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9月2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漫话诺贝尔奖
李亨
如果一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面对蜂拥而来的鲜花和赞美之词,他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德热纳,早在1974年就到瑞典出席过一次关于讨论液晶的国际会议。会上,东道主曾邀请他作3分钟的演讲,但他非常谦虚地谢绝了,他说:“不,这太困难了。”而这次在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举行的宴会上,他又被邀请作3分钟的演讲,于是他说:“现在,我终于搞清楚了为什么给我这么优秀的奖,不是由于某些科学成果,而是瑞典人太执拗了。他们希望我在这个大厅里作3分钟演讲。”德热纳在颁奖仪式上的演说题目是《软物质:一种泥浆和尘土的传说》,他用儿童吃泡泡糖的例子作为演讲的结束语,在投影字幕上写着:“全部是错误的,名望、财富、权力,最终就像泡泡。”这就是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黑色幽默式的谦虚。
另一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恩斯特则用较严肃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他说:“科学奖获胜者有一种歪曲科学历史的倾向。个人被挑选出来并写上许多赞美的语句,然而,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把他们的活动融入到科学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这些赞美往往会使获奖者突然觉得自己是一位不可战胜的圣人,尽管在过去他们也许只是一些对工作着迷的人而已。”
正是这种谦虚的品格使得这些科学巨匠永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他们总是不停地以充沛的精力去创造新的世界。谦虚的品格和巨大创造力的完美结合使他们能够攀登上科学的巅峰。那么,他们的创造力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经济学奖获得者R·科斯说:“在芝加哥创造力很容易产生,因为那儿的气候太坏了,而在加利福尼亚则没有那么容易。”他还说:“在经济学上从来没有什么教科书,这意味着我的思想一直非常自由。”看来,恶劣的环境使人专心致志,开放的思想使人没有束缚,二者结合则能产生巨大的创造力。
恩斯特说:“很难想象,那种在学校板凳上至少坐20或更多年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还保留有创造力。你必须在你真正感兴趣的领域中积极工作,这样,有些想法才会到来。”可见,传统刻板的教育是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的。
诺贝尔有一句名言:“各种科学彼此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为了解决某一个科学领域的问题,应该借助于其他有关的科学知识。”诺贝尔本人毕生献身于化学专业,在炸药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就,被称为“炸药王”。另一方面,他对电学、光学、机械、生物学、生理学也很感兴趣,一生获得了355项创造发明的专利;但鲜为人知的是,他同时还是个诗人和文学爱好者,能熟练地运用多种语言阅读世界名著,特别喜爱英国诗人雪莱的诗。他写过《兄弟与姐妹》、《最快乐的非洲》等小说,其笔调清新,热情奔放,才华横溢。古板而狭窄的学究是不会得到诺贝尔奖的。
对这些非凡的人才颁发诺贝尔奖,其颁奖仪式的安排也必须是出类拔萃的。它应该是一幕美妙绝伦的演出,能给人以巨大的智慧享受。
在诺贝尔的故乡瑞典,曾经诞生过许多著名的颜色科学家,他们用丰富的色彩代表了科学家们永无休止的创造灵感。在1991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90周年的颁奖仪式上,瑞典聪明的科学家们用四道不同颜色的菜分别代表了四个大陆、四个季节、四大科学领域,这使人们能产生无尽的遐想。汤是绿色,代表了美洲、春天和物理学;鱼和沙司是红色,代表了非洲、夏天和化学;主菜是黄色,代表亚洲、秋天和生理学与医学;冷饮是蓝色,代表了欧洲、冬天和文学。伴随着唱诗班优美的歌声,每道菜被送入蓝色的宴会大厅。宴会结束后,人们来到楼上的金色大厅,这是用成千上万块金片覆盖着全部墙面的大厅,非常富丽堂皇。在这色彩斑斓的气氛中,随着管弦乐团的伴奏,获奖者跳起了欢快的吉特巴舞,冬夜的斯德哥尔摩被绚丽多彩的灯火照明,整个颁奖仪式由此达到高潮。这个多彩的夜晚代表着人类的智慧。
