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冷和”与核军备竞赛
张德真
美国副总统戈尔最近访问了俄罗斯,双方商定从今年起将互相交换各自核武器库储备情况的秘密资料。说来也巧,戈尔前脚一走,俄国就进行了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白杨—M”的首次发射试验并取得成功。
这两件事或许是偶然的巧合,但却反映了一个明明白白的事实:前者表明随着核裁军的进展,两个核大国需要彼此增加信任感和透明度,后者说明尽管美俄达成了裁军协议,但它们并没有停止核军备竞赛。
冷战终结后,两个核大国在裁军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1991年和1993年两国先后签订了两个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决定把两国的核弹头总数裁减2/3。去年5月美俄还同时宣布,两国战略核武器将不再瞄准对方。美俄还针对冷战后的新形势调整了各自的核力量部署。
这些进展,对于饱受冷战核威胁之苦的各国人民无疑是件好事,然而,如果以为天下从此太平,那就未免太天真了。事实表明,当前核裁军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世界人民面临的核威胁还远远没有消除。
人们知道,按照第二个核裁军条约,美俄的核弹头即使削减2/3,但剩下1/3的弹头也足以摧毁世界多次。而就是这样一个条约,至今尚未获得两国立法机构的批准。此外,美俄在削减核武器数量的同时,都在加紧研制新式核武器,力求在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军备竞赛中一争高低。更令人不安的是,近来美俄在核武器问题上越来越相互较劲。前不久克林顿政府在一项核政策报告中,明确提出美国将继续推行核威慑战略,并将俄国境内的2500个重要目标列为未来美国核打击的目标。与此同时,在俄国国家杜马和政界人士中,反对批准第二个核条约的呼声日趋强烈,理由是这项条约砍掉了俄国战略部队之精华,有利于美国而不利于俄国。俄国还一改初衷,宣布放弃1982年作出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以与美国同样的立场相抗衡。这些迹象使人不免对新的一轮军备竞赛产生担忧。
冷战时期,争夺核优势一直是美苏争夺全球霸权的一个重要方面。冷战结束后,美俄关系在经历了短暂的“蜜月”之后又进入到“冷和”状态。合作与对抗并存——彼此在大谈“合作伙伴”的同时,又相互猜疑和防范,是它们关系的主要特征。更何况当今世界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在各大国综合国力的竞赛中,虽然经济因素占了突出地位,但军事实力一点也没被忽视。美国为维持其唯一超级大国和核霸主的地位,当然不会放弃其核优势。在同美国的较量中,核武器可以说是俄国的一笔重要资本。为了重振大国地位,俄国也会不惜代价保住这个王牌。如此看来,世界裁军形势还远未乐观,核威胁的阴影将继续笼罩全球。


第6版(国际)
专栏:

  沙特王室珠宝案
成元生
欲擒汕滴警察绑架
梭蓬警中将与差罗警中将合作,共同讨论如何才能捉拿到汕滴。差罗警中将提出“擒汕滴先擒其妻”的计划,并美其名曰“为了国家利益而绑架”。现在还无法知道这个计划是否向警察厅报告过。
一个恐怖的“为了国家利益而绑架”的工作小组开始了行动。1994年7月2日凌晨,荣准尉穿着运动服在汕滴家附近跑步,春蓬准尉扮作交通警。7时,一辆奔驰230型轿车从汕滴家驶出,车上坐着汕滴的妻子拉那娃丽和儿子社里。春蓬示意拉那娃丽停车,并对她说,有人指控你与空头支票案有关,请到警署去一趟。拉那娃丽请求先将儿子送回家,并要求看传票。这时,一辆小货车驶近,车上下来几个警察,打开轿车门,拖出拉那娃丽母子,塞进小货车。
绑架了汕滴的妻儿之后,梭蓬警中将等待汕滴出现。但汕滴并未露面,而是用电话同梭蓬及差罗两警中将联络,并向内务部长差瓦立投诉。接着汕滴找到差罗警中将。差罗答应帮助侦查汕滴妻儿的下落。7月8日,绑架者通知汕滴交出赎金300万铢。汕滴在电话里与绑架者砍到250万铢。后来汕滴接到电话,叫他带钱在当日中午到一个运输站等待,并嘱咐绝对不能带警察同去。汕滴对绑架者存有戒心,怕自己也被绑架,最后决定由好友带钱前往。但赎金付出10天后,汕滴的妻儿仍未被释放。7月21日,差罗警中将约见汕滴,让他与绑架者会面。汕滴不肯会见绑架者,怕有陷阱。7月22日,内务部一高级官员对差罗说,今天是宗教节日,把人家妻儿放了吧。当晚,差罗打电话给汕滴,骂他不守信用。
    母子被害案中出案
去年8月1日凌晨,绑架小组欺骗拉那娃丽母子,说要释放他们。拉那娃丽母子被带上小货车。绑架者把车开到北标府景溪县,转入路旁的草丛,杀死了拉那娃丽母子,然后把尸体放入一辆轿车。凶犯把轿车开到离作案地点8公里远的一个路口,准备制造意外车祸的假相。不一会,一辆10轮货车驶来,凶犯企图让货车与轿车相撞,但货车及时避开。初次行动不成功。过了一会儿,一辆18轮大货车疾驶而来,拦腰撞中轿车……
拉那娃丽母子被害案件震动了泰国。警察厅命令征剿部立即着手侦查此案。9月1日,用铁管打死拉那娃丽母子的一名准尉,在宿舍被人枪杀灭口。9月9日,参与绑架杀害母子案的4名警察被拘捕,招供了此案的内情。
9月9日,内务部长差瓦立下令将差罗和梭蓬两警中将革职查办。9月12日下午,梭蓬警中将从香港回国,在机场说绑架案是警察总监巴廷警上将的命令。接着梭蓬警中将向征剿部自首,他即刻被指控涉嫌绑架和杀害母子案。9月14日,差罗警中将也向警察局自首,他也被控涉嫌绑架和杀害母子案。
10月1日,新上任不久的警察总监朴·汶耶真拉警上将宣布成立追查沙特珠宝案查办团。10月22日,拉那娃丽母子命案的办案警官已完成调查,全部案卷共17本3021页。10月28日,该案递交最高检察院。
11月28日,泰国最高检察官审查拉那娃丽母子命案,裁定将指控该案9名被告,其中有差罗警中将,并裁定前警察总监巴廷警上将和沙越警上将及梭蓬警中将因证据不足免予起诉。
泰国最高法院将于近期审理拉那娃丽母子被害案。该命案即将真相大白。        (四)(附图片)
图为原警察中将差罗(中)被扣押。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决定停建埃夫拉特定居点以军和巴警首次在加沙冲突
本报开罗1月3日电记者刘水明报道:以色列内阁经过长时间讨论,于昨晚作出停止扩建约旦河西岸埃夫拉特犹太人定居点的决定。
以色列总理拉宾昨晚在国会正式宣布,他已下令停止扩建离伯利恒5公里的埃夫拉特附近的定居点,但他又表示允许犹太移民到邻近一处地方修建新住宅。
巴勒斯坦方面拒绝拉宾的这种折衷方案。巴自治政府地方部长埃雷卡特批评这种办法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指出唯一的途径是停止安置犹太移民的所有活动。巴自治政府计划和国际合作部长沙阿斯强调,以色列扩建定居点,没收巴勒斯坦人的土地修建公路,试图改变耶路撒冷的现状,这些措施都违背了巴以原则声明的条文和精神。
以色列内阁中属梅雷兹集团的4名部长也要求彻底停建定居点,他们反对向犹太移民提供建造住房的新地址。以色列环境部长萨里德认为,只要以色列还在新建定居点,就不可能向巴勒斯坦人表明和谈的诚意。
从上星期开始,埃夫拉特的犹太移民在巴勒斯坦村庄卡德尔平整地基,准备建造500套新住宅,遭到当地巴勒斯坦人和巴自治政府的强烈反对。巴解领导一再警告说,扩建定居点将危及和平进程。
在巴方对以政府决定作出反应后不久,昨天深夜在加沙埃雷兹通道附近发生了以色列军警同巴勒斯坦警察交火事件,3名巴警被当场打死,另一名受伤巴警也于今天死亡。这是巴警成立以来首次与以军发生流血冲突。据报道,当以色列军警走近巴警控制的自治区交界处时,遭到不明身份的人从加沙一侧铁丝网外射来的子弹袭击,于是,以色列军警即向巴警开枪。今天,加沙市民为被打死的巴警战士举行了送葬游行。
以色列外长佩雷斯说,加沙冲突事件是因双方误会造成的。佩雷斯是今天抵达开罗的,他将与沙阿斯分别率领双方代表团出席巴以部长级联络委员会会议。
会议将讨论约旦河西岸犹太移民点、释放被关押巴人以及阻碍巴以和谈取得进展的其他重大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

