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敞开山门老区巨变
赣南经济发展跃居江西前列
本报讯新华社记者蒋秋生、龚剑报道:江西赣南地区敞开山门,经济取得超常发展。1988年以来,工农业和财政收入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区贫困户温饱已基本解决,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人均纯收入80年代初为111元,去年上升到810.47元,今年上半年又比上年同期增长43.79%。
赣南隔山与经济较发达的广东、福建相连,但本地经济发展一直滞后,被国家列为重点扶贫地区。为了彻底改变落后面貌,江西省委、省政府1987年确定赣南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扩大赣南在计划、财政、信贷、物资、物价等10个方面的经济管理权限。在此过程中,地委、行署把打开山门,破除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封闭落后观念,作为搞好老区建设的“头一套工序”,始终抓住不放。赣南最边远的安远县,县乡领导联系实际,对照沿海找差距,统一了“打开山门,放大胆子走出去,放宽政策引进来”的发展新思路,使全县经济迅速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现已办起三资企业25家,引进资金3000多万美元;全县27万农民有10万人进入流通领域或外出打工;外地人也纷纷到安远经商办企业,县城流动人口超过常住人口,被人们称为“小广东”。
赣州地区党政各级领导推出了“兴果富民,在山上再造一个高效益赣南”的发展战略,大力支持农民种植柑桔,目前已栽种柑桔等110多万亩,形成了我国南方新型的水果出口基地。此外,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以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他们还着力发展了兴国灰鹅、大余南安板鸭、龙南扬村香菇等畅销港澳海外市场的名优特种产品,都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去年农村多种经营产值达42.45亿元,占了农业总产值的75%。为了加强对外交流,他们先后两次拆除通往粤闽的关卡309个,开放边际贸易市场上百个,边境贸易额达10亿多元。他们还下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台资开发区,招商引资进展逐年加快,仅1993年就新办利用外资项目191个,合同利用外资1.3亿美元,增长速度位居全省前列。在对外开放中,赣州地区还输出劳务70多万人次,年收入达14亿多元。他们中已有不少人带回技术和资金,回乡经商办厂1000余家。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通州实施百项工程
多种经营一跃而起
在发展农村多种经营这一环上,通州市借鉴工业生产的经验,推出“百项投入工程”,值得重视。
现在,很多地方的领导者,抓工业的决心很大,办法也很实在,抓农业,却是说的多,做的少。认真抓工业,包括抓乡镇工业,是对的,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对农业有丝毫的放松。重视农业,决不能在口头上讲讲,而须有实实在在的步骤。通州市抓农村多种经营的做法之所以值得提倡,就在于他们不仅像抓工业一样劲头十足,而且运用了组织工业生产的方法,不仅有口号、有规划,而且在立项、论证、投资、技术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保证。这样抓农业,才能抓出实效。
                     ——编者
本报讯江苏省通州市借鉴组织工业生产的经验推出多种经营“百项投入工程”。目前,经市立项投入10万元以上的工程已达140项,投入总量达8352万元。全市多种经营呈现出飞跃发展的好势头。
“百项投入工程”的实施,旨在以“龙头工程”来带动千家万户共同发展,引导农户尽快走上致富路。通州市还及时研究制订了《关于加快发展多种经营的意见》等有关规定,在用地、贷款、税收等方面予以倾斜。市农行划出1亿元贷款规模支持多种经营生产,市政府也拨出100万元对投入工程进行补贴。通州市还从实际出发,打破所有制和地域界限,确立了多元化的投入格局。骑岸镇平中村经济合作社与本镇沧北村干部葛宋林、十总镇养蟹大王夏军,三方合作组建了华夏特种水产养殖公司,在平中村一片多年未能开发的85亩荡田上建起9口蟹塘。目前已放养幼蟹4000多公斤,预计年产值可达600万元,利润100万元。类似夏军这样的能人出山当项目法人代表的,在“百项投入工程”中占了80%以上。据统计,全市目前已新建万羽养禽场32个、千头养猪场11个、50亩以上水面的水产养殖场17个。
“龙头工程”产生了“龙头效应”。“百项投入工程”之一的五总乡禽蛋集团公司成立后,为农民提供了从供应良种苗禽、防疫治病、传授技术到产品深度加工乃至销售的全过程服务,农户养禽业迅猛发展,全乡除该公司7个集体万羽养鸡场外,还涌现出个体万羽养鸡场10余家,今年全乡养鸡总量超过100万羽,人均养鸡收入可超过300元。(王飞曹全晨光)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点水成金

  千里圩堤鸟语花香万亩池塘蟹肥鱼跃
建湖水利管理达到自收自支
本报讯江苏省建湖县水利系统坚持建设与管理齐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既保护了水利设施又达到了武装自我的目的。8月的建湖水乡,千里圩堤鸟语花香,万亩池塘蟹肥鱼跃。去年他们创经济收入300余万元,今年又丰收在望。