在科学攀登的道路上,永无止境,一切鲜花和赞美之词都将成为过眼烟云。科学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人类的智慧、谦虚的品德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唯有这样,创造的奇迹才是永恒的。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和平神征服战争恶魔
这座名为《和平神圣乔治征服战争恶魔》的塑像立于纽约联合国大厦旁。据说,它是用被拆毁的美国和前苏联导弹的零件及其材料铸成的。孙国维摄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世界见闻

  “苹果之城”“侃”街名
尹树广
对客居他乡的人来说,“行”恐怕是继“住”之后遇到的又一难题。身处全新的文化氛围中,若不了解周围的地理人情,乃至记住各种各样的街名,那就只好做一个深居广厦的“寓公”了。初到阿拉木图,对认路的感悟尤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阿拉木图的街名就像是一部哈萨克民族的“百科全书”,沿街信步,会不知不觉地踏入“马背民族”多彩的历史殿堂。
阿拉木图位于阿拉套山脚下,哈语意为“苹果之城”。乍一结识这座城市,第一印象便是满眼醉人的葱绿。炎夏时节,中亚大地虽赤日如火,但“漫步苹果城,悠然见雪山”的景致却使人的心顿时爽快了许多,难耐的暑气也仿佛溶入到皑皑的冰峰雪岭之间了。
阿市的布局较规整,街道多呈东西南北走向,“按图索骥”并不费事,但要熟记街名并了解其掌故,却需费番心思。
“阿布赉汗”大街首先引起了我的兴趣。该街贯穿市中心,是沟通南北的干道之一,市政府和中心百货商店就坐落在大街的两侧。兴致勃勃地寻问当地人该街街名的出处,得到的回答却不尽如人意。于是乎,只好遍访市内的大小书肆直至书摊,搜寻有关书籍。原来“阿布赉”是哈萨克历史上最有名的“汗”之一。“汗”,即古时哈萨克各玉兹(哈自西向东分为小、中、大3个玉兹国)的统治者。“阿布赉”(1711—1781年)是中玉兹的汗。18世纪下半叶,他领导人民英勇抗击了准噶尔蒙古贵族的入侵,使哈萨克民族转危为安。在他当政时期,中玉兹与我国保持着十分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哈萨克草原的马牛和骆驼被源源不断地运来,满足了清政府在新疆地区屯田戍边的需要。
“阿拜”大街和“托列比”大街是贯穿东西的两条主要干道。阿拜是哈萨克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虽生于殷实的封建主家庭,却“常闻民间疾苦声”,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孩子们冻得半死没火烤,
窗外的风雪不停地咆哮,
如果谁家有羸弱的老人,
苦难的日子可乍样煎熬。
明年是阿拜诞辰15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年宣布为“阿拜年”。哈萨克斯坦人民将隆重庆祝这一日子。
“托列比”则是哈萨克历史上一位大名鼎鼎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比”是哈萨克氏族社会统治阶级的一个等级,是哈玉兹社会中的执法人员,负责处理民事和刑事案件。因为“比”的手中握有国家很大一部分权力,经常为“汗”出谋划策,所以被视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托列比”(1663—1756年)是大玉兹塔乌克汗时期最重要的一个“比”,他为建立统一的哈萨克汗国、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三玉兹统一时期,他司国家最高仲裁人之职,被称为“大比”。
阿拉木图的街道绝大多数以哈萨克历史名人的名字命名。除了以历史上有名的“汗”、“比”和“巴图鲁”(意为勇士)的名字命名外,还有以文学家、阿肯(即弹唱歌手)等名字命名的。在我所住的苏维埃区,就有一条阿乌埃佐夫街。阿是哈最著名的现代作家,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现驻华大使阿乌埃佐夫先生的父亲。江布尔街则是以哈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阿肯的名字命名的。
