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月5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美术作品)
专栏:画坛人物

  继往开来,匠心独运
——谈崔子范的花鸟画
卢沉
画坛人物写意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一支,千余年来,代有高手。当代中国,经过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暂时沉寂,传统花鸟画正处于新的繁荣期。改革开放打开了艺术家的视野,人们开始怀疑强调师承,强调“笔笔有来历”的传统品评标准是否可取。立异标新,追求个性化的艺术语言,成为时代的风尚。在创新求变、艺术个性化的大潮中,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人脱颖而出。论艺术的创造才能、个人面貌的独特、作品的视觉效应及其对画界的影响,当推崔子范先生。
崔子范的崛起,几乎是与改革开放同步的。文化大革命前,崔子范长期处于行政领导岗位,默默无闻,只能利用业余时间研究绘画。
崔子范把稚拙简朴的画风推到极致。特别是他的风格化的近似儿童画的造型,已经大大超过了一般观众的承受力。
1986年春,中国画研究院主办崔子范画展,盛况空前。展出画130幅,不少是大幅,甚至是超常的巨幅。硕大的花鸟形象仍是那样简拙,用色更加鲜艳强烈。魄力之大,前所未见。画展充分显示了崔子范的艺术才能和旺盛的创造力。年逾古稀的崔子范登上了艺术的高峰。
也许是巧合,此展的推出,正当“中国画已到穷途末日”说引起强烈反响、激烈争论之时。对这场争论,崔子范用自己的创造作出了回答。事实证明,中国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只会促使中国画向多元的方向发展,形式更加多样。
崔子范的花鸟画脱胎于前辈花鸟画大师虚谷、吴昌硕、齐白石等人。但他并没有囿于某家、某法,而是博采众长,开辟新天地。画的还是那些传统花鸟画中常见的题材,表现方法却完全是自己的。
崔子范的画,最使我倾心的是他的富有现代感的构成意识和稚气幽默的造型。
从描写自然转向画面构成,这是西方现代艺术的开端,也是迄今为止,能把五花八门的现代艺术统一起来的形式特征。中国传统艺术,向来重视形式法则、平面布局的研究。“分朱布白”、“虚实相生”、“疏密相间”等等,这就是中国传统画面的构成。
这一点,我们的传统与西方现代艺术是相通的。
所谓构成,就是一种美的关系的组成。关键是要透过具象的画面作抽象的形式美的思考。
我认为崔子范是当代老一辈花鸟画家中构成意识最强的。崔子范的构成意识,首先表现在善于对形象的艺术加工上。简化复杂的具体的自然形态,将自然形象概括为近似几何形的基本形,归纳为绘画的基本元素:点、线、面;进一步运用对比、调和、重复、渐变等构成原理,将点线面作有秩序的安排。
崔子范的作品,大都色彩强烈,构图饱满。小品画如特写镜头,有局部化倾向,大幅画平面展开,运用基本形的重复造成极富装饰感的韵律。
崔子范特别重视形象典型化的提炼,他创造了一系列令人过目难忘的艺术形象。一提起崔子范,我们脑子里就会想起成双栖息的呆鸟,稚气十足的青蛙、翠鸟,像微型轰炸机一样的蜻蜓,蓝扁豆、红扁豆,符号化的水草,红得像火炬一样的美人蕉、鸡冠花,正是这些高度简化的稚拙、幽默的造型,打开了我们的艺术视野,把我们带进奇妙的幻想世界。
崔子范花鸟画特有的稚拙风格,不仅表现在造型上,也体现在笔墨技巧上。中国历代大师对拙有一种偏爱,虽然好的笔墨技巧总是巧拙并用,还是把拙看得高于巧,看成是巧的升华,即所谓“大巧若拙”。从理论上讲,崔子范的笔墨观与前辈写意画大师没有什么区别,强调书法用笔,推崇厚拙的笔墨,靠近吴昌硕。但是在具体实践上,崔子范的画法是相当随意的。他善于吸收前辈大师用笔用墨的长处,对八大之简、青藤之放、缶老之拙、白石之妙都作过深入的研究,逐步形成了以拙为主、单笔复笔并用,若不经意的画风。从笔墨技巧的包容量和自由、开放的程度看,崔子范的笔墨观是相当现代的。
过去,我们赞赏吴昌硕的气势、齐白石的天趣,现在又加上崔子范的稚拙。这些令人激动的丰富人类精神生活的卓越创造,将永远为人们所称道。
(附图片)
墨荷(中国画) 崔子范
宝宝睡了妈妈忙(中国画)崔子范
拾玉镯(中国画) 施昌秀
作者浙江温州人。中年画家。在戏曲人物画方面很有造诣。曾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甚获好评。
故乡风情(中国画)谢定超
作者四川广元人。毕业于山西大学美术系。作品充满秦巴山川风情。尤擅小品,以童稚小兽入画,别具一格。
戴头巾的少年(油画)武德祖
武德祖油画艺术展近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作者是延安时代的老画家,作品色彩丰富、浑厚,尤其那充满激情的大写意画,更能显示他的绘画风格。
太行浩气(中国画) 吕云所
作者河北涉县人。中年画家。1962年毕业于天津美院,留校任教至今。作品多表现太行风情,画风朴实浑厚,意境深邃。
黄德琳篆刻扶摇九万里以六月息彤管有炜
家乡雪(中国画) 宇文洲
作者系吉林延边人。中年画家。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现在北京画院工作。他主攻山水画,作品格调清新。