  格罗兹尼仍有巷战
 俄再呼吁谈判杜氏去向不明
本报莫斯科1月3日电记者许恒声报道:据俄军前线司令部所在地莫兹多克传来的消息,今天,俄联邦军同车臣非法武装在格罗兹尼市区继续进行战斗。俄联邦军仍然控制市中心,但未能突破车臣总统府周围的防线。
国际文传电讯社今天援引俄政府新闻处的消息说,格罗兹尼的战局仍然紧张,车臣非法武装分子从楼房的窗户射击俄联邦军队,他们还经常穿着俄罗斯军人的服装袭击俄联邦军。据报道,俄联邦军重新部署了兵力和装备,向格罗兹尼市内增派了部队,还在市中心构筑了许多据点。
俄总统第一助手伊柳欣今天在克里姆林宫对此间记者说,俄总统的全权代表就在当地,现在主要决定于车臣领导人,杜达耶夫只要有“诚意”,就可以立刻同他们进行直接谈判。
他说,为了防止人员的进一步伤亡,车臣当局应该“不带任何先决条件”,立刻同总统的全权代表进行谈判,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道路。
又讯关于杜达耶夫的下落,据俄军方的侦察,有两种可能:其一是,他同私人卫队一起躲藏在格罗兹尼郊区的一个地下室里;其二是,他同一伙亲信已离开格罗兹尼,进入南部山区建立司令部。


第6版(国际)
专栏:小资料

  车臣问题大事记
▲1994年10月19日,车臣军队对联合反对派发起攻势,据称,联合反对派遭到毁灭性打击。
▲1994年11月26日,联合反对派再次攻入格罗兹尼,又被车臣军队击退。车臣当局宣布,反对派全部坦克被击毁,120多人被俘,其中包括68名俄军人。
▲1994年11月29日,俄总统叶利钦呼吁车臣冲突双方在48小时内停火并放下武器,否则“将在车臣共和国境内实行紧急状态”。
▲1994年12月9日,叶利钦总统下令解除车臣“非法武装”。12月11日,俄军队进入车臣,分三路向格罗兹尼推进。
▲1994年12月12日,俄代表团与车臣代表团在弗拉季高加索谈判,13日谈判中断。
▲1994年12月14日,俄政府限令车臣当局12月15日放下武器,否则将采取进一步强硬措施。17日,俄当局向杜达耶夫发出最后通牒,限其当日18时前去北奥塞梯与俄代表团谈判,同时指出,车臣非法武装主动交出武器的期限为12月18日零点。
▲1994年12月18日,杜达耶夫拒绝了叶利钦关于在北奥塞梯谈判的建议;叶利钦也拒绝了杜达耶夫关于在格罗兹尼谈判的建议。当日凌晨俄军轰炸了车臣地面部队和格罗兹尼市区的军事目标。12月19日,俄军同车臣武装激战,俄军向格罗兹尼等城市发射导弹,市区及总统府被炸。俄宣布,至少有1.4万车臣难民出逃。
                 (待续)(刘刚)