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的建湖县,有防洪圩堤1780公里,防洪闸1300座,排涝站1006座,近10年来,水利总投入5000万元。自1986年开始,他们从提高水利经济效益出发,对圩区管理推行“经营权与管理权”分开的“两权分离”改革措施,全县成立157个圩区管理所,组建了1000多人的水利设施专管队伍,从事圩堤管理和水资源开发。过去,水利设施权属地方管理,由于职责不明,人为损坏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大片的堤防、坡地及加修圩堤形成的复堆河得不到利用,成了荒坡废水。“两权分离”之后,一举改变了以往重建设轻管理的状况,当年在圩堤上新植水杉1000多万株,栽植果木、花草计1200亩,还整治复堆河300多亩,养殖水产年创收入100万元。
在强化管理中,建湖县将原2000个小圩区,联并成157个大圩区,圩堤长度由原来的2610公里减少到现在的1780公里,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土地和劳力,还减少配套闸站400余座,全县水利设施形成了联圩抗洪、统一管理的新格局。全县17个乡镇水利站,共开发复堆河鱼池7000多亩,放养鱼、蟹、虾、鳖。全县圩堤现有成材水杉、意杨1500万棵。利用堤防资源开发,1000多名堤防管理人员全部达到了自收自支的目的,走出了一条以水养水的新路子,还为增加水利建设投入积累了一定的资金。
现在,全县水事案件大幅度下降,设施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王铭王学言)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编后

水利多利
 建湖县仅仅靠在堤防上搞点种植业,在池塘里搞点养殖业,就把1000多管理人员的吃饭问题解决了,还为搞好水利建设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这说明,只要敢于开拓,水利部门脱贫致富的路子还是相当多的。
水利事业是项多利的事业,当年周总理就曾说丹江口水库“五利俱全”。像防洪、灌溉等,主要为社会作贡献,是利人的;除此之外,依托水利设施可以搞种植、养殖、发电、旅游、航运等,是有经济收入的,既利人也利己。强调为社会作贡献,完全正确。水利系统广大职工一直都要把为社会作贡献摆在首位,国家、集体也一如既往支持水利系统把这项事关大局的大事做好。但是,忽视水利系统开展多种经营,尤其是动不动就说人家是不务正业,则是不对的。事实证明,以水养水,水利系统有了活力,职工有了干劲,他们就会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降低庄稼“食粮”成本提高种田经济收益
邹城挂钩供应农资全部兑现到户
本报讯山东邹城市在确保“挂钩”物资兑现的同时,注重抓降低农用物资的生产成本为农业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受到农民欢迎,并使企业焕发活力。种地成本降,经济效益上。如今,农民每种一亩粮食,可收入500元,种瓜菜则利更高。
过去,农民种一亩地,仅化肥投入每年就需近百元,加上其他费用,纯收入所剩无几。这种状况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对生产庄稼“食粮”的市氮肥厂进行改造,市政府并派出工作组常年坐厂指导,狠抓节能降耗,岗位指标考核,使尿素生产成本明显下降。过去尿素每50公斤卖80元还不够本,如今卖60元还盈利。
对于每年奖售给农民的“挂钩”物资,邹城市实行“特快专递”。今年夏季在完成粮食收购入库后,“挂钩”供应的平价化肥、柴油也全部及时兑现到了农户。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新疆有个“小温州”
据新华社电位于中哈边界的新疆昭苏县城里,平均每20户居民中就有1名个体经商户,他们称这儿是西部“小温州”。
昭苏是新疆伊犁地区的粮仓,但由于气候寒冷,农业生产只有一季就结束了。余下的空闲时间,广大农牧民就做起买卖。他们主要经营商业、饮食、服务、修理行业,在不足7万人口的县城里,600多个营销网点星罗棋布。昭苏县城居民90%的肉、蛋、禽、鱼、菜、果都靠个体摊商供应。(张鸿犀)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天池之水润安图
本报记者江夏
提起安图县,随意问10个人,至少有六七个弄不清它在什么地界儿。但如果加上一句“安图县就在长白山脚下”,保证人人释然,像是在谈论神交已久的老朋友。记者也是此番前去才“整”明白,长白山在中国一侧面积的70%、长白山的主峰、上山的主要通道及景观都在安图境内。
就是这么个地处偏僻、鲜为人知的小县,近几年憋足了一股劲,充分利用自己的强项,紧紧盯着水电不放,连着做了几篇很像样的“文章”,其气魄之大,令人刮目相看:正在建设中的两江电站,装机6万千瓦,年发电1.92亿千瓦时,投资1.98亿元,安图所在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建国以来各行各业的单项工程都算上,仍是“唯此为大”;不久前可行性研究报告刚在北京通过专家评审的四湖沟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总库容5亿多立方米,装机容量15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3.15亿千瓦时,总投资9亿多元,这对于国家级的大电站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可是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由县一级组织建设这样大的水电工程,此前没有先例。
他们为什么看好水电业?他们哪儿来这么大的气魄?
