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

  刮目看云南
本报记者任维东
  贫困落后地区的发展,不能等、靠、看,不能跟着别人亦步亦趋,关键在于找到自己的路子,奋发图强
15年来,云南经济进步迅速。经济专家惊呼:“云南实现了超常发展”。
的确,从1979年到1993年,云南省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平均9.6%的速度递增,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69亿元增加到648亿元;财政收入也由11亿多元猛增到205亿元,增长了17倍,平均年增长22%,大大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一跃成了全国的财政大省。与此同时,实现了粮食、肉食的自给,商品的输出大于商品调进,在国民经济的构成中,轻工业的比重大于重工业,还形成了以南亚、东南亚为重点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今日的成功来自于正确决策。云南省委书记普朝柱今年3月在接受香港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云南的农业连续5年增产,从那以后,省委、省政府开始探索一条适合云南实际的发展路子。
50年代起,云南在国家投资导向的拉动下,走的是一条依照高度集中的计划,优先发展与开发国家急需资源相结合的冶金、煤炭、化工、电力、机械等重工业的路子。这虽然使云南的资源密集型产业有了长足增长,加快了原先缺乏工业的云南工业化进程,但却决定了云南经济贸易长期以原料输出为主的格局。
而今,改革开放使中国与世界接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家投资的重点放在了东部沿海地区,严重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的云南再走老路肯定是行不通的。
吸取历史的经验,在80年代初期,云南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从云南的实际出发,走“发展农业促轻工,依靠轻工搞积累,集中资金保重点,为今后腾飞打基础”的路子。实践证明这条路走得对,走得好。
为走好这条路,云南狠抓了经济结构的调整,把它作为提高总体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这是云南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
10多年来,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云南主要取得了4大成果:一是轻重工业的比例从近4∶6调整为轻工业超过了重工业;二是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比例从9∶1调整为8∶2,逐步接近7∶3;三是成功地培植了“烟草王国”,成为云南最大的经济支柱;四是正在培植一批新的产业。
选准起步产业,“两烟”铺路,实行深度开发,带动全局
在云南经济发展一盘棋中,走得最漂亮的一着,是“云烟”。
一说起云南的烟,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云南沾了“云烟”的光。此话不假。可是,全国种植烤烟、生产卷烟的省份众多,而当初“云烟”并不占优势。人们那时最熟知的名牌香烟是“大中华”、“熊猫”。10多年前,中国老百姓有谁知道玉溪卷烟厂,又有谁知道“红塔山”?
就是这样一个原本默默无闻、濒临倒闭的边疆小厂,及时抓住机遇,大胆改革创新,舍得本钱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发展成了年创税利87亿元、拥有“红塔山”、“玉溪”、“阿诗玛”、“红梅”等一大批名牌产品、并成为打进国际市场的全国和亚洲第一大卷烟制造厂,为促进全省的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玉溪卷烟厂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的政策,得益于云南省“选准起步产业”的发展战略。
云南在坚决把农业摆在首位的前提下,搞好起步产业,从而带动全局。“六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决定,充分发挥本省独特的地理、气候适于种植烤烟的优势,以大力发展烤烟、卷烟为起步产业,以大规模、高起点、高投入来进行深度开发,在“两烟”上重点突破,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成经济优势。
“七五”期间,全省投资15亿元扶持农民种烤烟,使中上等烟叶的比重达到7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在烟厂技术改造上,10年投入2.5亿美元,配套人民币15亿元,在全国率先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9条制丝线、222台嘴烟卷接设备、151台嘴烟包装设备,使云南卷烟生产迅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提高了产品质量,名优烟品种搞到了28个,名优烟产量占了全国的70%。1993年,“两烟”优势进一步发挥,烟草加工业的总产值达191亿元,比上年增长20%。烟草工业名副其实地成了云南省的经济支柱,云南成了真正的烟草王国。
勒紧腰带打基础,集中资金保重点,为跨新台阶攒足后劲