第6版(国际)
专栏:述评

  因支持阿政府遏制伊阵招致暴力报复
法对阿政策面临考验
本报记者杨汝生
去年12月26日,法航劫机事件圆满解决后不到24小时,4名白人神父(法国人3个)又在阿尔及利亚北部惨遭暗杀。自1993年9月以来,在阿遇害的外国人已达78个,其中有26名法国人。法国政府决定,在安全措施未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暂时中止法阿之间的空中和海上的客运联系,并号召仍滞留在阿的法国公民注意安全,尽早回国。意大利《新闻报》在一篇评论中写道,法国开始了“第二次阿尔及利亚战争”。法国舆论认为,此话并非危言耸听,法阿关系的确面临新的考验,巴黎不得不重新审视它对阿尔及利亚的政策。
法阿两国隔地中海相望,阿在1962年7月独立前是法国的殖民地。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西方鼓吹的“多党制”、“民主化”浪潮冲击下,阿政局发生动荡,曾爆发严重的骚乱。1991年底,阿举行第一轮立法选举,结果伊斯兰拯救阵线(简称伊阵)击败执政的民族解放阵线,在已选出的228个议席中获188席,如果在第二轮选举中再得28席,即可掌握议会中的多数。1992年1月11日,沙德利总统辞职,次日最高委员会宣布取消第二轮选举。伊阵遂在十几个城市组织示威游行,并与军警发生了流血冲突。阿当局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并起诉伊阵,接着法院又宣布取缔伊阵,它的主要领导人和许多成员被捕入狱,伊阵随之转入地下活动。自去年下半年起,伊阵将矛头指向在阿工作的外国人,尤其是法国人。伊阵系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组织,希望用伊斯兰教统治国家,它号称有300万成员,在阿尔及利亚中下层群众、特别是青年中有影响。
法国在阿尔及利亚有其政治和经济利益,不愿看到在阿出现一个奉行极端主义的伊斯兰国家,更害怕原教旨主义在法国的数十万阿尔及利亚侨民中蔓延,所以从一开始就采取了支持阿尔及利亚政府遏制伊阵的政策。近年来,两国的合作关系不断发展,法国是阿最大的贸易伙伴,前年双方签署了法向阿提供60亿法郎出口信贷的协议,去年法国又向阿提供了数十架能在夜间进行袭击的军用直升机。由于对阿政府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法国使自己成了伊阵攻击的“主要靶子”。
法国《世界报》在一篇署名评论中说,不管怎么说,巴黎对这个前殖民地国家没有制定“成功的政策”,法国应对地中海彼岸发生的一切“负一定的责任”。此次劫机事件表明,伊阵已把“反对阿尔及尔政府的战争转移到它的支持者法国身上”,法国已经“牵连进阿尔及利亚内战之中”。伊阵声称,反对法国的“圣战”业已开始。
在阿尔及利亚问题上,法国现在正进退两难。如继续支持阿尔及利亚政府,则把自己摆到了与伊阵为敌的位置,暴力活动不仅直接威胁着仍生活在阿的上千名法国侨民的生命,恐怖活动还有可能进入法国境内,从而危及自身安全;若是对伊阵姑息纵容,一个奉行原教旨主义的政权很有可能在阿出现,这样势必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影响到突尼斯和摩洛哥等其他地中海国家,甚至会有难民涌向法国,这更是巴黎不愿意看到的。
从劫机事件发生后法国领导人的讲话看,法国不会放弃在阿尔及利亚的影响,它正打算在两派之间“走钢丝”。法国外长朱佩曾说,法国不介入阿内战,它不支持阿尔及利亚现政权,亦不支持伊斯兰拯救阵线,只支持“民主”派,即所谓奉行“中立路线”的“第三势力”。然而,这些人在阿并没有形成一股政治势力,更没有掌握武装。《费加罗报》的一篇评论说,阿尔及利亚政府和伊斯兰极端分子有着同一个目标,那就是迫使法国“从中立中走出来”。
        (本报巴黎1月2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盟秘书长访问海湾三国
已有十四国同意召开阿拉伯首脑会议
新华社科威特一月二日电(记者喻开元)阿拉伯联盟秘书长马吉德今天抵达科威特,开始他旨在促进阿拉伯内部和解的海湾三国之行。
马吉德在抵达科威特机场后对记者发表谈话说,有许多迹象表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即将进入一个团结和相互接近的新阶段”。
他说,阿拉伯各国在实现内部和解问题上,表现出了“认真和诚恳的”态度。迄今已有十四个国家表示赞成举行新一届阿拉伯首脑会议。他预料还会有更多的国家赞成召开这样的会议。
马吉德说,他在访问科威特期间将同科政府讨论实现阿拉伯内部和解问题。
由于一九九○年八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随后爆发的海湾战争,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团结受到严重损害,致使阿拉伯联盟很难发挥作用。
去年十一月十日,伊拉克宣布承认科威特主权和边界,为科伊关系的缓和提供了可能性。去年十二月下旬,埃及、叙利亚和沙特阿拉伯三国首脑在埃及亚历山大市举行会议,强调阿盟应在解决阿拉伯内部分歧促进团结方面发挥作用。
科威特第一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萨巴赫·艾哈迈德最近表示,科威特愿意“翻过阿拉伯分裂的一页”,条件是伊拉克必须全部执行安理会有关海湾战争的所有决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为落实波黑停火协议
维和部队月内在穆塞之间完成部署
本报贝尔格莱德1月3日电联合国驻波黑维和部队发言人2日说,维和部队将在1月底以前完成在波黑穆斯林、塞尔维亚族之间的部署。
维和部队的这位发言人说,由穆、塞族以及维和部队代表组成的联合委员会应首先确定冲突双方之间的战线和部署维和部队的地区,然后,立即着手部署维和部队的工作。
另一位维和部队发言人表示,如果波黑局势进一步朝着缓和的方向发展,部署维和部队的工作可能进行得更早。
在波黑穆、塞族武装间部署联合国维和部队是两族为期4个月停火协议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协议已于1月1日生效,波黑克族也于2日参加了该协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利比里亚爱阵拟解除武装
新华社拉各斯1月2日电据此间今天得到的一则消息说,利比里亚全国爱国阵线领导人泰勒已命令他的武装部队作解除武装和遣散的准备,以执行利比里亚内战交战各方去年底签署的一项和平协议。
泰勒在一项声明中表示,他本人将致力于利比里亚和平与民族和解,并为今年举行自由、公正的大选而努力。
利比里亚交战各方去年12月21日在加纳首都阿克拉签署一项旨在结束5年内战的新的和平协议。
根据协议,各方应在规定的期限内遣散武装人员。


