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月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科文卫新闻)
专栏:

  李岚清分别看望陈岱孙张光斗启功
祝老教授新年快乐健康长寿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尹鸿祝)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今天来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亲切看望了陈岱孙、张光斗、启功三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感谢他们对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祝愿他们健康长寿。
94岁高龄的陈岱孙在家中精神矍铄地迎候李岚清同志。李岚清关切地询问了这位著名经济学家的身体、生活情况,祝贺他在6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取得的成就,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并向他介绍了经济改革方面的情况。李岚清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批懂得经济的人才,我们的企业家、厂长、经理都要懂经济知识,有较高的经济理论素养。李岚清在接受北京大学电视台记者采访时问候全校师生员工,并希望他们在教学改革、培养人才、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新成就。
在清华大学张光斗教授的家中,李岚清和这位曾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老专家亲切交谈。当李岚清得知83岁的张光斗教授如今还坚持每天上班工作,写论著,带研究生,关注着各方面的改革和水利工程的建设时,热情称赞老教授一生求学不倦、严谨治学的精神,感谢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很多的好建议,李岚清还就如何加强教育和经济、科技相结合的问题和张光斗交换了意见。
启功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院内的家门前拱手和李岚清同志互祝新年好。这位著名的书画大师、古典文学家和文物鉴定家虽已逾82岁,但教学和社会活动仍应接不暇。李岚清在幽默风趣的气氛中同老教授进行了亲切交谈,并高度赞赏他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书画艺术方面所作的重大贡献,希望他保重身体、健康长寿。
朱开轩、徐志坚、张百发、陈大白等有关方面负责同志陪同李岚清看望了三位老教授。


第5版(教科文卫新闻)
专栏:

  泰安民师喜获新年贺礼1.4万教师“民转公”
本报讯1994年12月30日,山东泰安市1.4万民办教师满怀喜悦的心情,在各乡镇驻地参加会议,听取了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通知及人员名单。自1995年元旦起,民办教师在泰安市宣告成为历史。
经过考试、考核;张榜公布,在今年元旦之前,泰安市将符合标准的1.4万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家属符合条件的农转非,子女符合条件的安排就业。所辖泰山区、肥城市所转民办教师的工资1995年1月份开始全部按职称兑现。1995年1月13日,肥城市将举行所转教师工资兑现仪式,现在平均拿到140元工资的“民师”,那时将拿到450元。


第5版(教科文卫新闻)
专栏:

  为了孩子有歌唱
——记北京儿童歌曲创作组
您可能听过“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那激越的歌声;您也可能熟悉“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欢快的旋律,但您可否知道这些儿歌的词、曲作者——北京儿童歌曲创作组。
    坚持不懈二十秋
1974年冬,那是在全国范围规定只唱10首歌的日子。看到孩子们没有自己的歌唱,感到孩子们需要自己的歌唱,30多位充满童心和爱心的艺术家、业余词曲作者相聚一起,组成北京儿童歌曲创作组。20年悄然逝去,除了不幸故去的,最初的成员依然在参加组里的活动,也有新的成员陆续加入。如今,创作组的60多位成员中,有老一辈著名词曲作家,有全国闻名的中年词曲作家,有优秀的文教工作者,也有工人、农民作者。迄今为止,他们共为孩子们谱写了5429首歌词、21376首歌曲,在4次全国与北京的少儿歌曲创作评比中,有54首分别获奖。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没有编制、没有经费;参加组里的活动,要贴时间、贴费用。二十几年来,几乎每个月都要聚到一起,交换词曲,交流体会,品评新作,互相启迪,还常常相约到少年儿童中间去,与同学们同吃同住“体验生活”。20年间风雨无阻,这个充满温馨和友爱的自愿组合群体,她的凝聚力在哪里?
    一个共同的心愿
童年,是属于歌声的。没有歌声的童年,会令那稚嫩的童心逐渐枯萎、变形。有一段时期,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唱起了“叫一声二奶奶”的调子,大街上则常常听到孩子们喊着“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过去的《一分钱》曾对净化儿童心灵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应,新时期仍然需要用这样的歌去滋润儿童的心灵”,国家一级剧作家李幼容说。这也是创作组所有成员的感受。大家只有一个心愿:用真善美的歌曲去浇灌祖国的花朵,让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充满绚丽多彩的梦幻。就这样,一批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在亿万儿童中间传唱着:《嘀哩嘀哩》、《七色光》、《少先队友谊之歌》、《库尔班大叔喜洋洋》……
(杨明方)


第5版(教科文卫新闻)
专栏:

