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6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

  摆正心目中的“自我”
王谨
有中国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六月赴美国纽约进行访问交流演出,大受欢迎。面对众多的崇拜者,王洛宾并没有忘乎所以。有记者问他:“有人称你为‘歌王’、‘歌圣’或中国民歌之父,你最喜欢哪一个称号?”王洛宾坦然作答:“我最喜欢的称号是‘传歌者’,这是新加坡朋友给我的称号。如果冠以‘歌王’、‘歌圣’之类,就没有进步了。况且我只是一个民歌收集者而已。”透过王洛宾朴实无华的回答,人们看到了这位饮誉歌坛的老人的精神境界。这对我们如何正确认识自己颇有启迪。
王洛宾至今创作和整理歌曲七百多首,其中许多广为流传。论成就,给他冠以“歌王”、“歌圣”的称号并不为过。但王洛宾却自认为只是一个民歌收集者。他的自谦,与某些“歌星”忘乎所以地自我标榜、自我吹捧相比,谁灿烂谁黯淡,不是很清楚吗?
王洛宾在新疆的五十五年中,何以能创作、整理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民歌?就是因为他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不懈追求。正确地认识自我,是他在人生之路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必要条件。


第1版(要闻)
专栏:

  果洛藏族自治州庆祝40华诞
人大常委会国务院致电祝贺
新华社西宁8月5日电(记者孙宁海、吴宇)8月4日,以黄河源头风光著称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迎来40岁生日。
在果洛州府所在地大武草原上,千余顶帐篷织出片片吉祥的云朵,来自州属六个县的数万牧民群众身着节日盛装载歌欢跳,与省内外数百名宾客共庆建州40周年。由团长卓加率领的中央代表团,青海省党政领导多巴、杨茂嘉、喇秉礼以及前青海省委书记、曾任果洛建政初期州委书记的马万里同志参加了庆祝大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发来了贺电。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果洛州面积7.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2万,其中藏族人口占88.7%,平均海拔4200多米。这里水草茂盛、牛羊肥壮,黄河上游扎陵湖、鄂陵湖以及阿尼玛卿雪山风光美不胜收。金、铜、钴、硫、锌、石灰石等矿产以及白唇鹿、野牦牛、冬虫夏草等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然而,果洛历来被认为是“雪线上的不毛之地”。直到1954年,果洛才挣脱封建部落的枷锁,跨上社会主义大道。
果洛州达杰州长(藏族)在庆祝大会上说,40年来,广大农牧民翻身做了主人,国家累计投入果洛财政补助及建设资金11.4亿多元,原始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截至1993年底止,全州牲畜存栏数达262.7万头(只),农牧民人均年收入703元;民族工业从无到有,初步形成了以畜产品加工、黄金开发为龙头,兼有电力、煤炭、森林、建材、食品等多门类的工业格局;全州国民生产总值达2.14亿元。建政前,果洛的公路、电站、商店、学校、医院都为空白;现在,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2547公里,51个乡镇都通了车;建成中小型电站8座,世代靠烧牛粪、点酥油灯照明的牧民群众用上了太阳能、风能电灯;80多个国有商业网点、10多个集贸市场和上千个个体商店遍布草原城乡;全州基本形成了包括中小学、中专、成人教育在内的民族教育体系和州县乡三级医疗卫生网;乡镇所在地电视覆盖面达95%以上,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日趋丰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全州藏族干部发展到2800多人,占干部总数的61%。