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云南的经济实力有了较大的增长,自我积累了一笔可观的建设资金。为严重缺电而制约云南经济发展苦恼的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多次上北京力争,并紧勒腰带,从紧张的财政中拿出3亿元与原水电部合资兴建,开创了中国水电建设史上部省联合办电的“漫湾模式”。
云南对于打基础表现了高涨的热情。为了早日汇入世界经济的海洋,使地处内陆的云南拥有一个出海口,在与铁道部、广西、贵州三方联合修建南昆铁路时,云南一次慷慨答应出资6亿元;省内的广大铁路得以列入国家“八五”重点,是云南争来的;西南五省区七方的“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也是云南争来的……
省委、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省政府还在旧房子里办公,省委、省人大还是50年代初的办公楼,没有新盖一个宾馆。全省上下,花大力气,集中财力发展制约云南经济的农业、交通、通信、教育、科技等。农业投入从10年前的二三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23亿元,增幅为全国之首;教育投入从10多年前的两亿多元增加到22亿元,平均年递增20%。
近15年来,共投入了200多亿元,建成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昆明为中心的高等级公路网络正在形成,同时开始兴建通往周边国家的国际公路;完成了贵昆电气化铁路的改造,广大铁路广楚段和昆玉铁路建成通车,增强了云南铁路运力,南昆铁路正加紧修建;航空业发展迅速,成立了航空公司,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民用机场达8个,到国内主要城市都开通了航班,还开辟了到新加坡、泰国、缅甸、香港等国际航线。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

  海峡情结沙坡尾
本报记者郅振璞
漂泊大海,方知停泊港湾的安适与温暖。
 多年来,海上作业的台湾渔民渴望船只在祖国两岸自由停泊。从70年代末至今,东部沿海已向台轮台胞陆续开辟了29个停泊点,沙坡尾只是其中的一个。    
  启开海门迎亲人
沙坡尾码头是1931年海后滩那地方筑堤填滩所形成的一段沿海沙坡。在两岸军事对峙的年代里,厦门的渔民常利用在海上作业与台湾渔民保持接触,加深了两岸渔民间的情谊和了解。
80年代,厦门处于特殊的地缘关系,在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中,首先启开关闭了30年的海门——大担门。
1980年元旦,仅载有5名乘客的“鼓浪屿号”大型客轮,从厦门港缓缓驶向大担门。这是在青屿与大担、二担之间两岸各自的军事防围链间首航。“鼓浪屿号”像一只和平鸽,在紧张而沉闷的气氛中大胆地飞出去了。从此,从厦门通向港台的航道成为一条“和平走廊”。
1981年3月的一天凌晨,一艘因螺旋桨失灵、在海上漂流了7天7夜的高雄渔船,被厦门第二海洋渔业公司营救后拖进沙坡尾。这是厦门人解放后在家门口接待的第一艘台轮。七天后,当这艘台轮离岸回台时,厦门人还为他们放了很久的顺风鞭炮。高雄渔民个个满噙热泪:“感谢祖国和厦门人民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小城春秋处处春
坚冰已被打破,海峡有了春意。
鉴于台轮不断往来,沙坡尾周围又有造船厂、制冰厂、避风船坞和水产市场,1981年下半年经福建省政府和原福州军区批准,正式设立沙坡尾台轮停泊点。它标志着厦金、厦台两岸关系步入缓和阶段。
沙坡尾虽然简陋,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台轮停泊。为了使沙坡尾敞开港湾接待更多的台胞,1985年厦门市政府投资完善停泊码头和接待站设施。市里首先投资100万元填滩造港,把原划出的50米沙岸改建为长154米、宽100米的沙坡尾港;继而又筹措800万元,建起拥有130个床位的台湾酒店作为接待站,以代替以往租借的华侨旅社,使台胞一上岸就有宾至如归之感。
今年7月10日中午,接待人员接到6号台风预报,征求在港台轮船长们意见后,将3艘台轮引到东渡港避风,翌日中午风力减弱,又引回沙坡尾锚地。谁知晚上10时台风又起,有2艘台轮断了缆绳,漂至鼓浪屿附近海面,有触礁危险。此时,船长却麻痹大意在厦门未归,边防干部和接待人员四处找到正在喝酒的船长,他迅速赶回船上,才避免了一场触礁事故。一位船长既感动又内疚地说:“要不是祖国亲人们日夜辛苦地关照,我们这价值几百万元的船就完了。”
厦门人为台湾渔民提供周到的服务。对逢年过节不能回台的渔民,沙坡尾停泊点的接待人员就像一家人一样接待,春节和他们一起围炉团聚,中秋和他们一起博饼逗乐。如今,台湾渔民心中的沙坡尾,已为温馨的厦门岛城赢得了“小城春秋处处春”的声誉。
    构筑海上“丝绸路”
台轮如过江之鲫,渔民如潮似水,沙坡尾自然由停泊点变成了两岸民间小额贸易点。接着,又出现转口贸易,90年代又为台资企业进口原料、来料加工、保存储藏鱼货、引进农业优良品种提供服务。这样,两岸同胞在新的历史时期筑起了海上“丝绸之路”。
厦门是台胞、金胞祖居地之一,尽管台湾当局总以种种理由阻挠,但是台胞仍如鱼得水,民间贸易依然红火。
厦门友利贸易公司是“服务台胞先进单位”,他们与台胞作小额贸易始终坚持“友情为重,利在其中”的宗旨,1988年就和275艘次台船作了110万美元贸易,5年来小额贸易额有1264万美元,1989年公司获准对台大额贸易,五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68亿美元。记者走访“友利”老总王中生,这个生在台湾,4岁丧母、随父回大陆谋生的老台胞激动地说:“两岸民间往来是付出血汗换来的,所以对台胞一定要讲信义、讲道德。”
沙坡尾停泊点在风风雨雨中度过了14年。市台办主任余基瑞说:“沙坡尾停泊点先后接待台湾渔轮近3000艘次,接待台胞15000人,实现小额贸易5000万美元。近两年还为台湾海峡输出渔工劳务1300多人。在成绩的背后有数不清的无名英雄,大家的目的就是一个:为了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

