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9月2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波总理说访华达到预期目的
赞扬中国改革成就重申“一个中国”立场
本报华沙9月25日电记者朱富贤报道:波兰总理帕夫拉克今天下午结束对中国正式访问回到华沙时在机场对记者说,这次访华“达到了预期目的”,共签订了政府部门间和公司间8项协议和意向书,这为两国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他指出,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访问,双方对口部门和公司企业有机会进行“直接的”业务联系和对话,从而,使双边合作关系进入到一个实质性的“务实”阶段,给两国经贸关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相信波中贸易额不久将翻一番。
他说,波兰除了在化工、能源、煤炭、机电、交通、农业等领域与中国合作外,还对中国建造欧亚大陆桥和长江三峡工程感兴趣。他认为,波中两国合作的潜力很大,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开发。
波兰政府新闻局在机场散发了就波兰总理访问中国的新闻公报。公报说,帕夫拉克总理赞扬了中国在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他强调,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重申了波兰一贯的“一个中国”的立场。


第6版(国际)
专栏:

  拉宾和阿拉法特会晤
讨论一系列紧迫问题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9月25日电(记者怀成波)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今天在以色列同加沙交界的埃里兹检查站会晤,讨论双方关切的紧迫问题。
这是两位领导人8月10日以来的第二次会晤。在两个小时的会晤期间,先进行有助手参加的大组会谈,接着拉宾和阿拉法特举行了单独会谈。双方讨论了广泛的问题,包括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举行巴选举问题,援助国的援款问题,巴自治延伸到整个约旦河西岸问题和以色列同巴勒斯坦自治区边界通道的安排问题等。
在会谈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拉宾说,双方讨论了在(被占)领土举行巴勒斯坦选举的有关问题,一致同意双方代表团下周在开罗恢复和平谈判时具体讨论这一问题。
拉宾和阿拉法特在会谈中还一致同意,双方安全委员会也将在下周举行会议,讨论边界通道安排问题和释放更多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问题。
拉宾和阿拉法特这次会晤明显显得亲切。参加今天会晤的以色列环境部长萨里德对记者说,今天的会晤是两人所有会晤中最成功、最积极的一次,是在建设性和富有成果的气氛中进行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蒙古大呼拉尔会议开幕
巴嘎班迪高度评价蒙中友好关系
本报乌兰巴托9月23日电记者敖其尔报道:一年一度的蒙古秋季大呼拉尔会议9月22日在乌兰巴托举行。蒙古大呼拉尔主席巴嘎班迪、总统奥其尔巴特、总理扎斯莱出席了会议。
巴嘎班迪在开幕式上讲话,高度评价蒙中友好关系。他说,应中国全国人大的邀请,不久前,蒙古大呼拉尔代表团正式访问了中国,访问是成功的。这次访问是在中蒙两国签订友好合作条约后进行的,对进一步促进两国议会的交往和友好合作有重要意义。他说,蒙古大呼拉尔成功的外交活动,对蒙古外交政策作出了贡献。


第6版(国际)
专栏:

  叶利钦结束访英
俄英将推进波黑政治解决
本报伦敦9月26日电记者李文政报道:昨天下午,英国首相梅杰在与俄国总统叶利钦共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称,他和叶利钦同意为波黑问题的政治解决采取一项新策略。
梅杰表示,在叶利钦访问英国期间他们讨论了继续推进政治解决波黑问题的方式。他们没有透露这项建议的具体内容,但说要防止美国的取消武器禁运计划付诸实施。
美国数月前已经声明,如果波黑塞族不接受西方波黑问题联络小组提出的波黑分治计划,美国将于10月15日起取消对波黑穆斯林的武器禁运措施。
叶利钦总统还要求西方帮助他解决独联体国家间出现的严重纷争。他希望西方能在摩尔多瓦、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等地区问题上与俄国合作。两国领导人希望欧洲联盟与俄国扩大合作并进一步密切军事联系。
叶利钦是在赴纽约出席联大会议途中顺访英国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总统特使访朝时表示
俄希望参与解决朝核问题
新华社平壤9月25日电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特使、俄副外长帕诺夫近日访问朝鲜时表示,俄希望参与解决朝鲜核问题。
这是朝鲜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就帕诺夫9月20日至24日访朝情况答朝中社记者问时透露的。
这位发言人说,帕诺夫在访朝期间会见了朝鲜政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金永南,同副外长李仁奎举行了会谈。
在同李仁奎会谈时,帕诺夫对朝美两国为从根本上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而举行的会谈最终取得进展表示赞赏,并表示俄罗斯愿意积极参与实现向朝鲜提供轻水反应堆和与此有关的其他措施。
帕诺夫还强调,俄罗斯绝对不做妨碍朝鲜自主统一的事情,并将为此作出一切努力。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北爱和平进程新发展
本报记者李文政
9月23日,爱尔兰外交部长斯普林和英国北爱尔兰事务大臣梅休就北爱尔兰和平问题举行会谈。这是自8月31日爱尔兰共和军宣布停火以来两国第一次部长级会谈。会谈虽然没有达成新的共同协议,但从双方发表的谈话来看,会谈取得了进展。爱尔兰外长斯普林认为,爱英两国政府在北爱问题上的距离正在缩小;英国北爱事务大臣梅休暗示,英爱双方即将完成一项关于在年底之前举行有关各政党参加的北爱问题谈判的意向性文件。此间人士认为,这又一次表明北爱问题趋于缓解。
自去年年末以来,北爱问题出现松动,其根本原因是英国和爱尔兰共和军两方都逐渐意识到继续过去的做法不能解决北爱尔兰问题。
北爱尔兰问题由来已久。英国曾长期对爱尔兰实行殖民统治。经过爱尔兰人民的长期斗争,本世纪20年代,英国被迫接受爱尔兰南部的26个郡成立“自由邦”,而北部的6个郡则仍属英国。
北爱人口约160万,其中1/3左右为爱尔兰人,他们基本上是天主教徒,要求北爱尔兰与爱尔兰实现统一;其余是英国圣公会教徒、苏格兰和英格兰移民后裔,主张北爱留在英国之内。由于天主教徒在政治和经济上长期处于不利地位,于1968年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英国军队进驻北爱,北爱从此进入多事之秋。爱尔兰共和军暴力活动逐步升级。而与之对立的新教教徒中也逐渐出现极端组织,以暴力对暴力。25年来,在暴力活动中已有3000多人死亡、3万多人受伤。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和新芬党、共和军都不得不探索解决北爱问题的新途径。去年12月15日,英国和爱尔兰政府发表了有关北爱问题的“唐宁街宣言”,提出以统一的方式来解决北爱问题,但条件是要为北爱大多数人所接受,北爱问题开始出现转机。
美国正式介入北爱问题是北爱和平问题加快步伐的外部原因。克林顿在竞选期间就表示过关注北爱尔兰问题,当选后表示要向北爱派遣特使。今年2月,克林顿不顾英国反对,给爱尔兰新芬党主席亚当斯发放访问签证,等于让他在纽约进行政治宣传。英国舆论认为,美国显示了要撇开英国促进北爱和平的姿态。4月美国副总统戈尔会晤北爱政治领导人,8月,美国的一个半官方代表团与爱尔兰及新芬党的代表举行会晤。9月,美国副总统戈尔访问爱尔兰,再促英国加快步伐,确保北爱问题和平进程的势头。
此间舆论认为,由于北爱问题各方积怨过深,历史、宗教、民族因素复杂,北爱问题的解决过程必将充满矛盾并且是长期的。爱尔兰共和军虽已宣布全面“停火”,但亲英极端组织却在停火后制造了三四起枪杀和爆炸事件;北爱的亲英政党领导人发表讲话,认为停火是一个“骗局”。舆论还认为,梅杰提出对北爱前途付诸公民投票的建议,是为了安抚亲英新教徒。但梅杰此说一出,新芬党领导人亚当斯立即称,梅杰是“企图利用人为的多数”阻碍北爱问题的解决。继本月中美国副总统戈尔访问爱尔兰后,美国又置英国政府的反对于不顾,近日再次准许新芬党领导人亚当斯赴美进行为期2周的访问。
人们寄希望于此次英爱两国政府部长同意举行的各政党参加的预备性谈判,但“公民投票”的详细内容和确切含义在谈判后才能明确。北爱尔兰和平进程如何发展,值得人们关注。
         (本报伦敦9月24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麻烦还在后头
——美军进入海地一周
本报记者刘爱成
9月24日晚,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海地第二大城市海地角巡逻时遭到当地警察局武装人员的枪击。美军当即开枪还击,打死对方10人。这是美军进驻海地后首次与海地军警发生的交火事件,从而结束了美军“没发一枪”的短暂纪录,预示着美军以后的“使命”更为艰难。
为避免美军上次在索马里的惨痛经历,美国这次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做法:首先争取与海地军方领导人“合作”,以免发生面对面的武装冲突。首批美军一踏上太子港,总指挥谢尔顿中将立即与海地军方领导人塞德拉斯会谈,共商美军部署计划,保证了部队的顺利部署。
其次是逐步削弱海地武装力量。一是解除海地军队的重武器。22日,征得塞德拉斯同意,美军进驻海地装备最先进的机械化连,开走或拆卸了军营里的装甲车,防空与反坦克武器和大炮。二是收买轻武器。用钱从民兵和老百姓手中买回枪支、弹药,每件武器50美元上下。
第三是控制和监督海地武装警察,为此美国在海地部署了1000名宪兵,并扩大宪兵权力范围。
一周来,美国的上述部署和措施虽然未遇到明显的抵抗,但潜在的问题和危险暴露得越来越明显。
这种危险首先来自海地军方。塞德拉斯等人同意下台,完全是因为美国大兵压境被迫就范。塞德拉斯对美国削弱、拆散他的军队,显然怀恨在心,只不过暂时忍气吞声罢了。况且双方签署的协议有许多含糊之词,并没有写明让塞德拉斯离境。到目前为止,三名军方领导人中,塞德拉斯和总参谋长比安比都表示将不离开海地。美国防部长22日说,美国希望海地军方领导人离境,但不会强迫他们走。海地军方领导人有相当多的追随者,他们如留在海地,显然是一个不安定因素。此外,军警中有相当多的人反对同美国签署协议,美军进驻海地后,他们看到美国人耀武扬威,反美情绪日趋强烈。尽管美国出钱收购轻武器,但有些人不会放弃武器,这显然会对美军造成威胁。
美国声称进驻海地是为了推动民族和解,为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返国重新掌权铺平道路。而塞德拉斯和阿里斯蒂德不共戴天,两派积怨极深。自塞德拉斯1991年政变上台后,有3300多阿里斯蒂德的支持者惨遭杀害。现在尽管阿里斯蒂德反复向美国保证“绝不报复”,但其支持者感到有美国人撑腰,自然不会罢休。美军进驻海地后,阿里斯蒂德的支持者们不顾海地军方禁令,连续不断举行反军政府集会游行。开始美军不想卷入,直至有人被警察活活打死,美国才派出宪兵,进行干涉。可以预料,随着海地内部矛盾和斗争白热化,卷进去的美军将难得清静。
美国大多数国会议员和公众对美军在海地的前途深感不安。自美军进入海地后,国会参众两院先后都以绝对多数票通过决议,要求克林顿政府尽快有步骤地从海地撤出军队。舆论认为,美军如不及时脱身,麻烦还在后头。
        (本报华盛顿9月25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扎总统接见日本防卫厅长官
扎伊尔总统蒙博托24日在扎北部的巴多利特会见了日本防卫厅长官玉泽德一郎,双方就日本救助卢旺达难民的人道主义行动和双边关系问题交换了意见。据悉,日本政府13日决定向扎伊尔派遣400多名自卫队士兵。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瑞士选民赞成反种族歧视法
瑞士25日举行公民投票,54.6%的选民赞成实施反种族歧视法;反对者占45.4%。瑞士议会去年通过的这项法律禁止对任何人进行种族歧视并严禁煽动种族歧视的言论。否认德国纳粹曾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也被视为非法。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德国基社盟在州选举中获胜
德国基社盟在25日举行的巴伐利亚州议会选举中再次赢得绝对多数,将继续单独执政。据官方公布的初步结果:基社盟获得52.3%的选票;自民党的得票率只有3.2%,未能达到5%的必要多数而被挤出州议会。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以色列警察分队推迟赴海地
以色列最高法院25日下令由30人组成的以色列警察分队推迟前往海地。
(据新华社)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札记

