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月2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农民钱包今如何
本报记者王慧敏
据有关部门统计,1994年农民人均实际收入预计超过1100元,比前年增加近200元,增幅超过20%。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幅在5%左右。无论是增加的绝对额,还是实际增长速度,都是90年代以来的最高点。
    农民收入“四部曲”
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情况,我们发现,农民收入增长有四个阶段:1979年至1984年,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大增产,农民大增收,农民人均收入由1979年的160元提高到1984年的355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平均增长15.1%;1985年至1988年,种植业出现了徘徊,乡镇企业却迅猛发展,农民收入继续平稳增加,扣除物价因素,农民人均收入由1984年的355元提高到1988年的545元,平均增长5%;1989年至1991年是全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慢的时期,农民人均所得虽然由1989年的602元提高到1991年的709元,但3年中农民人均收入平均增长实际上仅为0.7%,有的年份还是负增长,如1989年比1988年下降1.6%。1991年以后至1993年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步出低谷,再度回升,1993年农民人均收入达921元,但只比上年增长3.2%。
    去年何以增收
单从去年气候条件看,对农民增收并不利:南北涝中间旱,部分农产品产量下降……那么,增收的原因何在?农业部的专家指出:一是国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二是各地着力培育了市场,调整了生产结构。
农民负担过重,农产品价格不合理,种田比较效益过低,是8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的主要原因。1994年以来,各地坚持减轻农民负担,严格规定农民负担不准超过年人均纯收入的5%。同时,国家大幅度提高部分农副产品的价格,仅粮油价格提高一项,便使农民人均增加收入120元以上,占增加额的60%左右(但是其中约90元为农民自产自销自用部分计价标准提高带来的虚增)。另外,棉花产量增加和价格的提高,使农民人均增加收入10元以上;畜牧业、渔业以及菜篮子产品产量的增加和价格的提高,使农民人均增加收入20元以上。1994年,各地还注意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提倡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使种、养业也变成了致富产业。据统计,去年第一产业的收入占农民收入的份额接近60%,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沿海欠发达地区,主要是靠发展农业增收的。有关部门对这些地区103个村的抽样调查表明:主要靠粮棉增收的占45%,主要靠粮棉瓜菜综合经营、农林牧副全面发展致富的占25.5%,主要靠林果、畜牧、瓜菜、种养加销售或外向型经济致富的占23%。
另外,今年乡镇企业及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以及组织民工有组织外出务工,使农民人均也增加40元左右的收入。
    1995年怎样
1994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对今后将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更令人欣喜的是,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各地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这都是能使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福音”。
不过,“福音”能否变为现实,还要看努力。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问题也很多:一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猛,导致农业生产费用增长过快,给明年农民收入的增加带来了难度。据内蒙古自治区提供的资料,该区1994年秋季二铵售价已达每吨253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河南省农用化肥综合价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二是国家、集体、农民个人三者分配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理顺。据预测,在农民经营所得增长的同时,有些地方的农民负担仍有“反弹”的现象;三是农民收入增长不平衡更加突出。据有关部门介绍,目前有10个省市农民人均收入超过1200元,同时有7个省区却在700元以下。最高的省市与最低省市人均收入的差距为5.45倍,比1993年扩大0.5倍。更应该看到,1994年农民收入增长与调价因素关系甚大。目前,有些农产品价格已接近或超过了国际市场价格。今后,这方面潜力已经很小,不能把增收寄希望于提价。
虽然1994年农民收入有大幅度增长,但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也只有800元左右,离小康水平还相差400元,这意味着1995年到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每年必须净增65元左右,即每年实际增长速度不能低于5%,这个任务很不轻松。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改革发展动态

  淮滨:庭院市场逐日兴
本报讯一种具备产、加、销综合功能的生产经营模式——“农家庭院市潮,近年来在河南淮滨县相继涌现。
淮滨县是全国贫困县之一,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从1990年开始,这个县把发展农村庭院经济作为富民强县的重点工程之一。通过筹集资金、以工代赈等办法,投入一定资金,在全县21个乡镇选择了500多个多种经营大户,在各方面给予扶持,使他们的小小庭院按市场需求,发展生猪、柳编、瓜果、药材等产业。4年来,该县已出现各具特色的“农家庭院市场”560多个,种、养、加项目达120多种,使“农家庭院市场”开始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格局。据了解,在该县500多个经营庭院市场的农户中,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占84%,多种经营产销率达90%。仅饲养生猪、“樱桃谷鸭”、农副产品加工3项,每年就使全县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有力地推动了该县农村经济的发展。(赵玉明 肖顺东)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改革发展动态

