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月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福州有福
——从闽江口“金三角”看福州(上)
本报记者周泓洋
人称福州是“有福之州”,本该有福。可以往多年,福州不但没福,还“祸不单行”。
台风的“天祸”袭扰,隐隐的“战祸”威胁,举足轻重的经济建设项目怎会驻足这“前沿阵地”?因此,相当一段时间,福州经济发展缓慢。
但是,濒海临台的优越环境,侨属台胞的浓浓亲情,加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毕竟为改革开放的福州带来了“福气”。更可贵的是,福州人靠他们的胆识,把“福气”变成了雄厚的经济实力。
    用国际资本,有胆
福州有不可比拟的人缘优势。分布在全世界福州籍的华侨有250万,其中不少是宏商巨贾,排名全球华侨巨富前10名的就占了一半以上。福州人浓厚的乡情是吸引外资的有利条件。福州从“三来一补”起步,发展到办合资企业,引进技术改造老企业,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994年1—9月份三资企业出口总值8.7亿美元,比1993年增加了83%;1994年利用外资19亿美元建设第三产业项目403项,比上年增189%。
但是,福州人认为,吸引外资,不能停留在光靠这些自然地理和人缘条件。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习近平说,靠乡亲乡情吸引外资仅仅是一小部分,加快福州经济发展的关键是面向国际资本市场,以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吸引大财团大企业办大事。
近几年,他们提出了“立足台港澳,巩固东南亚,开拓日美欧”的利用外资战略,全方位引进外资改造福州。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改造全面展开,由低水平向高档次发展。1992年来福州投资的国家(地区)只有14个,1993年增加到24个,到1994年年末,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将资金投向了这块“有福之州”。
在此过程中,福州市利用级差地租规律,将土地转让金全部投入了城市路桥、码头、机场、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合资、合作改造老企业200家,占市国有企业一半以上。
多少年来,这个海防前线的城市是“纸褙福州府”,居民住木板房,每到春节用纸糊一层以御寒,旧俗延续至今。随着旧城改造的一声炮响,福州揭开了城市建设的帷幕。全市3年间改造了400多片大小棚屋区,新建12个配套齐全的万人住宅小区和10座中等规模的新村,40多万居民乔迁新居。人均居住面积猛增到8.3平方米,在全国省会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居领先地位。
“榕城长大了,长高了,漂亮了!”以前到过福州的人再次光临时,都交口称赞。至1993年底,全市累计建成或在建的50多座2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绝大部分是三资房地产公司兴建的;耗资百亿元彻底改变福州面貌的历史性工程——三坊七巷改造工程等,也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办开发区,有序
开发区在福州是热而有序,始终保持着健康的发展势头。他们采取“官办、民办、侨办、联办、外商包片”等开发形式,走出了一条具有福州特色的建区之路。
10年前,马尾还是一片荒滩泽地,一个小镇。10年后的今天,一个集经济技术开发区、台商投资区、高科技园区和保税区于一身的开发区在这里崛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它就是福州最早的开发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了福州最为重要的新经济生长点。
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滚动一片,以工业为主,“技、工、贸、运”相结合;以利用台资为主,“港澳侨台外”一起抓,以项目带动开发。经过10年的艰辛征程,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季节,综合实力已跃居14个沿海开放城市第4位,成为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发展的龙头。其间的保税区,“利润最高,风险最低”,已形成外商竞相投资的巨大吸引力。“开发区+保税区”充分显示出了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独有的魅力。
目前全市已成立各类投资区10多片,199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1.3亿元,约占全市的1/3,出口创汇5.69亿美元,占全市的60.5%,各类投资区已投入20多亿资金建设基础设施,使福州1992年跻身于“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的行列。以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以老市区为依托,向福清、长乐、连江、闽侯及闽江口两岸拓展的闽江口金三角,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经济圈。
    活国有企业,有方
福州的国有企业不多,但是,福州人重视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促使国有企业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
福州市毛纺厂1989年后生产一直不景气,年亏损100万元,职工无活可干,每月拿48元钱的待业金。市里经过多方论证,决定将毛纺厂搬迁改造。让其搬离市里繁华地段,获得土地转让费2500万元。企业有了钱还掉债务,新建了厂房,又建起写字楼出租,仅租金一项年收入就可达100万元。
近几年,福州市共有7家企业实行了易地搬迁改造,获得土地转让费1.2亿元,国有企业资产得以保值;企业也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难题,甩掉包袱,踏上了阳光道。
1993年4月,国有企业福州市计量仪器厂被集体企业鼓楼西湖安瓿厂接收。这件事情并没有在福州引起多大的反响,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1993年,有20多家困难企业被兼并。
兼并使一大批困难企业找到了出路。全市近50家企业被别人兼并,盘活固定资产8000万元,消亏还债8000万元,安置职工1.7万人。这些困难如果靠政府难以解决。难怪一位市领导在一次会议上说:应该给敢于兼并的企业发奖,他们帮了政府的大忙!


