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9月1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发展中的乡镇企业

  小的进家庭大的上规模
萍乡乡镇企业利税大增
本报讯萍乡市实施“小的进家庭,大的上规模”战略,将全市乡镇企业推上了一个新台阶。今年1至6月,完成利税2.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7.2%,在全省各地市中名列第一。
萍乡市乡镇企业起步较早,基础较好,但规模小且布局分散,影响发展后劲。从去年冬天开始,市委、市政府对一些小、微、亏企业采取兼并、拍卖、租赁等形式放到家庭,使其经营形式更灵活。全市20多家生产土纸、卫生纸、牛皮纸等小型造纸厂转到家庭经营后,今年1至6月产纸6657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16%,且产销率达95%以上。放走放活小的,旨在集中力量抓好大的,从三个方面发展规模经营:一是形成区域优势。沿“320”国道建设“百里乡镇工业带”,实行所在乡镇各管一段办法,到现在已开工的新、扩、改项目172个,投入资金1.6亿元,建起大城、珠亭、狮形、硖石等11个工业小区;二是培育技术优势。选择一批在市场上有广阔前景的高技术、高效益、高附加值产品为突破口,打破所有制与条块界限,发展多形式的企业联营或企业集团,上半年已组建起3个企业集团。三是发挥产业优势。抓住自身有着丰富资源并有一定基础的“一泥两瓷”(水泥、建筑瓷、工业瓷),今年上半年已开工水泥技改项目25项,新增生产能力就达65万吨。“两瓷”战役在下埠、湘东等重点乡镇大力开展,工业瓷在全国市场占有量已达70%。去年,全市只有1个10亿元区(县)、14个亿元乡(镇),今年上半年便涌现2个10亿元区(县)、30个亿元乡镇。
(彭佑祥刘中伟)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发展中的乡镇企业

  改制添动力企业增活力
宿迁乡办企业焕发生机
本报讯人没变,厂没换,可经济效益却大不一样,这是江苏省宿迁市200多家乡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发生的可喜变化。
宿迁市委、市政府早在去年初就责成有关部门在大兴、井头、侍岭等4个乡镇,根据不同企业规模,不同厂情厂况,分别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市里采取以点带面、逐步推开的办法,大面积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到目前,全市258个乡办企业中,已有31家改成股份制、207家实行租赁经营或被兼并、5家被拍卖,吸收股金、抵押金、拍卖金3400多万元,改制面达97%以上。
宿迁市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面积的实施,使企业法人代表的地位得到了保证,增强了他们的风险意识,职工的责任感也大大提高,全市207家实行租赁的乡办企业中,原来有50家生产时开时停,40多家亏本;改制后生产全部趋于正常。50个乡办砖瓦厂,改制前80%以上设备维修靠贷款;改制后,没有一家找银行要贷款。全市4000多万元技改资金,全部是企业自己想方设法解决的。
产权制度改革,还给宿迁市一批死企业带来了“复生的希望”。投资近千万元的井头铝合金厂是个“死”去多年的厂子。前年,山东荣成市几个能人救治了一阵子后,见不能起死回生,只好撇下150万元的“治疗费”,撒手而去。该乡门窗股份合作公司经理韦文标,自筹资金150万元,大胆地兼并了该厂,终于使这家工厂复活。
(肖文成范步权)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包头市郊兴起菜农运销大军
减少中间费用有利于平抑市场菜价
编者按:包头的菜价比有的城市要便宜近一半,原因之一就是有一支按照市场需求组织起来的农民蔬菜运销队伍。这些进入流通领域的农民产销兼顾,直销与贩运相结合,不仅了解市场需求,灵活调剂余缺,还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运销成本,这就保证了城市的蔬菜供应丰富多样,便宜实惠。实践告诉人们,在大力发展蔬菜市场,建好“菜篮子”基地的同时,一定要用灵活的办法搞活流通,支持和鼓励农民用自己的方式进入市场,在新的领域里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这样做,不仅能够增长农民的才干,增加他们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也保证了城市居民的农副产品供应。    
本报讯包头市郊区菜农的蔬菜运销队伍,已经成为联系农村“菜园子”与城市“菜篮子”的主力军,为解决蔬菜供应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这里的菜价比有的城市要便宜近一半。
改革开放后,包头市的蔬菜转为多渠道经营,并逐步发展到以个体蔬菜贩运户批发零售为主。近几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景象,不少菜农走出菜地闯市场,在过去直接上市销售自产蔬菜的基础上,干起了蔬菜贩运生意,已经形成一支不可忽视的农民蔬菜运销队伍。据初步统计,郊区菜农中参与蔬菜运销的不下两万人,有几千台大小机动车辆往返于郊区菜地和市区菜市场之间。仅对郊区沙尔沁乡蔬菜批发市场的调查,该乡现有160户农民从事蔬菜运销。