武昌:推行水面股份制
湖北省武昌县在水产养殖业中全面推行股份制经营,调动了投资者、资源拥有者和技术人员三方面的积极性,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县实行股份制经营的水面已达25万亩。 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雪丰鱼肥
地处高寒地区的黑龙江省,时下已千里冰封,雪花纷飞,可也正是越冬鱼大丰收的季节。据了解,去年越冬鱼水面达130多万亩,2万吨鲜鱼将供应市场,这是人们正在打捞红鳟鱼。
邢华摄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改革发展动态

高密:水上敲响拍卖槌
本报讯把集体的部分小型水利设施和水资源使用权拍卖给农户经营管理,这是山东省高密市水利改革的新举措之一。去年以来,全市已有近两千处集体的机井、大口井、方塘等水利设施拍卖给农户。
高密市双羊镇去年首先敲响拍卖槌,拍卖机井64眼,大口井10眼,深水井1眼,方塘1座,共收回资金9.1万元,集体用这笔钱维修了一处扬水站和防渗渠道。农户在获得井塘等水利设施的使用权后,又投资加强了防护措施,使之发挥出更好的工程效益。
高密市拍卖的小型水利设施,一般由原所属集体单位与专业水利部门共同评估,然后召开村民大会公开拍卖。一旦成交,当场明确产权关系和应负责任,缴纳契税,并进行公证。这种公平竞争和以法治水的举动,大大激发了群众踊跃购买“水权”的热情,许多农户积极投入资金。同时,一个新的治水观念和水利投入机制,也伴随着拍卖槌声在高密形成。(秦鸿志)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评奖莫忘种田人
姚运明
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经意不经意,都能看到或听到某某获某某奖,某某得某某称号的消息。
获奖者中自然有占我国人口比例最大的农民,比如“乡镇企业家”、“优秀支书”等等。然而,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些得奖人中,很少有“面朝黄土背朝天,手扶犁把默耕田”的种田人。
笔者曾采访过一个种田大户。他种了100多亩地,7年累计向国家交售粮食20多万公斤。谈起种田他颇觉伤感:“前几年种地是多么荣耀的事,每年交完爱国粮,我都被戴上红花,评上劳模,有时中央领导都接见呢!而现在,每年除享受村里乡里奖励的一点化肥外,荣誉已与咱无缘了。”
笔者对此不禁感到担忧。谁都知道,搞好粮棉的生产与收购,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过去,在每年的粮棉征购工作中,许多农民尤其是种田大户,面对高于国家定购价的市场价格,丝毫不动摇,纷纷争交爱国棉、爱国粮。支配他们行动的,除了个人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外,国家给予他们物质奖励和很高的荣誉,使他们感到做出的贡献得到承认,自己的社会价值得到体现,也是重要因素。近些年来,重奖风愈刮愈烈,但在一些地方对种粮大户的鼓励,却日呈弱势。种田劳模少有人评,售粮状元少有人奖,种田人很自然想到,社会兴奋点转移了,种粮种棉不重要了。
前段时间部分地区又出现了征购粮棉难,这固然与部分农民等待、观望、惜售有关,另一方面,对售粮大户物质和精神奖励不够,没有创造一个交售爱国粮棉光荣的良好舆论氛围,也不无关系。最近,山东省团省委对踊跃交售爱国棉的16名青年售棉大户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这个做法,给了我们一个提醒,评奖时莫忘了供应我们衣食的种田人。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杂交稻种为何货俏价高编辑同志:
湖南省湘潭县中路铺区是杂交稻制种基地。近段来求购杂交稻种的络绎不绝,杂交稻种子每公斤价格上涨到16元,少数品种每公斤高达20元以上,而且已到了有价无货的程度。
杂交稻种子为何会出现货俏价高呢?据我们了解,一是政策不落实,制种面积减少。省政府规定,杂交稻制种区应按面积核减定购粮任务,而实际上至今没有落实。农户将种子按平价交给种子部门,却要买高价粮完成定购粮任务,许多农户不愿制种。去年初,中路铺区计划制种9000亩,结果只完成6500亩;二是购销价差别大,农户不愿将种子交售种子部门。去年,种子部门收购杂交稻种子每公斤5—6元,却以每公斤12元至15元卖出,高出收购价一倍以上。生产者得小利,经营者得大利,农民感到不满,所以种子部门只收购到种子总量的1/3;三是市场管理混乱,多家插手经营。种子收获时节,种子部门、农技部门、个体户纷纷进入制种区哄抬价格,乱收种子,致使种子价格混乱,搞乱了市场。
粮食要增产,离不开杂交稻。看来,加强杂交稻种子的生产和市场管理已刻不容缓。
湖南湘潭县中路铺区委周祝秋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百亩西红柿收入百万元
山东省齐河县焦庙镇黄屯村去年种植了108亩“秋延迟”西红柿,平均亩产达6500公斤,总产52万公斤,获纯收入100多万元。
去年6月下旬,黄屯村连续降雨,农田全部被淹,大部分地块绝产。大水退后,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在抢播晚秋作物时,种植了108亩“秋延迟”西红柿。由于加强了科学管理,“秋延迟”西红柿全面丰收。由此,黄屯村取得了大灾之年农民收入翻番的好成绩,今年人均纯收入可达1800元。(赵金刚)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民与市场

