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

  长虹巨龙起京城
本报记者曾坤颜世贵
古都北京,从来没有今天这么辉煌。在绿色环绕中,那路、那桥、那直插云天的建筑群,无不令人惊叹!
在老北京眼里,北京城是今非昔比了;在外地人眼里,北京城是日新月异,总有陌生的感觉;而在初到北京的外国人眼里,北京城已是一座现代化的都市了。
如果从空中鸟瞰京城,除了城中红墙黄瓦的故宫留有古都的象征,你还会发现,一个现代化的路网呈现在你的眼底: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环城干道与放射性干道交织成蛛网状,昔日的棋盘式格局变样了。一条条道路与一个个重要路口相连的,是一座座壮观的立交桥。在路、桥的两侧,一片片绿地以外,新盖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看不见的地铁长龙,也在奋力向前延伸。
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奇迹!
十年前,北京进出城难,没有一条像样的放射路,现在有了昌平路、京开路、京良路、通黄路、京石路、京张路、京津塘高速路、京榆路、广宁路、阜石路、机场高速路。十年前,北京城区几乎没有一条纵贯南北的干道,处处卡脖子,现在有了国内城市中第一条没有红绿灯的33公里的二环路和刚刚改造竣工的没有红绿灯的48公里的三环路,65公里的四环路已起步建设,98公里的五环路忙着上马前的准备。十年前,全市拥有公路约6000公里,现在达到12000公里了。而千姿百态的立交桥,眼下已修建了124座,遍布京城的四面八方。至于人行过街桥、过街地道就数不胜数了。
纵横交错的交通设施,构成了城市的血脉和骨架,推动着古城北京大踏步迈向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行列。
邓小平同志1992年5月视察西厢工程,陈希同市长结合自己的体会汇报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晚抓不如早抓,被动抓不如主动抓。”邓小平同志听了给予肯定:“完全正确,同意。”
    这也是逼上梁山
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给古老的京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对外交往多了,经济活动多了,生产发展了。但作为城市运转的基础设施之一的道路交通,日益紧张的状况,严峻地摆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面前。
这是历史形成的。他们预感到道路交通的矛盾与危机。自此,开始了艰巨的具有战略眼光的一系列伟大工程。
这也是逼上梁山。
当初,道路交通一筹莫展。城里和城外的道路不能畅通衔接,进城难,出城亦难,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怨声载道的,要数城北的昌平路。这是一条重要的旅游路,去八达岭必经之地。可是昌平路只有七米来宽,还到处是水坑,两边又没有自行车道,人流、物流、车流,拥挤不堪。1983年底,陈希同在出访美国回来的飞机上,又讨论开了昌平路,非修不可。他对随同出访的黄纪诚说:“咱们今天就算定了!你来干吧。”
于是,打响了解决进出城难的第一炮。1984年3月15日,昌平路的改造工程正式动工。尽管认识并不一致,意见很激烈,但丝毫没有动摇军心,这年9月15日就修好了昌平路。紧跟着,又修好了去八达岭的路。
北京的路不是一处受堵。有一次,陈希同去房山,过了卢沟桥,被堵在长辛店的路上。马车、汽车、大卡车、小轿车,排成几公里的长龙。他没辙,在车上给黄纪诚打了个电话:“我在这儿塞着,出不去!老黄,京石路是非干不可了!”黄纪诚接到指令,不到一年时间就把这段堵的路修好了。陈希同看后说:“这不行,这里通过了,那两头照样通不过,只是堵塞点的转移。你必须从根本上修起,从广安门一直修到房山。”
市区的交通也不轻松,“堵头”、“卡口”,时有领教。
1984年,国庆过后,大批外地人忽然涌进京城,全市出现了第一次交通大堵塞。从和平门到虎坊桥,不到两公里,公共汽车要启动30次,走走停停,哪里也过不去。乘车人呼天叫地。
这不是一个路段的情况,在62平方公里的城区都有发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全面整治道路。并认为不能就事论事,不能搞“新而旧”,必须从整体考虑。要有大手笔,要形成网络。
