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月7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周末)
专栏:

  本世纪古籍整理出版的巨大工程
《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出版工作开展
——宋木文、顾廷龙答记者问
《续修四库全书》作为本世纪内中国最大的一项古籍整理出版工程,从1994年7月正式进入编纂实施阶段,引起海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有关本书编纂出版的一些问题,本报记者访问了《续修四库全书》工作委员会主任宋木文、编纂委员会主编顾廷龙。他们就其中问题作了回答。
    继往开来,实现数代学者百年心愿
记者:为什么要编纂《续修四库全书》?
顾答:《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中期由朝廷组织当时在各学科领域最有成就的学者编纂的一部大型百科性质的丛书,共收书3400余种,分隶经史子集四大部45类,汇集了乾隆以前的历代重要著作,基本涵括了到那时为止各学科领域的优秀典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在下令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寓禁于征,抽毁、全毁、删改了不少图书,加上编纂者的学术偏见,一些在当时条件下应该选录的优秀著作没有入选,这是《四库全书》的不足之处。
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乾隆中期以后至辛亥革命(1911年)以前,中国学术文化又凝聚了大量极为重要的成果,其中特别是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思想文化学术方面出现的新思潮,清代中后期科学技术的新收获,加上一些散失海外的古籍善本回归故土,秘藏民间和以稿本形式传世的优秀著作不断发现,这些数量可观的古籍还来不及进行系统整理。《四库全书》编成已逾二百年,从光绪中叶(约1890年前后)至今,一百余年来,数代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曾多次倡议续修《四库全书》,但因种种原因,这个愿望终未实现。今天我们通过编纂出版《续修四库全书》,要对中国古籍作一次大范围的调查和整理,既可为《四库全书》匡谬补遗,又能继往开来,对清代乾嘉至辛亥革命以前的学术文化发展进行新的归纳总结。
    盛世修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记者:编纂“续修”这一巨大文化工程难度会是很大的,你们是怎样下决心组织编纂的?
宋答:首先是考虑我们国家的大环境。当前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学术繁荣,具备续修《四库全书》的最有利的社会环境。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古籍整理研究和出版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一部网罗国内各藏书单位丰富收藏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已经编成,即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齐。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直接主持的《中国古籍总目》和《中国古籍总目提要》,已经集合起一大批古籍研究专家,特别是各图书馆的版本目录学家,正在对全国存世的古籍进行全面普查,并将逐步提供完整的古籍联合目录,为编纂《续修四库全书》打下扎实的基础。上海古籍出版社自80年代影印《四库全书》后,一直有续修《四库全书》的构想,该社拥有古籍整理出版人才的优势,并有编辑、出版大型古籍整理项目的丰富经验,使编纂和出版两方面的力量形成最佳的结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为《续修四库全书》提供经济上的有力支持。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经过统筹考虑,充分准备,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决定编纂出版《续修四库全书》。
    精品荟萃,构筑中国基本古籍的大型书库
记者:《续修四库全书》作为一项巨大古籍整理出版的文化工程,它究竟包括哪几方面书籍?
顾答:《续修四库全书》选录的范围是相当广的,可以说它包括《四库全书》以外的现存的所有古籍,其中既有成书在清代乾隆之前而未收入《四库存目》的,又有《四库全书》成书后至辛亥革命的著作。《四库全书》以前的书大体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四库存目》。清廷修《四库全书》时,把一些价值不高或有碍于清廷统治的书,列入存目。存目的书,现在约存4000余种,我们认为其中一部分还是可取的,我们将根据学术和版本价值,精选其中一小部分列入这套大书中,而不是把“存目”所列之书全收,因而《续修四库全书》与正在进行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是不同的两部书。第二部分是《四库禁毁书》。这次只选其中有出版价值的著作。第三部分是《四库全书》未收的其他方面有价值的著作。这三个部分预计收书1200—1300种,约占《续修四库全书》的1/3。
《四库全书》以后的著作,数量很多,可分为刊印书和稿本两种类型,包括明清二代的宫廷档案和近代出土的古代重要典籍以及原《四库全书》编纂者所轻视的戏曲、小说。这两类书预计收书3800种左右,约占全书的2/3。
总之,《续修四库全书》所选的古代典籍都是具有学术性、史料性,并注重各学术门类、流派的代表性著作,尤其是注重名家、名著及已有定评的著作。全书共收书5000余种,精装1800册,为《四库全书》的1.5倍。每种入选图书,均选取最佳版本影印,使读者能有幸获睹四库馆臣未能见到的大批宋元刻本、名家稿本。每种书均请专家撰写简明扼要的内容介绍,反映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续修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配套,将构起一座基本古籍的大型书库,对保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谨慎操作,力争高质量完成编纂出版任务
记者:怎样保证这套大书的编纂质量?
宋答:《续修四库全书》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较之当年修《四库全书》有不少有利和方便的条件,如古籍收藏比较集中,全书采用影印方式,不须一一重抄,时间上可以节省。但总体工作量依然很大,特别是编纂、出版工作的难度很高。我们决心采取慎重从事的态度,从选目、定本到撰写内容介绍,都要经过严密论证,谨慎操作,确保学术质量。目前编纂体例已进行多次认真讨论,确定了编纂和出版的步骤和方法,我们计划每一类都请这方面的专家对选目进行充分的论证。现在经部易类的选目已经制定,并请有关专家审查和广泛听取意见,确定选书近250种,开始投入清点、配补和拍摄过程,已进入编辑出版、印制过程,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使本书成为高质量的典雅精美的出版物。万事开头难,开好头也最重要,如果一切按原定计划顺利进行,预计到2000年前全书可以如期完成。由于《续修四库全书》工程太大了,动用的人力物力也太多了,我们的责任太重了,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全力以赴,扎扎实实地工作,不断提高编纂和出版的质量,使我们出版的这一部大书,能体现我国的学术水平,具有学术性和权威性,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第12版(周末)
专栏:周末谈

