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9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苗族年轻的党支部书记姚绍斌,在民族杂居的穷乡僻壤,带领村民艰苦奋斗,战天斗地二十年,使贫困的山村旧貌换新颜。群众称赞他——
托起深山明珠
谭贤诚
在群峰竞秀的鄂西南大山区的崇山峻岭中,散居着百十来户土家、苗、汉族人家,组成一个自然村——八峰村。没有到过八峰的人,谁也想不出,谁也不会相信,在这个海拔1100米的高山之巅的小村里,到处是一派90年代都市生活的景象。是谁把这个昔日的荒山野岭、穷乡僻壤造就成今日光彩照人的深山明珠?人们无不感激地说:“多亏了村党总支书记姚绍斌。”
15年前的八峰山村,怪石嶙峋,沟壑遍布,荆棘丛生。一条羊肠小道从山脚盘旋到山顶,是山里向山外的唯一通道。近600亩可耕地60%为“毛多肉少”、“望天收”的岩壳地。年景较好的1975年人平粮食才达到224.5公斤。解放后,八峰村有28年时间靠吃国家返销供应粮、救济粮度日。八峰村人年年刀砍火种,八九百亩有林地的树木几乎被砍光,一座座绿色的山峰,就像生了癞疮,现出光秃贫瘠的山梁。由于森林资源的破坏,生态失去平衡,导致水源枯竭,稍一干旱,水贵如油。村民们跑三四公里路去挑水吃用,一个壮实劳力一天只能挑回二三担水。水珍贵,只得一水多用,洗菜后澄清了洗澡,洗澡后又用来喂牲畜。“粮荒、钱荒、山荒、水荒”,八个字概括了八峰人的艰难辛酸生活。
1974年,高中毕业的姚绍斌回到了八峰山,他感受到“家乡”不像教科书里的家乡那样可爱,那样令人眷恋。
为了不使穷苦的乡亲对生活感到失望,他决心要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八峰的穷面貌。一天晚上,他约了几个知心的哥们儿,站在村口山坳里的青石板上,望着山脚下一片灯火辉煌的县城发誓:“城里人有的,我们要有,城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
八峰村要学城里人过日子,首先得要有电。姚绍斌瞒着村里人求助县水电部门弄到了拉电上山的电线。拉电上山要用电工工具,村里穷得连买把扳手和老虎钳的钱也没有。姚绍斌剥了自留地里的11棵棕树的棕片晒干,三天后他背到城里的收购门市部卖了7.4元钱,到五金门市买了一把扳手、一把老虎钳和一把起子,拉电上山终于有了工具。姚绍斌带领村里的四五个青年白天上山寻找电杆树,晚上挖坑栽电杆。半个月后,夜明珠终于在高高的八峰山上亮起来了。
有了电就有了动力,有动力就可以办企业。八峰村历史上无村办企业。1980年,姚绍斌和村里另两名村干部每人想办法借出1000元,凑在一起买了两台揉茶机,办起了八峰村第一个集体企业——村办茶叶初制加工厂。
这一年,八峰茶叶初制加工厂当年盈利3750元。谁也没想到这两部揉茶机赚的3750元奠定了15年后的今天上千万元的现代化工制药厂的基础。
到1988年,八峰村在姚绍斌这只领头雁的带领下,基本上消灭了粮荒、钱荒、山荒、水荒。村办企业初具规模,形成了茶叶、木材、饲料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总产值达81万多元,全村人平纯收入实现912元,开始跨入奔小康的大道。
1988年3月,姚绍斌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出席了第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里聆听了李鹏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盘算着八峰如何富得快,富得久。会休时,他独自一人跑到京津郊区参观富裕乡村。一看一比,他自愧八峰发展太慢了。从那时起,他认准一条路“必须依靠科技兴村、工业兴村,市场兴村”。姚绍斌下定决心,一定要使八峰人摆脱“靠天吃饭”的历史,办一个现代化工厂。
他先后跑到上海、南京、广州、武汉、天津、北京等10多个大中城市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考察、咨询,诚心请教专家、教授。跑项目,找资金,请专家、购设备、修厂房、搞安装。从1989年6月破土动工,到1990年3月8日八峰化工制药厂建成投产,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姚绍斌组织指挥各方力量配合,硬是把工程一项一项的难关攻了下来,使一座新型现代化工企业在青山环抱的八峰山上拔地而起。
1993年,八峰民族化工制药厂在全国仅有的7个同行业厂家中,一举挫败4家,成为全国最大的甘氨酸原料药生产厂家。产品畅销全国20个省(市)的36个制药厂家,并出口美、日、英、德、韩、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八峰村1993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72.56万元,创利税200.83万元,全村人平纯收入达到1700多元。民族化工制药厂的建成投产,正如党总支书记姚绍斌预料的那样,八峰村民结束了靠天吃饭的历史。1993年村办工业企业收入已占全村总收入的95.44%。
为了八峰翻身,为了企业发展,姚绍斌给自己、也给全村的共产党员和村干部定了条不成条文的规矩:“在八峰这块土地上,只有艰苦奋斗的义务,没有贪图享受的权力。”
