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5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万水千山是祖国
——记九四“京港学生交流营”
孙实
7月26日中午,首都机场。
广播员催促登机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响起。聚集在候机大厅里的一群孩子——“京港学生交流营’94”的营员们——却紧紧拉着对方的手,久久不愿分开,听任泪水畅快地流淌……
旁人不敢相信:十天?难道交流营真的具有如此的魔力,在短短的十天之内,使北京和香港的孩子们建立了如此深厚的感情?
   (一)
孩子们的感情是最真挚的,他们的友谊早在相见的一刻就已经建立了。
7月17日早晨5时,北京的学生们就带着精心挑选的鲜花启程前往北京站,迎接远道而来的香港营友们。
来了,终于来了!当火车徐徐驶入站台,前去迎接的北京营员向远道而来的香港营友们扬起手臂的一刹那,他们竟都觉得像是在迎接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虽然还未曾相识,但是内心中都有一种相通的感觉。许涛同学说,在香港营员下车的一瞬间,不知怎么回事,我的眼中竟涌出了泪水。我特别激动。看看他们,也同样拥有那份激动。毕竟我们同根。
香港营员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太渴望了解祖国了。开营的第一天,香港营员们不顾30多个小时的连续奔波和劳累,到了饭店一放下行李,就迫不及待地与北京营员们交谈起来。国语、粤语、英语,间或还夹杂着手势,使交流的气氛热烈而又融洽。
香港童军之友社的余先生找到北京营员刘进,请她教自己唱国歌。刘进爽快地答应了,他们很快地唱了起来。起初,刘进的声音很小,后来,她被余先生一字一句学唱的认真态度所感动,于是,更加尽心努力地唱好教好。很快,他们的歌声又引来了领队麦先生与其他几位香港营友。他们放开喉咙,齐声高唱起来。事后,刘进告诉记者:我是个特别腼腆的女孩,平时极少在人前开口,唱歌又五音不全,因此,每次有人请我唱歌,我都要找一百个理由推托搪塞,就连大合唱也只是做做口型,装装样子而已。而这次,我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拒绝自己同胞学习国歌的要求。唱到后来,我们都忘情而又投入,情绪十分激动,因为这是我们的国歌,是联系千百万各地同胞的、全民族的歌声!我永远不会忘记,有生以来第一次教人唱歌,是教香港同胞一起唱我们的国歌。在这歌声中,我觉得大家的心贴得更近了。
    (二)
从7月18日起,营员们开始了在北京的正式参观、游览。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觉得对自己的祖国又多了一分了解:
在卢沟桥,营员们面对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遗迹,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圆明园,营员们手抚断壁残垣,遥想昔日这座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的辉煌胜景,不禁感慨万千。他们为自己的祖国所受到的欺凌和侮辱而义愤填膺;在首都钢铁公司,营员们对我们的国家拥有如此巨大、如此先进的钢铁厂而啧啧称赞;在航天博物馆,营员们参观了长征一号、二号火箭及人造卫星模型,聆听了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情况,都为祖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而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在长城上,在定陵中,营员们为我们祖先的勤劳智慧所折服;而在昌平西沙屯村,他们又为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而赞叹不已。他们惊奇地看到,原来一直认为非常贫穷落后的中国农村,竟然有那么多的人住在这么漂亮的小洋楼中。尽管他们只是少数先富起来的人,但仍使营员们感到惊讶。
最使营员们难忘的,是参加7月21日清晨的升国旗仪式。听说要看升旗,大家都特别激动,有的营员凌晨2点钟就起床了,连续几天的参观游览,已使大家很疲劳,今天又起得这么早,但是营员们毫无倦意。当国旗护卫队的仪仗兵们身着整齐的礼服,迈着矫健的步伐,伴着雄壮的军乐威武地走来的时候,营员们用兴奋的目光,一边全神贯注地看,一边录像、拍照。当庄严的国歌在广场上空响起的时候,营员们全体立正,向国旗行注目礼。此时此刻,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心与祖国的脉搏跳在了一起。升旗仪式结束之后,营员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心情:哇,好威武、好漂亮啊!太棒了,从来没看过这么精彩的场面!一位香港营员说,我今天特别激动。看升旗是我最难忘的事情,我为自己的祖国而自豪。
    (三)
除了参观、游览,营员们最感兴趣的是报告、座谈等深层次的交流。
周知良教授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讲座、陈章良教授关于中国科技发展史的讲座,都引起了营员们的极大兴趣。他们不时地递上纸条,向专家们提出他们的疑问,每次报告,气氛都十分活跃。他们的问题大都围绕国家的发展,如,“你认为从哪几个方面能使科技更普遍,惠及11亿人口中的每一人呢”、“中国科技落后,有什么补救方法”等,每个问题,都体现出营员们对国家发展的关心。
