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为了明天更美好
——澳门宣传推介澳门基本法纪实
本报记者韩祝平
一年多来,澳门举办的澳门基本法宣传推介活动多姿多彩,使我对热心指导一系列活动的澳门基本法协进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前不久,记者在澳门采访了澳门基本法协进会理事长何厚铧先生。
何先生尚不到40岁,言谈稳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介绍说:1993年3月澳门基本法颁布后,在澳门的基本法原起草委员和咨询委员都感到,宪制性的法典文件是完成了,肩上的责任并没有放松,怎么能让这部特区大法为人们了解和掌握,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以保证澳门平稳过渡,顺利回到祖国的怀抱,仍是一个艰巨的、亟待大家开垦的工作。前年9月,以澳门基本法原起草和咨询委员为会员、以推介宣传基本法为宗旨的民间团体——澳门基本法协进会正式成立了,会长由崔德祺先生担任,马万祺、柯正平、何鸿燊先生任名誉会长。
澳门基本法协进会一成立,即积极联系社会各界社团和机构,展开有声有色的基本法宣传活动,举办了“龙腾虎跃向明天”、“迈向美好明天——澳门基本法展览”、“基本法茶话会”、“基本法研讨会”、“新一代与基本法征文”、“基本法专题讲座”等活动,用深入浅出,寓基本法推介于轻松欢娱的形式,在社会各阶层中广泛宣传基本法。每次大型户外宣传推介活动,都吸引成千上万人参加。
何厚铧先生说:“澳门基本法是澳门繁荣稳定的根本保障,让更多的市民认识和了解基本法是后过渡期一项极其重要的课题。不仅是协进会,澳门各界社团都在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基本法宣传推介活动,团结一心为平稳过渡创造条件。通过前一阶段的宣传,澳门同胞对学习认识基本法,不仅感到有责任,而且了解到基本法所赋予自己的各项权益。”
在澳门,工会联合总会、街坊会联合总会、妇女联合会、归侨总会、狮子会以及青年、教育、工商界一波接一波的活动已汇成合力,把基本法推介活动搞得热烈、持久、广泛、深入。记者在澳门期间,观看了基本法协进会主办的“澳门与澳门基本法常识问答校际比赛”,从预赛中选拔上来的濠江中学、澳门大学、劳工子弟学校、慈幼中学等四个队进行了约一个小时的激烈竞赛。为了参加今年3月在北京的决赛,试题中还设计了普通话问答的内容。紧张、热烈的比赛,最终以加题赛方式决出澳门大学队为优胜者。坐在我旁边的澳门中华总商会常务会长董容战先生已年过六旬,就像台上的参赛者一样投入。一题答完,不待主持人评判,他或是喃喃加以补充,或是赞说:“答得好,答得对!”我对董先生这么熟悉基本法感到惊奇,他微笑着说:“我是澳门人嘛。”
基本法常识比赛结束后,何厚铧先生又参加了“澳门基本法研习班”的结业典礼并讲话。这个研习班是应澳门部分机构、社团的要求而开办的,是协进会宣传基本法的新尝试。参加研习班的30余位学员,大部分是各大机构、团体的骨干,日常工作十分繁重,但为了加强对基本法的了解,利用工作之余坚持听课和研习。何先生说:“各位学员们将学以致用,在各自的机构、社团、学校中起带头宣传推介基本法的作用。”
澳门各界积极促进基本法的普及宣传,使广大民众对澳门的未来充满信心。一位老人参加了基本法座谈会后认识和了解到,基本法里讲的是关于民族大义和个人自身权益的问题,深盼今后更加扩大宣传。何先生说:“我们已经和澳门部分葡文报刊联系好,定期刊登有关基本法的介绍文章,重点扩大向土生葡人宣传推介基本法,让他们对未来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治架构和社会经济方面的规定有所了解,加深认识,与澳门同胞共建繁荣稳定的澳门。”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华夏人语