第1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比赛

  明星在这里闪光
7月19日上午,江苏通州市人民剧场。“创业兴通州、奉献在岗位”演讲会正在进行。坐在台下的1000多名观众,是出席市委七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的代表。
一位又一位的演讲者上台亮相。
“朋友,如果有人问我,教师到底光辉在哪里?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兴仁中学数学教师王淑英的业绩,让人明白:教师的光辉就在忘我的劳动中,在赤诚的奉献中。”
哗……掌声一次次打断女学生的演讲。
“演讲会绘出了‘明星谱’。”一位乡党委书记对笔者说。他掰着指头数了数,11位演讲者所演讲的主人公,全部是各条战线的劳模、先进工作者。
室外的温度超过了35摄氏度,会场热浪袭人,但1个半小时的演讲中却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掌声,几乎没有人外出走动。代表们深深地被演讲者创业奉献的崇高精神所感动,许多书记、局长掏出了手帕,擦拭湿润的眼睛,一次、一次……
“11年前,孙艳源接手通州市开关厂,如今已拥有固定资产1700多万元,年创利税千万元。为了企业,他来不及向卧床不起的母亲道声再见,待他从西安带回产品通过鉴定的喜讯回到家时,母亲已告别人世……
“徐家清,一名普通的公安侦查员,一个星期前还在局里值班,20多天前还缠着领导要到‘3·25’盗窃大案第一线,可现在却猝然地躺倒在挚爱的岗位上。”……
演讲会结束了,代表们步出会场,嘴里仍然念叨着徐永贤、王玉娥、马遂华、张酉生……一串串耀眼明星的名字。


第1版(要闻)
专栏:

  吉化公司转换机制效益提高
上半年实现利税9.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63%
本报长春8月5日电记者李安达报道:吉林化学工业公司从实际出发,大胆实践,大力度转换经营机制,企业生机勃勃,效益不断提高。今年上半年,吉化集团实现利税9.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63%。
党的十四大以来,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内部改革。他们首先从明晰产权入手,理顺集团体制。在对企业实行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对集团原核心企业中的部分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对原核心层中未进行股份制改造的企事业单位按分公司管理。
吉化公司不是简单地更换牌子,而是重新界定职责,明确各自的责、权、利,让二级企业单位按“四自”原则进入市场。改组前,吉化集团对所属的北方化工总公司虽然实行了保护政策,去年上半年却亏损了70多万元。改组后北方化工总公司实行了法人财产所有制,完全按市场机制运转,今年上半年赢利1200多万元。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实行干部聘任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建立公平的用人机制。去年有55名厂部级干部落聘,今年又有16名厂部级干部被解聘或免除职务;有11名职工通过“一推双考”,聘为厂部级高级管理人员;工人实行考试考核上岗,1.8万富余人员重新开辟就业门路,创造新的效益。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合理组合生产要素。以前吉化有一大一小两个炼油厂,大的吃不饱,小的成本高。改组后,成立了石化公司,将小厂的炼量由大厂承担,大厂的下游产品交小厂做原料。这样一年效益将增加近4000万元。过去各单位都有汽车队,长期吃补贴饭。现在把这些汽车队集中起来成立了公路运输公司,实行专业化管理,每年可节约500万元。
吉化公司注意加强企业的各项基础工作。在管理上,他们参照国际标准修订了安全、质量、生产、机动、环保等管理制度,强化了制度的约束力和规范作用。建立新的营销制度。将各企业建在沿海地区的销售点连成网络,实行统一管理;成立集团营销中心,做到销售、结算、运输一条龙服务。建立新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快了资金周转。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个伟人和他的一个世纪
《邓小平的历程》出版
新华社北京八月五日电(记者周志方)记述邓小平九十年生涯的大型文学纪实性读物《邓小平的历程——一个伟人和他的一个世纪》,日前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薄一波为这部书题写了书名。
这部书以邓小平生平活动为主线,以丰富感人的材料,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全面地反映了他非凡曲折的革命经历和命运遭遇,鲜明而生动地刻划了他的个性丰采和胆略智慧,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和背景细节,是了解和研究这位伟人革命业绩的一本重要读物。全书分上下两册,共七十三万字,内容按历史顺序分为八卷,突出反映了邓小平同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革命实践活动。八卷的题目为:中外求索的赤子、红军时期的播火者、立马太行的邓政委、淮海大战的总前委书记、解放大西南的第一书记、日理万机的总书记、“文化大革命”的蒙难者、改革大业的总设计师。书中文章大都是当年跟随邓小平一起工作或战斗的同志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写成的,材料翔实准确,具有巨大的感染力。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参加国际研讨会部分科学家