10几年来姚绍斌身先士卒,从我做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正廉洁,无私奉公,成为八峰400多名土家、苗、汉各族村民形成合力的源泉,企业发展的动力。而这38岁的苗族汉子的信念是:“一不图表扬,二不图当官,三不图金钱,我图的是八峰村人过上好日子,让群众看看,这就是共产党的领导,这就是社会主义。”
15年风风雨雨,15年战天斗地,15年沧桑巨变,八峰山村在党总支书记姚绍斌的带领下,旧貌换新颜。而今,八峰村不仅有现代化工厂的产品把山外的“银子”每天成千上万地回流进山里来,沉淀积累,膨胀孵化。村民们过着城镇都市生活。全村还实行了“八免”、“八补”“八无”。“八免”是:免交提留、免费上学、免费就医、免费用电、免费用水、免费加工粮油、免费看电影电视、免费理发;“八补”是:节育手术补、干部退休补、村民养老补、改善居住条件补、建省柴灶补、购买电视机补、通户公路补,购高档商品补。“八无”是:无赌博、无贪污盗窃、无乱砍滥伐、无封建迷信、无刑事犯罪、无计划外生育,无乱占有耕地、无不尽义务公民。八峰村变成了大山里的桃花源。15年里,八峰村三次获湖北省委、省政府文明村称号,1986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90年、1994年村党支部两次被评为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10面红旗之一。
八峰像颗耀眼的明珠在鄂西大山之巅升起。
是他——姚绍斌,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托起了这颗深山明珠。我们衷心祝愿八峰这颗深山明珠更加明亮璀璨。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这里星光灿烂

  仫佬族的第一个博士后
王正忠郭庆华
在一般人眼里,韦世强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中等身材,圆脸大眼,文质彬彬。然而,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少逸教授却评价他“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年轻科学工作者”。
今年8月,韦世强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成为仫佬族历史上第一位博士后。
在接过学校给他颁发的博士后证书时,这位年轻的学者激动地说:“我为仫佬族争得了荣誉。”
中国有5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仫佬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广西,是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人口不到10万人。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只有自己的语言,但多通汉语和壮语,使用汉字。
今年32岁的韦世强,1986年到中国著名高等学府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化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以来,已创下仫佬族的3项纪录: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
虽然中国对少数民族一直给予扶持、照顾。但性格倔强的韦世强坚持用自身的努力来谱写自己的历史。
1983年,他从广西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没有因为外语没有考好而要求照顾攻读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回县城后,他一面教书,一面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3年后,他终以优良的成绩考进中国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1989年,他在学校参加研制的一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被列入国家“八五”火炬计划。目前,韦世强已获得部级科研奖1项,发表论文31篇。
中国科技大学非常关心韦世强的生活,将韦世强同是仫佬族的夫人何小萍,从广西罗城县医院调至学校医院工作。在家里,韦世强夫妇仍然说自己的民族语言。
目前,韦世强在中科院院士钱临照等教授的领导下,正在研究液态半导体的组织结构。他说:“这项研究我们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如果成功,将导致半导体的一场新的革命。”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彝族阿妹的口弦声也变得更悠扬动听。
成卫东摄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养鸡王”
张丽明王力
曾一直被贫穷困扰的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青堆子镇后陆村农民、今年51岁的谭树立,7年来养鸡3万余只,纯收入50多万元,成为省内个体养鸡大户,被当地人称为“养鸡王”。在一个仅有180户的小村,让人简直不能相信还有这样一个“冒尖户”,谭树立是怎样脱贫致富的呢?