尤令人感兴趣的是,许多苏联时期以革命者名字命名的街道并未改名,如市中心地段的列宁大街、富尔曼诺夫大街和夏伯阳街等。在同一位就职外交部的当地朋友谈及此时,他毫不掩饰地说:“长达70多年的苏联时期毕竟是哈萨克斯坦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哈萨克人对自己的历史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这位朋友还介绍说,哈1991年独立后,阿市大约有40%的街道更换了新名。政府希望通过更改街名,唤醒哈萨克民族的自觉意识,使其了解并记住本民族的历史。
走在“苹果之城”浓荫蔽日的小街上,耳畔会不时响起从路边院落里传出的鸡鸣、狗吠或羊叫声。这不由使人联想起哈萨克民族昔日那段“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法国人的嘴及其他
江建国
人的嘴巴有两项功能,一是说话,二是吃饭。法兰西民族是很为他们嘴上这两样“功夫”感到骄傲的。以法语为例,自1539年法国瓦卢瓦王朝的弗朗索瓦一世把法语扶上官方正式语言的宝座以来,这种语言伴随着法兰西文化的传播渐渐地在欧洲占了上风。18、19世纪欧洲上流社会以说法语为身份的标志,只会说本族语反而成了没有教养的象征。那时是法语极其风光的时代,法国人的语言优越感可想而知。至于说法国菜,更是声名远扬。读过莫泊桑小说的人大概都记得这位作家提到过的斯特拉斯堡式的鹅肝酱和牡蛎;而波尔多的红葡萄酒、因产地而得名的香槟酒等更是世界上高级宴会的上等用酒。法国人重视吃。法国的餐饮业每年都要大张旗鼓地评星级,每当公布评选结果时,全国上下的热烈气氛有如足球赛和赛马。德国的报刊戏谑地说,法国的饮食评论家比德国的戏剧评论家还多。
然而,法国人嘴上的这两个“传世之宝”近年在法国本土却遇到了危机。法语里混进越来越多的英语词,尤以广播电视、广告、街头商号标牌为甚。什么“primetime”(黄金时间),“compactdisc”(激光唱片),“fastfood”(快餐),“penalty”(罚点球)等等满天飞。美国的文化作品也与英语一道开进法国,传统民间小调“尚松”的听众越来越少,而英语流行音乐却赢得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听众。法国菜的形势也不妙,吃汉堡包的法国嘴越来越多,据说麦当劳现已在法国开了300家分店,仅在巴黎一地就有26家,年营业额高达50亿法郎。更难堪的是,克林顿总统入主白宫后,竟然解雇了白宫的法国首席厨师,理由是法国菜“过于油腻”。他的夫人希拉里做得更绝,她在这个不走运的烹调高手的辞退鉴定上揶揄说:“他做的意大利比萨饼还算出色。”
面对美国文化的大举“入侵”,法国终于起而反击了。5月初,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通过了文化部长图邦提出的《语言保护法》。这条文化“马其诺防线”规定,要把英语外来词尽可能从广告和电视中剔除出去。图邦部长还确定了3500个法语词汇,用于取代目前流行的英语外来词。对于违反此法规者,情节严重的最高可判入狱半年或50万法郎罚款。此外,政府一方面在关贸总协定的谈判桌上坚决抵制美国的“音像制品贸易自由化”的主张,另一方面颁布法律限制好莱坞影视片进口,规定法国的1500家电台播出的法国音乐时间至少要占40%。
语言方面来“硬”的,饮食方面则来“软”的。法国的“饮食艺术国家委员会”今年上半年发动了两项攻势,以复兴法国菜的荣耀。一是努力发掘饮食传统。由国家资助有关专家深入全国22个地区,广集菜谱。据报道,甚至连1325年的传统甜食配方也发掘出来了。目前,首批4大卷法国食谱已经出版发行。二是让1500位著名厨师带上各种原料深入到中小学,对那些嚼口香糖、吃汉堡包长大的新一代进行传统饮食文化再教育。厨师们不厌其烦地向学生们讲解如何品尝种种法国面包的滋味,怎样通过鼻子舌头去辨别勃艮底的蜂蜜、沙罗来的牛肉和奥维涅的奶酪等等。
这场抵制美国文化“入侵”的斗争目前尚未见分晓。不过,据说限制播放英语流行歌曲遭到了不少法国青年的反对,也有人批评这是“文化沙文主义”,所以图邦部长已对法令的有关条款作了些修改。
笔者无意对法国目前进行的这一文化行动的细节发表评论。但是,我认为,法国将说话、吃饭这类细事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绝非是杞人忧天,无事生非,而是很有眼光的,因为它关乎让青年一代继承和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试想一下,如果有朝一日你走遍世界,看到的都是曼哈顿式的摩天大楼,听到的都是麦克尔·杰克逊的摇滚乐,说的全是美式英语,吃的都是麦当劳的汉堡包,喝的都是可口可乐,抽的烟都是“万宝路”,那这多姿多采的世界岂不无聊单调之极?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大阪时间球
郭天禄文并摄影
4月末的大阪古城,芳草萋萋,樱花竞放。身着艳丽和服的少女碎步于林间小径,轻声细语,时隐时现。饱经天灾兵燹的天守阁巍然耸立,俯视着世事沧桑。绿水环绕的古城墙墩厚坚实,巨大的石块似乎印证着日本民族的坚毅与务实。在城墙脚下的古城出口处,有一座不引人注意却必往观看的现代纪念性建筑——时间球(见题图)。
