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访辽宁省政府领导和有关课题组
传统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如何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辽宁省对此非常重视,由省长挂帅,组织了500多位专家组成了课题组进行专题研究。其研究成果受到马洪等专家充分肯定,评价“是一项富有开拓创新的优秀成果,不仅对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具有直接的意义,而且对全国其他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振兴,也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就此采访了辽宁省省长和课题组的有关同志。
一、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跳过时间差,实现老基地跨越发展的重要抉择
记者:辽宁为什么对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样重视,把它作为第二次创业的一项根本任务,作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选择?
闻世震(代省长):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条路,不是我们愿不愿意走,而是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逼迫我们非走不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可以使我们跳过已经落后的时间差,同时也可以使我们获得“后发性”经济利益。
辽宁是全国的以传统产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传统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5%以上。传统产业的技术经济水平从总体来看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20—30年。据课题组对冶金、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等14个行业技术装备、产品竞争能力的调查分析,只有电力、石油加工达到国际80年代初水平,大部分产业还相当落后。这种落后状况导致了辽宁的产品在国内外竞争力减弱,经济发展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后移,经济效益也不够理想,企业亏损严重。
通过调查,总结一批老企业重新振兴的经验,再次证明,老企业选择在国内外居于领先地位的高新技术进行改造,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锦西葫芦岛锌厂,采用当代最新的二转二吸新工艺生产硫酸,在制团系统引进、消化棒磨机工艺,应用硫酸除汞式工艺,并建成世界最大型塔式精馏炉,使企业的技术水平从60年代水平一跃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生产规模达到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沈阳、大连的几个大机床厂,属闻名全国的“十八罗汉”之列。他们生产的普通机床嫁接上新兴的电子自动控制技术与装置后,实现了由普通机床向数显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飞跃,使产品由国内市场打进国际市场,成为出口创汇大户。
总之,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我们完全可以把技术改造搞得更好一些,做好了,很多大中型企业就可以焕发青春,生产力可以成倍增长。我们的传统产业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改造的时候了,因此,应当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
周复元(省科委主任):高新技术是获取高效益的一把利剑。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开发出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必然会取得高效益。一根跳绳安上个计数器,售价可几倍增长。一台普通机床价值几万元,加上电脑,就可卖十几万,几十万元。即便仍是生产传统产品,但生产过程高新技术化,也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性能,增强竞争力,获得好的效益。目前有一种观念在妨碍着我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认为我们这里劳动力价格便宜,利用外资、生产出口产品有很大优势。当然,资源和劳动力都是发展经济的基础,但是仅满足于资源的一般开发,用廉价劳动力生产一些粗加工、低档次的产品,仍然不能够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况且,在今天社会财富的创造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时候,一定程度上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在减弱,甚至丧失。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看来这是辽宁正在进行第二次创业的一项根本任务。
二、增强企业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是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一个关键问题
记者:从辽宁的实践看,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还存在着哪些问题?
吕志斗(课题组成员):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最根本的是要建立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改造投资的主体。
近年来,随着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性不断增强。但是,企业自我约束机制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导致了企业行为的不合理。如有些企业短期行为严重,不愿把钱花在技改上。这说明,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企业自我约束机制。
如何利用资金是制约着企业技术改造的又一个突出问题。
目前企业尚没有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多数企业没有自我积累、自我改造发展的能力,正处于科技发展迫切需要资金与供给能力不足的矛盾之中,加之不能充分发挥市场功能,资产存量不能流动,不能有效地实施产业转轨应变,因而严重阻碍了高新技术向传统企业的转移。
解决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根本问题,必须深化改革传统体制。由于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企业经营者和职工不可能从根本上关心国有资产、关心技术进步。只有从改革产权制度入手,构造新型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成份并存的新体制,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才能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使他们不得不根据市场竞争和需求变化,大力采用先进技术,促进产品更新换代,从而使主体获得更多的收益,使企业得到更大发展。
三、按照市场经济要求确立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略,是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的必由之路
记者: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辽宁有些什么作法?今后有什么打算?
