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国家计委办公厅
今年“两会”期间,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根据李鹏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农村经济,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我委有关司针对代表和委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介绍了国家当前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情况。现综述如下:
一、中央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中央在建设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采取压缩其他行业建设资金,较大幅度地向农业倾斜,1994年计划安排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为126.58亿元,比1993年的86.9亿元,增长45.7%。中央投资主要用于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大型商品粮棉基地建设以及跨省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各省、市、自治区也大幅度增加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二、扶持500个商品粮和150个商品棉大县发展经济。根据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若干政策》决定,从1994年起,连续5年,国家每年要安排65亿元专项贷款,扶持650个商品粮棉大县的发展。商品粮棉大县的选择是国家根据全国2000多个县粮棉商品量大小排序择优确定的。这650个粮棉大县将通过国家专项贷款的支持,促进粮棉生产的稳定增长,成为国家的商品粮棉基地。
三、建立粮食风险基金和加快仓储设施建设。今年5月份国务院批转由国家计委代拟的《粮食风险基金实施暂行办法》。中央和地方建立一定数量的粮食风险基金,主要用于稳定粮食的市场价格,保护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八五”期间在建设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已拿出100多亿元,用于粮食仓储项目建设。特别是经国务院批准,今年开始实施利用世行贷款改善我国粮食流通设施项目,国外贷款额度为4.9亿美元,加上国内配套资金,总投资51亿元人民币。这个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我国粮食流通系统的落后状况。
四、大幅度提高粮价,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1992年以来,我国进行粮食价格改革,陆续放开了粮食购销价格,收购价格随行就市。但近年来,粮食市场持续疲软,价格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为了防止市场粮价下跌过多,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1993年国家还实行了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制度,以保护农民利益。但在执行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偏差,有些已放开粮食收购价格的地方在市场粮价高于保护价时,不是按要求以市场价收购,而是仍然按保护价收购,伤害了农民利益。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对此今年6月份国家对粮食价格采取重大改革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的收购价格,并改进了对粮食收购价格的管理。
五、保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相对稳定,促进农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一方面,国家继续对农业生产资料实行优惠价格政策,另一方面,国家继续对生产农业生产资料用的能源、原材料实行优惠价格并保证按计划供应,如国家提高铁路货运价格,而农用柴油、化肥和农药运输价格不提高;国家对农用电、贫困地区农业排灌用电及中小化肥生产用电均实行优惠电价政策。但由于现行农资流通体制不顺,特别是今年化肥市场混乱,流通环节过多,部分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竞相抬价,造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猛涨,严重损害了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对此,最近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决定改革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制,做好农业生产资料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总量平衡,整顿流通秩序,加强市场管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转费用,保持价格基本稳定。
六、采取有力措施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业生产。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法规。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文件中涉及农民负担的项目分别采取了取消(37项)、暂缓执行(2项)、修改(17项)以及纠正有强制、摊派和搭车收费行为(14项)等形式予以处理,并宣布取消要求农民出钱、出物、出工的43项达标升级活动,同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七、加强农业基础科研和稳定农业基层农技队伍。
这方面主要有两个问题:
(一)加强农业基础科学研究。从1984年开始,国家已陆续在农业方面建设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10%左右。此外,还有近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与农业有直接关系。“九五”期间,国家仍将搞好农业重点实验室建设作为重点,做好“科技兴农”工作。
(二)关于乡镇农技聘用干部“农转非”问题。目前主管部门正着手对乡镇农技推广队伍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将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改革方案正在研究。
综上所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涉及到方方面面,不仅要增加各方面的资金投入,还要进行各种政策的调整,这是一个大规模的系统工程。从目前看,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资金投入的力度不够,还需进一步发挥国家、集体、个人的积极性,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二是国家采取的一系列加强农业的政策,有的落实不够。目前这些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贯彻《审计法》强化审计监督
郭振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正式颁布,自1995年1月1日起实行。这是我国财政经济生活和审计工作的一件大事。国家审计监督是高层次的综合性财政经济监督,是国家对财政经济工作加强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起着其他经济管理部门所不能替代的监督作用。
我国审计监督制度是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建立的。
1983年9月审计署成立,县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的审计机关也相继建立,审计监督工作逐步开展,取得了重大成就。10多年来,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共查处违反财经法纪问题上交财政金额275亿元,追还被侵占挪用资金203亿元,节省基建投资55亿元,减少财政拨款和补贴25亿元,通过审计促进提高经济效益234亿元,在维护国家财经法纪,促进加强宏观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审计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财税、金融、投资、外贸和企业等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央、地方、部门和企业事业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更需要运用法律手段健全审计监督机制,保障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颁布实行《审计法》,加强对国家财政收支和与国有资产有关的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加强宏观管理,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与适时的。