安图县只有22万人,“老、少、边、穷”样样沾得上边儿,但它却是资源富县,山、水、草、木,地上地下处处是宝。可要说宝中之宝,还得首推水利资源。长白山天池孕育了图们江、鸭绿江和松花江,也给安图县带来满目青翠、淙淙流水。全县有大小河流88条,总长1800公里,其中30公里以上的有15条。由于山上植被甚好,降水的60%多渗入地下,形成天然大水库。顺长白山而下的许多河流属地下补给型,补量足、流速快、落差大,而且严寒不冻,四季常流,年总径流量2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28.6万千瓦,到处有建水电站的良好地段。
发展水电业,安图不仅有资源,而且有厚实的基础。他们70年代起步,80年代被列入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以后,更加快了脚步。十数年间,他们采取多种形式,国家、地方、企业、私人多方集资、投资,建起了大小13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5130千瓦,年发电1.2亿千瓦时,全县13个乡镇314个村屯99%的住户用上了电,用电保证率在97%以上。水电业的兴旺带动了全县的经济发展。1983年以后,县里先后办起了铁合金厂、工业硅厂、电熔镁厂、金刚砂厂等“载电”企业;乡镇企业在电价上得到的优惠每年至少有500万元。
安图的小水电尽管过去已是成绩斐然,但真正明确地把水电业放在主导产业的地位、作为兴县、富县的龙头,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县里的领导班子在发展战略上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安图的优势在资源,建设资源经济强县的突破口在水电。因为有了实事求是、眼光远大的决策,才有了这样的大气魄,大手笔,在县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集中重金、重兵上中型电站,一步一个高台阶:一个两江电站的装机容量是以往建成的13座电站装机容量的两倍多,而已经提上日程的四湖沟电站装机容量又是两江电站的两倍多。
县长丁荣泰说,水电业一次投入,可永久受益,生产成本稳定,市场需求看好,有了充足低廉的电,就可以带动工矿业,特别是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实现电的滚动增值,其效益是无法估量的。现在水电业是我们投入资金、领导精力、技术力量最多的产业,将来也是我们收入最多、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四湖沟电站的建成将使我们在全国100个电气化试点县中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安图将从经济上彻底翻身。
这是一幅多么令人鼓舞的蓝图,它的实现已经不是很久远的事情。得长白山天池水之灵气的安图人正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他们自己创造的辉煌。(压题照片:吉林安图县明月湖电站)(附图片)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来信

  农村财务管理亟待加强
我最近在应城市农村了解到,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财会人员变动频繁,帐目上下不衔接;财会人员素质低,不会记帐,记帐的也多是流水帐,有的会计、出纳甚至不识字;会计、出纳职责不清,有的会计既管帐又管钱;盲目乱开支,年初不作预算,用完了就借或挪占其他专项资金,如土地补偿费被挪为干部补贴等;集体固定资产不建帐;公款私存,吞占利息;“白条”现象严重,其中迎来送往招待费居多;集体资金长期被个人无偿占用。
据了解,现在对村级财务问题举报现象日益增多。建议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机构,强化农经队伍力量,加强人员培训。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编后小议

  除掉农民这块“心病”
 天流
如何保护农民利益?人们多提到“双管齐下”。一是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减轻农民负担。吴耀明同志的来信,给人们另一个提醒,即还要重视农村财务管理混乱问题。这是一个老问题,但从目前现实情况看,很值得强调。
农民按有关规定交给乡、村、组的钱物,大部分应用在与农民生产、生活有关的事项上。财务一团混乱,农民利益有何保证?再则,现在农村基层组织的收入,大多是集体经济组织创造的利润。这些钱,理当为农民集体所有。财务混乱,随意挥霍,甚至中饱私囊,岂不是把大伙儿的钱袋变成少数人的“钱包”?