  开发区大有希望
天津开发区十年巨变
本报记者王学孝
10年,在天津寸草不生的一片盐碱荒滩上崛起一座现代化新城。这里,没有城郭,但域界分明;昔日16平方公里荒滩,基础设施投资15亿元,如今已成为热土;世界众多有远见的企业家竞相在此落户。
据国家特区办对全国主要开发区联网统计,截至1994年6月30日,在10项主要指标上,天津开发区创下多项夺冠纪录。
它还拥有一串闪光的数字:截至目前已批准的三资企业逾2000家,协议投资总额34亿美元,其中协议外资额24亿美元。有51家跨国公司和著名企业投资了80多个项目,其中,逾亿美元项目4个。1991年至1993年,保持着连续3年翻3番的高速度,今年工业增速将比去年再翻一番,建区初期所定15年宏伟发展目标将提前于今年实现。
励精图大业,众志建新城。开发区创业初期,天津市的老市长李瑞环在向几十位拓荒者发布出征令时,要求他们立大志、创大业、走正路、出人才。他说:市里没有钱给你们,你们就是要凭着两只手,牢牢攥着中央给的政策,去开创一个新的事业。
当初国家只拨给46.8万元初期开办费和水深没膝的一片盐碱滩。他们一不建办公大楼,二不建职工宿舍,而是把起步时开发性借贷3.7亿元,全部用来营造现代化的投资环境。
边开发边创收边还贷。经过4年的艰苦奋斗,至1988年,累计使用资金6.3亿元,开发了4.4平方公里土地,其中工业区2.4平方公里,生活区2平方公里。栽了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100余家外商纷纷涌来投资。当开发区有了2000多万元的财政收入时,他们依然不肯建办公大楼和宿舍,而是把收入与贷款捆在一起,再投入土地开发。这就是他们的“滚动开发”。
1986年8月,就在他们建区两周年、全区仅有三家外资企业时,邓小平同志来天津开发区视察,亲切地说:“天津开发区很好嘛,已经创出了牌子,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外国人到这里投资就比较放心了。”并挥毫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
开发区的发展思路是明晰的。当年的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现任天津市副市长叶迪生把它形象地概括为“四进四出”和“三为主”:资金进来、产品出去,人才进来、成果出去,管理进来、质量出去,信息进来、贸易出去;以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为主。10年后的今天,这些目标已基本达到,工业总产值今年将达140亿元,占社会总产值的80%,外资企业利润占全区50%以上。
“三阶段”开发战略与“1—2—3”模式,是天津开发区的两大创造。这三阶段是:贷款开发—滚动开发—融资开发。他们把建区初期借贷的3.7亿元全部用于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的营造。经过几年的艰苦拚搏,开发区具备了投资的初步条件,迎来数百家外商。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谈话之后,外商春潮般涌向天津开发区,1992年批准的三资企业超过前7年的总和。这时,仅靠自身财力每年开发1平方公里,已远远满足不了外商的要求,于是,搞融资开发已势在必行。美国MGM商业公司率先购得5.36平方公里,兴建马利克工业综合区。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多家财团也相继签约10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发项目。
土地开发依照1—2—3模式进行,即每投入1元人民币,必须引进两美元外资,取得3美元工业产值。事实是:开发投入与吸引外资的比例为1∶6.2,平均每平方米吸纳外资300美元以上。
滚动发展战略取得了成功。这是一条投资少、产出高、效益好、有后劲的集约开发和良性循环的新路径。
探索新体制的生长点,重塑政府形象,建设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相适应的高效、公正、廉洁的政府,使开发区成为名副其实的超前试验区。
建区初始,管委会就定下这里政府的职责是纯管理性的,管委会只负责管理协调公安、税收、工商、物价、海关等职能部门;管法制、法规和条例的制订和完善,依法治区;开发区总公司则负责水、电、气、路等的建设经营。用管委会主任易志宽的话说,就是为企业服务。
这张服务牌已打了10年,且卓有成效。管委会不干预企业的经营业务,也不直接投资参与经营。如今,企业家们畅游于市场经济的海洋,而管委会却始终紧紧攥着“服务牌”。
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皮黔生告诉记者,开发区的法制建设是保证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开发区软件系统工程中的关键部件。建区10年来,天津市和开发区管委会为开发区制定颁布了近50个法规、规章和条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制框架。有法可循,外商心里透亮;依法办事,外商心里踏实。
德国柏林市副市长阿克塞尔·拉巴赫,今年5月到天津考察后说,国家不投资也能办起办好开发区,我终于在天津找到了范例。
渤海湾涛声依旧,昔日的盐碱滩却已大大改换了容颜。(附图片)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5年来投入1.32亿元,新建公路3539.4公里、公路桥梁433座,96%的乡(镇)通了公路。1992年12月,自治州又拉开了把境内318国道改造成二级路的序幕。图为改建后的国道一瞥。 文林侯礼新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