  大学生寒假见闻征文启事
本报先后举办了三次大学生假期见闻征文活动,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和热情支持。在新年到来之际,我们与贵州茅台酒厂联合举办主题为“故乡风土故乡人”的九五大学生寒假见闻征文活动,欢迎大学生们踊跃参加,写出自己所见、所闻、所感,以表达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具体要求如下:
一、应征者限于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专科学生、研究生和回国度假的留学生);
二、应征文章内容应是今年寒假期间的亲身见闻,必须写真人真事,不能虚构;
三、体裁为记叙文,写人,记事,抒发感情,不要写成议论文,篇幅不超过一千二百字;
四、来稿请写明作者姓名和所在学校、系、年级以及邮政编码;
五、征稿日期从寒假开始之日起,到三月底止。来稿择优选登。
征文结束时,将评选优秀作品并给予奖励。对积极支持、推动征文活动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颁发组织奖。来稿请寄:人民日报教科文部(邮政编码:一○○七三三),信封上请注明:“故乡风土故乡人应征稿”。


第5版(教科文卫新闻)
专栏:

  北京端门:中国伟人蜡像首次亮相
本报讯1994年岁末,83尊中国伟人蜡像在北京与观众见面。
登上北京端门城楼,便可看到中国开国元勋们的蜡像,在专门设计的背景和道具的衬托下栩栩如生,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群众挥手致意;刘少奇主席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作报告;周总理在迎宾室接见外宾;朱德元帅手持望远镜似在指挥千军万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正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向代表们鼓掌致意。蜡像维妙维肖。远看姿态如生,近看则肌肤纹理、汗毛孔都清晰可见。据介绍,这些蜡像肌肤色泽自然,在阳光下不发亮、不透明,工艺堪称世界一流。展览场景气势宏伟,道具真实自然。朱德的元帅服是为元帅制衣的老裁缝当年亲手缝制的。领章、帽徽都是纯金镶嵌。道具中天安门城楼的栏杆是真正的汉白玉,鲁迅手中的诗稿也是真品的复制件。
此次北京蜡像馆在故宫和地坛公园同时展出的中华历代伟人蜡像共83尊,从炎帝、黄帝、大禹至李白、杜甫、文天祥、郑成功直至当代,荟萃了中国历代政治、文化名人。
(刘茁)


第5版(教科文卫新闻)
专栏:

  我食品加碘 将归口管理
本报讯记者艾笑报道:中国地方病协会会长钱信忠日前在食盐加碘质量评审座谈会上宣布,我国食品加碘从今年起实行归口管理。
据悉,去年11月,全国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委托中国地方病协会已组织了一个由9位碘缺乏病防治、食品营养、卫生监督、实验检测和药学专家组成的“食品加碘质量评审专家组”,归口对各种补碘方法及效果论证、对补碘产品质量鉴定、对市场补碘产品监督检查。


第5版(教科文卫新闻)
专栏:新语丝

  “雪”落江南一线白
林陶
问君此景曾见否?“雪”落江南一线白。
这两句打油诗,说的是铁路沿线白花花散落着用过的塑料饭盒,绵延千里。此景本来北方南方都有,只是江南雪少,正补了“缺憾”。
使用一次性方便饭盒,本意是讲究卫生,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同时也省去了洗碗消毒的麻烦。可是列车员还嫌麻烦——饭盒用毕仍需收集、堆放,不如打开窗户扔出去更省事。大家都这样做,于是造成了这奇特的铁路风景线,实为刺目的环境污染。
国人公共卫生的观念淡薄,对此议论不少。一位海外留学的同窗归来,谈到对国内的印象,三句话:建设快,生活水平提高,卫生差。偶与一位日本记者交谈,问他在北京生活与在东京生活有什么差异,他说,在北京随便。进一步问他,怎么个随便法,他说,可以随地吐痰。这话有点讽刺和开玩笑的意思,但也确实反映了北京对随地吐痰管理不严。
一种现象很普遍:人打扮得花枝招展,自己屋里收拾得整洁明亮,但一出门就是垃圾尘土,北方冰疙瘩,南方臭水洼。
公共卫生,不该是没娘的孩子没爹的娃。