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朱幼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在中南海会见了出席“学科前沿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优先资助领域战略国际研讨会”的部分境外科学家,并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江泽民说,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新技术的源泉和先导。我们要继续发挥在基础研究中的优势,为应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会见时,科学家们就管理科学、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分子生物学和推进基础研究方面的国际合作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在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举办的“学科前沿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优先资助领域战略国际研讨会”上,29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来自境外的几十名著名专家、学者,就世界学科前沿、我国优先发展方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优先资助领域等战略问题,进行了有意义的研讨。
国家科委副主任朱丽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主任张存浩等参加了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湖北外出劳务人员逾20万
湖北省致力发展区域性的劳务协作关系,到今年7月底,向国内29个省市区及俄罗斯、科威特等10多个国家有序输送20多万劳务人员。孝感、黄冈、京山、黄陂、通城等地市县已创建了12个国家和省级建筑劳务基地,有效地遏止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流动。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三峡工程入选世界超级工程
三峡工程入选世界超级工程。日前,工程代表应邀出席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第二次“全球超级工程会议”。在第一次和本次会议上重点介绍的超级工程还有: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香港新机场工程、日本大阪填海新机场工程、中东和平管道引水工程等。我国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三峡工程代表外,还有浦东新区代表。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安徽农村储蓄大幅增长
今年以来,安徽省农村储蓄大幅度增长。截至7月20日,全省农业银行系统的农村储蓄存款达181亿元,比年初净增38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这个省农业银行现已推出个人、单位通知存款、电话预约存款、礼仪券储蓄、汇兑储蓄等类型。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西南最大断面隧洞主体竣工
8月5日,由铁道部十八工程局四处承建的西南地区最大断面隧洞四川省太平驿水电站引水隧洞下游主体工程提前竣工。太平驿水电站装机容量26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7.2亿千瓦时,引水隧洞全长10.6公里,开挖断面直径10米。
(姜书范隋建丛朱记书)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海拔最高输电线动工架设
世界上海拔最高、也是我国目前线路最长的高压输电工程4日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首府大武镇动工。这条110千伏高压输变电线路全长280公里,线路所经地段在海拔3500至4500米之间。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图片
为迎接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的到来,兰新铁路复线的筑路大军冒着酷暑奋战在工地上。图为复线玉门段工人正在对路轨做最后调整工作。徐联军摄(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