  舞台需要平和的空气
慕厚
近日来,文艺圈中不断有争斗之事传出,似乎我们那些可爱的歌手和演员们除了在舞台上尽显他们的风采之外,也颇愿意在生活的大舞台上做一次“强者”,逞一回英豪。歌手与歌手之间,经纪人与歌手和乐手之间,演员与记者之间,本应和谐协调礼貌相待的关系却因为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而弄得不可开交,轻则冷嘲热讽,言语不恭;重则拳脚相加,大打出手。结果往往是获胜者洋洋得意,失败者咬牙切齿,由此新的一轮角逐又在酝酿之中。
一位深谙此道中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的人士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文艺圈要想健康正常地发展,必须要打破种种人为设置的壁垒,精诚团结,树立起良好的心态,把主要精力放在艺术上。
据一家杂志称:某知名歌手在一个地方工作期间,曾经拒绝与另一名歌手合影留念。这位歌手事后还不只一次地向人讲述他拒绝的经历,似有得意夸耀之状。
我不知这位歌手在不厌其烦地与人谈论此事时是否有脸面大增的感觉,也不知那位撰稿人在渲染这段故事时是何种心理,反正,我是感到了一阵莫名的悲哀和失望。不管是什么样的理由,不管有何种背景,以这番毫无礼貌的方式来对待一个远方的同行是无论如何说不通的,更不用说,此举还会使自身的形象受到不必要的损伤。
我们在舞台上高唱着人与人相互理解的颂歌,我们在影视中表演着人与人宽容爱护的故事,我们演绎人间最美好的感情,换取了听众和观众的泪水,我们咏叹生活的温暖,让人们即使在痛苦难当的时刻也不会忘记生命的价值。然而,当我们嘴里不断地重复着爱这个伟大而崇高的字眼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让自己以一片平和之心来对待身边的人和世界?
我想,如果我们的歌手们在舞台下也能咏唱着美妙的旋律,我们的演员们在银幕外也能以一种可亲可爱的面貌出现,那么,我们的世界是不是可以多一些欢笑,少一些嘈杂,多一分爱心,少一分憎恨?如果我们都能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去努力进取,谦虚平和,我们的歌声中是不是能够洋溢着真正的美?