第5版(教科文卫新闻)
专栏:校园生活

  燕园洋溢“书卷气”
本报记者卢新宁
我是带着一个近乎沉重的命题踏进北京大学校园的,那时一场细细密密的冬雨正飘飘洒洒浸润着燕园枝叶上最后的绿意。“现在的大学文化气氛淡薄,学生书卷气太少”,在两天的采访中,这个近年来常被人提及的忧虑被眼前面对的事实,挤出脑海。站在北大色彩斑斓的学术讲座广告栏前,坐到再无虚席的电教报告厅内,穿行在偌大的校园里,我感到一种模糊的激动。
    鱼和熊掌的选择
这是1994年12月一个极冷的日子,而中午的北大广告栏前仍是人头攒动。从禅学社的“佛教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到“北大研究生看中国系列讲座”;从英语俱乐部的英语诗歌翻译研讨会,到藏学社的“格萨尔史诗及英雄模式”,今天的讲座不下五个,一个兴趣广泛的人也许会左右为难。
在团委社团部,记者作了一个统计,从10月28日到11月28日一个月的时间里,北大共有30次讲座,社团部同学却告诉我,这个月正值大部分系期中考试,还算少的。他说,去年初春更热闹,那时燕园的树叶还没有全绿,北大的大小宣传栏已被各种各样“文化活动”的海报铺盖。仅3月至4月,全校20多个院系及学生社团就组织了13个“活动月”形式的大型校园文化活动,每一个北大人都或多或少地卷入其中。
有人说,任何一个大学生,都不可避免地接受着另一种大学教育——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许多走出校园的人认为校园文化的熏陶比任何一门具体课程都令人终身受益。而一个大学校园的文化气氛怎样,除见诸教授学者的治学风范,更明显地表现在学生自发结成的文化社团及形形色色学术讲座中。“以文会友,结社求知”,这是北大素有的学术传统,但在前几年却一度失落。
那段时间里,各种风风火火的学术的讨论、思想的争锋让位于急功近利的“实践”;对知识和文化的朴素信仰改变为对实际利益的估算。有识之士惊呼:富有文化内涵、满带“书卷气”的大学生越来越少了。他们在终于获得适应社会的种种能力之后,令人惋惜地丢掉了“文化味”。
在北大的一份“你对校园生活最想说的一句话”问卷上,一位学生这样说:“记住自己是大学的人,是为求学而来的。”这已成为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座右铭,92级社会学系学生黄河称之为“鱼与熊掌的选择”。
    知识和文化的沃土
如今,北大现已有学生社团100多个,其中学术文化社团占60%,众多全校性的社团像一把梭子将学术文化热点和各学科特点编织起来。他们聘请本校名师,邀来在京名宿开办讲座;在北大小木屋、未名湖畔、图书馆草坪上举办各种学术沙龙,连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学教育都因此改变。1994年级新生迈入北大校门后,所接受的不再是新生守则学习,而是6个讲座。
而当新华书店险些被挤出繁华闹市之时,北大的书店却越来越多,至今已增加到了8个。三联读书社、文采社等有关读书的社团备受学生青睐。北大人称要“重新捍卫我们的文化学术环境”。
去年年初的一份调查表明,78.6%的同学对北大的学习风气感到满意,认为一年来在学校的学术讲座、校园文化活动方面有收获的比例达到71.7%和44.9%。
在朗润院寂静的书斋里,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对记者说,良好的文化环境,方能产生非常好的思想和学问。
曾有学者这样说:“大学是培养知识分子的地方,它与一墙之外的社会最大区别在于其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文化氛围。”大学的职责不仅在于向学生灌输知识,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更在于给学生一定的思想文化素养的熏陶。


第5版(教科文卫新闻)
专栏:出版界

  学术出版物走出低谷
《读书》杂志印数上升近三万
本报讯新年伊始,三联书店频传佳音。1995年1月号的《读书》杂志印数上冲8万。在许多报刊订数徘徊不前甚至有所下降的情况下,这份备受知识界喜爱的学术刊物邮局征订数却从1994年的4.9万册上升到7.1万册,加上三联书店自留用于零星邮购的部分,总印数达到8万册。元旦后不久将面市的严肃音乐丛刊《爱乐》第三辑也比去年上升了5000份。
据介绍,1994年三联书店重印的学术著作有六七十种之多。学术书籍的起印数已经上升到5000册,这个数字对于12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不算多,但比起前几年一本书印数不过一两千册毕竟是一种进步。从1995年起,三联书店将推出规模浩大的“中国社会科学文库”,包括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经典论著的《中国社会科学文库译丛》和介绍中国学人研究成果的《中国社会科学文库文丛》。雅俗共赏的《三联生活周刊》也将于1月中旬正式创刊。有学者指出:商潮初起时,社会心理比较浮躁,学术文化受到冷落;但随着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然要重估知识的价值。80年代中期以来的第二次文化热正在到来。
(天海)


第5版(教科文卫新闻)
专栏:

  北京山区新年有新歌
本报讯记者李宏伟报道:新年伊始,北京山区有了自己的歌——《北京山歌》。这是首都著名词、曲作家和歌唱家向山区人民奉献的新年礼物。
去年以来,在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的热情支持下,北京电视台组织首都著名词、曲作家和歌唱家,跋山涉水到京郊边远山区深入生活。时乐濛、张藜、生茂、张士燮、许镜清等词、曲作家满怀激情,为京郊山区人民谱写了一首首大山歌、致富歌。《北京的山》、《大山是我好朋友》、《书记领咱奔小康》、《山区唱起富裕歌》……在新的一年里飘向北京的群山、田野,奉献给辛勤劳作的北京山区人民。


第5版(教科文卫新闻)
专栏:

日前,重庆藏族中学又迎来了一批来自高原拉萨的雏鹰。为此,重庆通信学院派出20多名学员担任了藏族中学的校外辅导员,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瞧,他们第一次相见,是多么的亲切!
许立功摄


第5版(教科文卫新闻)
专栏:

山东龙口市遇家村儿童文化园近日建成。1995年前我国将在农村建10个这样的国家级儿童文化园,以结束我国农村孩子没有校外活动场地的历史。
王娜梅文
王绍伟(11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