齐建珍、杨建章(课题组成员):从辽宁的实践看,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一)以市场为导向,择优改造。我们认真地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市场需求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辽宁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宏观取向是,装备工业机电一体化和原料工业深加工化。
确定辽宁改造重点行业顺序是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轻纺。而且把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放在领先地位。重点抓了5个高新技术领域、20多个专项及应用产品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围绕50个龙头产品,抓了8个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工程,对优化辽宁的产品、产业和经济结构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以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为“火车头”,带动传统产业改造。首先把沈阳南湖、大连、鞍山三个国家级科技开发区和营口、辽阳两个省级科技开发区作为高新技术的源头抓好。沈阳南湖科技开发区,重点围绕电子与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新材料、能源与环保等五大高新技术领域,已开发出2300多项高新技术成果。仅1993年就为企业技术改造服务项目2877项,创经济效益10亿元。同时,利用沈大高速公路的优越条件,迅速建立起辽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成为带动辽宁传统产业改造的“火车头”。
(三)从实际出发,多种方式改造。研究总结国内外经验,结合辽宁的实践,本着有利于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有利于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转移,有利于利用传统产业原有的基础,有利于向集团化发展并与国际经济接轨,需要灵活多样的改造方式。从辽宁看,有如下几种主要模式。
——依靠自己的高新技术成果进行改造的“播种式”。辽宁开发高新技术具有优势,全省有400多个科研院所,每年有3000多项科研成果。今后应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科研成果在辽宁传统产业改造中得到转移。
——与外资合资引进关键技术进行改造的“嫁接式”。目前辽宁已有1000多家企业与外资“嫁接改造”。
——依靠引进国外技术进行改造的“移植式”。采用这种方式很快从国外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获得了后发性效益。但今后应在消化、吸收、创新上下功夫。
——“腾笼换鸟”进行改造的“技术注入式”。对于一些严重老化、没有改造价值的企业,将成熟的高新技术通过转让、技术入股、联合生产等形式注入这些企业,利用原有的生产条件开发新产品。
——在企业建立中试基地,连接科研与改造的“通道式”。由于长期以来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中试一直成“梗阻”,困扰企业技术进步。沈阳、大连等市在一些企业进行重点投入,建立了一批中试基地,为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成果进行改造提供了捷径。
(四)建立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
首先要加快推行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体制改革,使其真正走向市场,成为市场主体和经济利益主体,把企业技术进步与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结合起来。
记者:国家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振兴非常重视,你们还有什么要求和建议?
赵新良、张龙治(课题组成员):国家对老工业基地改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给予很大支持。但我们觉得力度还不够,尚有很多问题亟待探索解决。建议将此列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
鉴于对老基地传统工业改造是今后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它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难度比较大,有很多新问题需要探索试验,因此,应像当年兴办深圳特区那样,在老工业基地开辟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试验区,以对全面开展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起示范、带动作用。(本报记者整理)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努力发展劳动就业服务企业
朱家甄
70年代末期,面对我国城镇就业的巨大压力,为解决好上千万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三结合”的就业方针,并要求在城市建立劳动服务公司,将失业人员组织起来就业。从此,我国城镇诞生了一种以安置城镇失业人员为主,进行生产自救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劳动就业服务企业。15年来,劳服企业已从大碗茶摊、修车铺等简单的生产经营和劳务活动,发展成以第三产业为主,门类齐全的企业群体,形成拥有20万个企业、915万从业人员、年生产经营总值达1600亿元、年创利税120亿元的集体经济新军团。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具有创造经济效益和安置效益的双重功能。它立足于充分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采取劳动密集型和适用技术相结合的企业形式和经营方式,拓宽就业门路,扩大就业安置。15年来,累计安置2000万人就业,其中包括92万残疾人和国有企业的200多万富余职工,并且陆续向国有企业输送了1000万合格劳动力,在两次就业高峰中,有效地平抑了失业率,为保障社会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服企业承担着调节、吞吐劳动力的作用,是市场竞争中劳动力的“蓄水池”,也是国家宏观调控劳动力的直接手段,是就业服务事业的重要支柱。
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和转换经营机制,也对劳服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要允许企业破产,解决好企业富余人员的安排,减少冗员,提高劳动生产率。对此,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消化大中型企业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多余的人员,办法还是有的,比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成立劳动服务公司,建立劳动保险制度等,都是一些可行的办法”。这就明确指出了劳服企业在解决富余人员出路上具有重要作用。今后一个时期,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将有相当一部分富余人员要进行重新安置,因此,劳服企业的任务是艰巨的,其为企业深化改革服务的功能还要进一步加强。
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总量上供大于求的矛盾长期存在。城镇每年有700万新增劳动力进入劳动大军,农村还有1.3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同时,随着破产、关闭企业增多,失业人员将大量增加,失业周期相应延长。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任务更加繁重,工作难度不断增大,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必须有宏观调控劳动力的切实措施。实践证明,劳服企业是安置失业人员的重要阵地,是国家对劳动力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搞好劳服企业,对稳定就业局势和稳定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劳服企业已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我们要利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和条件,把发展劳服企业和发展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在巩固现有劳服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科技型新兴第三产业,充分利用劳服企业网点多、普及面广、核算单位小、经营灵活等特点,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要注意指导劳服企业逐步上档次、上规模,加强横向经济联合,发挥集团经济优势,提高竞争力;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国际间的经贸合作,引进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扩大出口创汇,使劳服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劳服企业在发展中始终面临严重的挑战,就业的巨大压力,市场的激烈竞争,加上底子薄、基础差等困难,这些需要劳动部门、各个行业部门和全体劳服企业职工加倍努力,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和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风格,抓住机遇,使劳服企业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作者为劳动部副部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