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3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潜力在山希望在林
——对怀化地区以林为主的山区综合开发的调查
徐有芳
今年5月,我到集体林区就山区发展问题进行了为期半个多月的调查。特别是对湖南省怀化地区以林为主的山区综合开发,印象很深,感到林业在整个山区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山区奔小康,潜力在山,希望在林;山地综合开发有可能成为促进全国山区脱贫致富和经济再上新台阶的又一次浪潮。
  成绩和前景
怀化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之一,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南方山区。但由于长期以来忽视山地开发,每亩山地产值不到5元,农村人均收入仅300元左右。从1984年开始,该地区在农村第一步改革基本完成之后,认真总结了“失误在山”的教训,从山多田少的实际出发,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由人均“一亩耕地”转向“八亩山地”,并把林业开发作为山地开发的主攻方向,发动群众大搞以林、果、药为主要内容的山地开发,取得明显效益。去年,全区亩均山地产值已由1984年的5元上升到5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也由1984年的300元左右上升到700多元。特别是全区林业产值已由1988年的1.28亿元上升到1993年的11.56亿元;大林业产值已由1988年的2.7亿多元上升到1993年的19亿多元,占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的25%。如果进行集约经营,山地开发的产值还可大幅度上升。
我们所到之处,看到、听到了很多以林致富的典型事例。如黔阳县的柑桔大户钦万有,1985年起开发桔园1100多亩,现在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靖州县的五倍子大户潘荣顺,现在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可以说,林业在这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正在日益显露出来。目前,多数开发项目还在建设阶段,效果尚不明显,待再过几年全面进入收益期后,必将发挥出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可以说,一个以改革试验为动力(怀化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林业部紧密联系的全国林业改革试验区),以山地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以富山、富民、富县为根本目的的全方位山区开放开发格局正在这个地区逐步形成。
    做法与经验
怀化山区的综合开发所以能取得显著效果,除各级党政领导思想解放,认识超前,敢于改革,舍得投入和真抓实干以外,主要得力于以下三点:
一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放宽限制,鼓励和吸引多元投资主体和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多种形式参加山区开发和兴办绿色产业,加速了各种生产要素向山上的流动,促进了山区开放开发局面的快速形成。自1988年以来,全区共吸纳3亿多元资金和相当于6亿多元资金的劳力投入山地开发,其中200多个城镇机关单位投入8000多万元资金,开发了20多万亩山地,为推动山地开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是通过实行山地流转制度,不仅实现了山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适度规模经营,而且优化了山区综合开发的产业布局。到1993年为止,全区共通过出租、兑换、抵押、征用等形式流转山地1500多万亩(主要是流向开发大户、能人和规模经营组织),巩固和新建了2500多个不同规模和组织经营形式的乡村林场。特别是形成工业原料林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优质水果基地和药材基地等18000多个,初步建成了湖南最大的林果药基地。
三是狠抓典型示范。对于山地开发和科技在开发中的价值,很多群众一时还认识不足。为此通过要求领导干部包点办示范基地的办法,为群众树立样板。地区林业科研单位在怀化市排楼乡与当地乡村联合创办的300亩林果示范场,由于效益显著,仅两三年时间就带动邻近单位和个人成片开发用材林和果木林达万余亩。
    感想和建议
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和人口均占全国国土面积和人口的2/3。怀化的实践告诉我们,山区的生产潜力和发展前景是许多平原地区所无法比拟的。如果所有山区都能像怀化一样,立足山区,因地制宜地搞好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山区群众收入增长缓慢、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都能找到一条比较理想的解决途径。山区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山上资源和山地生产的支持,以林为主的山区综合开发搞不好,工业发展势必受到制约。怀化山区仅在过去10年的山地开发中,就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20万人,今后通过建基地、搞加工、办流通等还可接纳60万人。最近几年,扣除劳力输出部分,该地还吸纳周边地区劳动力数万人。
2.作为林业,不能只把目标停留在“绿起来”这个低水平上,而要在巩固发展好现有造林绿化成果的基础上,尽快将战略重点转移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林业和“活起来”、“富起来”上来。但同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切实改变能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有什么资源就加工什么资源的传统做法,坚持把瞄准市场、选好项目、建立规模基地和搞好山区市场体系建设放在发展高效林业的首位。二是总的看来,目前高效林业开发的路子还比较窄,无论是初级产品的生产门类还是加工深度,都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待各地发展一多,势必会影响市场销售和经济效益。因此,从建基地到搞加工的全过程,都要十分注意增加科技含量,不断引进、推广和开发名特优新品种,提高产品品位,增加新的利用途径,拓展市场空间,促进持续发展。(作者为林业部部长)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搞好我国新兴城市建设
侯捷
一、我国新兴城市的发展现状
我国500多个城市中,绝大多数是新兴城市,新兴城市也就是发展中的城市。这些城市是一支生气勃勃的新兴力量,是正在蓬勃兴起的一批新型城市,是我国城市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至1993年底,全国城市总数已达到了570个,为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3倍,为新中国成立时1949年的近10倍。其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共有68个,占城市总数的12%;中小城市共有502个,占城市总数的88%。中小城市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
