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1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六盘山组歌
姚学礼
六盘山
在重峦叠嶂般的云朵和山树之间,有血管突出的筋络和肌腱;在青青野草掩埋的地方,有英雄走过的路,不息的战马蹄声和嘶鸣,回荡似鼓,似鼓催人。
山的胸腔深处,经风暴孕育的魂魄,年年和雷电锻磨着钢铁的性格,岩石似路,似路曲折,在将一座历史的塑像交给今天。
红军石
这块烽烟稍息的石头,还躺在这里,风风雨雨,依然坚固,依然苍苍。
用手摸一摸,从坚硬的外表里,石头的内心似乎温热,石头的心语似乎激扬,让我为之震动,让我灵魂不安。
石边有簇簇花束,默默围守着宁静,像卫护一本书,让我读它的实质内容。红
军旗·篝火·朝霞
红一色,飘在山间,草坡上如此灿烂。五十多年了,感人至深,从山涧升起,又辐射着我的思恋。
将我带入一次次血性的风雨,常常,长空一闪,世界才分外新鲜。
和血一样,有无数无声的激情,与世界浑然一体,曾经历史养活,又孕育美丽的明天。
六盘山秋歌
几滴露滴落了夏的烦闷,随着小雨唱响的初秋,在六盘山的不同林陌便有不同的泉声了。很柔的泾河水不再拒绝岁月的多情,缠绵的离绪,粗犷的呼唤,山转峰回,都随落叶散下一片片昨天的日子。而藤蔓般的山路这时攀住苍远的天空不放,傍晚还在风中荡漾着柔韧的情丝。山果子滴下一滴又一滴心的暖语。
哦,当傍晚果真在雨中浮起来时,挂上红军纪念亭上的十月,记忆很红很红。
而当山花也红过来时,开不败的新闻,报道着大雁飞向南方的故事,此刻,远霞很苍茫地亮开太阳的斜辉,在为昂奋的明天飞起一个高远的“人”字。


第12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送荻帆
曾卓
9月5日上午10点多钟,接到荻帆夫人高思永的长途电话,她啜泣着告知荻帆于当日凌晨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我连连大声追问,实在难以相信。我知道这半年来荻帆身体不好,最近又住进了医院,我们一直保持着电话或书信联系。前几天我还收到他8月26日的来信。他虽为病的折磨而苦恼,但对康复颇有信心。而且两天前我和在京的绿原通过电话,他说9月1日到医院去过,荻帆的腿肿正在慢慢消退,打算只住一个月就出院。荻帆还谈到他即将出版的长篇小说,谈到年内外出的计划……。绿原说看来荻帆很正常,要我放心。我要他转告荻帆,10月份我将到北京参加一个会,还有几个老朋友也将去,我们又可聚一次。——怎么,怎么,怎么他竟突然离去了呢?!
我是1940年夏天认识荻帆的,到现在整整55年了。8年前,荻帆七十岁时,我写过一篇《记荻帆》的长文,回忆了我们之间交往的情况。最后说:“我没有展开我的记述,那将是太长了。”此刻我更没有可能详细记述,但许多往事都浮现在眼前。从55年前在北碚嘉陵江畔的初遇,到去年9月几个老朋友的庐山之游,年底在深圳举行的“国际华文诗会”期间的几次深夜畅谈,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更显示了友情的珍贵和温暖,而且随着岁月的积累更为深挚,却又保持着当年青春时期的色调。一位青年曾笑着说,你们相处时完全不像是年过七旬的老人,那样亲密,玩玩笑笑,比我们青年朋友相处时显得还热烈。而我也一直怀着年轻时的心情,总以为来日方长。他的友情在我生活和内心中,都占着很重的分量,是我不能失去的,现在却失去了。
1984年秋,荻帆患了严重的心脏病。那年的岁尾,在京举行中国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几个出席大会的友人于1985年元旦去看荻帆。他挣扎着从床上起来,要求和我们共同照一张相。他用低微喑哑的声音说,“留下一个纪念吧!”朋友们都感到凄然。可喜的是,不久后他终于从死亡的阴影下走了出来。这10年来,他又做了不少工作,写了不少作品,国内国外跑了不少地方。今年5月,他住过一次医院,病情较重,朋友们都有些担心。但他于6月份出院了。来信说,朋友们的关注使他很感动,即使为了友情,他也要好好活下去。他在家休养了一段时期,未有大的好转。在8月份又一次住进医院。他的病情和心情都不像10年前那样严重。他还在期待着一部已看过清样的长篇小说早日出版,他还在病床上继续着《新文学大系·1949—1976年诗选》的主编工作,朋友们也都盼着他早日康复,完成他自己的许多计划和心愿。没有想到,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却突然离去了。
每一次我到北京,即使再忙,再匆匆,也要去看荻帆。我们总有那么多谈不完的话,总是很珍惜每一次见面的机会。这一次,我于9月7日晚上赶到北京,为的是在他8日上午火化前见他一面。但我们不能交谈了。他安静地躺在那里。我没有勇气直视他。我向他鞠躬。我在他的亲人们的低泣声中缓慢地走过他的灵床。我竭力控制自己的感情却还是忍不住眼泪。几十年来,我们曾多次分手又相聚。这一次,却是永别了。
是的,荻帆,永别了。“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我正是一直以你为兄长的。你一走,不仅使我有难以承担的悲痛,而且我感到这样的寂寞,深深的难以承担的寂寞……
(1995年9月14日凌晨4时)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我与书”征文开始
最近南京《书与人》、《少年文艺》、《光明日报》读书版、《中华读书报》等报刊联合举办“我与书”征文。该活动旨在推动社会上读书风气的形成,在书与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征文活动持续半年,到1996年3月底结束。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全国报刊读书版编辑联谊会成立
最近,来自全国各地约40家报纸读书版的编辑聚会深圳龙岗区,交流书评编辑的经验,并成立读书版编辑联谊会,将不定期开展业务交流和合作。