第10版(美术作品)
专栏:艺坛纵横

  地纹:设计家驰骋的疆场
翟墨
一个好的创意,就是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雨后软泥地上的车轮印。茫茫沙漠中的骆驼刺。干旱土地上的龟裂纹。层层堆叠的鹅卵石。色彩斑斓的贝壳。波浪起伏的毛皮。苍翠欲滴的芭蕉。缤纷如雨的落英。排列整齐的轿车。密密麻麻的人群。虬曲的古树。斑驳的老墙。堆积的钱币邮票玻璃片。参差的齿轮铁钉水果糖。伸展的马王堆帛画竹简。揉皱的牛皮纸宣纸丝绸……
这些既常见又难寻的图片一旦派上了“地纹”的用场,立即成为身价倍增的抢手货。
地纹,是衬托设计主体的背景图像。在平面设计中,地纹可烘托出产品或主题的特点,如软硬对比,色彩对比,肌理对比等,使产品改变环境,突出特征。
地纹,是丰富设计意蕴的视觉和声。地纹的图像及不同组合,可以以其隐喻、象征和意味,表达设计者的意图,特别契合的地纹甚至可以上升为主体。
著名装帧艺术家张守义就曾尝试用复印机自制地纹。他把文革时的报纸拼叠在一起复印,再压上颠倒的“历史”二字,作为《历史在这里沉思》一书的地纹。他把巴黎全景彩色照片复印成黑白图片作法国古典小说系列丛书的环衬,为了追求复印机特殊的肌理效果,他甚至冒险把头伸进复印机复印自己的脸……
然而,许多可作地纹的资料因零星分散而被尘封,设计家常常为找不到理想的地纹而苦恼。
就在许多设计家千方百计自制地纹的时候,湖南美术出版社的青年美编陈新等人把自己平时积累的图片分类整理,作为地纹资料提供给设计界的同行,悄然推出了我国第一本供广告、设计、印刷专用的《彩色地纹》(1)(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
陈新带了20册刚刚出版的《彩色地纹》到北方十省市书籍装帧艺术研讨会上试销。该书虽然每册定价高达348元,还是被与会者争购一空。
购者说,这本书不仅有设计的实用价值,而且有创意的启发价值。它不仅可以即买即剪即贴即用,用一次收回成本,用两次获得利润,而且可以启示设计家自己根据内容需要去发现和制作更多更好的地纹,以丰富和强化设计的意蕴。正如该书的封底题词所说:“每幅精选的画面/是一片创意的空间/一旦剪用/便可获得意外的收益……”
21世纪将是一个设计的世纪。时代呼唤着技术美学和设计文化的兴起。
在现代平面设计领域,诸如书籍装帧、广告招贴、产品说明、企业介绍等,各种具象和抽象的地纹日益受到设计家的青睐。《彩色地纹》系列的陆续分类出版,将为设计家提供更加广阔的创意天地。在人类向一体化大步迈进的新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愿我们用感悟了的优化信息,重新设计全人类的生存空间!


第10版(美术作品)
专栏:

  画家独白
隋易夫
我于国画途中,主要是靠文学引路。文学是绘画中看不见的灵魂,也是画家自身不易被察觉的主心骨,常常使我于艺道略有所悟,给我以鉴别文野的尺度,也给我以不肯枉入他人模式的性格。
绘画与音乐、诗词一样,是一定的观念、情感的表现形态。因此当继承传统时,首先必须明白古今的时空变化、情感变化。应当承认传统里面可以吸取的优秀东西很多,但重要的是要根据时代情感的变化和自己的艺术个性选择吸收。有些东西再好,只要无助于自己的特需,不是接过来就能够借以发挥、创造的,只能欣赏品味,不可取来运用。否则盲目投足,往往会陷入古人旧巢而孵化出现代古董。
我的主意是:遵循民族艺术的发展规律,继承传统特征,借鉴外来文化,站在时代前沿,编制时代的个性化的绘画语言,创造具有中国气派的当代艺术。
(作者系优秀的中国画家,现在青岛画院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