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5-01-30

1995-01-30新闻联播 文字版

秘厄冲突加剧双方各有伤亡国际社会呼吁和平解决边界争端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秘厄冲突加剧双方各有伤亡<br/> 国际社会呼吁和平解决边界争端<br/> 本报墨西哥城1月28日电记者张金江报道:厄瓜多尔和秘鲁军队今天在两国边境地区又发生新的武装冲突,双方共有23名军人在冲突中死亡。与此同时,国际社会要求双方和平解决争端。<br/> 厄瓜多尔军方今天说,秘鲁一个武装直升机分队今天中午侵入了厄领空,厄空军出动截击机拦截。这是自本月26日两国在边境地区发生武装冲突以来,双方空军的飞机第一次投入。厄军方说,最近的战斗都是在厄瓜多尔领土内进行的,在今天的冲突中,秘鲁军队动用了迫击炮。厄军方披露说,今天厄方有3名士兵被打死,秘鲁方面至少有23人死亡。<br/> 秘鲁总统藤森今天在利马说,今天在边境地区发生了小规模战斗。他说,秘鲁军队是在厄瓜多尔军事入侵的情况下进行合法自卫。他强调,秘鲁没有任何越境的企图,唯一的目标是保卫自己的边界线。<br/> 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加维里亚今天从纽约飞抵厄瓜多尔和秘鲁进行斡旋。他说,他发现两国总统都有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冲突的强烈愿望。<br/> 与此同时,关于秘厄两国边界问题的里约热内卢议定书的4个保证国阿根廷、巴西、智利、美国的代表今天表示将组织一个代表团调解双方的冲突,以实现停火。<br/> 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今天在纽约说,他对秘厄两国边界局势“非常担忧”。他表示支持国际组织帮助解决两国的分歧。他说他将继续注视事态的发展。

波黑战火不熄穆克冲突又起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波黑战火不熄穆克冲突又起<br/>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1月28日电据联合国驻波黑上瓦库夫维和部队发言人罗·莱曼28日对美联社记者说,看来,在波黑北部地区波黑穆斯林政府部队同其盟友克罗地亚族部队之间又起冲突。<br/> 据报道,在由穆斯林政府控制的特扎尼地区,穆斯林和克族之间的关系特别紧张。几天前,该地区的克族军队逮捕了几名穆斯林官员。而昨天,穆斯林警方又下令逮捕所有克族地方官员。<br/> 穆斯林军队今天还封锁了向乌索拉等地区克族居民运送救援物资的所有车队。<br/> 在波黑南部的莫斯塔尔地区,穆斯林和克族28日再次发生武装冲突。据萨拉热窝电台广播,冲突中双方都有伤亡。<br/> 莫斯塔尔及其附近地区的武装冲突是2天前开始的。<br/> 为解决冲突,由欧洲联盟派去的莫斯塔尔行政长官汉斯·科什尼克昨天同克穆两族领导人进行了会晤,但双方的冲突并未停止。就在昨天当他们进行会谈时,莫斯塔尔市内枪声仍不绝于耳。<br/> 莫斯塔尔地区“两个盟友”之间的紧张局势在一个月前就开始了。当时,两族平民和警察均有被对方杀害和逮捕的事件发生。<br/> 穆斯林—克罗地亚联邦是去年3月18日在华盛顿成立的。由于双方在领土划分、政权分配等方面存在严重分歧。双方领导人虽多次会晤,但根本问题仍未解决。