  “台独”谬论可以休矣
郭泰文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尽管历史上有过多次分裂,但总是“分久必合”,走向统一。纵观中国历史,合的时间远多于分,而民族的强盛、国家的兴旺又多是与祖国的统一联系在一起的。“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已经为历史所反复证明。
海峡两岸隔绝了40多年,两岸的人民盼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是历史的潮流。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台湾岛内还有一股“台独”逆流。近年来,他们聚集在民进党的旗下,鼓噪分裂祖国、分裂民族,鼓吹什么“独立建国”,这就不能不引起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和一切关心中国的统一的人们的严重关注。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有史可凭的事实。只要稍有历史常识或不是别有用心的人,都不会否认这一历史事实。可是台独分子为了切断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血肉联系,竟然挖空心思,炮制所谓“台湾民族论”、“台湾国民主义论”、“台湾地位未定论”、“台湾住民自决论”等奇谈怪论。“台湾民族论”无中生有地把台湾人民绝大多数的汉民族说成是一个与中华民族平行的相对立的“台湾民族”。“台湾国民主义论”则胡说台湾与中国没有共同的命运,也没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台湾已经形成自己的“命运共同体”,因此具备“国民”条件,可以“独立建国”。“台湾地位未定论”则无视起码的历史事实,把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台湾已正式归入中国版图,置于中国主权之下的铁的事实置若罔闻,胡诌“台湾地位未定”。“台湾住民自决论”则鼓吹“台湾前途必须由全体台湾住民来决定”,认为台湾可以通过“自决”获得独立。“台独”分子为了达到他们分裂祖国的卑劣目的,就用这些“理论”蛊惑人心,招摇撞骗,以售其奸。
尽管“台独”的丑剧还在上演,但其本质是虚弱的,色厉内荏,成不了大气候。但是,事关祖国统一大业,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含糊过。对于“台独”分子的倒行逆施,也绝不会坐视不理。在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大是大非面前,海峡两岸的中国人的立场是一致的,那就是决不让“台独”图谋得逞。“台独”违背民心,搞分裂是千古罪人,我们对“台独”的言行应该保持警惕。
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必须反“独”、防“独”,这是中国人民的历史责任。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亲情乡情

  大姐,我好想你
靳芳
新春将至,我更加思念在台湾的大姐罗兰。她因车祸去年未能来京看我,令我在思念中又多了一份担心。想着想着,大姐来信了。她的信海阔天空无所不包:台湾冬日室内没暖气,电炉又不够暖,她如何打开电唱机,听着音乐,跳着自编的舞步取暖;今年她因车祸负重伤后,如何在轮椅和助行器的帮助下,努力锻炼,使自己很快能生活自理;她最近正在写的小说的进展情况,……她的每封来信都是我们聊天的续篇。
我俩好像有一生也聊不完的天。有一次,我说:“大姐,我到台湾去帮你做点琐事吧!好让你腾出时间整理你的那么多尚未发表过的稿件。”哪知她却笑着说:“你还是别来吧,不然咱俩光聊天,更什么都干不成了!”我俩之所以那么谈得来,大概真的是有一根神经是相通的。
记得1986年我去美国看望她,那是我们分别40年后的第一次会面。我坐在飞往洛杉矶的机舱中,一直在紧张地酝酿着感情——见到大姐后怎样才能流出眼泪?可是我就要见到我日夜思念了40年的母亲般的大姐了,我不仅胸中涨满了欢乐,连身上的每一根神经都高兴得想笑,哪里会有眼泪呢?可是又有哪些事才能引起我的伤感呢?
“苦难的抗战八年”?日本侵略军进攻塘沽,父亲带着最大才18岁的我们七个孩子和我们的继母,“跑反”来到了天津。在这苦难的8年里,大姐教会了我们那么多好听的歌,教会了我们背诵那么多优美的古诗词,还巧妙地说服了继母,用她自己的工资(这时大姐已到小学去教音乐了)供我和妹妹上了小学……我有这样一个好大姐,多幸福啊!
在那动乱的年代,我被迫退职来到农村。但是我感谢有十余年这样轻闲的日子让我自学文化业务,充实自己。使我在后来落实政策时,很快便有了无后顾之忧的工作生活环境……我越想越高兴。
在洛杉矶机场,我见到了久别的大姐,我跑过去和她久久地紧紧拥抱,当我们松开手后,相互见到的都是一张荡漾着喜悦的笑脸。
还有一件更有趣的事:一次我们聊天时,我说起1949年初,平津刚解放时,我和同学们一起乘大车从天津到北京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报到。途中给大家唱了一首歌。这时我问大姐:“你能猜出是什么歌吗?”我们40年音讯皆无,更何况我们共同会唱的歌数不胜数。没想到,她只稍一思索,就说:“《千尺流水》。”你说绝不绝!
她临去台湾前,对我说:“我先到那里打好基础,那时你也毕业了,我再来接你……”没想到这一别竟是40年。但是岁月并未使我俩疏远:现在我们除了通信谈心外,只要她到北京来,即或不到我家,也要把我叫去,和她一起办事、旅游、探亲访友,出版社请她到东北三省签名售书——也得带着我。
现在虽然通信自由了,她也可以常来看我了,但我想去看她,却还是困难重重。去年春天,她因车祸负重伤,由于多种原因,我都没能及时去看她。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像我要看国内的其他兄弟姐妹一样,只要买到车票、机票,就可以去了呢?我盼望着这一天早日到来。(附图片)
图为作者(左)与姐姐罗兰在一起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人生话题