农村财务管理事关农民的利益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关系到村基层社会的稳定和农民同政府的关系,对此决不可掉以轻心。农村一些地方财务管理混乱,有关部门也曾多次抓过,但效果不太好,说明有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有待解决。当前最重要的是政府部门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把事情摆上工作日程。事实上,只要各级政府把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像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一样去抓,认真建立制度,提高和稳定财务队伍,就会抓出成效,农民的这块“心病”就可除掉。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辛集万亩低产田变成高效经济园
本报讯河北省辛集市尝试新的土地“反租倒包”流转机制,解决发展高效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与土地使用权的矛盾,使1.8万亩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低效田变成高效经济园。
该市在发展市场农业中,遇到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规模化经营的矛盾,土地分散经营,高新技术难以推广,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辛集市发挥乡村两级政府的调控作用和服务职能,积极探索新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农业向集约化、产业化迈进。
“反租倒包”的土地流转办法,解决了阻碍经济发展的土地问题,推动了农业迅速向规模化、高效益发展。该市王口镇通过实施土地“反租倒包”,全镇“村村有行动,户户争建棚”,去年新建蔬菜温室大棚80个,占地100亩,今年又已落实地块400亩,320个大棚正在筹建中。去年7月该市马庄村建成的“马庄园艺中心”,占地130亩,是一个集蔬菜、花卉、食用菌为一体的高效农业中心,他们依托北京农大、河北省水利厅灌溉研究中心等单位,生产出的红灵芝、草坪草,鲜花畅销北京市场,到现在已实现纯收入40万元。(郭见哲胡振彤)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马老汉掏粪
在河北广平县北贺庄村有个掏粪“专业户”马日贵,县城里1200多个大大小小的厕所都曾接待过马日贵和他的掏粪车的“光临”。
马日贵今年56岁。1989年,马老汉在地里种了几畦菜,因肥力不足,眼瞅着苗黄茎细叶打卷儿,他急得心里直冒火,进城买化肥时,见县城一公厕里粪便满得溢出了槽,这可把马老汉乐坏了。他回家挑来一担粪桶,挑粪往菜地里浇。自家的田浇完了粪,他就为邻居的田挑。后来,马日贵买了一头小毛驴,花钱做了一个掏粪专用车。一晃4年过去了,马日贵掏粪不止,成了掏粪“专业户”。马老汉掏粪付出了劳动,也换来比较可观的收入,据了解,仅卖粪一项,他每月可收入800元左右。(李月锋)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界河镇年外运农副产品2亿公斤
本报讯记者官建文报道:山东滕州市界河镇通过大力发展间作套种,积极扩大销售,去年在粮食总产不降低的情况下,人均生产生姜、蒜头、土豆等农副产品近2吨,人均外销约3.3吨。
界河火车站这个四等小站,年外运农副产品2亿多公斤,鲜活产品发送量超过区间内的其他各铁路站。界河镇先后投资100万元,建起3个农贸市场和1个专业批发市场。1993年,该镇生产的1.4亿公斤农副产品和附近乡镇的上亿公斤农副产品全部通过该镇的市场和网络,运销到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去年下半年,界河镇在市里和济南铁路分局的支持下,成立了滕州市农副产品运销联合公司。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临淄区“菜篮”“米袋”一起抓
本报讯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以科学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为突破口,确保“米袋子”,狠抓“菜篮子”,取得了粮增、菜增、农民收入增的好效果。
目前,这个区瓜菜种植面积由1978年的3.7万亩扩大到15万亩,蔬菜塑料大棚发展到7万个,建成了山东省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各类蔬菜远销北京、新疆、东三省、上海等全国20多个省市和地区,并出口韩国、日本等地。
为实现菜粮双增,这个区通过大力发展蔬菜生产来“反哺”粮食生产,确保了粮食总产量稳步增长。去年这个区粮食单产达905公斤,总产达3.45亿公斤,分别比1992年增加69公斤和2640万公斤。(薛振通李福聚)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短讯

  沙朗镇发展优稀水产养殖
本报讯广东省中山市沙朗镇把发展优稀水产养殖作为高效农业的突破口。目前,该镇800多亩罗氏沼虾喜获丰收,每亩纯收入达8800多元。该镇饲养的罗氏沼虾是从泰国引进,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养殖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但技术要求较高。1991年他们投资50万元创办优稀水产养殖场,开挖鱼塘260亩,于去年6月放养罗氏沼虾80亩,辅之养脆肉鲩和埃及塘虱,从而开始了科技含量较高的罗氏沼虾的养殖。仅有13名职工的养殖场,以科学技术为指导,去年获纯利13万元。今年镇农办派出专人,为全部专业户代购虾苗1200万苗,并组织供应了专用虾饲料50吨。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伊丽莎白”落户临泉
安徽省临泉县迎仙镇注重科技投入,目前已有近百个蔬菜瓜果新品种在全镇推广。今年,当地农民又从日本引种“伊丽莎白”蜜瓜获得丰收。50多万公斤蜜瓜分别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率先上市,经济收入达200多万元。图中的刘集村青年农民刘玉侠,种8亩瓜园,每亩纯收入高达6000余元。 新华社记者戴浩摄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广东省肇庆市分公司积极发展农民养老金保险业务,使许多农民解除了劳动力丧失、无钱养老的后顾之忧。瞧,这位老大爷拿着按月领到的养老金,多开心啊!      梁山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