目前包头市郊区农民蔬菜运销队伍的经营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家庭内部分工协作,进行蔬菜的自产自销。目前这种形式占绝大多数。二是专门从事本地蔬菜贩运。他们先从本村或邻村收购蔬菜,然后用小三轮、小四轮车贩运到市内菜市场或外地批发出售。三是产销兼顾,直销与贩运相结合。不少菜农采取多品种种植,直接上市摆摊销售,同时根据本地蔬菜产销规律,主动调剂余缺。四是定向运销。采取推迟播种的办法,每年到7月底8月初将果类蔬菜运往外地销售,或易地进行交易。郊区农民蔬菜运销队伍的出现,拓宽了蔬菜的销售渠道,保护了农民的种菜积极性。菜农掌握了产销的主动权,收益有了可靠保障,真正起到了以销促产的作用。过去郊区农村的劳动力除少数进乡镇企业外,大部集中在菜地里,收入也仅靠种菜一途。现在有的种菜,有的贩菜卖菜,在蔬菜产销上实现了产运销结合的经营和劳动力在产业上的合理流动。农民运销队伍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菜多了向外运,菜少了往里进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个体贩运的中间盘剥,因而有利于平抑市场菜价,既保护了菜农的利益,也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一举两得。
(包仕伴)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不让国家损失一两棉不让农民吃亏一分钱
寿光做好棉花收购准备工作
本报讯山东省寿光市认真落实全国棉花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早管、管严、都管、管到底的要求,多方面认真做好棉花收购的准备工作。
寿光市今年植棉23万亩,预计9月下旬新棉即可收购。为了把棉花收购工作做好,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今年的棉花收购工作,成立了以市长鞠法昌为组长的棉花收购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市的棉花收购工作,并通过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国家棉花收购政策和价格规定,力求使各企事业单位和棉农家喻户晓。
据悉,工商部门正组织对棉花收购单位发放棉花收购许可证。明确宣布对无证收购的单位个人一律视为非法经营,将坚决予以取缔。市里还决定由工商、公安、供销社、技术监督等部门联合组成棉花市场稽查队,负责对全市棉花市场管理,查处棉花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取缔非法收购、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市联社作为棉花经营部门,已全面开展了物资准备、设施维修、人员培训等方面工作。
8月31日,市里派出3个检查组共20多人,分赴20多个乡镇和各收购站点,检查督促棉花收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目前,219台磅秤,76台轧车,150台电测器已普检完毕,并已开始举办安全员、检验员等五大员学习班,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杨东旭崔英魁)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点水成金

  高家庄乡围绕节水抓管理
年节水254万立方米,节电46万千瓦时
本报讯在天津市宝坻县高家庄乡3.2万亩的田野上,近百公里的防渗明渠、153公里的地下输水管道,将星罗棋布的11座中心井房、316座机井连接在一起,旱能浇、涝能排,节水节能,使1立方米水发挥出1.6立方米水的效益。
高家庄乡地下水资源比较缺乏,从1987年开始,他们投资千万元,经过3年苦战,建成3.2万亩井灌区,起初由于软件工作没跟上,井灌区未能发挥出最佳效益。“好马还要配好鞍”,他们于是实施了以节水为核心的管理办法:
——组建乡水利管理服务公司。公司下设3个服务队,按照水利设施布局,每10眼井控制灌溉面积1000多亩为一个管理片,建中心井房一座,招聘两名管理人员,分别对管辖范围内水利设施进行全面的管理、维修、安排计划用水,年终考核,有奖有罚。这样,管水的不敢马虎,农户用水也备加注意。
——明确产权关系。他们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确定水利设施的所有权。村级以上(不含村级)投资建成的水利设施为乡级所有;村级及村级以下投资建设的水利设施为村级所有;按现值上帐入股,责权利融为一体。这样,灌区内除水利站统管的1.6万亩外,其余由村里负责,全乡36个村全部成立了水利管理服务组织,使灌区价值1000万元的水利设施,完好率由原来的68%提高到96%以上。年维修费也从原来的14.8万元降低到6.2万元。
如今,高家庄乡3.2万亩耕地全部变成水浇地,全灌区渠系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过去全年用水709万立方米,现在只要454多万立方米,年节水254多万立方米,一立方米水发挥1.6立方米水的效益。由于浇地时间、次数减少,机井出水量增加,年节省电46.33万千瓦时。
      (张伯苓)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编后

管理出效益
自然界的水是有限的,用水要节约。这个道理十分浅显,但做起来却不容易。原因之一,是管理跟不上。宝坻县高家庄乡井灌区在管理上下了一番功夫,使一立方米的水发挥出一点六立方米水的效益,说明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不可忽视。