7月22日晚,交流营召开了一次题为“‘少’眼看世界——香港的现在与将来”的“营友分享会”,使营员们之间的交流上升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会上,双方都畅所欲言,香港营员们表示,类似的交流很有必要,因为内地香港两地人本是同民同种,但因历史因素被分割,交流正能将彼此联系起来。而且,1997年中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两地关系日益密切,如果彼此在思想、生活、态度上互不了解,会对两地沟通联系造成屏障。交流营正好给了青少年学生一个去亲身感受、接触的机会。无论与内地的朋友一起生活多长时间,那种亲身感受都不是在香港听别人说或看传媒报道而能够获得的。
机场的广播又一次响起来了,紧紧握在一起的小手不得不分开了!但两地营员离别的眼泪却洒在一起。他们在用自己的泪水向周围的人们讲诉:十天的交流营生活很短暂,普通人是无法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培养起如此深厚的感情的,但我们是同根的兄弟,我们的手足之情,任何人割不断。
“友谊连着你和我,万水千山是祖国。”也许,此刻只有这首营歌,才能唱出京港青年们共同的心声。(附图片)
饶爱民摄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为了澳门的未来
——访澳门基金会管理委员会委员吴志良
本报记者傅旭
没想到,作为澳门基金会管理委员会三位委员之一的吴志良先生竟是如此年轻。7月4日我见到他时,他说:“昨天我刚刚过了30岁的生日。”
吴志良先生是广东连平县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专修葡语。后到葡萄牙进修语言和法律,接着又到澳门攻读公共行政研究生。1985年到澳门后,曾作过翻译、记者等工作,从1992年起任职澳门基金会管理委员会。
谈起澳门基金会的工作,吴志良说,澳门基金会成立于1984年,主要工作是推动澳门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近几年,我们主要是为澳门的平稳过渡和未来的发展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要做到这一点,当务之急是本地人才的培养。为此,1988年基金会收购了当地唯一的一所最高学府——东亚大学,增设了法律、工程、行政等专业,对本地学生实行减免费。1991年将校名改为澳门大学,并修改了大学章程,使大学教育逐步走上正轨。对于国家教委对澳门大学的支持,吴志良深为感激。他说,由于国家教委的大力协助,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的老师都有来此授课的,这对于提高澳门大学的教育质量有很大帮助。
吴志良介绍说,从1992年2月改组以来,基金会专心致力于对澳门过渡期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以及宣传澳门,促进、协调和资助学术研究的开展,填补澳门科技、文化及教育方面的空白。因澳门政府目前尚没有负责科技发展的部门,国家科委协助基金会制订发展规划。基金会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广州社科院、上海社科院等单位签订了协议,利用他们雄厚的研究力量,对澳门社会做一个系统、全面的剖析,研究澳门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前几天基金会在北京召开了一次澳门发展研讨会,今年11月我们还要邀请各方专家、学者在澳门举行一次座谈。
为了在澳门回归前让更多的人认识澳门,同时填补澳门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空白,基金会与澳门大学共同组织编辑出版的《澳门丛书》,包括澳门的历史、地理、政制、法律、经济、人口、教育、文化、宗教等十个方面。作为对《澳门丛书》的补充,从去年底开始,由吴志良主编了《澳门论丛》,主要收集澳门学者和外地学者研究澳门的成果,已出8本。吴志良参与主编的大型工具书《澳门总览》已于今年4月出版。本月即将面世的《濠海丛刊》,则偏重资料性和趣味性。
在我们的整个谈话过程中,吴志良先生对澳门的平稳过渡和1999年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充满了信心。(附图片)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港商着手在华南突出名牌形象
本报讯华南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民众的购买力在中国内地属高水平,不少香港商家看好这一市场,正着手于此地突出名牌形象。
据香港贸发局提供的资料,华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消费市场蓬勃发展,当地消费者对产品的牌子及品质日趋重视。对香港厂商而言,要拓展华南这个庞大的市场,除了要提高产品的品质以外,建立名牌形象也十分重要。
7月初,100多家港商随香港贸发局参加在广州举行的“九四广州博览会”,为其名牌产品作积极的宣传。如著名的手表制造及代理商得利钟表制造厂有限公司准备了9种名牌手表,在该次博览会上展出。
据悉,不少港商利用内地举办的博览会、展览会等机会推出其名牌产品,提高竞争力,结纳新买家,联络老客户,为推销及树立名牌形象打好基础。对香港商家而言,建立名牌形象是长线拓展内地市场的条件,不仅对华南地区、对内地其它地区亦同样。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北京举办港中小学教师进修班