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此牵头,广泛调查,拿出了《北京市城市交通现状与对策》的报告,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因此在整整修了11条放射路解决进出城难的同时,在1988年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正式提出了“打通两厢,缓解中央”的紧迫任务。集中千军万马,解决城内路网的缺欠,先后建成二环、三环,并使之成为国内城市中第一条没有红绿灯的快速路。
然而,路面的增加赶不上车辆的增长。自80年代起,平均每年递增率15%,1993年达到20%。1980年,机动车不到11万辆,自行车不到30万辆,现在机动车已到77万辆,自行车已有800多万辆。很多路段呈饱和状态,西二环高峰时已超原设计能力24%。原来二环路一个方向通过5000辆,现在1万辆。
北京市政府看到了这个趋势,运筹帷幄,利用改革开放的政策,马不停蹄,进入道路建设的新阶段——
结合旧城改造,拓宽一些大街的路面。计划从官园向东打通平安里,再往东形成又一条长安街以北的横贯东西的畅通大道。
围绕京城的四环、五环高速路的建设,提上开工日程。
城郊除了已有的110公里的高速公路,京延、京平、京开、京通、京密等几条重要的放射路,也要陆续开工,进行现代化改造,使之成为国际标准的高速公路。
    修建一条无遗憾的路
在城市修快速路,架立交桥,在改革开放前的北京乃至整个中国,尚属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那时,中国老百姓包括路桥设计师们对城市道路的最高向往,依然停留在像长安街那样又宽又直有红绿灯的道路标准上。偌大的首都北京,立交桥数名列全国之首,也不过三五座之多。与发达国家比有半个世纪的差距!
70年代末80年代初,北京在全国率先拉开了建设现代化路桥的序幕。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大跨越。
怎么建?现代化交通模式是什么?这是摆在市政设计院和市政专业设计院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尽管发达国家丰富的道路建设经验可资借鉴,但中国国情与之不同,人多车多自行车亦多,且在一条道上混行。经验不能照搬,只有结合国情、市情独辟蹊径。
80年代初,设计建造的西直门、朝阳门等立交桥,按快慢分行的思路设计成环形立交,体现了中国特色,建成初期发挥了很好的畅流作用。但是,时隔不几年,随着北京市车辆、人口的急剧增加,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些道桥设计缺憾日渐表现出来: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环形桥面上混道,阻塞了拐弯出口,车辆仍挤在桥上走不动,被陈希同称之为“新而旧”。
要解决“新而旧”,要使道桥设计不留遗憾,就必须具备超前眼光和点滴不漏的周密设计。现任市政协副主席黄纪诚,当时为修路总指挥,他对设计人员提出要求:“人的脑筋常常落后于现实,要用能看到的眼光再乘以5,设计要留有余地。”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从1986年至今,市政设计院将现代化道桥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编成了琅琅上口的“三字经”,让设计人员和施工队伍熟记于心。建西便门立交桥时,有棵百年以上的古树居中挡道,设计人员围绕保护这棵古树,设计出一个匠心独具的方案,古树非但没有砍去,反倒作为立交桥一景天造地设。
道桥设计越来越精,越来越雅,越来越巧。正如老书记李锡铭的题词所描绘的:“彩虹飞跨,东西南北任奔驰!”所建立交桥一律三层,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彻底分离;所建道路一律分高速路、快速路、辅路、非机动道,各系统互为分离又互相联系。而且,在市政设计专家的眼里,他们所精心设计的现代化路桥,早已不是原来意义上路桥的概念,而是作为城市基础来构思设计的。地上一条路,绿化、河道、周围景观全配套;地下7条线:煤气、自来水、电、通讯、污水、暖气、热水管线一次埋设,随路延伸,随路改造。过去,设计人行过街天桥只为行人考虑,近些年来,人行过街天桥的设计中,赋予其多种功能,为盲人设立了盲人道,为肢体残疾人设立了无障碍道,为骑自行车人设立了自行车道。当然,这增加了设计的难度。
一位来访的美国著名桥梁专家看了北京一些路桥工程,称赞说:“贵国城市交通远比国外大城市复杂,这么庞大的城市道路工程,立体交通处理得如此完美无缺,令人大开眼界!”
