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1994基础产业投资加大重点建设捷报频传
本报讯记者江世杰报道:刚刚过去的1994年,国家在遏制投资规模盲目扩张势头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重点建设,特别是对国计民生关系极大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大,资金到位率高,一大批铁路、交通、电力项目加快建设或竣工投产。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预计1994年全社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增幅虽比上年回落30个百分点,但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比重,却增加了50%以上。
铁路:全年预计完成基建投资32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预计完成新线和既有线铺轨3346公里,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新线铺轨1966公里,既有线铺轨1380公里;预计可投产新线117公里,复线1243公里。
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0万公里,新增1.6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555公里,新增410公里。一、二级汽车专用路达到9078公里,新增1695公里。1994年全国建成扶贫公路1940公里。
港口:全年建成沿海深水泊位20个,新增吞吐能力2580万吨,内河港口新增吞吐能力274万吨,改善内河通航里程394公里。上海外高桥港一期工程的4个深水泊位、湛江港5个深水泊位、厦门港东渡二期工程4个深水泊位的建成,对沿海开放地区和内地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民航:新建海南三亚、武汉天河等8个机场,扩建西藏邦达等10个机场,使我国拥有机场设施的城市达到113个。
电力:按计划完成了全年电力基本建设任务,共投产大中型发电机组53台,1027.45万千瓦。其中,水电机组18台317.95万千瓦;火电机组35台709.5万千瓦;秦山、大亚湾核电站210万千瓦投入商业运行,全年总计新增1237.45万千瓦。到12月25日,完成发电量8900.66亿千瓦时,提前6天完成年度计划。预计全年发电量将达9050亿千瓦时,比1993年增长10.93%。此外,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也在12月14日正式开工。
煤炭:预计全年基建投资146.4亿元,比去年增长16.6%;1—11月完成102.07亿元,全年可投产矿井12处,新增生产能力1479万吨。
石油:原油和天然气生产能力也有明显增长,仅辽河油田、吐哈油田就增加200万吨。
邮电:1—11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78.1亿元,全国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5671.6万门,电话话机总数达到3593.2万部,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46.6万户,无线寻呼用户达到992.5万部。全年开通长途光缆共6875公里;10月开通的全国高速数字数据专线网(DDN)覆盖21个省和直辖市。


第2版(经济)
专栏:

  国有企业:功不可没(下篇)
本报记者江世杰
正名鼓劲篇
    财政收入的支柱
改革开放16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正在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大财团、大企业的一个投资热点。形成这种大好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但不是国有企业拖了后腿,恰恰是国有企业较好地发挥了中坚、骨干作用:
——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在内的能源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能源生产总量由1980年的6.37亿吨标准煤,增加到1993年的10.61亿吨,已基本上满足需要。
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等原材料工业的生产能力增加,生产条件改善,使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有些产品例如钢材、水泥等甚至已供大于求。
——交通运输能力(包括铁路、航空、港口等)不足的问题,经过新线建设会战,改造老线挖潜,加紧港口建设,实现水陆分流等措施,运能对运量的缺口正在逐步缩小。
——邮电通信通过强化投资、突击建设,落后状况已有明显改善,电话普及率已从0.7%上升到4.7%。首都北京则高达18%。1994年的北京与1984年相比,电话网能力增大了10倍,成为全国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国有企业亏损户数在增多,经济效益不高这是事实。但不能由此认定国有企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包袱,应该“丢掉”。对效益高低问题要作具体分析,不应简单做出结论。
纵观世界主要国家,尽管制度不同,国情有别,但都存在着国有企业,它们大都肩负着重任,如发展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发展基础工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承担特殊的社会职能,如军工生产、维持就业、开发落后地区。一般都具有投资多、风险大、利润低、周期长、回收慢等特点,相当一部分甚至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满足社会和国家需要为基本目标,所以必须靠政府补贴过日子。
我国的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经济的主体,在国民经济中起的是框架、支柱、骨干作用,在传统经济体制下,由于国家统包统管,国有企业一般比较容易盈利。现在,虽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但产业结构、价格体制等都尚未理顺,使一些企业受到的待遇仍不平等,加之企业身上有沉重的财政负担和社会负担,再加上非国有企业的激烈竞争,有些企业效益欠佳、亏损扩大,也是事出有因的了。
然而,尽管如此,到1993年底,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几项主要指标,在全国工业企业中的比重分别是:企业户数占19.35%,职工人数占57.34%,销售收入占62.32%,销售税金占73.6%,利润总额占54.92%。这说明国有企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和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今年以国有企业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其目的不是为了将国有企业“丢掉”,是要继续通过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强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整体素质和实力,使之更好地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中坚。
    社会安定的基石
许多国有企业与非国有的乡镇企业、三资企业、个体企业相比,劳动生产率不高、经济效益低,固然有机制的原因,但各种负担沉重,乃是影响国有企业最重要、最现实的因素。
首先是国有企业财政负担沉重。据统计,从1980年到1993年,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上交利税和“两金”(能源交通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占其实现利税的比重,平均为86%,比非国有企业几乎要高出一倍。
1994年上半年,全国工业增加值中,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大约各占50%。然而国有企业上交的税金,却占了税金总量的68%,非国有企业上交的税金只占总量的32%。这就是说,是国有企业的超量负担,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大头,使国家重大基建项目、教育科技投入、国防费用支出有了来源。
这是以牺牲他们的“健康”——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为代价的。一方面,留利过少导致企业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自主开发能力弱,产品更新周期长,在市场竞争中很难打胜仗。另一方面,又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改造所需资金,几乎全部依赖银行贷款;而沉重的还本付息包袱,又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不搞技术改造是等死,搞了技术改造是找死”,不是国有企业的牢骚,是他们切身体会的实情,也反映了一定的现状。
其次是国有企业社会负担沉重。一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企业办社会”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职工的吃喝、住房、看病、进厂交通、子女上学等等,依然分散着企业经营者的精力,占用着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据统计,目前全国由企业开办的小学、中学、技校有6万多所,在校学生达600多万人。厂长经理们多么希望地方政府能把企业办社会这个包袱接过去,然而短时间没有这种可能性。
企业离休干部、退休职工与在岗职工数量彼长此消,逐步接近,有的甚至达到了1∶1的程度;完全由企业承担的离退休职工工资和福利费用,随着人数的增加和物价的上涨而不断增多。北京东方电子集团公司,其前身是名声显赫的北京电子管厂,现职工仅6000多人,但却有离休老干部400多人、退休职工7000多人,还要负担“三年困难时期”被辞退的4500名职工的生活补助费。乡镇企业、三资企业、个体企业是没有这样沉重负担的。
国有企业的人员富余率高达30%以上。随着改革的深化,企业精减下来的富余人员也在增多,目前社会还无法全部安置他们就业,只好在企业内自行“消化”,由企业出钱把他们“养”起来,这会影响落实企业用工自主权。
如何使国有企业卸掉包袱,轻装上阵,与非国有企业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现实要求我们作出认真的回答。


第2版(经济)
专栏:

  为什么要提高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戴相龙答记者问
本报北京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5年1月1日起,对金融机构贷款年利率平均提高0.24个百分点,各金融机构对固定资产贷款年利率随之平均提高0.72个百分点。记者就这次利率调整问题,访问了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戴相龙。
问:为什么要提高人民银行贷款利率?
答:人民银行贷款是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简称再贷款,是金融机构特别是我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发放贷款的重要资金来源。人民银行贷款的松紧和利率的升降,能够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能力,从而可以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并对物价发生影响。
1994年,我国财税、金融、投资、价格、外汇、外贸等重大改革顺利出台,国民经济发展势头较好,但零售物价指数,特别是食品类物价增长幅度过高。1995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抑制通货膨胀。治理通货膨胀要协调运用各项经济、法律、行政措施,从中央银行来讲,要实行适度偏紧的货币政策。为此,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决定适当提高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金融机构则随之提高部分贷款利率。这次利率调整幅度虽然不大,但传递了中央银行实行适度偏紧货币政策的重要信息,有利于压缩固定资产投资,抑制通货膨胀,支持有效益的生产经营活动。
这次调整利率和过去不同,过去侧重于中央银行调整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这次首先调整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各金融机构随之调整一部分贷款利率,这是中央银行运用利率手段调节货币供求关系的一项改革。
问:为什么要提高固定资产贷款利率,同时取消对有关行业基本建设贷款的差别优惠利率?
答:当前,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过快,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增长过猛。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已初步得到抑制,投资增长速度回落,但是,由于投资规模基数大,在建工程项目多,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任务仍很艰巨。为此,在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再贷款利率以后,从1995年1月1日起,各金融机构则适当提高固定资产贷款利率,逐步改变历史形成的固定资产贷款利率较低的状况,进一步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为了更好地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单靠提高贷款利率还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还必须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扭转固定资产投资在资金使用上的倒逼机制。
1986年开始,国家银行对煤炭、电力、原油开采、节能措施、铁道等13个行业重点建设项目的贷款利率实行优惠,在正常固定资产贷款利率的基础上下浮10%—30%,对扶持上述行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这13个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多数行业的产品价格和服务收费已在国家管理下按经营原则定价。实行差别利率的3年期贷款最低为年利率8.64%,金融企业在经营上也难以承受。在对13个行业基本建设贷款取消差别利率,执行统一的基本建设贷款利率后,在同等条件下,银行对上述行业贷款继续采取优先支持的政策。新成立的国家开发银行,将对上述行业在贷款上积极给予扶持。对部分国家重点项目,有关部门可按规定贴息。
问:此次利率调整,为何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存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不作变动?
答:一段时间以来,利率问题成为社会关心的热门话题,提高利率特别是存款利率的呼声很高。从物价上涨的幅度来看,现行实际利率为负利率。但是,就名义利率本身而言,现行利率水平已经不低,1993年连续两次提高存款利率,1年期存款年利率已达到10.98%。与外币存款利率相比,人民币存款利率已经较高。另外,国家对3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已实行保值。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提高存款利率必然提高银行的筹资成本,势必导致贷款利率的上升。目前,我国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绝大部分运用贷款,企业平均利润率不高,特别是国有企业困难较大。如果再提高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必然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推动物价上涨。因此,这次对居民、企事业单位的存款利率和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均不作调整。解决存款实际负利率问题,主要依靠抑制物价上涨幅度,而不能大幅度提高存款和全部贷款利率。
问:这次调整再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利率的同时,在计息方法上作了哪些改变?
答:在这次利率调整的同时,我们对全部贷款(包括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和再贷款)的计息方法进行了改变。以本次利率调整日为界,利率调整日以后新发放的各项贷款,今后遇到利率调整时不再分段计息,以签订贷款合同日银行挂牌利率计息。调整日之前已发放的各项贷款仍按原规定的利率计息,直至贷款到期,合同期满后,改按当日挂牌的贷款利率执行。即老贷款“老利率”,新贷款“新利率”。这次改变贷款计息方法,简化了计息手续,克服了原贷款利率分段计息,而存款利率按存单利率计息不一致的矛盾,使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计息方法统一起来,并和国际惯例逐步一致。
问:这次提高固定资产贷款利率,对企业影响有多大?
答:这次提高固定资产贷款利率,对企业影响较小。一是贷款利率调整范围小,只提高了固定资产贷款利率,占国家银行贷款70%以上的流动资金贷款利率未作调整;二是此次利率调整的幅度较小,固定资产贷款利率平均上调0.72个百分点后,国家专业银行全部贷款利率的平均水平仅提高了0.15个百分点;三是由于计息方法的改变,利率调整只对1995年1月1日以后发放的贷款产生影响,而在这以前发放的贷款并不增加利息支出。由于上列三方面原因,这次利率调整,有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但对大部分企业影响不大。
问:现行利率体系和利率管理体制存在什么问题?今后利率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人民银行在利率体系和利率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79—1994年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12次调整存款利率,13次调整贷款利率;调整了部分利率种类和档次,统一了居民个人和企业的存款利率,贷款利率按期限设置档次,并建立了中央银行利率体系;利率管理体制由高度集中统一,经历了下放利率浮动权及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两个阶段。
但是,目前我国利率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利率总水平偏低,利率结构不尽合理,利率管理过于集中。因此,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决定的精神,随着价格、投资和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要进一步深化利率改革。要按逐步形成的资本平均利润率和资金供求状况,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并按照国家货币信贷政策灵活调整;要理顺各类存款、贷款、有价证券利率的关系,使利率结构更加合理;按照利率要反映期限、成本、风险的原则,合理调整存款、贷款的利差;加强金融监管,严禁违反规定提高利率;在利率管理上,探索逐步从中央银行直接管制向间接调控过渡的途径,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的市场利率体系。


