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9月27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

  钢铁的脊骨
——记鞍钢对共和国的奉献
本报记者段心强
全面质量管理创始人、日本著名学者石川馨这样讲道:“我吸取‘鞍钢宪法’的精华,创造了自己的管理方法。”
德国著名的西蒙斯公司自动化部总裁格拉埃斯赞扬说:“中国创造出一个‘鞍钢速度’,使我们也望尘莫及。”
从1949年到1994年,鞍钢向国家提供了——
钢2.26亿吨,铁2.22亿吨,钢材1.45亿吨。
从卷起红云的核裂变装置,到划破苍穹的长征系列卫星;从风驰电掣的国产汽车,到扬帆远航的南极考察船,甚至工人的锤头,农民的镰刀,战士的枪炮,家庭的炊具,可以说,由重轨和型铁组成的鞍钢徽章,镶嵌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各个角落。
40多年,鞍钢实现利税610亿元,上缴国家511亿元;固定资产由“六五”末的74.6亿元,增加到267亿元。这些资金,浇铸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基地,丰富着亿万人民的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鞍钢的奉献,像一曲越唱越响的壮歌,唱出了国有特大型企业自强不息的摄人风采。
  改革带来新发展
1986年,从工人成长为钢铁专家的李华忠任总经理,从而拉开了鞍钢改革的大幕。
在改革中,鞍钢从实际出发,不求轰轰烈烈,但求稳定、实效。党委一班人认为,从没饭吃到“大锅饭”,曾给广大职工的命运带来根本性的转折,不应当砸烂,而要创造一些“新饭锅”,让职工自动到“新锅”去用餐。
因此,他们发动公司下属的100多个单位,根据自己的设备状况和职工素质,普遍搞好定岗、定责、定人、定酬。从而做到:岗位设置合理,人员优化组合,责权利一体,倡导竞争机制下的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
改革后,职工面貌焕然一新,“大锅饭”不砸自空。比如第一炼钢厂,1992年实行“四定”,3000多人的厂子精简了700人,劳动生产效率当年提高35.81%,1993年提高38.95%;钢产量1992年增加20万吨,1993年增加24.4万吨;改革后职工一年平均收入7535元,几乎比改革前翻一番,再提起“大锅饭”,人们头摇得像拨浪鼓。
不吃“大锅饭”,还是一家人。鞍钢针对社会保险还不健全的状况,对企业剥离出的人员,采取“先开渠,后放水”的办法。他们新建生产项目,对产品搞深加工,发展生活服务行业,迅速成立起3270多家企业,使4.5万富余人员各得其所,高高兴兴走上新岗位。人们称他们这种改革为“无痛分娩法”:破坏性小,激励性大。
    技术跃上新台阶
鞍钢诞生在日本扔掉的废墟里,先天不足;出生后承担着过重的担子,后天失调。因此,当计划经济即将完成历史使命,它已像个残疾的英雄,伤痕遍体,步履蹒跚。再不改造,势将不支!但是,技改需要巨额的投资,钱从哪里来?鞍钢的统配材占全国的1/4,因为改造减产怎么办?几种意见打了十年的“持久战”,仍然是“多军对垒”。
划船一帮,掌舵一人。1986年3月,李华忠当众拍板:“为了让企业积蓄实力,继续发展,技术改造刻不容缓,总方针是自我积累,自我改造,形成良性循环。要求一不停产,二不减产,三要增产。”
决定就是命令,全公司步调一致,上下沟通,多渠道集资:从固定资产折旧费中拨一笔,从矿山维持简单再生产费中挤一笔,从利润分成中拿一笔,利用钢材抵押向用户借一笔,在职工中发行股票债券收一笔,向国外贷一笔,再搞一些“短平快”项目创一笔。
整个“七五”期间,他们技术改造投资多达49.6亿元,银行贷款只有6.86亿元,其余全是自筹。他们主要利用自筹资金,建成重点工程99项,把外国许多先进技术的新芽,嫁接到鞍钢传统的技术上,把外国一些先进设备的关键部件,安装到自己的机器上,把许多“软件”物化成一系列“硬件”——即一个个新产品。
这一下,固定资产原值增加180.4亿元不说,更重要的是建成一批现代化的高炉和炼钢、连铸、连轧设备,创造了红矿选矿、双球烧结等世界一流的技术,生产出600多个品种、2万多个规格的钢材,其中5种产品获国家金牌,8种产品获国家银牌,115种产品获得“省优”、“部优”称号……
    鞍钢人,鞍钢魂
滚滚奔腾的钢水铁流,造就着一代又一代鞍钢人。
鞍钢办公楼前,鲜花和松柏簇拥着一个塑像,他就是鞍钢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孟泰。爱厂敬业,艰苦奋斗,崇尚科技,主人翁责任感,它们所凝聚成的“孟泰精神”,像一笔丰厚的遗产,一代一代传下来,已成为鞍钢人最重要的职业追求。