《和平纲领》的回顾与反思

第6版(国际)<br/>专栏:述评<br/><br/>  《和平纲领》的回顾与反思<br/> 本报记者许世铨何洪泽<br/> 本月初,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发表了《和平纲领》的补编。这是自1992年6月加利秘书长提出《和平纲领》以来,第一次对这个纲领的实施所作的总结。秘书长在这份文件的导言中说,我们正处于一个极有希望实现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但能不能实现这个希望,“要看我们怎样能够好好吸取冷战后时代最初这几年联合国的成功和失败的教训。”显然,秘书长的这份文件就是他对《和平纲领》的回顾与反思。<br/> 秘书长指出,从冷战结束以来,联合国在维和方面的活动激增。1988年初,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只有5个,到1994年底,已增加到17个。部署的人员从1.1万人,增加到7.7万人,维和经费则从2.3亿美元猛增至36亿美元。<br/> 秘书长认为,“质的变化比量的变化更加明显。”维和行动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它已超越了原有维和行动的职责范围,如时常使用武力,以及大国更多的参与。导致这种质的变化有几个原因。一是当今维和行动涉及的许多冲突是国家内部的冲突,而不是国与国之间的冲突。特别是1992年以后新设立的维和行动除两项之外都涉及国家内部冲突。这种冲突的特点是政府瘫痪、法制崩溃、匪盗横行、天下大乱。这样维和行动常常超越以前的任务范围,除了监督停火以外,还被赋予促进民族和解与重建法制的任务。这无疑复杂得多,也困难得多。二是维和部队不得不保护人道主义援助行动。冲突造成大量难民,迫切需要人道主义援助。然而法制的崩溃使人道主义援助十分危险。这就造成一种政治压力,要求维和部队保护人道主义援助,在波黑还为此建立了“安全区”。这就增加了维和行动使用武力的可能性。三是现在一些维和行动被赋予了政治性的任务,即在实现和平以后还要实施政府的体制重建,如建立新的军警部队、组织选举等等。这是前所未有的。<br/> 秘书长在回顾两年多来维和行动的历史时指出,这些新情况导致维和行动“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他总结了各方面的经验教训,得出了某些有益的结论。<br/> 首先,秘书长认为,维和行动要取得成功,必须尊重某些基本原则。其中三个特别重要,即“当事方的同意,公正无私和除自卫外不使用武力”。他指出,在所有成功的行动中,这些原则都得到尊重;其实,这三个原则就是原先为维和行动制定的主要原则。秘书长在分析联合国在索马里和波黑遇到的挫折时得出一个结论,“有必要抗拒使用军事力量以加速进程的诱惑”。<br/> 其次,秘书长提出了维和行动的指挥和控制权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波黑表现得最为突出。秘书长认为,维和行动的政治领导属于安理会,具体的领导和指挥属于秘书长及其现场代表。他批评了安理会对维和行动的微观管理,强调维和部队指挥的统一,反对维和部队派遣国对其部队下达命令。这反映了一些大国越来越直接参与和卷入维和行动的倾向。<br/> 此外,还有关于制裁的问题。安理会近年来大大增加了使用这一手段,但其实施却常常事与愿违。制裁受害者首当其冲的是普通的百姓并殃及他国;它增加了人道主义援助的困难,起不到向政治领导人施加压力的作用,反而激起民族主义情绪。因此,秘书长建议设立一个机制,减少制裁的负面影响。然而这种机制是否能建立,还有待成员国讨论。<br/> 秘书长在文件中还谈到实施《和平纲领》时所遇到的其他一些困难。如维和部队装备和经费严重短缺等等。这一切表明,《和平纲领》的实施远不是当初想象的那样容易。因此,秘书长向各会员国呼吁,“时代要求重新思考,一起努力并创造克服危机的新方法”。这正是摆在联合国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br/> (本报联合国电)

