量大大超过物质财富的时候,整个世界将进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信息共享和知识公有的智力经济社会。
从对“信息高速公路”的最高要求,也就是建立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来看,有两种可能的前途:其一是由于体制和观念的限制,做不到全民共享,该计划流于形式,实质失败;其二是尽管未必与制定者的本愿一致,但大大促进了信息和知识财富的社会化和实际共享,从而产生社会变革。
                            (下)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躲避战火 告别家乡
1月5日,一名女孩与家人同乘汽车离开车臣,在经过车臣和达吉斯坦交界的边防站时,她将小手搭在车窗玻璃上,似乎是在向家乡告别。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