第1版(要闻)
专栏:

如今“西口”通火车
地处晋西北高原的山西省神池县,过去是“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的地方。昔日走西口路上的荒僻小镇,日前通了火车。乡亲们从几十里路外赶来,观看装煤外运剪彩的热闹场面。
 新华社记者 范德元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走在全国改革开放前列的经济特区,历史贡献令人瞩目。而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已经全面启动,全国对外开放的脚步加快,特区还要不要“特”?还能不能“特”?汕头特区之行找到了答案——
汕头还能“特”
本报记者班明丽
7月下旬在“省尾国角”的广东汕头特区,市里同志拿给我一份厚厚材料。那是一个翔实调查,大字标题写着:《近年汕头特区优惠政策淡化具体表现》。
仔细阅读发现,从特区政府审批权,到进出口货物管理权;从金融信贷到税收管理,等等,竟然有7大类几十条以往国家及省里减税让利的政策被“淡化”。所谓淡化,就是特区的政策已在全国各地普遍实行,有些在加强宏观调控中调整,显然,“优惠”成了“普惠”,特区不那么特了。
然而,采访发现,汕头人扩大开放、再创特区新优势的愿望不仅没有淡化,反而在新的压力中更加强化。他们看到,“优惠”变“普惠”,意味着全国出现了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这既是特区“排头兵”示范作用辐射的成果,又是推动特区上新台阶的强大动力。
“再造一个高起点的新特区”,已成为汕头的新坐标。市委书记许德立展示远景蓝图时,自信地说:“我们要以高起点让未来的汕头特区,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抓住最大的“特”
汕头是在展望未来中发现特区新优势的,也是在发现差距中重新认识特区之特的。
全国沿海4个特区中,汕头起步晚了一年。13年前,他们正式挂牌运作时,特区只被批准搞一个1.6平方公里的出口加工区。以后经过两次扩大,才使234平方公里的城市成为特区,而这一过程跨越10年,直至1991年才实现。小特区与大城市长期并存,无疑给汕头建设带来诸多难题。
客观难处固然不可否认,但近年来汕头人重新审视特区、剖析自身发现,汕头建设慢了一步,更重要的原因是,没有紧紧把握住特区最大的“特”——先行一步的试验权。解放思想尽管喊在嘴里,但遇到实际问题常常有人不敢越雷池一步。减税让利政策淡化,但先行一步的试验权依旧,敢为天下先,抓住试验权,这一条最大的“优惠”,是上新台阶的先决条件。汕头市领导公开宣布,要为敢于先行者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让他们从实际出发大胆试,大胆闯,不允许坐而论道者用冠冕堂皇的空话指责、打击甚至陷害先行者。他们说,先走一步要真先走,适者生存,先者发展。
汕头对待“混合经济”的态度,显示了特区特有的气度,凡是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新办法,就大胆试验,鼓励发展,不从概念到概念看问题,不以一个模式论天下。
在汕头管辖的潮阳市,有一批建筑队长起家、在外赚钱回乡投资的私营业主,独资或合资办起了企业。至今约有100人投资2亿元左右。
在另一个辖市澄海,一座新颖别致的南洋工业城赫然耀目。这些由国家、集体、私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交融一体的实业公司,仅一年多,已拥有固定资产4.6亿元,所属18个子公司个个赢利。
汕头称这种多种所有制联合为“混合经济”。它们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或跨国界联合,很容易使各种优势互补,生产要素得到合理流动,结果,每一种所有制的资产都不断增值。混合经济还吸收了股份制的某些特点和功能,产权关系十分清晰,为逐步走向现代企业制度创造了条件。
起初,汕头人对“混合经济”毁誉不一,一些人怕戴“假集体”、“假国营”、“假洋鬼子”之类帽子,犹豫观望。市委市政府不急于给“混合经济”定性,让它们充分发展,显示作用,然后以三个“有利于”标准作出评价。他们引导鼓励私营业主办大产业,特别是投资于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使分散的资本重新组合,较好地改变了部分资本消费化现象。“混合经济”发展势头很好。用汕头人的话说:“有了发展这个硬道理,就能管住软道理、小道理、没道理。”
    创新体制合力
特区新一轮发展需要有一定的新优惠政策支持,但更主要的是靠特区自身全面深化改革,以一个新体制的合力上新台阶。
“不要以为引进几个项目就是和国际接轨了,‘型号’不对,无法接轨!”市委书记许德立反复强调着加快建设新体制的意义。他说的“型号”不对,是指计划经济体制没有根本转变,旧观念、旧方法还有一定市场。他们正在按照5年建成市场经济新框架的构思,全面铺开各项改革,包括建设良好的法制和精神文明环境。
 汕头人议论的热点是政府部门如何适应特区发展需要加快转变职能,管理机构如何服务于生产,管理模式如何尽快向国际惯例靠拢。
这几年大批外资进入特区,最先碰到的是办企业的审批问题。去年,汕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率先改“审批制”为“登记制”,“先证后照”改为“先登记,后立项”,放宽经营范围和方式,逐步实行国际通行的注册登记方式。这个局的改革因此被列为全国试点。