约旦军方人士宣布以将分阶段从约被占领土撤军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约旦军方人士宣布<br/> 以将分阶段从约被占领土撤军<br/> 新华社安曼1月28日电(记者康长兴、温新年)约旦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谢尔达姆今天下午在这里宣布,从本月30日起,以色列开始分两阶段从约旦被占领土撤军。<br/> 谢尔达姆是在安曼会见记者时宣布这一消息的。他同时兼任约以和谈边界和安全委员会约方主席。<br/> 谢尔达姆说,从本月30日起,以色列将从两国南部边界的祖法尔地区以南到亚喀巴—埃拉特约以边界通道之间的约旦被占领土开始第一阶段的撤军。从2月9日起,以色列将从其余的约旦被占领土进行第二阶段撤军。约旦武装部队已做好安排,准备以军撤出后进驻这些地区收复主权。<br/> 谢尔达姆指出,依据约以去年10月26日签署的和平条约,约旦将从两国北部边界的巴古尔地区收复近1平方公里的领土。这块领土是以色列1950年占领的。与此同时,约旦将从两国南部边界的阿拉巴河谷地区收复约340平方公里的约旦领土。这块领土是以色列在1967到1970年间先后占领的。<br/> 谢尔达姆强调约旦通过约以和约将收复全部被占领土。目前两国的划定边界工作已基本就绪,双方决定沿两国边界线埋设水泥界桩,以确定两国的永久性边界。<br/> 他还告诉记者,两国边界不设安全区,也不驻扎任何外国部队或国际观察员。约以两国将严格遵守和平条约,使两国边界地区实现和平、稳定与经济发展。

克重申蓝盔不得延期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克重申蓝盔不得延期<br/>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1月28日电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图季曼今天在萨格勒布接见克经济界人士时说,尽管国外施加压力,但克罗地亚关于拒绝延长维和部队任期的决定是不会改变的。<br/> 图季曼是在最近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美国和欧洲联盟等要求克罗地亚重新考虑上述决定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br/> 图季曼说“没有理由担心会发生战争”,但不排除“仍会出现某种冲突局势”。他表示,克罗地亚对此已有准备。

埃大规模搜捕极端分子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埃大规模搜捕极端分子<br/> 本报开罗1月29日电记者刘水明报道:埃及警方近日在米尼亚省和索哈杰省开展大规模搜捕宗教极端分子的行动,两天内打死18名极端分子,并缴获一批枪支弹药。<br/> 昨天上午,在离开罗约200公里的米尼亚省塞马卢特镇附近,警察包围了极端分子的一个据点,极端分子拒绝投降并向警察开枪,经过5个小时激战,警察打死12名极端分子。昨天在索哈杰省的另一起搜捕行动中,埃及警察打死了两名极端分子。<br/> 27日,埃及警察在米尼亚和阿布库卡斯捣毁了极端分子的两处据点,打死了4名极端分子,抓获9人。但在上述行动中,有6名警察被极端分子打死,6名警察受伤。<br/> 据报道,今年1月是3年来埃及南方极端分子活动最频繁的一个月。从元旦起至昨天止,共有78人被打死,其中包括45名极端分子和24名警察。在过去3年中,埃及约有600人死于极端分子制造的暴力事件。

俄军恢复炮击车臣首府俄政府公布最新战况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俄军恢复炮击车臣首府<br/> 俄政府公布最新战况<br/> 本报莫斯科1月29日电记者许恒声报道: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车臣方面新闻处的消息说,今天上午,俄联邦部队和车臣武装之间又发生了几次大的冲突。<br/> 另据报道,上午6时,俄罗斯部队恢复了对格罗兹尼市内一些被车臣武装控制的地区的炮击。从昨晚20时半到今天凌晨3时,俄联邦部队连续炮击格罗兹尼一些地区,摧毁了两座油库。<br/> 据俄政府新闻处援引联邦部队司令部的消息,俄空军昨天继续袭击车臣武装的集结地、军事装备、弹药库、据点和桥梁。俄政府新闻处说,至1月28日,车臣军方已被打死4836人、被俘333人、被摧毁46辆坦克、53辆步兵作战车和装甲运输车、96门大炮和迫击炮、144辆汽车、5架直升机、266架飞机和6座弹药库。

保镖不慎走火总统有惊无险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保镖不慎走火总统有惊无险<br/> 本报墨西哥城1月28日电记者张金江报道:洪都拉斯总统卡洛斯·罗伯特·雷纳今天在北方城市圣佩德罗苏拉一家旅馆遇到一次汽车爆炸事故,幸好安然无恙。<br/> 雷纳是28日前往圣佩德罗苏拉准备为一家萨尔瓦多投资的一个商业中心奠基时遇险的。当时他正在一家豪华旅馆里与一些萨尔瓦多投资者聚会,停放在旅馆停车场的一辆汽车突然爆炸,有两人受伤,但雷纳却安然无恙。<br/> 据调查,汽车是洪都拉斯一家企业来参加奠基活动的人停放在旅馆停车场的。据洪都拉斯经济部长帕廷和总统新闻秘书披露,这次爆炸不是恐怖分子预谋的暗杀活动,是总统的一个保镖携带的一颗手榴弹掉在车上造成的一次意外事故。