“大锅水”是基本上不花钱的水,因此管水的单位也就谈不上什么经济效益,这就是造成长期以来粗放经营的一个根本原因。如今水流向市场,一立方米水就有一立方米水的价钱。我们要想使有限的水产生更大的效益,离开管理则很难办到。管理出效益。管水的人一定要把粗放经营改为严细管理,管得“滴水不漏”。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谁来改进储粮方式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农民手中余粮越来越多。但是,有这样一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即农村的储粮条件没有得到改善,粮食在存储过程中损失很大。当前农村传统的缸储、袋装储粮方式非常普遍,鼠咬、虫蚀,损失率一般在5%左右,有的甚至高达10%以上。不少农户担心储粮遭受鼠、虫侵蚀,就在自己的谷物上喷洒剧毒农药,或与其它有毒物品堆放在一起储存,污染严重,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农民渴盼粮食部门在指导生产、收购粮食的同时,积极传授科学储粮技术。他们也希望有关厂家尽快研制生产一些安全有效、简单实用的储粮器具,以满足农村市场的需求。
湖南省邵阳县张雪珊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乡情实话

  忧电费乱涨问麦子咋种
近年来,靖边县大部分乡村都通了电,先后兴修水电站近100座,打成机井2000多眼,灌溉面积发展到了10万多亩,有8个乡镇成了陕北粮油基地。
地处靖边县东南山区的小河乡小河村,是毛主席转战陕北时曾住过的地方。7月份照明电每千瓦时竟比正常电价翻了好几倍。
电费乱涨亦导致水费猛涨。位于靖边县西北边毛乌素大沙漠南沿的东坑乡金鸡沙村,往年人均种1亩麦子,今年因出不起水费,人均只种1分多,这还都是有小型抽水机的农户种的。全村少种麦子1200亩。该村第八村民小组因出不起电费,已停用照明1年3个月,恢复了点灯用油的现象。灌溉1亩地,一次收费一般在12元左右,有的高达20多元。一茬小麦需浇水6至7次。水费、电费乱涨,种麦太不合算,自然没有人种啦。
今年4月份以来,陕西省明令最高电价限价,靖边农民一度也笑在脸上欢在心上,然而欢笑过后,不少地方还是老样。对此,农民忧心忡忡:往后小麦到底种不种?
        陕西省靖边县东坑乡霍竹山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莒南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子”
本报讯“种子一假,耽误一季”。山东莒南县组织专职队伍清理、整顿、净化、管理种子市场,保证让农民用上放心种子。
该县成立了一套健全的种子管理网络,对种子市场全面检查。首先从农业系统内部“开刀”,吊销违章经营户的营业执照。再从县城范围逐步辐射到乡镇、村,全县累计查处伪劣种子事件56起,避免经济损失20多万元。该县还根据《种子管理条例》制定出台了种子系统独家经营种子的8条规定,将种子管理工作纳入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8月以来,莒南县种子站超前检查净化麦种市场,坚决杜绝不良品种在莒南的推广。县种子站还保质保量供应优良品种,在各乡镇实行小麦区域种植,大面积提高单产和总产。
(李克峰王玉志)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建昌县建成万两黄金矿
本报讯地处辽宁西部山区的建昌县今年建成一个万两黄金矿,居全省第四位。这个县1983年在温杖子新开20吨选厂的金矿。为了加速黄金开发,1992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1300万元,筹建日选200吨的选厂,1993年8月18日开始投产,截至今年8月18日生产黄金1.1万两,实现了达产达标,比技改前年产量翻一番,建设速度、矿石品位、回收率均达省先进水平,从此缓解了县财政紧张状况,带动了千家万户致富。
(王佑民)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枣阳农民靠“稀奇古怪”赚大钱
本报讯湖北省枣阳市琚湾镇农民吴顺国根据镇特产协会提供的信息,养了3000对美国王鸽,到8月底已实现产值10万元,获纯利3万元。现在像吴顺国一样,枣阳农民靠养牛蜗、虎皮鹦鹉、七彩山鸡、蛇、鳖等稀奇古怪产品赚大钱,年可增收6000万元。
为支持农民生产,市场前景看好、又被一般人忽视的“稀奇古怪”产品,枣阳市专门成立了特产技术咨询处,为农民种养稀奇古怪产品提供信息,并进行品种改良。去年共引进虎皮鹦鹉、武昌鱼、豁眼鸡等畜禽水产品60多个,并在全市迅速推广。
(李万赋赵兴友罗江勇)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乡镇企业亟需两提高
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
农业部副部长万宝瑞编辑同志: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引起国内外人士的瞩目,乡镇企业取得的成就也确实令人鼓舞。近来听到一种说法,说随着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金融、财税等领域改革的深入,乡镇企业原有的优势正在失去。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乡镇企业今后该如何动作,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呢?       