  人间有爱
(台湾)康乔
编者按:来自台湾的游吟诗人康乔,又兼为作曲家和作家。他以发现爱、表现爱和奉献爱为自己的使命。日前,他以《人间有爱》为名,出版了自己第一个配诗浪漫音乐专辑。著名的音乐评论家金兆钧认为,康乔的浪漫音乐不仅始终贯穿爱的主旋律,而且在音乐手法上展现层面多元化,融会中西,他的风格有别于通俗歌曲和古典音乐,走出了一条新路。
                   
世间何以免不了有战争、凶杀及其他种种不好的事件呢?事实上,为非作歹的人们心中并非没有爱,只是被某些东西蒙蔽了,或为利,或为色……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唤回爱。
我先前作了一首民乐曲《人间有爱》,而后填下歌词:
人间有爱,无私无悔
我们都在期待
不论何时、不论何地
先要付出关怀
泛爱众,而亲仁
说时易,做也不难……
谈及爱,必须先行付出,而非先想得到。提倡爱,则基于以人为本。男女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手足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皆有爱,还有个人对国家、社会的爱,对自然环境、生态、动植物的爱。
在中国的孔孟之道中,就有许多“爱”的真谛,它们属于中华文化的精髓,咱们应该珍惜之。其不仅经得起时代的考验,而且放诸四海皆准。例如,“泛爱众,而亲仁”与西方的“博爱”是相通的,而“人之初,性本善”乃孟子所提,主张启发人性中的爱,成功与否,有赖于道义和礼廉知耻。
我深深知悉:人,如果一味追求金钱物质与肉体享受,那就堪被称作“经济动物”,不配为人。这也是任何国家、民族在从事经济发展的过程里绝对不可忽视的。若是光会在经济效益、人均收入上打转,而不顾精神文明、道德与良知的培养,那就不算是真正的进步。
据了解,首都——北京,已有北大、外交学院、北方工业大学、石油大学、农业大学及北京温泉二中成立了“爱心社”,北京商学院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北京八一中学成立了“辛馨社”,并且,到1994年底,大概已有60余所院校成立了爱心团体。
这个讯息至少显示了三项意义:
第一,知识分子的觉醒,深具责任感,想使这个社会更好。
第二,证明国人的文明有所提升。
第三,中国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衣食足而知荣辱。
有此认识,咱们更应爱护、支持爱心社团的各项活动。
总之,不只中国,全人类均须靠着爱来延续并丰富生命。万幸的是人间有爱,从悲天悯人的胸怀起始,推己及人,兼善天下,让人间充满爱,幸福自然常在。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读者来信