改革中,有的部门争“主管”不是为了争发展,是在争“饭碗”,多一个饭碗多一分利益。对此,汕头市坚持引导干部跳出旧体制束缚。像乡镇企业,就是改变了这种“饭碗竞争”后,由一家注册登记,权力下放。结果,去年乡镇企业发展最快,产值超80亿元,今年头6个月已经完成60个亿。在解决人多地少、大批农村劳力找出路,以及加快小城镇建设上,作用显著。
百年商埠的汕头,是中国第一批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工业水平曾在广东全省排位第二,近年国有企业同样成为特区一个沉重负担,最多时一半企业亏损。这些没有动摇他们实行企业转制的信心。一大批企业已在关闭、合并、兼并、破产、转让中出现生机;市、区、县的50多家企业开始了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资产评估在所有企业展开。
   建科技型特区
汕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落成的接待室,挂有一幅赠言题字:“汕头之巅”。
“巅”,预示着未来的开发区,将是一个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向型、综合性高科技园,也说明以开发区为示范带动城市传统产业上档升位、更新换代,将使汕头成为一个“科技型特区”。这不仅仅是改善基础设施和提高办事效率一般投资环境的改变,是要创造一个以“投资回报率”更高、吸引力更大的新环境,使汕头走出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结构与国际接轨。
开发区1992年奠基,现在区内基础设施已经就位,68个精筛细选的项目准予入区,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海洋开发、机光电一体化的高科技成为主体。其中汕头超声电子集团公司引进项目“彩色液晶显示器”、“笔输入电脑”,已是国际90年代水平,超声集团的彩色多普勒B超诊断仪、宏业发展股份公司的人造金刚石等,正在区外生产,等待进区。
然而,建设这个开发区,政府只给150万元设计费,他们自筹资金的窍门就在“找市场”。首先审批项目,先把项目征地款拿到手投入基础建设,然后引入以“三资”企业为主的外资,同时吸引国内资金雄厚的企业进区经营;建一批直属公司贸易起步,技工贸结合滚动积资;有条件入区的项目先在区外生产,早日形成规模和效益,区内区外联动,共同争取时间。
为了建设“科技型”特区、汕头“教育之城”,汕头发展战略中的科技“攀登计划”、教育“曙光计划”,都已起步实施。在努力办好汕头大学的同时,科技、外语等一批中专脱颖而出,今年开始招生。他们还广泛吸纳人才,“英雄不问出处”。不仅鼓励有志青年走出汕头、跨出国门深造,还实行“教育扶贫”,让山区教师进城进修,部分老区、山区青年进城读书,以更高的素质为家乡服务。
    空间更加开阔
以大开放的眼光认识区位特殊优势,特区空间不断扩展。
地处广州与福州黄金海岸中间的汕头,不仅是广东距台湾最近之处,也濒临太平洋主要国际航线,素称“华南要冲,岭东门户”。可供开发的深水港址就有7处。但是,当特区从1.6平方公里的小出口加工区,扩展为特区城市后,该如何给这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定位”、“定性”?一段时间曾是争论难定的话题。有人从提高消费的角度认为,“百年商埠”应当建成一个国际商埠;也有人建议搞成旅游业发达的海滨城市等等。
现任领导仔细分析后认为,汕头更适合建成一个国际性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发挥雄厚的港口资源。很快,一部新的发展战略诞生,汕头人眼里的特区空间顿时开阔。他们发现,特区新优势可以伸向几方:一是海洋;二是海外;三是腹地。
海洋的利用首先取决于港口。史载1933年汕头港货物吞吐量已达675万吨,仅次于上海、广州,而目前的吞吐量还不过400万吨。以国际性、现代化要求,无疑,扩大港口、泊位应当与相匹配的路、桥建设,同样成为吸引外资的热点。
海外,则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海外华侨优势。汕头有旅外华侨、港澳台胞660万人,10多年来,汕头利用的13亿美元外资中,95%多是海外汕籍人投资,许多人以赤子深情为家乡助学、兴文、办医疗卫生事业,捐资达到15亿元人民币。但是,发展地看,汕头还需要海外赤子更多地向产业投资,支持建设大项目及高科技。近年来,他们积极引导“捐赠型”投资,向“产业型”投资发展,一些以往不愿赚家乡钱而只捐资不投资的著名华侨,得知汕头发展蓝图远景后,开始以巨资投入建设港口、码头、公路、海湾大桥、发电厂等。其中香港李嘉诚先生投资40多亿元。几大工程明年底将逐步交付使用。
海外的另一含义是外国。汕头人说,引进外资项目不能局限于潮(州)汕(头)人与潮汕籍华侨合作,不能只讲潮汕话,要争取到汕头投资的人讲全国各地的话,讲普通话,讲世界语。“近亲繁殖”不如发挥“远缘杂交优势”“优生优育”。去年,市领导上任不久,就率团去香港招商引资14亿多美元,部分大项目已开始洽谈。他们还从简化手续、方便进出等方面靠拢国际惯例,积极创造条件通港澳、通台湾、通各国。被视为与国际接轨的桥头堡——保税区,至今仅运作半年,就有18个项目签约,利用外资上亿元。保税区所在地的南区成为再造特区优势的基地;汕头拥有全省唯一的海岛县南澳,也于1993年被批准为海岛开发试验区、对外轮开放的国家一级口岸,将要建成国际性转口贸易基地。
汕头同时把眼光转向沿韩江的兄弟城市,正在研究开发韩江流域经济,通过毗邻地区经济协作,优势互补,为汕头发展建设良好的腹地。用不了多久,汕头将会以更大魅力引人瞩目。