第6版(国际)
专栏:

  斯政府同猛虎组织恢复和谈
据新华社科伦坡1月3日电(记者胡光耀)斯里兰卡政府和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今天在北部贾夫纳城开始举行第二轮和平谈判。
据总统秘书处发表的特别新闻公报说,由总统秘书库松·巴拉巴塔班迪率领的5人政府代表团将同猛虎组织的代表讨论停止敌对行动、重建贾夫纳地区、恢复战区海域的渔业活动以及重新开通贾夫纳半岛与内陆之间的陆路通道等问题。
由总统钱德里卡·库马拉通加领导的人民联盟政府表示,要致力于和平解决民族冲突,早日结束持续11年的内战。
去年10月,政府和猛虎组织曾举行了第一轮和谈。和谈前后,政府部分解除了对猛虎组织控制区的经济封锁,猛虎组织也释放了部分被俘政府军人员。
双方原准备在去年10月24至25日举行第二轮和谈,但因猛虎组织涉嫌策划暗杀反对党领导人和总统候选人加米尼的科伦坡大爆炸事件而搁浅。为恢复谈判,政府同猛虎组织在过去两个月中曾通过国际红十字组织交换了10次信件。
(附图片)
图为斯政府代表与猛虎组织代表在贾夫纳会面。(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本报快讯

本报快讯
△去年12月30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袭击堕胎诊所打死两人的凶犯已落入法网。1月3日,美国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法院开庭审理此案。
△美国佛罗里达州贝尔格莱德监狱15名重刑犯2日深夜越狱逃走,3日已抓回6名,他们逃走前花了三周时间挖出一条通向监狱外的地道。
△1994年韩国对外贸易赤字高达60.6亿美元,比1993年增加288%。


第6版(国际)
专栏:

黑人市长东山再起
一月二日,马里恩·巴里(右)在妻子科拉(中)的陪伴下宣誓就任美国首都华盛顿市长。巴里现年五十八岁,曾三次任华盛顿市长,但在第三任后期因被控吸毒而坐监服刑六个月,从而失去市长的位子。去年他东山再起击败了当时的女市长凯利,第四次当选。
新华社记者宋晓刚摄(传真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