第2版(经济)
专栏:

  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强调
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改革
新华社北京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李涛、新华社记者吴锦才)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会议1994年12月29日在北京闭幕。会议强调,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改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是一项重要改革,应当下大力气认真抓好。
会议由国务委员罗干主持,国务委员李铁映作了总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闭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国务委员李贵鲜出席了闭幕会。
为期三天的会议总结了我国过去10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情况,对下一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作出了部署。上海、天津、海南、宁波等省、市的代表在大会上介绍了本地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情况。代表们认为,经过认真的讨论,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和任务。
会议认为,要充分认识到养老保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性。今年以来我国在财政、税制、外汇、金融、投资等宏观方面进行的改革取得了基本成功,以此为基础,明年将把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摆到重要的地位。社会保险制度能否建立和完善,关系到企业改革的成败。养老保险则是社会保险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这项改革。会议指出,这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一项新的工作,关系到每一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是具有深刻影响的改革。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作了新的、明确的要求,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和根据这个精神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所制定的方案。
会议指出,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是要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其中最重要的几项是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保险。其中养老保险是资金数额最大的一项保险。总的办法就是用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保险三个层次的保险,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养老保险金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这项改革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进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强化养老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基金保值增值的主要方式是购买国家债券。
会议确定,这项改革的试点工作由劳动部负责推动、指导。国家体改委可选择一些城市进行试点。关于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劳动部、人事部、民政部按照“三定”方案各负其责。机构改革和调整要从有利于改革、有利于稳定、有利于工作的原则出发来考虑,无论如何不能推诿扯皮,贻误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养老保险体制的改革,加强领导,组织好试点工作,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宣传引导,具体的试点方案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取得群众的理解和对改革的支持。


第2版(经济)
专栏:

  大众汽车二期工程建成
本报讯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大众二期工程日前基本建成。新建的大众第二汽车厂投产后,上海大众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0万辆。
(吕网大李勤)


第2版(经济)
专栏:

  万能型钢轧机在马钢落户
本报讯马钢股份公司继2500立方米高炉系统工程投产之后,日前,我国引进的首套万能型钢轧机开始奠基。这套轧机所生产的H型钢,是一种经济断面的工字型钢材,广泛适用于铁路、大型桥梁、港口码头、高层建筑等多种领域。
(张振国)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京吉普年销售40亿元
本报讯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1994年完成销售额40多亿元,整车销售达6万多辆,实现利润3亿多元,全年中的日产量、月产量、季度产量均创合资10年来历史的最高纪录。
(张砚)


第2版(经济)
专栏:

  温州注册商标突破5000件
本报讯据最新统计,温州市已拥有累计注册商标5000余件,占全国注册商标总数的1%,名列沿海、沿江、沿边城市前茅。
最近,温州空调器总厂“月兔”牌等12个商标,跻身省著名商标行列。
(袁亚平)


第2版(经济)
专栏:

  福建成立消费者委员会农资分会
本报讯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农资分会,日前宣布成立。
该会协同有关部门开展农资产品生产质量管理和农资市场管理的检查监督,参与制定保护农资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规、规章。
(赵鹏)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国远洋航务公告》创刊
本报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主管、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主办、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协办的大型专业性信息周刊《中国远洋航务公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于1995年元旦正式创刊,并向海内外公开发行。
(王彦田)


第2版(经济)
专栏:

  农行正式发行金穗维萨卡
本报讯记者江夏报道:中国农业银行从1994年12月30日起,正式发行金穗维萨卡。维萨国际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信用卡国际组织之一,到目前为止,该行发卡城市达251个,发卡量达到110万张,特约商户和银行网点达到3.6万个,累计交易额400亿元。农行率先应用电子信箱技术,实现了止付名单的自动传输,提高功效数倍。


第2版(经济)
专栏:

为了保证元旦、春节市场供应,稳定物价,银川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对肉食和黄瓜、茄子等十个蔬菜品种实行最高限价。图为市物价局、工商局等在商店检查商品价格。
刘泉龙摄(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