第12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走进精神深处
穆紫
人物传记创作的难度在于,如何在叙述人的经历的同时,丰富地展现传主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满足于一些故事的效应,而是要尽可能地把笔下的主人公,置放在历史氛围之中,在一个个生活细节的呼应中,让传主活生生地立起来。
与描写革命家、文学家的传记相比,描写企业家的传记作品难度更大。通常所见的此类传记,常常不得不把大量篇幅集中在经济活动方面。这样,生产过程和经济行为的叙述,就可能把传主的精神世界淹没。读者可以了解到某个企业的生产状况,了解到某个企业家的经营之道,但对这一传主内在的精神状态却无从知晓。在日渐增多的企业家传记创作中,这是明显存在的问题。
读作家、记者王青和程永照创作的《褚时健》(经济日报出版社),却分明感到作者在有意识地摆脱通常所见的弊病。他们的落笔重点,并不只限于描写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奖章获得者褚时健如何领导玉溪卷烟厂,使其从一个中型烟厂,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一跃成为名牌企业,而是把笔触伸进传主的精神世界,在对这样一个改革风云人物的人生曲折经历的细致描写中,写出他在历史风雨中的酸甜苦辣和成功得失,写出他之所以能够把握机遇创造奇迹的精神准备和人格魅力。这部作品,可以说为大量出现的企业家传记提供了一个新的范本。
在作品中,作者用大量篇幅描写了传主在“文革”前的坎坷经历,这样的叙述,不是出于一种猎奇心理,而是在他们看来,这样的经历更能造就出传主的性格和精神特征,而这些素质和思想准备,决定了褚时健能够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精神相适应,从而成为这个时代企业家中的佼佼者。
书中写到这样一个细节,早在大跃进时期,当人们热衷于“放卫星”、报高产的时候,已经被遣送到农场劳动改造的褚时健,悄悄地在半夜上山开荒,多种庄稼和蔬菜。他对感到不解的人们说,他是农村长大的,他知道一亩地究竟能够产多少粮食,按照目前的报高产,很可能会出麻烦。在他的带领下,大家一起上山开荒。这样,当饥饿突然而至的时候,他所在的劳动小组,因为有他的冷静决策而免遭灾难。正是许多类似细节的描述,使传主的务实精神得到充分体现。对于活跃在改革开放年代的企业家来说,远见也好,魄力也好,有时可能在于一个人的激情和浪漫,但更为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务实精神。
读这本40万字的传记我们才会明白,褚时健之所以成为生活强者,之所以能够具有强烈的感召力,不仅仅在于他能够把握机遇,而在于他性格的魅力。这魅力,恰恰来自逆境生活的磨砺,来自他身上所展现出的人格精神。对于一个人,精神常常比机遇更为重要。遇挫折而不气馁,遇艰辛而不畏缩,遇歧视而不自卑,遇赞美而不狂傲。真正优秀的企业家,不可缺少这样的性格素质。所幸的是,作者笔下的传主,恰恰具备了这种难得的精神素质。这是深深扎根于生命根底的力量。即便历史最终没有给予机会,让褚时健在玉溪卷烟厂这样的地方施展才能,作者使人相信,他也会按照这样的信念去生存。因为他自信做人应该这样去做。结果,这样的精神状态,这样的性格魅力,无形之中成为他获得成功的最大的资本。一部传记,能够对精神的刻画达到这种程度,无疑是成功的。
于是,由于有大量生动的历史背景的描述,传主的务实精神的形成,其意义就超出了经济范畴,而成为对人的人格刻画的有机组成部分。实际上,一个读者阅读企业家传记,他不会以经济学家的职业目光去考察生产的过程,而是更乐意看到一个与他们一样的人,如何走过历史烟云。他们着眼于与之息息相关的东西,而不满足于经济因素如何激发、制约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他们更愿意把那些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还原为和他们同样普通的人,从他身上感觉生活的意义,从他身上理解生命的价值。


第12版(副刊)
专栏:

  故乡的池塘
阎墨林
故乡的池塘
嵌在我记忆中
神奇的镜框
如今 你还珍藏着
那幅水墨画么
婆娑的树影
像一团团欢乐的云
涂抹在层次分明的宣纸上
落雨的黄昏
你是不是
又和诗一般的情调
把青绿的田野
渲染成一片
望不透的苍茫
清清凉凉的夜
迷醉了一个甜蜜的村庄
温馨的想象
飞向故乡的池塘
即便是没有相见吧
那一片实实在在的希望
也会在我心中
时时刻刻地生长……


第12版(副刊)
专栏:

收获季节(木刻)李建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