第12版(周末)
专栏:经典唱片

  交响组曲《天方夜谭》新版本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交响组曲《天方夜谭》在爱乐者的心目中占有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这首作品不仅演出频繁,而且唱片版本极其众多,令广大乐迷们津津乐道。一般爱乐者们所推崇的指挥大师比彻姆与其所创建的皇家爱乐乐团于1957年录制的版本,被许多唱片“指南”评为必听名片,使爱乐者趋之若鹜。最近,由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引进的一批皇家爱乐乐团录制的名曲唱片中,有一张指挥家巴里·沃兹沃斯与这个著名的英国交响乐团合作的《天方夜谭》的录音(编号:SCD—084),听后让人深深地感受到这个虽然历史不长但却名声显赫的乐团几十年来在其发展历程中所树立的演奏传统和风格的变化。
同一张唱片上还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另一首作品《西班牙随想曲》,这位管弦乐色彩大师在他的乐曲中淋漓尽致地调动和发挥了管弦乐队在声音色彩上所能实现的一切手段。两首作品都可以算做作曲家的代表性篇章,曲中除了丰富的乐思和精巧的创意之外,更多的是精致的管弦乐色彩变化和细致入微的音乐表现,特别是前者对于标题性构思的运用,既传递出古老的东方传说故事的神韵,又体现了音乐中的异国情调,无论是风俗性的场面还是风光景物,都使乐曲中含有一种极其独特的迷人的特点。
这张唱片录制于1993年,崭新的数字录音技术为音乐增色不少。乐曲的音场极为宽广,且纵深感很强,残响丰厚,层次鲜明生动,但绝无混浊不清之感。皇家爱乐乐团出色的弦乐声部在曲中表现突出,特别是在乐队齐奏时,辉煌而璀璨的音色弥补了铜管声部由于张力欠佳而体现出的不足。乐曲气势不凡,沃兹沃斯似乎并不着意刻画曲中的文学性内容,而是将重心放在了渲染色彩和烘托气氛上。
作为当代英国最出色的指挥家之一的沃兹沃斯目前是皇家芭蕾舞团和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团的音乐总监,在指挥舞剧演出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声誉。现在他又开始在交响乐领域开拓了自己的艺术范围,与伦敦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和皇家爱乐乐团等英国一流乐团建立起了融洽而牢固的合作关系。在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出版的这一套皇家爱乐乐团的激光唱片中,有不少是他指挥的作品。


第12版(周末)
专栏:

  舞坛“棒小伙”汪洋
二炮政治部歌舞团青年舞蹈演员汪洋,是很着人喜欢的那种男孩。他虽然只有19岁,眉宇间与谈吐间也时常透着稚气,但一走上舞台,一进入角色,他就表现得非常自信和成熟。今年第四届“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青年组中国民间舞决赛中,汪洋在维吾尔舞蹈《刀舞》的表演中,以娴熟流畅、凝练明快、极富表现力的特点,给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进入了民间舞表演“八佳”的行列。评选为“八佳”之一,对一个青年舞蹈演员来说,这是引以自豪的成绩。
汪洋自信但无轻狂,他对自己与对手的差距看得挺透,他认为自己所长是形体条件好,基本功扎实,表现力强,不足是舞台经验不足。汪洋这是第二次参加“桃李杯”比赛,第一次参加了少年组比赛,当时因为曲目没选好,只获得了优秀参赛选手。这次参赛,他刚过青年组最低年龄线,同那些已崭露头角的演员们同场角逐,难度加大了,但汪洋还依然那样自信,在比赛中出色地发挥了自己的水平,从而成为“八佳”中年龄最小的获奖演员。
汪洋出身于云南昆明一个艺术世家,爸爸是体操运动员,妈妈是少儿舞蹈编导。妈妈可以说是他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小汪洋4岁上舞台,在11岁考入军艺之前所表演的节目,大多出自妈妈廖平之手,妈妈的精心雕琢,使汪洋拥有了一个比较好的表演基础。汪洋6岁进入昆明市红领巾艺术团,8岁随团出访日本。11岁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16岁分到二炮政治部歌舞团。这期间,他一直凭借自己的实力,担任领舞。1992年,在全军第三届文艺会演中,他领舞《沂蒙儿女》获表演三等奖。1994年,他参加第四届“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军队选拔赛中,一举夺得第一名。这次“桃李杯”比赛,竞争非常激烈,为了使汪洋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辅导老师黄少椒、吾买尔、李宝铎、蒋春精心合作,为他创编了新颖独特的维吾尔舞蹈《刀舞》,这个舞蹈尽情地发挥汪洋脚下功夫好,内心表现力强的特点。老师们对汪洋异常赏识,他们认为汪洋不仅表现力好,而且表现欲望强,是不可多得的好演员。