青堆子镇后陆村,过去是个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年人均收入只有几十元的贫困村。1988年,他带头在自家的庭院盖起了十几间简易房子做鸡舍,买了1000多只鸡,苦干一年,由于不懂技术,买来的鸡都是带病菌的鸡,眼看着一只只相继死掉,到第二年“全军覆没”,赔上2万元。谭树立没灰心,他购买了许多养鸡知识书籍,从中吸吮“营养”。1990年,他进京买来了优质鸡雏2100只,又干了一年,这一年,他堵上了2万元的“窟窿”。2万元虽然不算太多,但却使这个穷了几代的农民老汉看到了希望。在实践中,他细心观察,掌握了小鸡的生长规律和防病治病等饲养管理技术,取得了经验,从鸡的饮水、吃食、粪便、羽毛等的变化情况判断鸡是否有病,这个满手老茧的农民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逐渐懂得了科学管理。7年来,他采取“滚雪球”的办法,使他的养鸡场规模逐步扩大,经济效益逐年提高,然而,谭树立并没有满足,1994年又投资60万元,新建了占地10亩的鸡场,盖了3000平方米新鸡舍,鸡舍的条件也上了档次。
谭树立富了没有忘记乡亲。过去后陆村仅有两户养鸡,在他的帮助下,现已发展到40多户养鸡,其中养鸡4000只以上的大户已达4户。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葡萄为媒连接天南海北
吐鲁番农民闯市场
本报讯改革开放使吐鲁番人改变了盆地观念,他们以闻名中外的吐鲁番葡萄为媒介,敞开大门,走出盆地,勇敢地闯市场,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06元,不但丰衣足食,而且大部分人家银行有了存款。吐鲁番市是我国首批内陆开放城市之一,也是新疆重要的交通枢纽,但这里自然条件差,夏季气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绵延百余里的火焰山将本来就不大的盆地一分为二,大批土地为戈壁砾石,耕地面积只占15%。改革开放以来,吐鲁番人不甘落后,大面积栽植葡萄果园,改善环境,创造优越的经济发展条件。从199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开展经贸洽谈,广泛向中外介绍自己。同时还走出盆地,以葡萄以及加工制品葡萄干、葡萄罐头等向中外宣传。10多年来,吐鲁番人观念更新,思想解放,一大批维吾尔族农民外出闯市场,充当经纪人,把吐鲁番的葡萄及其制品推销到全国各地和国外市场,经济收入连年增加。
(姜晓明)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国境线上新事多
——云南边陲少数民族地区见闻录
徐江善汤计
彩云之南的祖国大西南边陲,是一片神奇而迷人的土地,改革开放把这一块遥远的疆土推向世界,随之诞生的故事像一串串珍珠洒在边境线上,镶嵌在各族人民的心里。
   卡拉OK“桥”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欢快悦耳的歌声在夜空中回荡,尽管已是深夜,边城畹町街头的卡拉OK依然人影幢幢,唱得正欢。手持话筒的是一位身着葱绿筒裙,秀发披肩的年轻姑娘,此刻,她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如果不是主持者王剑敏告诉记者,绝然不会想到她是一位缅甸傣族姑娘,看到记者惊奇的神情,王剑敏说“边境那边许多缅甸傣族青年都喜欢唱卡拉OK,不少人是这里常客。”
王敛敏是利达百货商店的小老板,一年前,他发现中缅两国青年中有许多人喜爱流行歌曲,于是,他试着办起了露天卡拉OK。每当夜幕降临,卡拉OK的歌声在畹町河两岸飘荡,一些缅甸傣族青年便踏着歌声,跨过畹町桥,一些中国青年也寻着歌声来到这里。