  贺《人民日报》加强台港澳报道
《人民日报》决定于明年开始加强台港澳新闻报道,并本着“客观公正,不带偏见”的原则从事新闻报道,实在可喜可贺。
《人民日报》是中国的大报,历史悠久,销遍全中国,对中国人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宇宙窗”。《人民日报》从八十年代开始已被列为世界十大优质报纸之一,但愿人民的报纸在九十年代新的条件下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香港人对台湾亦不甚了解,也希望从多些途径了解台湾的实际情况。因此,《人民日报》加强台港澳新闻的报道,并且打开在香港的销路不单是一个盈利的问题。
中国正面临史无前例的变革。《人民日报》担负的为两岸三地的人民“架设桥梁”的任务越益重要。人民的报纸,任重道远!
 (香港)李子新博士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人物长廊

  贫且益坚富且贤
——香港华多利有限公司主席陈进财印象
本报记者曹宏亮
新年前夕,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第四届理事会在北京召开。在新增补的40位理事中,来自香港的陈进财先生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一张折叠式的名片,上面记载着除了总部在香港的华多利(集团)有限公司主席、总经理,在福州、海南等地还有5家属于他投资的公司或分厂外,还记载着他是老家广东省江门市的政协委员和荣誉市民。
陈先生待人质朴,坦言快语,包括他少时的贫穷和奋斗的艰辛,谈来也直白动情。
陈先生出生于广东省恩平县,父母皆以农为业。陈家的贫穷致使进财上到小学二年级就因交不起二元八角钱的学费而辍学,他的祖母也因贫困在60多岁就告别了人世。后来,他只身到了香港。
初来乍到,举目无亲,陈进财只好去当打工仔。不过,与大多数人不同,他只打了四十几天工就不干了,借得朋友300元,开始了商旅生涯。“人的一生当中要迈出数不清的步子,陈进财的这一步无疑是他一生当中最大胆最重要的一步。”有人总结说。
这一步把一个庄稼汉变成了生意人,也把一个打工仔变成了老板,一个普通的陈进财变成了今日取得成功的陈先生。当他5年以后拥有1000万元资本的时候,他确信自己完成了这些转变。此后,他开始从贸易向实业进军,创办香港华多利汽车有限公司,经营汽车制造、修理,进而扩展到地产、服装加工等。到1993年初,陈先生在九龙尖东科学馆道9号新东海中心,这个被香港人誉为贵比黄金的地段,购得办公用房,作为他两大集团公司的总部。
1979年4月,阔别故土多年的陈先生作为国际狮子会观光团副团长到了北京,到了家乡,受到了廖承志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并目睹了祖国改革开放伊始的勃勃生机。他决定带着他的汽车业回内地闯天下,同时身兼内地的产品向国际市场作“推销员”。
他先是投资1000多万港币,在家乡建起了福达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接着,又在北京市、海南省的海口市和三亚市、广东省的广州市等地设立了汽车门市部和汽车展览中心。继而,又在海南、广西等地成立了4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内地发展地产事业尽力。
从穷孩子变成富豪,对陈先生而言,只是他个人经济实力的变化,他心灵深处,仍旧是传统的东方式的价值观、道德观。他忘不了家乡,忘不了亲人。10多年来,他先后捐赠300多万港元,襄助修建伍边乡政府大楼、沙湖镇医院、赤岗小学、杨金公路、桥梁、县华侨中学等10多个项目。
现在,作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新理事,陈先生又热情地为祖国统一大业奔走出力,献智献策。(附图片)
陈进财先生近影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香港的建筑艺术
由世界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香港中国银行新大厦高70层,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楼形近似竹节,寓意“节节高升”,象征锐意进取的精神。新华社记者张瑞琪摄


第11版(台港澳)
专栏:

给台港澳亲人祝福 马来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