第2版(经济)
专栏:

  吴邦国在内蒙古考察工作时指出
加大技改力度提高企业素质和效益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2日电(记者王增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吴邦国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工作时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全面推动企业技术进步,这是提高企业素质与效益的有效途径。
吴邦国于1994年12月28日下午至1995年1月2日上午对内蒙古进行了为期5天的工作考察,先后考察了呼和浩特、包头市的十多家工业企业。
在谈到当前工作时,吴邦国说,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统一思想,狠抓落实。要严格控制物价上涨,这是关系到群众生活、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大事。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事关全局,要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的技术改造,着眼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吴邦国强调指出:深化企业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大量事实说明,坚持改革、改组、改造相结合,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全面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是提高企业素质与效益的有效途径。他说,依托原有企业搞技术改造较之新上项目,投资省、周期短、投入产出比高,对加快企业产品结构调整,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企业整体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加大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逐步提高技术改造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是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吴邦国说,技术改造也要讲究效益,增强市场观念。技术改造要面向市场,着眼于企业技术进步和效益提高。而提高技术改造效益的重要措施,就是通过深化企业改革,逐步确立企业产权主体、市场竞争主体、投资主体的地位,建立企业投资风险责任制。改变目前存在的企业向政府、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争项目,盲目铺摊子,重速度、轻效益的现象。
吴邦国强调说,技术改造要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倾斜,这不仅可提供有效供给,获取可观经济效益,还可大大促进地区工业内部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加快地区支柱产业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形成,提高整个国有经济的整体效益。


第2版(经济)
专栏: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开始形成
本报讯记者刘鲜日报道:自1990年我国开始实施绿色食品工程以来,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通过推行一整套“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坚定不移地把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无污染性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介绍,目前我国已在28个省市设立了绿色食品委托管理机构。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由1990年的125个增加到1994年年底的558个,生产开发领域已从农垦系统向广大农村拓展。据统计,我国绿色食品的食物生产规模已从1990年底的不到35万吨扩大到目前的800多万吨,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30%,更为可喜的是,绿色食品的原料作物种植面积已从1990年的不到60万亩增加到目前的近800万亩。种种发展态势表明,一个新型的绿色食品产业已经形成。目前,绿色食品已显露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不少地方开发绿色食品,产生了相当大的滚动增值效益。黑龙江省庆安县推广大米绿色食品工程,一年之间全县农民就人均增加收入50元。通过发展绿色食品工程,广西茶花山矿泉水1993年的产销量比1990年增长40倍,产品在东南亚市场逐月走红,成为广西食品饮料行业的一种拳头产品。