史册翻到80年代,孟泰精神在这里得到升华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鞍钢人,掌握了现代化的管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加自觉地当好企业的主人。
高级工人技师李本茂,多年来坚持自学中外先进的切割知识,苦练切割本领,先后发明了“混凝土氧炔焰切割”、“三顶焊”、“高能复合燃烧剂”等技术和产品,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获得5项国家级专利和博览会金奖。
“独臂英雄”赵成顺,60年代在一次大修中失去左臂,灵与肉的双重苦痛,折磨着这位20刚出头的青年,孟泰精神使他懂得:只要有知识,有道德,有信仰,就能找到最佳生活坐标,创造巨大的人生价值。从此,他苦苦追求,异常艰苦地读完辽宁函授大学数学系课程,以优异成绩毕业,接着,又获得鞍山钢院电子计算机系的毕业文凭。站在新的事业起点,他和同事一块,搞成技术革新128项,其中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5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项填补了国内空白。
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到,与孟泰精神一脉相承的无私奉献的鞍钢人,鞍钢魂!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

  荣事达圆了“太阳”梦
本报记者王启明刘杰
一个鲜为人知的集体小厂,一个靠借名牌之光生存的“月亮”,倏忽变成了自身发光的“太阳”,跻身于全国企业500强行列。这,就是合肥荣事达集团公司!
荣事达拚搏8年,终于走出一条丢牌、借牌、创牌的辉煌创业路,净资产由300万元骤增到3亿元,连续4年经济效益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今年1—8月,销售收入达3.4亿元,创利税670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4.5%和72%。
    借光不如发光
“办企业就像登楼观景,只有不断谋求战略上更高层次的发展,才能把企业带上新的境界。”年过半百、清瘦干练的董事长陈荣珍,谈起荣事达的艰辛历程感慨颇多。
80年代初,一家小机具厂改名为合肥洗衣机厂。1986年,陈荣珍担任厂长,负债经营,从日本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新型“百花”121S双桶洗衣机问世,但“百花”仍难以盛开。
陈荣珍带人到各地考察,发现并非“百花”质量不过关,而是知名度不高。他们决定与上海“水仙”联姻。牌子一换,身价大增。1987年7月挂牌,到年底连积压的产品也销售一空。
借名牌搞促销,企业尝到了甜头,但也品出了个中苦涩:借人家的牌,要交使用费,超过了一定数量,则成倍收费。年年为此谈判,常常被停发牌子。陈荣珍向助手们坦露心扉:“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名牌!”
1992年10月8日,他们与港商及省技术进出口公司携手合作,组成中外合资企业——荣事达电气有限公司。以大写英文字母“R”为标识的“荣事达”商标,通过各种宣传媒体,迅速闯进消费者视野。公司选准郑州亚细亚等6大商场同时展销,问鼎中原,获得大胜。随即进军石家庄、张家口、西安、乌鲁木齐。
    发光的本体是质量
到荣事达采访,记者接触了许多人,感受最深的是上上下下强烈的质量观。
总装车间是出高质量产品的咽喉所在。车间主任李大韬说,他为此连续过了两个“黑色的年初四”。前年春节后刚上班,催货的车辆就堵住了厂门。一台台产品下线了,包装了,质检处紧张地抽样检查。突然,一台洗衣机发出异样的声音,是脱水定时器挡块塑料脆裂,再加倍抽检,仍有类似现象。处长沈宇新当即通知仓库:“本批产品配件有缺陷,不准出厂,全部重检!”然而由于用户催得紧,货没进仓就发往火车站了。厂里火速追回,从300多台洗衣机中将装有此批配件的140台翻检出来,重新装配。事后,配件质检员被停职,李大韬也被取消了当月质量奖。去年也是这个日子,由于疏忽,100多台新下线的产品装上了上年的合格证书。日期不对,本不是大事,但质检处坚持追回,拆包重换。谈起这些,李大韬毫无怨言,而是掏出心窝窝话:“名牌嘛,马虎不得,能够接受市场检验的产品才是过得硬的产品啊!”