审计监督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这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审计工作的客观要求。我国审计机关以往对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但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没有进行审计。国内外审计工作经验证明,对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不仅有利于健全国家的预算监督管理制度,维护国家预算的严肃性,也有利于各级政府全面了解财政管理中的情况和问题,以便采取改进措施,切实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防止挪用、浪费等现象的发生。
《审计法》总结我国10年多来审计工作的实践经验,规定审计机关对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国家建设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国家事业组织、有关社会公共基金、资金和国外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对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接受财政补贴较多或者亏损数额较大的、以及国务院和本级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其他国有企业,有计划地定期进行审计。
10多年来,各级审计机关在审计工作中查出万元以上的贪污案件1600多起,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处理的有10500多人。《审计法》规定,要对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这为审计机关依法履行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的职责,发挥促进廉政建设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审计法》把我国审计工作10多年来的成功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将对我国审计监督工作的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审计法》,是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的重要任务,要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审计法》,以取得各有关方面的支持,为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创造有利条件。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应当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珍惜和正确履行《审计法》赋予的权利与义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审计署将抓紧研究制定与《审计法》相配套的有关规章和制度,把《审计法》的规定具体化。
     (作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长)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战略
卢良恕
食物结构和营养状况同国民经济、社会文明、科学文化、资源利用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993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九十年代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从食物发展战略目标、重大政策与措施等多方面为我国人民调整食物结构作了全面的部署。
   一、我国食物结构的现状及特点。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到1992年,我国每人每年粮食消费量为236公斤,食用植物油6.3公斤,蔬菜140公斤,水果20公斤,食糖5.54公斤,猪肉18.22公斤,牛羊肉2.05公斤,家禽2.31公斤,鲜蛋7.75公斤,奶类4.8公斤,水产品7.29公斤。
我国食物结构和营养现状的主要特点是:热量已满足需要,而蛋白质不足,尤其是优质蛋白质明显偏低;谷物消费量大,豆类和动物食品不足;多数矿物质、维生素摄入量已达到营养标准,而钙、核黄素、维生素A等仍然偏少。
(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对食物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粮食的品种和质量要求发生了变化。二是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显著增加,蔬菜、水果的消费量也有增长,质量要求提高。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收入和居民消费水平可能分别上升到1137元和583元(1980年不变价),恩格尔系数将为48%左右,这将促成人均450公斤和500公斤粮食配套食物的消费能力,远远超过“翻两番”目标形成的个人购买食物的费用358元的水平。
(二)人口增加同耕地递减的逆差变化,使食物的供需矛盾日益扩大。1949—1992年,我国人口由5.4亿增加到11.7亿,平均每年增加人口1465万人,人均耕地由2.8亩降到1.3亩。
(三)人均占有谷物不多和肉类品种单一,对改善食物结构带来新的压力。人均粮食消费量接近400公斤和基本温饱之后,膳食改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增加动物性食品。因此,食物消费的增长实质上主要是满足饲料粮需求增长。
   二、我国食物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对策及其设想。
食物结构从狭义上讲是一个人或群体消费食物的数量、种类关系。从广义上讲它是涉及食物生产、消费、流通、营养、卫生及其与食物数量和质量有关的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
我们必须从现代食物观点出发,合理引导食物消费,形成科学、营养、适度的消费结构,相应调整膳食结构和营养结构,适当增加动物性和豆类食物的比重。本世纪末和下个世纪20年代,全国每人每天摄入热量应基本稳定在2500千卡左右,食物热量来源构成应有明显改善,来自于碳水化合物的热量比重有所下降,来自脂肪的热量比重虽然应有上升,但不宜超过30%;蛋白质结构也要有明显改善,不仅数量有所增加,而且优质蛋白质的比重要分别提高到25%、40%、45%左右;同时,通过调整来减轻食物消费压力,提高消费效应,改革福利补贴制度,调整居民的货币支出结构。
种植业结构由传统粮食与经济作物为主二元结构,逐步向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三元结构转变,饲料作物生产应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逐步使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由目前的10.4%分别调整到2000年的12%和2020年的14.5%,达到普通混合饲料的标准。这样可以分别增产优质动物食品25%和30%。食品加工业结构要适应食物消费结构的特点,使加工食品在膳食中的比重,由目前的20—30%上升到50%以上。
   三、调整食物结构的途径与措施。
我国食物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认真落实和贯彻执行《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与措施。选择正确的技术路线,依靠科技进步,挖掘生产潜力,促进食物结构的调整。这是提高食物产量和扩大营养来源,解决十几亿人口膳食问题的根本出路。
要在充分利用现有耕地的同时,面向整个国土,综合开发利用各种食物资源。一是开发草山、草坡、草原,积极发展畜牧业和多种草食动物。我国有可利用的草原33亿亩,还有南方草山草坡10亿亩,大多未得到利用。二是利用低山丘陵,开发干鲜果品、木本粮油和各种名特优土产食物资源。三是开发大陆架海场和内陆水域。 (作者为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