时间球分地面和地下两部分。地面建筑为一实心合金半球,表面光滑洁亮,直径1米,重2.12吨,半球置在花岗岩底座上,斜对古城出口,花木烘托,紫藤掩映。地下建筑为一竖井,深14米,宽4米,内有二室,分置两个牛奶罐状的金属容器。第一室顶部距地面7米,容器内存放着20世纪人类科技成果的文字图片资料,如电视机、计算机资料等。第二个容器置于竖井底部,内存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部分实物。
时间球的建造源于1970年的大阪工业科技博览会。博览会规模空前,展示了当时世界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和最新成果。翌年,日本的《每日新闻》和松下电器株式会社共同策划、兴建了这一永久性纪念物,以志当年盛况、昭示后代。
时间球的地下部分构思独特、工程浩大。其建造盖出于对当时的国际气候的考虑。六七十年代,美国与前苏联的冷战加剧,核威胁阴云重重,深受原子弹之苦的日本国民虽处于美国的核保护伞下,却无安全之感。他们忧虑人类文明和自身的命运,担心日本国土成为核弹的袭击目标。基于保护人类文明的考虑,时间球的设计者煞费苦心,将工程重点置于地下,以便后人或者外星人在地球蒙难后,仍可借助井内的遗物了解20世纪人类社会的科技水平。如果没有意外的情况发生,设计者规定,第一个容器应于5000年后开启,第二个则于6970年后打开,届时,它们将像埃及金字塔一样,向后人述说人类社会进程中的一段辉煌时期。
驻足时间球前,人们无不为设计者的巧思所折服:时间球和谐自然地与周围的环境相映成趣。这首先体现在高度差上。时间球的地面部分高度仅为50厘米,加上底座也不足1米,而古城内的主建筑天守阁五层九重,高56米,相比之下,时间球确如富士山脚下的一抔黄土,不凸现,更无喧宾夺主之嫌;其次是规模之比。环围古城的石墙长12公里,用40万块石头砌成,时间球占地数平方米,仅相当于几块石头的面积,加之周围树花映衬,游人稍不留意就可能失之交臂;此外,选址也颇具见地。时间球虽处古城一隅,但不显幽僻,游人参观完天守阁一般会途经此地。尽管时间球的设计和建造考虑了方方面面,而且寓意深远,但依然招致了一些非议,被认为是破坏了古城整体布局。日本的文物保护法十分严厉,对古迹的保护非常重视,轻易不允许在古建筑地域增建一木一石,类似时间球的建筑确为罕见。
从天守阁下来再看时间球,总有一种沉重的感觉,但愿它能在5000年后由后人正常打开,而不要成为外星人考古的对象,这大概是筹划、设计、建造者的初衷,也是每个游人发自内心的祝福。(附图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欧美龙舟热
唐若水
龙舟运动起源于公元前三世纪的中国,近在十年前还仅限于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风行。但据拥有三十余个会员国的国际龙舟联合会透露,时下在欧洲和北美,“龙舟热”正一阵高过一阵。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先后从香港和台湾进口了数百艘“正宗”中国龙舟,龙舟爱好者中有大学生,以及广告界、新闻界、商贸界人士,其中女性又占了三分之一。而拥有十多个会员国的欧洲龙舟协会更是人多势壮,其中英国有一百支龙舟队,瑞典六十支,丹麦五十支,挪威五十支,德国二十五支……
欧美人之所以如此热衷于龙舟运动,除了其本身别具一格的“东方魅力”外,还由于此项运动带来的是一种交织着欢乐、无拘无束和勇往直前精神的气氛。德国汉堡队二十九岁选手弗利泽认为,龙舟赛洋溢的愉快、协调和同乐是任何起源于西方的运动项目所望尘莫及的,它绝不会像足球赛那样可能引发暴力,也不会像田径赛那样令人自始至终绷紧心弦。欧美人还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的龙舟运动。荷兰人首创了母子龙舟队,德国人设计了残疾人龙舟队,美国人则组织了绝症患者龙舟队——为的是鼓励绝症患者不向命运屈服,与病魔抗争。值得一提的是,欧美龙舟选手在比赛中的呐喊声远比中国龙舟选手更响亮、更花样迭出。如:加拿大龙舟队喊出的是印第安人围猎时的吼叫声,时而尖锐,时而厚重;德国龙舟队则注意喊声的响亮,并认定喊声不仅能激扬斗志,而且能起到镇住对手的奇效。
在欧美诸国中,龙舟运动发展最快的首推德国,尽管德国起步较晚。据德国龙舟协会主席披露,五年前德国仅汉堡市有龙舟队,如今已有十八个城市拥有了龙舟队,参加者和爱好者达数十万人之众。全国性的龙舟大赛已举行了三届,在最近施威林市举行的第三届德国龙舟大赛上,参赛选手达千人;而在柏林举行的欧洲龙舟大赛上,观众多达十万人。前不久应运而生的国际龙舟联合会已决定在中国岳阳市举办首届世界龙舟大赛,并计划努力把龙舟运动发展成奥运会的项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