一位卡拉OK歌舞厅经理告诉记者,畹町与缅甸的九谷市只一河之隔,这几年我们这边文化娱乐场所发展得很快,河那边却冷冷清清,会讲汉话的缅甸傣族青年都愿往这边跑。
跨国卡拉OK,如同是一座搭在中缅两国青年心中的友谊桥梁,许多青年通过这座“桥”互相熟识,结交了朋友,也有的青年将这种友谊发展为爱情,使跨国卡拉OK结下了跨国婚姻之果。
   菠萝摊前兄妹情
双眼大而亮,牙齿如玉贝,黑里透红的脸蛋现出一对迷人的酒窝,缅甸傣族姑娘阿沐站在她的菠萝摊前,浓郁的清香在空中飘荡。过往行人都喜欢在阿沐的摊前买菠萝,她的菠萝卖的快极了。
17岁的阿沐生意这么好,首先要感谢她的中国哥哥艾沙木。那是一个天上下着小雨的清晨,18岁的傣族小伙子艾沙木驾着手扶拖拉机,拉着木瓜、柚子、菠萝等水果到集市卖,不一会儿,一位缅甸小姑娘背着一筐菠萝艰难地走来,在他的身边摆起摊来。
艾沙木发现,小姑娘几乎一句汉话都不会讲,几位买菠萝的外地游客因语言不通悻悻离去;眼看着菠萝卖不出去,小姑娘急得眼泪在眼圈里直打转。
艾沙木放下自己的生意,主动为她当翻译,还教给她一些简单的汉语,阿沐学得很认真,很快学会了几个常用的单词,艾沙木得知阿沐家住河对面的九谷,是缅甸的傣族人,再一深谈,两人竟然是远房表兄妹。
从那一天起,每天清晨,艾沙木开着拖拉机驶过畹町桥,阿沐早已在门前等候,俩人把菠萝装上车,当阿沐像只小燕子附上车后,艾沙木驾着拖拉机向畹町桥驶去……
   中国象棋结友谊
在边城瑞丽店铺林立的边贸一条街的深处,一棵冠如巨伞的大青树下,十余桌象棋四周围着一群群观战的游人。老板王金华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他摆下的中国象棋摊会吸引这么多人,还会成为跨国情谊的纽带。
看棋的大都是中国人。但也有穿着“笼基”的缅甸傣族人和印度、巴基斯坦人。王老板提着茶壶忙着为游客续茶。王老板一边卖冷饮,一边摆起象棋摊,由一桌发展到10余桌,别看这棋摊不起眼,还真藏龙卧虎。四川省的第8名,云南省保山市、瑞丽市的第一名都是常客,尤其是那些经商做买卖的缅甸傣族人印度人,还真有着迷的。
腊温就是一个,这个面色黝黑20余岁的缅籍傣族人,与许多外国人一样,他第一次站在大青树下,看到那么多人围着一张木盘,观看两个人将圆圆的木块搬来搬去,感到特别新奇,他几乎天天前来看棋,渐渐地,由好奇而入迷。
他对四川省的一位象棋高手佩服得五体投地,特意找到宾馆,拜师求教,他终于弄清了车、马、炮、象、士、卒奇妙的作用。一天,他拿出10元人民币,放在象棋桌上,对一位中国傣族棋手说:“我的棋不好,请指教,这是我的学费。”他那生硬的汉话把围观人都逗乐了。记者在人群中找到了腊温。他正瞪着大眼睛,全神贯注地观看一场高水平的“厮杀”。他告诉记者:中国象棋讲究战略战术,锻炼人的智慧,我要把它带到缅甸去,让更多的缅甸人了解这一项运动。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全国民族知识电视邀请赛揭晓
本报讯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10周年,迎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召开,国家民委于9月1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举办了“全国民族知识电视邀请赛”。参加本次邀请赛的有来自5个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3个多民族省的8个代表队。经过预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云南省代表队荣获一等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