设计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并赋予中国特色的道桥来,是市政设计研究院和市政专业设计院始终追求的目标。不断吸纳世界先进道桥技术和设备武装自身。现在,这两个院90%的设计任务、70%的绘图任务,已靠计算机完成。并在道桥技术的软件开发上,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世界著名道桥专家对这两个院的实力,给予高度评价,称他们在设计技术上,以及城市交通桥梁综合技术的应用上,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
点缀和烘托出首都恢宏气势和大都市现代气派的三元桥、玉蜓桥、天宁寺桥、四元桥、机场高速路、东西厢、二、三环等路桥,是市政设计人员和市政职工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中国人为世界路桥史上创下的奇迹。一位刚刚回国述职的中国驻东欧国家的记者,置身于北京现代道桥的美和力的旋律中,无限感奋地说:“走遍东欧,也没见有北京这么多这么美的立交桥。”
    能征善战越修越快
远见卓识的决策,向着现代化的超前的设计,在市政工人的手中变成了凝固的诗。
这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
拥有四万余名职工的市政工程局,不愧是市政建设中的主力军。在其局长张连生的带领下,十年前,拿下了北京市第一座大型立交三元桥;十年后,转战京城,顶着困难上,先后完成了东厢、西厢、南厢、西、北二环、东三环、四元桥等一批令世人瞩目的市政重点工程。去年底,又挥师西、北三环,摆开大决战的阵势,为京城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加速实现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立下了汗马功劳!
改造西、北三环,是北京城市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项工程。工程量是“两厢”工程的总和,而工期不到它们的一半。西、北三环的路段21.5公里,铺装面积110万平方米;沿线20座立交桥,其中跨河桥6座,铁路立交桥两座,桥梁面积20万平方米。地下管线70余公里,又十分复杂,稍不小心,就出漏子。
当1.5万名建设大军顶着刺骨的寒风开进工地时,首先遇到的难题是拆迁。集中点在公主坟,地方不大,却占到全线拆迁任务的50%。都是一些大单位。不过,都能顾全大局。现任修路总指挥、市建委副主任谢志强亲自出马做工作,二话没说,拆去了需要拆去的建筑。筑路的指挥官们告诉记者说,市民的理解极重要,那么大的拆迁任务,只遇到了三个钉子户。
西、北三环是在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大、工期紧、拆迁不到位、资金不到位、设计不到位的情况下开工的。市长李其炎时刻关心工程的进度,他问张连生:45周年国庆,希同书记和我要走你们修的西、北三环,让不让我们走?常务副市长张百发熟悉市政工程局,他也“将军”:我记得你们局的“市政精神”,最后一句话是“说到做到”!张连生对部下传达说:“市领导把任务交给我们了,我们能不能完成,在国庆前形成一条快速路?这对我们是个考验,也是殊死一仗!”
工地上机器轰鸣,士气昂扬。冬天最冷的时候,也是施工最好的季节,包括地下所有的管线工程全部开工。暑天再炎热,也要施工。雨水再大,也没有间隙。工地上,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例。
“大钟寺有一段180米长、700毫米直径的污水管的勾管缝任务,又苦又累,王俊军青年突击队再三要求承担下来。
他们穿上胶皮裤子,用塑料布裹住胳膊肘,腰里系上绳子,抄起弧形抹子和小水泥桶钻进管子里。管内空间小,只能用胳膊肘和膝盖爬行,泛上来的地下水顺着胶皮裤子的边流到衣服里,冻得人直打颤。勾两个管缝,桶里的水泥用完了,晃动绳子让同伴拽出来,装满水泥再钻进去。几个来回,胳膊肘和膝盖便磨出了血。
就是这样,在那样的环境,他们爬行工作了13天,将89个管缝完成得透不过一丝光亮。”
“由18位女工组成的搅拌站后台供料突击队的前身,是曾在东三环工程中风里来、雪里去,清除路障,为企业捡回13吨钢筋头的十八姐妹文明施工小分队。今年她们转战北三环,看到混凝土需求量加大,后台供料不足,主动请战,接下了这个通常由男工完成的任务。
这是一门技术活,更是一门力气活。工地上每天需要十几方混凝土。一二百袋水泥要凭她们手搬、肩扛、车推,运到搅拌站,倒入搅拌机。上百车的砂子要一锹锹过筛,飞扬的烟尘呛得喘不过气,水泥沾在脸上燎出了红斑,腰酸了,臂肿了,手破了,没有人叫一声疼!
女工们只有一个心愿:通车后,我要带孩子在桥上走一圈,告诉他,妈妈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建设这漂亮的大桥也有妈妈的一份辛劳。”
正是他们,顽强拚搏,用自己的双手,拓宽了道路,架起了桥梁,按期完成了西、北三环的改造工程,路面平展,眉清目秀,在京城的市政建设上,又树起了一座丰碑!
                 