  “缺席”有因
东篱
美国国防部长佩里没有按照美俄商定的安排,于本月初去俄罗斯观看两国的联合军事演习,“缺席”了。美国方面的解释是,部长公务繁忙,海地局势和古巴移民潮使他难以脱身。俄方觉得这种解释未免牵强,因为出兵海地全归参谋长联席会议操作,而对付移民潮则应属内政部,与国防部长好像关系不大。不过,鉴于美俄已成“伙伴”,俄方也没过分坚持。
日前,俄罗斯《独立报》对佩里“缺席”提出了新的解释。这家报纸曾披露,美国在赴俄参加演习的军人中安插了几名专门在敌后搞侦察和破坏的“绿色贝雷帽”,想趁机检验一下他们寻找俄军通信系统的方法灵不灵。
消息一传开,弄了个满城风雨。俄罗斯反间谍局立即向演习地点派出精兵强将,以防范“绿色贝雷帽”。总参谋部也随即下令,要当地驻军留神,遇有“万一”,不必客气。一时间,美俄之间的“小气候”似乎变得阴沉沉的。该报认为,佩里“缺席”与此有关。
俄罗斯报界的这种猜测自然很难证实,涉及到这类敏感事儿更是如此。不过,即使报界猜对了,倒也无关宏旨。因为美国同其盟国或“伙伴”之间使“绊子”乃司空见惯,何况美俄还是“新伙伴”呢。


第6版(国际)
专栏:

  横滨华侨总会举行酒会庆国庆
据新华社横滨9月26日电(记者黄凤珍)日本横滨华侨总会今天在这里举行盛大酒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
横滨华侨总会会长吕行雄在酒会上致词说,新中国成立45年来,祖国人民历经风险,在不平坦的道路上排除万难,以最大的努力把祖国建设成现代化的国家。
吕行雄说:“全中华民族祈念着祖国的和平统一,近年来海峡两岸在经济文化和人员的往来上有很大发展。可是,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有人搞‘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的动向,我们必须注意并提高警惕。”
吕行雄还表示今后要为促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而竭尽全力。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武大伟在酒会上发表讲话说,中国经济取得迅速发展与海外华侨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他对横滨华侨长期以来为祖国实现和平统一和繁荣昌盛所作的努力表示感谢。武大伟强调,中国将继续按照中日联合声明的精神发展中日两国的友好关系。
华侨代表、中国驻日本各机构负责人及日本友好人士等400多人出席了今天的酒会。


第6版(国际)
专栏:

9月25日,来自美国纽约、费城、华盛顿等地的3000多名华侨、华人在纽约华埠游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这是美国历史上华侨、华人首次以游行方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图为走在游行队伍前面的侨领。
谢云安摄
(新华社稿 传真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