埃美裂痕尚难弥合

第6版(国际)<br/>专栏:综述<br/><br/>  埃美裂痕尚难弥合<br/> 本报记者刘水明<br/> 提要:美方挑起的抨击埃内部事务的舆论战虽告结束,但埃美在中东和平进程、核不扩散条约等问题上的分歧犹存。<br/> 埃美两国高级官员——埃及第一副外长兼总统政治事务办公室主任巴兹、美国防部长佩里和助理国务卿佩勒特鲁奔走于华盛顿、开罗之间,试图修补埃美关系中的裂痕,但收效甚微。由于埃美在几个重大问题上意见相左,使中东局势的发展增添了某些捉摸不定的因素。<br/> 近一个多月来,美国新闻媒介挑起的舆论战将埃美矛盾公诸于众。去年秋天美国几家有影响的报刊发表文章批评埃及经济改革步伐缓慢,政治腐败;指责埃及同利比亚发展关系,破坏了对利的国际制裁;诋毁埃及在中东的地位和作用;建议削减美国对埃的经济援助。有的报纸还挑衅性地发问:1979年以来,美国共向埃提供了288亿美元的援助,美国得到的好处究竟在哪里?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埃及关于取消埃最后一笔债款的谈判陷入僵局,该组织还不断提出许多使埃及难以接受的条件,如免除债务应与埃加快国营企业私有化进程挂钩,要求埃及以每星期拍卖一家企业的速度推进经济改革,至1998年7月全部完成,最后由美国专家作出评估。<br/> 美国报刊的恶意攻击,迫使埃及几家大报奋起批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埃及政府也向美国提出了正式交涉,拒绝对埃及内外政策的干涉。为了平息埃及的强烈不满,美国官方不得不作出解释,声称报刊文章不代表美政府的观点,美国将继续维护同埃及的关系。目前,埃美报刊的论战虽暂告结束,但两国间根本的分歧依旧,主要表现在两大问题上:<br/> 一、关于和平进程。埃及无条件支持叙利亚关于以色列应全部归还戈兰高地,以全面撤军换取全面和平的立场。美国则希望埃及对叙以争端持中立态度并做叙的工作,要叙在谈判中显示更多的“灵活性”。埃及认为,以色列应不折不扣地按以巴原则声明的精神和内容办事,将巴自治范围扩大到约旦河西岸,并加快巴立法选举的谈判,最终让巴人民实现自决,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而美国认为,埃及此举是对以巴“直接谈判原则”的干扰。此外,埃、叙、沙3国首脑亚历山大会议提出,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应与阿以和谈取得进展相协调。以色列大为恼火,怪罪埃及是阻碍它同其他阿拉伯国家建交的始作俑者。对此,美国虽未正式表态,但颇为不悦。在美国看来,亚历山大会议是动摇它独揽中东事务主导地位的一种示威。<br/> 二、关于签署核不扩散条约。埃及主张中东地区销毁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成为无核区。埃及重申,以色列的核武库已对整个中东地区构成威胁,如果以色列今年4月还不加入《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埃及将拒绝重签这个条约,并争取更多阿拉伯国家效法。埃及认为,中东地区的安全安排应是全面、均衡和对等的,以色列没有拥有核武器的特权。以色列则强调,核武器只是一种安全保障,它决不会使用。以色列认为当务之急是实现和平,然后才能谈得上建立无核区问题,到那时,再考虑参加核不扩散条约也不迟。美国对以色列的上述态度表示理解。佩里和佩勒特鲁访埃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说服埃及同意重签核不扩散条约,以换取以色列作出加入这个条约的承诺。据报道,美国这个建议已遭到埃及领导人的拒绝。<br/> 当然,尽管埃美就某些问题发生了摩擦,但双方的关系还不至闹翻。因为克林顿政府要推行它的中东政策,还离不开埃及的支持和配合。而美国在埃及的投资以及每年20余亿美元的援助,对埃及的经济发展还是至关重要的。<br/> (本报开罗电)