人们理解他们,钦佩他们,支持他们!
市政设计院总工程师范励修说,如果没有这10年叫足劲修路,今天北京的道路何以能承载现在每月新增1万辆车的增长速度?又何以能够维持今天这样一种交通局面?
高速发展的道路,不仅仅起到缓解交通紧张的矛盾,更大的作用是对北京经济蓬勃发展和城市面貌的改观,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京开路没有建成时,大兴县路边地价400多元一平方米,没人要。京开路一通,地价猛涨到1000多元一平方米,还抢购。
机场高速路建成前,那里还是一派乡土气息。如今机场路修起刚2年,大片大片的现代化楼群沿路拔地而起。
…………
路也是生产力。现代化路延伸到哪儿,哪儿便繁荣、兴旺,现代化路延伸到哪儿,哪儿便面貌一新。
路像一条巨龙,桥似一道长虹,龙虹跃起,载着古都北京去构筑明天的辉煌!


第1版(要闻)
专栏:编者的话

城市
镶嵌在祖国大地上的璀璨明珠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时,共有城市一百三十六座,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点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城市旧貌换新颜,新兴城市拔地而起。到一九九三年,我国城市已达五百七十个,城镇人口已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点八九。如果按增加人口的绝对数来看,一九九三年的一个百分点比一九四九年的两个百分点还要大。现在,全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有一百多座,五十万至一百万的有一百八十多座。
四十五年的建设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现代化的建设,最耀眼的成就多集中在城市里。城市,已成为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和国际交往的中心。城市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愈来愈多的居民享受愈来愈多的现代物质文明。
北京,千年古都,人民共和国的心脏。北京的巨大变化,是中国城市建设的杰出代表。国人或外国人进京,说起它的变化,有口皆碑,众说一词:北京变化真大,真快。本报记者采写的《长虹巨龙起京城》仅从道路这一侧面,展现京都的巨变。在编者落笔的时候,首都正准备为今年新开的大工程——北京三环路全线贯通举行庆典。我们以此文献给首都的筑路英雄们,献给城市各行各业的建设者。


第1版(要闻)
专栏:

  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战前动员
努力拚搏为国争光
新华社北京九月二十七日电(记者周宗欣、李贺普)国家体委和中国奥委会今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第十二届亚运会举行了动员大会。
中国奥委会主席、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在会上讲话时说,国务院总理李鹏九月二十六日详细询问了中国代表团参加广岛亚运会的准备情况,他希望运动员们更加努力拚搏,赛出更好的成绩,为祖国争光。
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国家体委副主任袁伟民在会上作了动员讲话。他提出,代表团的全体成员不要辜负党和祖国人民的厚望,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夺取精神文明和运动成绩双丰收的总目标。
袁伟民说,广岛亚运会是我国竞技体育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的第一个战役,是检验我国竞技体育改革成果和工作效益的考场。我们要以优异的成绩为国庆四十五周年献上体育战线的厚礼,为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作出贡献。
他要求大家冷静分析形势,既要有足够的信心,又要真正认识到完成亚运会任务的艰巨性。因为,要实现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和总分第一的目标决非易事。
他提出,要树立全局观念,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要周到地安排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使运动员的身体、心理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要解放思想,勇于拚搏,充分体现自身价值;要注意学习,取长补短,团结协作,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要加强领导,统一指挥,严格管理,圆满完成任务。
袁伟民说,强烈的爱国热忱,百折不挠的斗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依靠这种精神,经过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取得双丰收,为伟大祖国争光。


第1版(要闻)
专栏:

  日本政府允许台湾政要赴日
中国政府取消李铁映访日计划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在这里就中国政府不得不取消国务委员李铁映的访日计划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有记者问,李铁映国务委员原拟应邀出席广岛亚运会开幕式以及其它重要活动,现是否因日政府允许台湾政要徐立德赴日而受到影响?
发言人表示,亚运会是亚洲体坛的盛会,中方对此高度重视。李铁映国务委员原拟应日本政府邀请出席亚运会开幕式和其他重要活动。但是,由于台湾当局和日本政府制造的政治麻烦,中国政府不得不取消李铁映国务委员访日计划。导致出现这一局面不是中方造成的,更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第1版(要闻)
专栏:

  今年农业迎来又一个好收成
夏粮超额完成定购任务,油料总产创历史最高纪录
据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记者焦然、王言彬)时值金秋,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收获季节。从农业部传来的消息表明,我国今年农业在战胜了较大自然灾害之后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除个别品种外,全国主要农产品稳步增产,菜篮子产品继续增长,人均占有量都有一定的增加。
今年我国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形势是:粮食在播种面积减少和遭受较大灾害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较好收成,预计总产将是仅次于去年的又一个好年成。夏粮收购超额完成定购任务:早稻收购比国家定购任务超额完成30多亿斤。棉花生产扭转了连续两年滑坡的局面,形势明显好转,实际种植面积比原先预计的8100万亩有所增加,预计产量为8500万担以上,质量也比前两年好。今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是历史最高纪录。夏收油菜籽总产比上年增加7.4%,秋收油料总产也比去年有所增加。
蔬菜播种面积继续增加,初步预计在1.26亿亩以上,比去年有较大增加,尤其是农区增加较快,估计在1000万亩上下。保护地栽培面积也比上年增加了50万亩以上。总产量也比去年明显增加。
畜牧业继续稳步发展。肉、禽、蛋、奶普遍增产。今年肉类总产量将达4100万吨,比上年增长6.7%;禽蛋产量1220万吨,比上年增长3.5%,奶类产量570万吨,比去年增长1%。
我国今年水产业呈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今年1至7月份,水产品总产量达82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0.9%。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将比上年增长近20%,总产量将突破2000万吨大关。
从农产品市场供应来看,由于有效供给总量增加,今年国庆和明年元旦、春节都会有足够数量和丰富的品种上市。(附图片)
安徽颍上县南照米市已发展成大型米市。邻近的10县农民在完成国家定购任务后,将多余粮食运往这里交易。今年上市粮食2.5亿公斤,成交额3亿多元。新华社记者鲁迅承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国体育代表团即将出征亚运会
李瑞环李铁映亲切会见全体成员
勉励他们讲文明讲友谊展现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
指出我们在涉及中国主权和民族统一大业的问题上必须坚持原则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记者李贺普、周宗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即将出征第十二届亚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勉励体育健儿讲文明,讲友谊,用模范行动展现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
李瑞环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为参加广岛亚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人员送行。
李瑞环说,亚运会是亚洲地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也是本年度我国运动员参加的最大赛事。作为运动员,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盛会,是莫大的荣幸。和四年前第十一届亚运会时相比,我国的政治、经济及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国际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你们在这种形势下出征,一定会十分引人瞩目。
他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们这次出征拥有许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第一,希望你们在战略上藐视对手,坚定信心,无所畏惧,奋力拚搏,敢于胜利;第二,希望你们在战术上重视对手,审时度势,周密计划,扬长避短,充分准备;第三,希望你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许多的比赛不能取胜,不是输给对手,而是因为自己身上的包袱太重。骄傲是包袱,急躁是包袱,气馁是包袱,想得太多、患得患失、不动脑筋、马虎大意也是包袱。古人讲,自知者明,自胜者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要取得好的成绩,首先要放下一切包袱。
李瑞环指出,大家都知道,近来围绕广岛亚运会出现了不正常事态。李登辉赴日计划被挫败后,台湾的所谓“行政院副院长”徐立德又假借亚运会名义,挤进日本广岛活动,企图利用体育舞台,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在这个涉及中国国家主权和民族统一大业的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原则,表明立场。我们作出必要的反应,正是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大业,敦促日本政府恪守中日联合声明的原则,维护来之不易的中日友好关系。同时,也是为了排除对广岛亚运会形成的干扰,使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体育健儿增进了解和友谊,促进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李瑞环说,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希望大家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友谊,用你们的模范行动,展现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显示中华民族的光辉形象,做到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代表团是一个战斗的集体,要加强团结,紧密合作,互爱互助,遵守纪律。代表团的领导是全团的中心,要做好思想工作,搞好生活服务,保证运动员、教练员精力充沛,以最佳状态投入比赛。
李铁映在讲话中对中国体育代表团和运动员提出了五点要求:
第一,精神要振奋。中国体育代表团是代表全国人民去参赛的,要通过你们的表现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表达中国人民和中国运动员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支持和尊重,要学习参加远南运动会的我国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拚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你们在亚运会上,要表现出我们礼仪之邦的风度和风范。江泽民总书记在接见参加远南运动会的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总要有点精神。赤忱爱国、自强不息、乐于奉献是我们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依靠这种精神,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仍然要坚持弘扬这种精神,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精神风貌方面,一定要表现出我们中华儿女的优良品质。