第2版(经济)
专栏:编后小议

 “绿色希望”
东方晓
绿色食品,就是安全、营养、无污染的食品。生产和开发绿色食品是造福子孙万代的事情。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开发有着严格的生产手段控制和环境指标要求,不施农药,不用化肥,在保证农副产品安全和无污染的同时,还能促进环境的改善。国内外市场上绿色食品的价格比一般食品都要高,大规模开发绿色食品有利于农业向高效优质方向发展,更有利于在单位种养面积上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发展绿色食品真是功德无量。
现在,一些地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以至于生态恶化,青山变秃、河水变黑、土质板结,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依法加强环境保护,逐步发展绿色食品,也是积极的办法。在我国,绿色食品事业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也是充满希望的事业,希望大家都关心、支持这一事业的发展。


第2版(经济)
专栏:

  南海行(一)
 汕头第一灯
本报记者王彦田
为采访我国海上航标的建设和发展状况,去年9月中旬,记者加入交通部、中国海员工会组织的调查组,前往中国南海。
茫茫大海,船只航行,上用卫星定位,下靠航标指引。我国领海,以南海为大。南海海岸线,包括海南岛沿岸,长约6000公里,现在已设有各种航标508个。
由北向南,经台湾海峡,行船到广东省界,即进入中国南海。路经广东的第一个名城是汕头市。船只临近海岸,远远就可看见,在突出的一个半岛的小山上,一座灯塔耸立,这就是著名的表角灯塔。
同行的交通部广州海监局航标导航处长陈学楚,人称“南海标头”,熟悉南海的每一个航标。他的介绍,让人大长见识:表角灯塔的位置十分重要,它是经台湾海峡或南海南北航行的船只的转向点,也是汕头港的门户。周围海域、小岛、礁石密集,没有此灯,船只难进汕头港。在国际海图上明确标着这一航标。表角灯塔始建于1880年,是英国殖民者入侵后建设的,已有114年历史,称得上是汕头的“第一灯”。
上灯塔的路,是一条艰难的路。我们一行十余人,有交通部、海员工会、广州海监局和汕头海监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大家沿着崎岖的登山小路,奋力攀行1个多小时,方到灯塔管理站。烈日下,攀登者个个大汗淋漓,上得塔来,第一件事就是脱下上衣拧水。对守塔工人的慰问会开得别有情趣,工人穿着整齐,领导们光着膀子。融融气氛中,大家交流感情,反映实际情况,守塔工人的辛勤和可贵的奉献精神,让我们深深感动。
灯塔管理站有4个工人:站长林楚贵,工人徐明河、卢刘海、江学明。他们生活清苦,月工资500元左右,还要养活在农村的家属。住在灯塔,两天下山买一次菜,上下山十几公里肩扛背驮。有一次刮台风,他们一个星期只吃一只大冬瓜,吃到最后冬瓜都变了味。在这里工作,有着巨大的反差感:塔下就是汕头经济特区,同是工人,收入是守塔人员的几倍或更多。但工人们没有因此走掉的,他们言语恳切:“国家让我们做这份工作,我们就要做好。”一年、两年、五年,他们日日夜夜守护着灯塔。站长老林47岁,已在这儿工作了十几年,多种伤病在身,前不久还做了胆切除手术。当他听到要来台风时,放弃休息,就从山下往灯塔赶,妻儿不放心,也陪着上了灯塔。工人的高度责任心,保障了航标灯的安全和正常运转,十几年来,航标灯一天也没熄灭过。
我们在这个只有几百平方米的山头上发现了不少新奇之处。有个羊圈,养了两只羊;陡斜的山坡上开出了几小块菜地,几棵丝瓜藤已结了长长的瓜;守灯职工住在英国人上个世纪建造的土石结构的平房里;灯塔下靠近海岸处有一门铁铸的火炮,是清朝末年铸造的,本来有3门,2门被搬到市里作文物陈列了。据说这叫雾炮,大雾天用来鸣响,提醒过往船只,这里要小心。
灯塔管理站最先进的设备是航标灯。过去是柴油发电亮灯,建国后不断改造,现在已换成进口的太阳能灯具,同时配备了雷达应答器,设备价值12万美金。夜间船只在24海里内,即可看到此灯,准确地标出位置和航线。
站在表角灯塔高处,向前望是蓝色的大海,不时有船只行过;向后望,近处山坡上是绿绿的相思树和马尾松,远处是高楼林立的汕头特区。景色宜人,同行人说,此处是修养的好地方。我想,月色虽美,但亦“高处不胜寒”。理解守灯人吧!(压题照片 李东育摄)(附图片)