豆腐砌成小洋楼
阮君
走进安徽亳州市南市区刘庄村,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村街,一座座热气腾腾的豆腐作坊,尤其是那一排排、一幢幢造型典雅、布局合理、连片成区的农民住宅楼群,真让人耳目一新。村委干部风趣地说,这洋楼就是用豆腐砌成的。
刘庄人做豆腐生意有两条经验:一是注重质量,他们做豆腐讲究干净、细嫩、白中透亮,逐步树立刘庄豆腐的牌子;二是灵活经营,他们或批发给商贩,或走街串巷销售,或和一些企业、机关、学校、饭店签订常年供销合同。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刘庄豆腐竟然占据了亳州豆腐市场的“半壁江山”。
来到豆腐个体户李先启家中,一座标准的四合院,主房是一座底上八间装潢讲究的小洋楼。室内家用电器一应俱全。靠院子两侧的豆腐作坊也很讲究,磨浆机、小锅炉等豆腐加工机械井然布列坊中。据刘庄的村干部介绍,像李先启这样的家庭在刘庄不下30家。现在,刘庄村成为当地的小康示范村。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山寨“马的”
张文武
去年回老家贵州山区,目睹了一桩新鲜事:“马的”。
从普定县城到我的家乡朱官乡有5公里远。以前,乡亲们往返县城都是步行,要花一个多小时。肩挑背扛,负重而行,费时更长。
这几年经济发展了,乡亲们经常上县城,或是找活干,或是卖东西,再不像以前那样一个星期赶一次场。于是,马车载客就应运而生了。车主在车上装上了与汽车车厢一样的篷杆和色彩鲜艳的篷布,车厢两边装上了两排椅子。乡亲们戏谑地称其为“马的”。
车主是我小时候就很熟悉的邻寨的潘大叔。我走到县城北门上“马的”的地方时,潘大叔正在高声喊客。他喊客很有一套。他故意模仿车站播音员的口气,用夹生的普通话,喊道:“到朱官乡的车就要开了,快上车啦。”使人忍俊不禁。很多人笑着上了他的车。这时来了一对布依族父女,他又用布依语招呼父女俩:“拜门拜(走吗)?拜喽(走吧)!”不一会,他的车就坐满了人。要开车了,一车都是乡亲,他又故作正经地说,“我开车了,请大家注意好自己的行李和钱包,谨防扒手!”又惹得一车笑声。车里也有人开玩笑地对他称赞道:“你这张好牙口!”
“马的”生意十分兴隆,车主每天要跑六七个来回,营业额有六七十块呢。
我坐在“马的”上,问潘大叔,有没有怕坐车花钱宁愿走路的。潘大叔幽默地说开了:“没有了,没有了。以前,我们都穿草鞋,草鞋便宜,不怕磨坏,就走路,现在我们穿的鞋值钱了,爱惜着呢。”
我知道,怕鞋磨坏是假,“马的”生意兴隆,是因为农民的腰包鼓了,也在想着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

致读者
根据本报扩版统一安排,《农村经济》专版从今天起,由以前的二版调换到十版。每周两期,星期一、星期五出版。调整后的《农村经济》专版,将继续以面向实际、面向农民、面向农村基层干部为宗旨,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当好广大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村工作者的知心人。
改版后的农村经济版将设如下专栏:《农经时评》、《农村杂谈》、《农村经济经纬》、《热点追踪》、《专家访谈》、《乡村干部一席谈》、《来信》、《村里人,村中事》、《部委信息》、《部委乡村热线》、《农村短讯》、《改革发展动态》、《四面八方》、《乡镇企业大世界》、《省报传真》等专栏。此外,本报二版将保留《乡情实话》、《农村经济随笔》、《农村新事》、《农村经济观察》等专栏,欢迎各位读者不吝赐稿。 ——编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