就克里斯托弗关于伊核能力讲话伊朗说美国意在转移视线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就克里斯托弗关于伊核能力讲话<br/> 伊朗说美国意在转移视线<br/> 新华社德黑兰1月28日电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伊朗政府28日驳斥了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日前针对伊朗的核能力发表的讲话。<br/> 据报道,克里斯托弗上周在哈佛大学阐述美国的对外政策时抨击了伊朗的核计划,并对伊朗目前的核能力表示担忧。<br/>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穆罕马丁说,克里斯托弗的上述讲话是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美国非法支持以色列发展核计划的注意而进行的宣传。他说,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和平利用核技术所持的明确立场表明,克里斯托弗的讲话是站不住脚的。<br/> 穆罕马丁指出,美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不仅将损害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声誉,而且将危害中东地区安全及世界和平”。<br/> 穆罕马丁强调,伊朗将恪守为和平目的而发展核技术的承诺,并且反对生产和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核武器和化学武器。

拉宾说近期内巴选举不会举行

第6版(国际)<br/>专栏:短讯<br/><br/>  拉宾说近期内巴选举不会举行<br/> 据以色列电台二十七日广播,以色列总理拉宾宣布,在“最近的将来”巴勒斯坦选举不可能举行,以色列军队也不会从巴勒斯坦人聚居的城镇撤走。拉宾是近日在向利库德集团议会党团负责人通报他一月十九日同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会晤情况时发表上述讲话的。

黎阿迈勒运动袭击以“安全区”

第6版(国际)<br/>专栏:短讯<br/><br/>  黎阿迈勒运动袭击以“安全区”<br/> 黎巴嫩阿迈勒运动二十七日两次袭击了以色列军队在黎南部“安全区”内的目标,造成五名以色列士兵死亡。阿迈勒运动在一份声明中说,当一支以色列巡逻队在经过“安全区”马尔戈约地区的一条道路时,阿迈勒运动的一个小组引爆了爆炸装置,造成数名以巡逻队员伤亡。声明还说,阿迈勒运动的另一个小组袭击了以色列在“安全区”内的一个军事基地,并同以军发生交火。

在塞被绑架外国修女下落不明

第6版(国际)<br/>专栏:短讯<br/><br/>  在塞被绑架外国修女下落不明<br/> 被塞拉利昂反对派武装绑架的七名外国修女目前仍下落不明。这六名意大利修女和一名巴西修女是在二十五日反对派武装袭击距塞首都弗里敦北部八十公里的坎比亚市时遭绑架的。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已经有十六名外国人和十多名塞拉利昂人在反对派武装的袭击中失踪。

科特迪瓦总统访问塞内加尔

第6版(国际)<br/>专栏:短讯<br/><br/>  科特迪瓦总统访问塞内加尔<br/> 科特迪瓦总统贝迪埃结束对塞内加尔为期四天的正式访问后二十七日离开这里回国。两国总统在签署的联合公报中强调建立一支泛非维和部队,为解决非洲大陆、特别是西部非洲存在的地区冲突作出贡献。

加拿大总理访问巴西

第6版(国际)<br/>专栏:短讯<br/><br/>  加拿大总理访问巴西<br/> 巴西总统卡多佐和加拿大总理让·克雷蒂安二十七日在巴西利亚签署了有关引渡罪犯、政治磋商和成立经济和贸易委员会等五项双边协定。卡多佐表示欢迎加拿大企业家在巴西投资。克雷蒂安也指出,加拿大希望扩大与巴西的双边贸易。<br/> (据新华社电)