正是有了这样严格的质量管理,“荣事达”出厂合格率达100%,市场开箱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经国家家电检测中心检测,达到3公斤以上双桶洗衣机国家A级标准,售后服务也在全国同行业荣登榜首。
    “光源”来自人才
1982年合肥轻工学校毕业的郑敦辉,自学日语,后经选拔考试,被中国科协推荐去日本学习一年半,没想到回国后给陈荣珍派上了大用场。洗衣机厂与日本三洋第一次合作,投资2750万元引进双桶全自动洗衣机的设备和技术。年仅20岁的小郑担负起此项目从考察、谈判到引进、安装、投产的重任。以后他又几下扶桑,为今年荣事达与三洋的再度合作打下基础,所引进人工智能模糊控制洗衣机项目,2月签约,9月份已投产。郑敦辉也被推上了合肥三洋洗衣机有限公司中方副总经理的位置。
荣事达对待青年知识分子,向来不是拴着圈着,而是放手使用,一年当骨干,三年独当一面,五年挑大梁。陈荣珍有个垫子理论:谁能翻多大跟头,就给他铺多高的垫子。(附图片)
(压题照片 荣达摄)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

  出路在山希望在山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纪实
胡跃平孙海涛
在我国云贵高原的东南部,绵延着3万多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这就是贵州的苗岭山区。这里83%是陡峭的高山。全州340万农民中近80%是苗、侗等少数民族。80年代初,农民人均年收入仅100多元。全州16个县市,列为国家和省级的贫困县就有12个。
1986年建立第一个用材林商品基地,继而在全州建起12个商品生产基地,并以一定规模的工贸企业为龙头带动基地,黔东南走出了一条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路子。
夏末秋初,我们沿着靠广西、湖南边界的黎平、从江、榕江等7个县采访,行程1000多公里,可以说,我们一直是在梯田、果园和林海中穿行。
黔东南如今已经建起320万亩用材林基地、100万亩商品粮基地,以及25万亩经济林、21万亩水果等商品生产基地。从1989年以来,全州人均收入和吃粮都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从今年起,农民每年从基地的增收将至少以20%的比例递增。
把基地建在千家万户,形成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1985年,州委、州政府在前期可行性研究基础上,邀请省内外专家充分论证,根据土地、劳力资源和自然条件、市场预测等,确定了这12个基地的面积和分布。
从县、乡、村最后到农户,层层都签订合同,明确责权利,保证步步落实。全州商品粮基地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推广科学种田、改造中低产田和新修水利等方面。农民虽然各种各的田,但必须在技术员的指导下规范化栽培。黎平县推广两杂良种、两段育秧和半旱式栽培方法,建起20万亩旱涝保收农田,占全县耕地的72%,粮食年年向外调出,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全州280万亩农田,已有1/3成为高产优质商品粮基地。
农民参与除粮食以外其他基地的建设,大多采取的是联户开发经营的方式,以便技术指导和管理,产生规模效应。虽然是联户连片开发,可是农户责任明确,农户和农户间、农户和村组间都有明确的协议。从江县1985年规划柑桔基地后,种柑桔的1万多农户中近半数人摆脱了贫困。锦屏县组织农户严格按照一整套科学方法开发自留山,建起了速生丰产林基地,7年来,累计营造基地林30万亩。
在我们所到的农户,都能看到不同的合同书。这些合同书是他们与村里签订的。村里又和不同的公司或工厂再签订一份合同。每个县的基地,都有与之相应的公司。新的利益关系,改变了以前输血型的单纯救济,激发了农民开发性生产的积极性。12个基地建立到现在总投入5亿多元,其中45%是农民自筹资金。
雷山县银球茶叶公司有7000亩茶园基地,90%是户办茶园。公司对农户包技术指导、包收购加工;农户包种植、包管理、包采摘。全县有4000多农户被纳入这一产业中。