这些城市多为撤县设市,也有的是随着工业基地的兴起而设的市,但发展一般都很快,已逐步形成城市的雏形。这些刚刚设立的城市,虽然各方面条件还比较差,但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前景非常好。从城市化的进程来看,这样的城市将会越来越多。这批城市是全国城市中最有生气、最有条件建设好的城市。他们由于刚刚起步,没有老城市沉重的负担,如果规划得好,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城市最有条件建设成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相结合的体现时代风貌的新型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撤县设市的城市增加到300多个,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一半以上。
    二、新兴城市建设要注意特色
在建设新兴城市的时候,要根据地方的情况,根据城市的历史、性质、特点等来建设。地域不分南北、城市不分大小、风貌不加区分,所有城市都千篇一律、一个模样,是城市建设中的大忌。例如,苏州这样的城市,应该是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保持园林特色的城市。如果也搞起高楼大厦、火柴盒子式的建筑,人们肯定认为,这不是苏州。又如广东省的南海市,是地处沿海的新兴城市,它毗邻香港、澳门,城市建筑可能比较多地是高楼,形式上也可能西洋式的多一些;当然,还有一些建筑是民族形式的,参插其间,也是一种变化。这类城市的风格是根据实际情况形成的。所以,研究城市特色问题是新兴城市规划中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当然,什么是城市特色,这是城市科学中的一个大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进行充分的、深入的研究。
    三、新兴城市应把规划放在首位
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新兴城市的发展,需要有一个既考虑到当前,又要考虑到今后若干年内城市发展的规划。把这个规划搞好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才能有序不乱,才能发挥城市的各项功能作用;如果规划搞不好,只考虑当前,不考虑长远,结果是拆了建、建了拆,布局混乱、规模失控,那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和发展隐患,甚至要犯难以弥补的历史错误。规划的编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必须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领导与专家相结合,并应当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力求使规划的编制更加科学,更符合实际。有了科学的规划,关键还是在实施。《城市规划法》已经颁布实施4年多了,核心的问题是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任何人、任何部门都必须按规划来建设,不按规划建设就是违法,违法就要坚决查处和纠正。对于新兴城市,这一点尤为重要。    (作者为建设部部长)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地方政府对企业的责任
陈天庚
作为市、县地方政府,要在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各种利益关系的同时,把握好宏观改革措施与企业适应能力这个结合点,从中观经济运行这个职能角度上,帮助企业尽快适应新、旧体制的转换和过渡,以使企业能在变化了的外部环境中获得新的发展。
首先,地方政府必须努力推进现有企业运行机制的改革。产权关系不明晰,导致政企不分,企业责任不清,经营者权力错位,就连乡镇企业机制也在逐步“铁化”,成为乡、村政权的附属物,也给思想不健康的企业经营者可乘之机。因此,地方政府须采取坚决措施,在国有大中型企业逐步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对部分小型集体企业进行兼并、拍卖;在广大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试点;在国合商业和其他第三产业可采用租赁经营,“租壳卖瓢”等行之有效的改革办法,真正实行政企分离和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改建和重新组合,最终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激励与约束的企业运行机制。
第二,地方政府必须积极扶持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外部环境的紧缩,更加需要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工作,以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更高科技含量的产品降低生产成本,取得市场利益的再分配。这才是企业在新形势下的真正出路。
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经济与科技信息,并做好项目可行性论证、审查。当前更应帮助企业协调银行等有关金融单位落实技改资金,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市场容量大或者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项目,地方政府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应考虑适当的贴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应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征地、水电增容、用工等一系列前期工作。
第三,地方政府必须加快建立社会保险制度,为企业走向市场解除后顾之忧。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必然会使一部分企业处于失败乃至破产的境地。此外随着企业的老化,退休职工队伍也迅速增加。企业背着沉重的包袱,难以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市场竞争。我市以县(市)为统筹单位,强制在全市推行企业养老、待业保险,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今年1—6月全市共发放养老、待业保险金1640万元,为保证社会的安定团结,解决特困企业的问题作出了一定贡献。
第四,地方政府必须加强市场建设,为企业走向市场创造条件。我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每年有大量的商品粮、油、蔬菜上市,但是却没有一个组织有序的统一的粮油专业市场,粮油贸易长期处于自发和初始状态。我市的服装、建材、家电、玩具等工业已具备相当规模,同样也没有像样的专业市场。要素市场更为稀少。市工商部门已经提出五年市场建设规划,要求在近期内在滁城扩建和新建一批农贸市场;集中修建三处封闭式废品收购市场;在滁州经济开发区修建大型建材市场和私营工贸城,以带动我市建材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采取建立国家级(或省级)粮油批发市场和若干区域性市场,以促进我市农业结构调整;选择地点建设一个全市功能齐全、综合性大型生产要素市场。
第五,地方政府必须建立、完善各种中介组织,为企业联系政府和市场建立纽带。建立和完善非政府的会计师、律师和审计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为企业各种经济活动提供服务;建立或完善行业协会,协调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和完善职业介绍、仲裁、咨询信息等机构,为企业和政府服务。(作者为安徽省滁州市市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