推动乌俄条约谈判进程协调双边经贸关系 消除在车臣问题上误会库奇马访莫斯科

第6版(国际)<br/>专栏:综述<br/><br/>  推动乌俄条约谈判进程协调双边经贸关系 消除在车臣问题上误会<br/> 库奇马访莫斯科<br/> 本报记者慈汝岭<br/> 1月24日,乌克兰总统库奇马对莫斯科进行了一天工作访问,与俄罗斯领导人就两国关系问题举行了会谈。根据两国以前达成的协议,叶利钦总统将先来基辅访问,并签署两国友好、合作和伙伴关系条约。库奇马这次则先去了莫斯科,乌副总理米丘科夫说,这是因为两国关系中存在某些亟待在最高级别上协调解决的问题。<br/> 首先,乌方多次表示,希望尽早签署作为两国发展新型合作基础的友好合作和伙伴关系条约。经过多轮谈判,双方在条约有关领土边界问题的措词、黑海舰队基地和设施及双重国籍等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协调双方立场、寻求折衷方案、推动条约谈判进程,是库奇马此行的主要目的。<br/> 其次,俄车臣事件以来,两国关系出现某些复杂化的迹象。乌一些政治力量抗议军事解决车臣问题。俄国方面则指责有乌克兰籍的“雇佣军”帮助杜达耶夫作战,并称这将对两国关系带来影响。乌官方认为,车臣事件是俄国的内政,告诫本国公民不要前往冲突地区,介入其中。乌外交部还多次指出,有关乌“雇佣军”的报道没有事实根据,更不应与两国关系联系到一起。消除双方在这一问题上产生的误会和增加相互信任,是库奇马此行的另一个目的。<br/> 再次,俄罗斯是乌克兰的主要能源供应国、最大债权国,乌外债的98%是欠俄的。近日来,库奇马不止一次批评政府迟迟未同最重要的伙伴签订1995年合作协议,对乌至关重要的能源供应问题至今未能落实。因此,商谈今年的经贸科技合作计划、协商债务调整办法和保证能源供应,是库奇马此行要解决的又一个紧迫问题。<br/> 至于访问结果,虽然细节尚未透露,但据报道,双方对会谈结果均表示满意,并表示对解决两国之间现存的问题要采取积极的立场。此间舆论认为,库奇马的访问将会对下一阶段的谈判起重要推动作用。<br/> 库奇马总统就任以来,把发展同俄罗斯的关系摆在对外政策的“头号优先”位置。但是,半年来,由于西方在援助俄、乌问题上改变政策,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西方的需要和条件,在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之后,乌同西方的关系取得明显进展。而在对俄关系方面,虽然有了某些积极变化,但迄今未能获得预期的进展。因此,此间舆论在库奇马对外政策是“向东”还是“向西”问题上议论颇多。本月上旬,库奇马再次强调,原苏联地区是乌克兰根本利益之所在,并希望今年头几个月是乌同近邻国家发展联系的“丰收季节”。由此看来,库奇马的莫斯科之行反映了乌近期对外政策的走向。 (本报基辅电)

为解决也门沙特边界争端萨利赫同埃叙领导人电话会谈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为解决也门沙特边界争端<br/> 萨利赫同埃叙领导人电话会谈<br/> 据新华社萨那1月28日电据也门通讯社报道,也门总统萨利赫28日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进行电话磋商,讨论也门和沙特阿拉伯两国的边界争端问题。<br/> 报道说,萨利赫在电话中同穆巴拉克就地区性问题,特别是就也门和沙特两国边界局势的最新发展交换了意见。<br/> 埃及和叙利亚一直是也门和沙特边界争端的调解国。由于埃及和叙利亚从中斡旋,也门同沙特本月15日签署了一项协议,保证双方避免使用武力解决边界争端。<br/> 然而,也门27日指责沙特在两国边界地区集结军队,但沙特随后立即发表声明予以否认。

图片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1月28日,巴西圣保罗的一家烟花爆竹商行发生爆炸,摧毁了附近所有建筑物,包括一家银行和邮局。爆炸至少使11人死亡、25人受伤。<br/>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