第2版(经济)
专栏:

  于都冒出十万猪栏
本报讯入冬以来,江西省于都县呼拉一下冒出十万间崭新的猪栏。
近几年,养猪周期缩短,效益攀升,农民的积极性高涨。于都县以此为契机,鼓励发展以家庭经营为单位的规模养猪,使之成为农民致富和实现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一环。饲养二十头以上的大户雨后春笋般涌现,老猪栏已负荷不下。该县决定,把猪栏建设作为规模养猪的基础,划拨一百万元启动猪栏建设,并制定优惠政策,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小溪乡小溪村农民李小金投资一万余元建了十间猪栏,一下子养了七十八头生猪。罗垇乡塘头村海螺村小组二十六户农民,住房都是七十年代前建造的“干打垒”,但没有一户申请建房,倒是新建了六十八间猪栏,人均养猪八点三头,年收入超两千元。一年里,该县多渠道集资三千六百万元,新建猪栏十二万间,共一百万平方米;涌现养猪大户一万一千户,生猪生产迅猛发展。去年一至十一月,全县饲养生猪六十一万头,出栏三十二万头,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五十三点一和百分之八十四点五。 (张文斌)


第2版(经济)
专栏:

  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抓紧运作
国家体改委举办实际操作培训班
本报天津电记者陈杰报道:由国家体改委主办的首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实际操作培训班近日在天津举行,此举标志着国家体改委负责联系的31户全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正抓紧运作。
本期培训班是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就试点企业的实际操作进行培训和落实工作进度。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洪虎在培训班上指出,明年的企业改革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切实打好基础、创造条件、构建框架。试点企业将承担构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框架的重任,试点要与实施公司法、进一步完善股份制企业改制和规范企业财产组织形式结合起来,把改革与发展、提高企业素质结合起来,取得突破。
记者从培训班上了解到,为了使试点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国家体改委颁布了试点工作程序,增强试点工作的可操作性。国家体改委将用两年左右的时间,经过工作准备、摸清情况、论证方案、方案实施、总结经验等步骤推进其负责联系指导的试点企业的新型企业制度的建立。


第2版(经济)
专栏:

  全自动包装码垛成套设备投产
本报讯由北京实华包装装备技术开发公司研制生产的全自动包装码垛成套设备已通过国家鉴定。其技术水平达到九十年代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标准。它适用于化工、粮食、轻工、港口等包装码垛系统,其间八道工序均实现自动化。
(刘瑞华)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京南城最大商厦开业
本报讯北京南城最大的综合商唱—金伦大厦近日开业。金伦大厦建筑面积三万平方米,经营商品十万余花色品种,中档商品占百分之六十,记帐、核算、查询均用计算机管理。
(商讯)


第2版(经济)
专栏:

  莱州研制成功双片双向金刚石圆盘锯
本报讯最近,山东省莱州市花岗岩锯石机制造厂研制成功YJS系列双片双向金刚石圆盘锯,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该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九十年代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石材切割机械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
(孙玉成)


第2版(经济)
专栏:

  JCX型静电测消器问世
本报讯由中国航天总公司第四研究院7422厂研制生产的JCX型静电测消器,不久前通过技术鉴定并批量生产。静电测消器可将电离后的空气吹到带电物体上,从而达到中和消除静电之目的。
(林文)


第2版(经济)
专栏:

  祛痰疏肺治疗仪研制成功
本报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林公司研制的最新产品“祛痰疏肺治疗仪”,由加拿大伟达(北京)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投资生产。该仪器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增加肺通气量,促进并加快呼吸道粘膜表面纤毛的运动,从而达到清除痰液、缓解气道阻塞的作用。
(王文)


第2版(经济)
专栏:

  周口味精厂靠兼并壮大实力
本报讯记者李茜报道:位于河南省项城市的周口味精厂,10年间由一个产量400吨、利税为零的小厂,发展成年产能力达9万吨、产值10亿元、利税1.5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不仅在全国味精行业中首屈一指,而且进入了世界味精行业的三强。
人们不禁要问:这个不沿海、不沿江的内陆穷困地区的县办小厂,发展速度如此之快,资金从何而来?厂长李怀清的回答是:主要依靠自我积累,兼并亏损停产企业,盘活呆滞资产,滚动发展。
液氨是味精生产的重要辅料,这个厂过去从外地市场上购进,成本既高,运输又难。他们把严重亏损的项城化肥厂兼并过来改产液氨。兼并后产品通过管道直接输入味精厂,每吨液氨比外购降低费用800元,一年即可节约1120万元,并得到了化肥厂一大片空地,建起了年产2万吨味精的合资企业。项城市城建局有家预制厂,1989年也由于亏损而停产。味精厂以56万元买下了这个厂,改造成年产20万只味精包装纸箱厂,当年即盈利20万元。
兼并给工厂带来生机,据估算,兼并战略使这个厂节省上亿元基建投资。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京乙烯主装置竣工
本报讯国家“八五”重点工程北京乙烯主装置,经过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公司2000多名职工历时30个月的奋战,最近全部建成。北京乙烯工程总投资40亿元人民币,是北京市建国以来的最大工程。承担主装置施工任务的六化建公司针对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加强“工期、质量、成本”三大控制,高效优质地完成了施工任务。
(万振武)


第2版(经济)
专栏:

  落实责任制稳定“菜篮子”
辽宁物价指数逐月回落
本报讯自去年9月份以来,辽宁省零售价格指数涨幅逐月回落,9月比8月回落2个百分点,10月比9月回落2.1个百分点,11月比10月又回落了2.5个百分点,9至11月物价指数涨幅平均每月回落2.2个百分点。
针对通货膨胀加剧的严峻形势,辽宁省委、省政府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当前经济工作首要任务来抓,明确提出把全省零售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并把控制物价目标的实现情况,作为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内容。去年7、8月辽宁遭受自然灾害,市场物价出现大幅度反弹,省委书记顾金池、省政府代省长闻世震多次听取物价形势汇报,并召开全省电话会议,落实控制物价目标责任制。此后省政府又四次召开常务会议,分析物价形势,制定稳定物价的措施。根据省政府电话会议的部署,全省14个市全部实行了控制物价部门责任制和领导负责制,并签定了责任状。
辽宁省抓住重点品种,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粮、油、肉、菜价格。各地在发展生产,积极外采,增加有效供给的同时,对粮油改进供应办法,国有粮店实行凭卡按国家牌价供应,对肉菜实行差率控制或限价,并加强市场物价检查。全省14个市普遍建立了价格调节基金,下半年投放近2000万元,用于平抑肉菜价格。为了规范市场价格行为,辽宁省从去年初开始普遍推行了明码标价制度,5月份起又对居民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实行监审,7月份省政府颁布了《关于禁止以不正当价格行为牟取暴利的通告》,全省已有13个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实施细则。行动较早的大连、锦州、葫芦岛等市,在餐饮、副食品等行业开展了反暴利活动,已经查处案件12例,经济制裁金额35万元。
(廖无)


第2版(经济)
专栏:

洛阳铁路分局千方百计为辖区内大中型企业排忧解难,通过优化动力配置,去年1—11月份运输量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79万吨。
图为洛阳东站集装箱货场卸车作业的场景。
熊 雄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