第1版(要闻)
专栏:北疆行

  边塞浪漫曲
——内蒙古边防见闻
新华社记者赵苏本报记者傲腾
在内蒙古边防的大漠深处,记者参观了某团二连的俱乐部。
这是一座小巧的“艺术之宫”。两间整洁的平房里,四壁挂满了锦旗、奖状和官兵们的书画、摄影作品。这些“兵味”十足的作品,表现的是边防军人的生活,抒发的是边防军人的情怀,就连用料也是北疆的“土特产”黄沙、驼绒、芨芨草。团领导介绍说,二连从连长、指导员到炊事员,人人爱看书,爱画画,出了不少“小秀才”。
这是一幅题为《思念》的“树枝画”,作者是战士李开军。整个画面是一根用翠绿枝条粘贴而成的少女头像。剥了皮的枝条下部弯曲成线条清晰的面部侧影,树梢和绿叶构成了飘逸的长发,一宽一窄两片绿叶恰到好处地组成了凝思遥想的眼睛。大家连连为这位战士奇特、新颖的构思叫好。
大家正面对一幅幅书画作品赞叹不已,五名身着迷彩服的战士列队来到室内,汗津津的脸上还粘着训练场上的沙尘。自任小乐队编导的连长乐滋滋地说:“这是我们连小乐队的乐手,都是班里骨干,能文能武。”
架子鼓一锤定音,一曲雄壮的《解放军军歌》骤然响起,乐曲声和谐激越,在窄小空间回荡,产生一种万马奔腾、翻江倒海的气势。小乐队虽然只有一把小号、一把长号、一支黑管、一架电子琴、一副架子鼓,却能成功地演奏不同风格、难度很高的《义勇军进行曲》、《太行山上》、《斗牛士》、《鸽子》等中外名曲,音乐形象准确、鲜明,让我们大饱了耳福。
我们问连长:“你学过音乐和美术?”“没有,不过我对音乐、美术很有兴趣。”张春祥快人快语,“我喜欢积极的浪漫主义,我认为人在任何时候都要乐观,在艰苦环境里更应该乐观。”
其实,浪漫、乐观不只是张春祥连长的个性,而是许多边防军人的性格。哪里有边防军人,哪里就有歌声、笑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