与公司连着基地的另一头是一系列相关的加工厂,实现产品的就地转化、就地增值。去年州林业集团总公司引进外资建了一个年产80万平方米的竹席厂,精加工设在州府凯里市,粗加工就设在德顺乡,今年初投产。以前一根碗口粗的竹子只卖几毛钱,现在收购价一根7至8元。乡里1/3的农民进了工厂,月收入270元以上。
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架起了山里人走向市场的桥梁,初步形成了州政府提出的“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里打基础、山外促流通”的大农业商品生产的格局。
黔东南是我国南方重要林区之一,为了让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州林业部门这两年探索出一条转让中幼林的路子,允许户办和联户办林场的中幼林进行转让,既解决了卖方的资金需要,又满足了买方最终的更大利益。两年来,全州已转让中幼林6万多亩,转让资金2043万元,目前,黔东南州是全国转让中幼林数量最多的地区,国家林业部评价这是林业商品化生产值得倡导的方式。“活树活卖”,“绿色银行”的存款由“死期”变为“活期”。去年从江县的碰柑在泰国获金奖后,一外商愿以1万元1亩的价格买下2000亩碰柑林。来谈项目的客商接连不断。莽莽苗岭已向山外展示出它的富庶。
如今,这里有全省最大的林场和最大的连片果园。站在锦屏县东风林场的主峰眺望,7万亩杉树林覆盖着逶迤的群山。年产50万公斤的榕江县头塘果园,累累硕果已坠满枝头。果园刚建起了一座藏量15万公斤的保鲜库,他们今年的销售计划已不仅限于省内了。
大山,丰收的季节已经来临,丰收的果实更预示着明天的希望。


第2版(国庆专页)
专栏:

  山旮旯的崛起
——访福建省永春县美岭村
潘帝都许守光
美岭,中国大地上一个极其普通的小山村,方圆5平方多公里,80户人家,400多人口,小山村深藏于闽南山区万山丛中。
就是这么一个僻远的小山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创造出一组奇迹般的数字:
1980年,全村总产值仅4.8万元,1993年达到3200万元;
198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70元,1993年达2600元;
全村现有村办企业10家,引来外地打工仔、打工妹800多人,每年上交税利近百万元;
今年全村总产值预计可达8000万元,人均纯收入可达3000元……
美岭村一变而为永春县的首富村,福建省的明星村、文明村。
不久前,记者走访了这个山村。
嘿!没想到密林深处竟有好世界:新建的美岭村委会办公楼,钢筋水泥结构,明净透亮的玻璃门窗,长长的楼道走廊,颇显气派。站在高处眺望,山坡上、小河旁,一座座民房,红墙灰瓦,绿树掩映,有如座座乡间“别墅”;美岭小学教学楼,高耸于村中心,其建筑规模堪与城里学校相媲美;还有俱乐部、体育场、医疗站等公用设施,也都按城市的标准建设,装潢考究,设备齐全。村办企业散布全村,机器轰鸣,一派蓬勃生机。
“美岭村能有今天,全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村党支部书记苏新添一见到我们就如是说。
美岭人在过去的年代里,一直过着靠竹片松枝照明的生活,修建电站已成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为了梦想成真,美岭人自己掏腰包集资。1985年,美岭人披荆斩棘,搬石垒坝,靠肩膀与双手,把几十吨重的机器、管道运进深山,建成了第一座40千瓦的水电站,年发电量400多万千瓦时,村里每年增加收入30多万元,为全村经济发展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电站建成,给全村党员群众带来新的信心和憧憬。美岭交通非常不便,那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严重妨碍了美岭村的资源开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克服种种困难,开通了3条全长17公里与省道相连接的公路。从此,山门洞开了,闭塞的山村与外面精彩的世界接轨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