本报讯分别由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主办的香港中小学教师“中国近现代史研修班”和“普通话进修班”日前在北京开学,来自香港的47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学习进修。
据称,主办单位对一个月的课程精心设计,任课教师均为北京高等院校的资深教授,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中国近现代史研修班”学员在课程结束后,还将前往江苏、上海、广东等地,参观太平天国博物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黄埔军校校址、孙中山故居、虎门炮台等。
普通话进修班除系统讲授普通话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外,还安排了有关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宗教、伦理等方面的讲座,组织参观工厂、农村、学校。学员们表示,到内地研修中国历史、进修普通话,这对于香港推行民族教育和母语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台湾岛内标语告示泛滥成灾
新华
据台湾报纸报道,台湾岛内标语、告示泛滥成灾,学校里、天桥上、马路边、电线杆上,到处张贴着标语和各种告示。
舆论认为,随处张贴的标语影响了环境的整洁和美观,宣传效果也很差,人们视而不见,“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在台湾,除广告多以外,就是标语告示多。管理部门将多贴标语作为“训导”民众遵守社会规范之法。比如,中小学教室屋顶上刷有“伦理、民主、科学”,横梁、柱子上贴着“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许多社区的围墙上大大地漆着“敦亲睦邻,守望相助”、“消除脏乱,美化环境”;公共场所贴着、绑着数不清的宣传海报与布条,内容有关于交通安全、节约能源、防火防灾的,也有反贪污、反贿选的,还有反暴力、反毒、禁烟、拒色情的,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这些标语、告示的宣传效果并不理想,人们熟视无睹,甚至因出现与宣传内容相反的实际情况而使张贴的标语显示出强烈的讽刺味。
比如,伦理标语满眼的校园里传出教授强暴女学生的丑闻;贴满敦促睦邻友好标语的社区内,暴力凶杀案件频传;满目反贪污、反贿选的海报,贪污、贿选案件却频频见诸报端;“禁止倾倒垃圾”的木牌下总是垃圾成山;人行道尽管高竖“拖吊区”招牌仍停满摩托车;十字路口明示“越线受罚”,但多数车仍停出了线;等等。
舆论指出,光靠标语告示是完不成社会教育的。
舆论呼吁,“给人们一点空间”,不要把整个都市空间全当成标语告示的看板,污染环境。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港商王国桢支持内地兴教
本报香港电香港侨联航运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州旅港同乡会名誉会长王国桢先生,近年来共为故乡温州以及福建省的文化教育事业捐款达115万多元人民币。日前,王国桢先生又为温州大学捐款50万元作为奖学金,为温州市人民教育基金会捐款10万元,为温州市华侨中学捐款5万元。捐款仪式日前在温州大学举行。(王大兆徐运平)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粤港合资兴建虎门大桥
本报讯日前,粤港合资27亿人民币兴建虎门大桥的项目在广州举行了合同签字仪式。这是目前粤港合建跨径最长的钢筋混凝土桥梁。
虎门大桥东接广深高速公路,西连广珠(东线)高速公路,全长15.763公里,其中桥长4.595公里,引道11.168公里,主跨度为888米,西航道通航孔为270米,大桥横跨珠江口两岸。该桥总投资为27.395亿元人民币,由广东省公路建设公司、国家交通投资公司、东莞市公路桥梁开发总公司、番禺市桥梁管理所、港方股东香港合和(虎门)发展有限公司合资兴建,合作期限为30年,利用收取过桥费偿还贷款利息。该工程业已动工兴建,计划1997年7月底建成通车。(吴镒忠)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领域扩大内容丰富
沪台双向交流项目增加数量接近
据新华社上海电(记者罗康雄、通讯员常志康)今年上半年,上海与台湾双向交流持续稳定发展,双向交流项目153项,约50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20%。
据了解,上半年沪台双向交流在文化、医学、科技等领域持续发展,交流领域进一步扩大,还出现一些新特点。
沪台双向交流向纵深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今年以来,专业性交流项目增多。上海赴台交流的项目中有两岸小学语文教学、两岸儿童文学艺术、中药论证、渔业、电信传输、天气与气候、文化思潮与社会变迁、谜学等。在上海举办的专题交流活动有城市建设与规划、课程教材改革、幼教理论、吸烟与健康、围棋规则、茶道茶艺等。
上半年沪台双向交流首次出现来沪交流与赴台交流项目数接近的势头。据统计,上半年上海赴台交流项目共有62项、200余人次;台湾来沪交流项目有73项、近300人次。双向数量如此接近,显示上海赴台交流项目的质量与数量呈正比发展。同时,随着交流项目质量的提高,交流层次也进一步提高。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香港时装设计师马伟明推出的1994年夏季时装系列引起了消费者关注。
新华社记者黄本强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