第二,要夺取优异的比赛成绩。中国代表团曾在亚运会上连续三次获得金牌数第一,这次仍要力争继续保持金牌第一的荣誉,多升国旗,多奏国歌。和平时期的体育大赛,都是综合国力、民族素质的体现。赛场就是战场,我们要立足于亚运会,着眼于奥运会。不但要求金牌的数量,还要有高质量的金牌。体育比赛的目的就是要夺取胜利。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要集中精力,精心组织和指挥,全力以赴地打好每一场比赛,去争取最好的成绩。
第三,要做和平的使者。本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举行。运动会的主题是和平与和谐。代表团全体成员要肩负和平的使命,与日本人民和各国和地区运动员、教练员广交朋友,增进了解和友谊,为本届运动会和平与和谐这个主旋律、为世界和平做出我们的贡献。
第四,要坚决杜绝一切违背奥林匹克精神和体育道德的行为。要把始终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作为每个运动员的天职。兴奋剂问题已经成了当代竞技体育的一大公害,中国政府和国家体委坚决反对使用违禁药物。在比赛中,要公正竞赛,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
第五,本届亚运会是亚洲体坛的盛会,希望运动员解放思想,轻装上阵,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精神,顽强的意志,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夺取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争光,为伟大的中华民族争光。
李铁映指出,日本政府已正式邀请我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亚运会开幕式和其他重要活动。与此同时,在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李登辉去日本之后,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严正交涉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又允许台湾所谓“行政院副院长”徐立德等赴日参加亚运会,这一行动明显违背了中日联合声明原则,损害了中日两国正常友好关系,引发了本来不应出现的政治麻烦。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国家主权和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任何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图谋,都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的。我本人十分重视中日友好关系,并曾热切期待应邀参加这次广岛亚运会,与各界新老朋友畅叙友情。但是,中国政府在原则问题上是不会妥协的。我相信日本朋友们能够理解我的心情和中国政府的立场。我知道日本友人为我的访问花费了大量心血,做了周到细致的安排,并始终为维护中日友谊而努力。请大家向日本朋友们转达我由衷的感谢和敬意。预祝广岛亚运会成功。
参加第十二届亚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有783人,其中运动员568人。国家体委和中国奥委会今天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举行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动员大会,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袁伟民作了动员报告。
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参加了接见并在动员会上讲了话。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刘华清等中央领导同志参观中国社会发展成就展览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罗观星、新华社记者孙本尧)国务院总理李鹏今晚在参观中国社会发展成就展览时指出,新中国成立45年来,各个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搞经济建设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使人民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这次展览反映了我国在社会发展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并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令人鼓舞的成绩,是很有意义的。
晚上7时,李鹏、刘华清等来到灯火辉煌的北京展览馆,参观正在这里举办的中国社会发展成就展览。
李鹏、刘华清首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新疆、宁夏、广西、内蒙古、西藏等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展览。当看到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民族团结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时,他们非常高兴。在新疆馆,身穿鲜艳民族服装的维吾尔族姑娘,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李鹏也高兴地戴上维吾尔族花帽,愉快地与姑娘们一起跳起新疆舞,展览馆内响起热烈的掌声。
李鹏、刘华清不顾一天的紧张工作和劳累,参观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央有关部门、人民团体等在这里布展的全部展厅。他们不时在一些展台的实物、模型、图片前驻足,一边认真观看,一边向有关人员询问某些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和一些展品的研制、生产情况,并时而与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负责人交换进一步加快社会发展的意见。参观临结束时,李鹏说:“各地社会发展的成就,也是衡量各级政府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既要抓经济建设,也要努力在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更大成绩。”刘华清高度赞扬了我国45年来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伟大、辉煌的成就。
李铁映、宋健等领导同志今晚也参观了展览。


第1版(要闻)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

北京得意之作
路桥成网
这些年来,北京在大力抓好城市的水、电、暖、气、住宅建设的同时,突出抓了路桥的建设。本报今天发表的通讯《长虹巨龙起京城》,对北京这一宏伟建设作了集中报道。
图为刚刚竣工的西、北三环路上的第二大立交桥——新兴桥(原公主坟环岛)。桥为上下三层,全互通式立交,在桥上,车可向任何方向调转。四个匝道桥将三层立交上下连通,匝道桥外围设有辅路和非机动车道。主桥、主路为上下六个车道的全封闭的快速路。 徐利生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