第12版(周末)
专栏:

  胡楚南向“心连心”艺术团捐款
香港企业界人士、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顾问胡楚南先生,最近为解决新疆和田地区各族人民的饮水困难,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主动捐款50万元人民币,为该地区打造水井;为鼓励中央“心连心艺术团”坚持面向基层为各族人民服务的方向,决定向该团每年赞助10万元人民币,作为演出活动的经费;他还为弘扬中华文化,宣扬中国舞蹈成就,倡议出版《当代中华舞坛名家传略》、策划推出“’95金秋中国杰出舞蹈家舞蹈晚会”,并为此慷慨赞助人民币40万元。据悉,此后胡楚南先生还要为国家教委和《人民日报》海外版主办的评选十佳大学生的活动及北京舞蹈学院校董基金会等继续提供赞助。胡楚南先生的这些义举,受到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评价。


第12版(周末)
专栏:生活百科

  着装的T·P·O原则之一 时间原则
张侠
现代着装艺术,不仅讲求怎样穿戴漂亮,更讲究服饰的整体美和和谐美。人们常常在对摩登时髦的追求和社会传统习惯的遵从之间徘徊,但是,即使这两者之间存在一条鸿沟,那也不是不可逾越的——其桥梁便是着装的T·P·O原则。着装的T·P·O原则,是指选配和穿着服装时要考虑时间、地点、场合这三个因素。不能一味追求时髦流行,甚至东施效颦而贻笑大方;也不能不修边幅,以不变应万变。TPO是英语时间(Time)、地点(Place)、场合(Occasion)的缩写字头。TPO原则目前是国际上公认的一条衣着原则。这种特殊的“T·P·O原则”,即体现着装工具性能的原则,有人也把它叫做“魔力原则”。
时间原则是指在不同的时间里应该穿不同的服装。
首先要区分每天早上、日间和晚上的着装,不要一天到晚穿着一套衣服不更换。清晨用餐或准备当天的活动时,可以穿睡衣或便装。如果一起床就穿上比较正式的服装,一是不舒适,二是心理上马上进入了紧张状态,似乎一天的忙碌已经开始,再则容易把服装弄皱。如果早晨去公园跑步,可以穿运动服装,既方便又舒服,还使人看起来充满朝气。上班或上街,应该穿比较正规的服装。过于随便、不修边幅和过于奢华都不会有益。如果你的工作需要更换工作服,那工作服就是你上班时最合适的着装。晚上去朋友家聚会,或听音乐会、跳舞、喝咖啡时,可以穿得考究些,衣冠楚楚,潇洒随意,标新立异,都会各得其所。但这里也有一个度的问题,能正确把握当然最好,但是在过与不及两端,宁过而不可不及,一副邋遢相总是令人扫兴的。
随着四季的更替变换着装是最普通的常识,不外乎冬暖夏凉春秋适宜而已。总之,美的着装必定是和实用功能相一致的,反之则必然不美。
时间原则还包括一个时代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在变化,观念在变化,价值标准在变化,生产科技水平在变化,服装当然也囊括其中。每个人都应该使自己的着装和时代同步,选择服装要注意时代潮流,以和时代节奏合拍,过分落伍和过分新奇,都会令人侧目,加大你和周围的人及社会间的距离。