             ——河北省石家庄一读者
15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乡镇企业不仅为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找到了一条出路,而且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当然,乡镇企业的诞生、发展、壮大,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现在,乡镇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的严峻考验。国家税收、金融、外贸、投资体制等方面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国有企业加快转换经营机制,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复关”的临近,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越来越融为一体,这些都使乡镇企业竞争的范围、对象、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乡镇企业的一些弱点日益显露出来,如:一些乡村集体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等机制弱化现象;一些乡镇企业自身素质不高,技术比较落后,设备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产品质量差,物质消耗高,经济效益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乡镇企业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来解决。今后一个时期,应当把乡镇企业的发展引到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者素质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第一,建立乡镇企业经济效益指标考核体系。以产品销售率、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资金利税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来评价乡镇企业发展和经营状况,引导其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强化企业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乡村企业要严格按照七项基础工作(标准、计量、定额、信息、基础教育、规章制度、班组建设)的要求,自找差距,对号达标。同时,要重点抓好质量、财务、安全、环保、现场等项管理工作。
第三,强化乡镇企业质量工作,向质量要效益。从总体上看,乡镇企业产品合格率和优质品率相对较低,这是一个严重问题,也是乡镇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巨大潜力之所在。要真正树立起“质量第一”的观念,把质量工作摆上突出位置,逐级建立起严格的质量工作责任制,企业应进一步明确厂长(经理)是质量工作的第一负责人,严格实行质量否决权。
第四,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向调整结构要效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地确立当地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在此基础上发展相关产业和相关产品,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基础产业、基础设施与加工产业协调发展,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各种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专业化分工协作有效配置,从而提高乡镇企业综合经济效益。
第五,实行相对集中,连片发展,提高集聚效益。乡镇企业要逐步向工业小区和小城镇集中,节约土地,节省投入,提高公共设施的利用率;实现不同产业的优化配置,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信息传递和企业间的互助互促,提高企业素质,产生集聚效益。各地对工业小区和小城镇建设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第六,盘活存量资产,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要效益。目前,乡镇企业一方面资金严重短缺,另一方面现有企业的生产能力有许多不能正常发挥。因此,用改革的方法,通过联合、改组、租赁、兼并、破产,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向高效益企业,使乡镇企业内部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要把提高效益的着眼点放到盘活存量资产上,不需要注入太多的资金,时间短,见效快,收益大,大有潜力可挖。
第七,推动科技进步,向技术改造要效益。乡镇企业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积极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外商建立广泛的联系,引进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改造现有重点骨干企业,扩大高新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开发高、精、尖、新产品,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力提高乡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四川抗旱服务队显威力
本报讯今年春夏,四川大旱。全省140多支抗旱服务队活跃在旱灾最严重的乡(镇)、村,他们发挥机动灵活、服务周到、收费合理、技术过硬优势,在抗旱保农业中起了重要作用。截至7月底统计,抗旱服务队先后出动抗旱机具2487/7870台套/次,提水3600万立方米,浇灌面积40多万亩,解决34万多人、39万多头牲畜饮水困难。被农民誉为抗旱“轻骑兵”、“及时雨”,受到了省委省政府表彰。抗旱服务队自身也获得经济收入120多万元,增强了服务功能。
1993年以来,四川省连续大旱,各地财政、水利部门总结以往抗旱经验,吸取过去抗旱经费使用中因层层下拨一次性消耗形不成长期抗旱能力的教训,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累计投入资金达2000万元,适时在受旱较重的县(市)建设抗旱服务体系,成立抗旱服务队伍,使得这一新的抗旱服务形式“一炮打响”。在今年8月四川省财政、水利两厅联合颁发的《四川省抗旱服务组织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各地抗旱服务组织按保本微利原则实行合理收费,做到服务为目的,收费保生存。这一点深受农民欢迎。
(文秋良)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老两口致富
图中这对老夫妻是山东枣庄市山亭区人,他俩走出山门,深入南方米乡购进多种大来,在家乡薄利多销,颇受城里人欢迎。两年的经营使他们成为村里“万元户”带头人。当问致富诀窍时,老两口高兴地说:“党的好政策,使俺走上致富路。”
张玉军摄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图中的“流水线”,是江苏海安县隆政镇伟桥村7组农民吉祖云创办的现代化笼养鸡场的一角。
杨一秋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