第12版(周末)
专栏:邮苑

  肥猪拱门喜迎新春
孟春
1月5日,第二轮生肖邮票的第四套《乙亥年》(猪年)邮票已与大家见面。
以十二生肖代表地支来记人的出生年代,是我国一种悠久而独特的民俗。从1980年开始,我国发行第一轮生肖邮票,每套1枚,均以当年的生肖形象为图案。生肖邮票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祝贺新年的喜庆寓意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第二轮生肖邮票是从1992年开始发行的,每套增为2枚,其中一枚以生肖形象的民间工艺品(如玩具、剪纸、皮影、布贴等)为图案,另一枚则以传统书法题写的生肖文字作主图。
《乙亥年》邮票的第一枚“肥猪拱门”,图案为陕西关中地区的布枕头小猪。这只小猪外面用黑布缝制,里面填以荞麦皮,头部用艳丽的丝线绣出精美的花纹,红鼻头、绿眉毛、黄眼睛、大耳朵、卷尾巴,显得生气勃勃,逗人喜爱,具有简练粗犷的风格。画面上虽未画出门形,但通过倾斜的构图和小猪探鼻拱背耸肩的动作,使“拱门”的状态呼之欲出。
第二枚邮票“喜迎新春”,主图为写在农家窗纸上的隶书“猪”字。这个“猪”字为黑色,勾以白边,在周围桔红和深棕底色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票面的左、右角为两头相向的剪纸猪,表示出“猪”年富裕兴旺的寓意。这枚邮票的构图工整对称,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附图片)


第12版(周末)
专栏:

  深圳推出新歌手
1994年,是中国流行音乐界以比较规范的手段开拓市场的一年。许多新老歌星纷纷与各家唱片公司签下合同,歌坛上不断出现被精心包装的新老面孔。在这方面,广州乐坛堪称得风气之先。年底,都市商业文化的另一重镇深圳终于也推出了自己“包装”、“加工”的歌手——以“都市戏子”为标识的张瑞珈和蓝调歌手吴梦。张瑞珈的新专辑《人世情》定位于现代都市成熟女性,吴梦的《午夜街头》则侧重布鲁斯风格的激情演绎。这两位歌手都是由深圳拍谱(POP)音乐工程公司推出的,其专辑由广东音像出版社出版。


第12版(周末)
专栏:

  范春梅又出新作
曾在国际流行歌曲大赛中夺冠的空政文工团优秀歌手范春梅,又在近日推出一部自己的音带专辑,名为《范春梅》。由文采声像公司出版的这部专辑收录了范春梅演唱的《过家家》、《能不能这样对我》、《这样的故事》、《黄河源头》等10首歌曲。
(晓东)


第12版(周末)
专栏:畅销书

  广告从业者的必读书——
《广告策划》
从广播电视、书报杂志到各种户外广告,铺天盖地的广告如今已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广告是促销的利器和手段,在改革开放的十余年间已成为人所共知的常识,但是怎样做广告,什么样的广告才符合广告业的规范,什么样的广告能在广告接受者身上产生既定效果还是一门大学问。匆忙的社会生活使得社会大众,甚至很多广告从业者都没来得及细琢磨其中的奥妙。《广告策划》(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一书应运而生,从广告的起源开篇,然后是调研与评估、广告的策划、目标市场、广告预算、广告媒介等等,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广告业的方方面面。这本书给已入道者补课,给新入门者敲门砖,也让接受广告的大众对广告业略知一二。(袁文)


第12版(周末)
专栏:

  影视艺术和观众是互动的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影像文化的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正越来越依赖于影像的引导和抚慰。同时,作为人们精神消费的主要形式,影视艺术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大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为了推动中国影视艺术的双向发展,促进影视文化事业的共同繁荣,去年底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影视工作部与浙江亚东制药公司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影视艺术互动关系学术讨论会”。与会者就影视制作的市场运作方式,影视艺术创作的一体化,影视艺术的相互竞争与相互促进,繁荣中国电影、电视艺术的文化策略以及影视艺术的异同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第12版(周末)
专栏:天地一瞬

小 号 手刘卿(北 京)


第12版(周末)
专栏:

刊头设计:甘舜才(福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