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4-08-26

1994-08-26新闻联播 文字版

魂兮,敦煌

第12版(副刊)<br/>专栏:心香一瓣<br/><br/>  魂兮,敦煌<br/> 草明<br/> 我仿佛看见他的身影轻盈地往西北敦煌飘去。这条路很长,但是不要紧,他很熟悉。一路上哪里是沙丘,哪里是石头,他闭着眼都数得过来。敦煌的飞仙们,也许得知他即将来临,也正在热烈地准备迎接她们的保护神——常书鸿的灵魂哩。<br/> 是呀,这位老艺术大师生前在敦煌工作了50个春秋,把全部心血都献给祖国的历史瑰宝——敦煌石窟壁画。1000多年前的敦煌壁画,简直使他着迷了,他决心把这400多个石窟的壁画修复整理出来,使它色彩斑斓、毫光夺目。这是比徜徉于卢浮宫、吉美博物馆、劳朗斯画室中更有意义的事业。<br/> 他是从法国画坛回来的。他的油画作品多次被收藏在法国国家级的“巴黎近代美术馆”“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他也曾被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蒙娜丽莎》与达维的《拿破仑加冕》、德拉克洛瓦的《西岛大屠杀》、莫奈的《睡莲》等所熏陶。但是后来资本主义世界所面临的一些倒退现象,欧洲的艺术由于资本家、画商所操纵,暴露出资本主义的丑恶现象。<br/> 这一切,使一贯认为艺术高于一切的常书鸿产生了思想上的彷徨。他既厌恶艺术没落、颓废的现象;另一方面也不满意于学院派的陈陈相因、守旧不前的实践与理论。<br/> 艺术究竟为谁服务?艺术要不要为真理而奋斗?他思索再思索。现在,有强劲生命力,有民族的独创的敦煌石窟壁画在他面前出现了,使他心灵颤动了。<br/> 啊,祖国,伟大的祖国!我应该把我学到的本领贡献给你,使这批瑰宝重放光芒。<br/> 于是,他告别居住和从事画作10年的巴黎,启程回国了。他把在法国得到的荣耀与地位置诸脑后了。<br/> 回国后,国民党委派他在教育部任高官,他郁郁不乐,终于辞掉官职,请求到敦煌去工作。他如愿以偿了。<br/> 50年前的敦煌地带,黄沙扑面,在沙漠上走路,走一步退半步。石窟密密的一排排。前无村后无店,没有耕地,也无树木。生活极端不方便,常书鸿没有后退。这些都难不倒他。他认为远古的西洋文艺发展的早期历史,与我们敦煌石窟艺术相比较,无论在时代上,或在艺术表现的技法上,敦煌艺术更显出隽永先进的技术水平。他认为祖国有这样的宝藏,很值得自豪。<br/> 他心中想:“这个工作我不承担,谁来承担!”<br/> 国民党拨给的款用光了,带来的米面蔬菜吃完了。发信、发电报,国民党置若罔闻。<br/> 常书鸿和几个助手只好自力更生。<br/> 不久,他那位屡次劝他回浙江工作的妻子,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女来到敦煌,当面劝常书鸿抛弃这个工作,跟她回去。常书鸿不为所动,反而劝她留下一道工作……<br/> 她走了,留下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竟不辞而别。<br/> 常书鸿发现后,策马追赶。但斯人已远去,誓不回头。他拍着马脖子,失声哭了。啊,荒凉的沙漠可以作证,常书鸿不是个无情的汉子。<br/> 马懂得主人的心情,缓缓地驮着他回到朝夕不离的石窟去。<br/> 物质贫乏的敦煌,再加上两个孩子。他们需要大人的照料,他们需要学习呀。<br/> 来敦煌学习的李承仙,除了临摹工作之外,把这个任务担当起来了。她是个朴实的热心肠的人,她生性温柔,不仅把两个孩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而且安排常书鸿的作息时间更加合理。她受到同伴的称赞。常书鸿默默地感激她,认为她与自己志同道合。这些因素成为后来两人结为夫妇的基础。<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非常重视敦煌的工作。按时拨款。派各方面的专家前来进行石窟的巩固与加强壁画的色彩效果。报章也宣传敦煌工作的重要和进展。还派工匠到敦煌,加强石窟的维修,改善工作人员居住的条件。政府的照顾与无微不至的关怀,温暖了大家的心,加速了工作的进展。<br/> 敦煌越来越辉煌,壁画上的飞仙迎来许多首长、艺术家、名人前来鉴赏。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前往参观视察。叶剑英、彭德怀元帅也来过。邓颖超大姐也去过。竺可桢、方毅、郑振铎、李一氓、吴作人、习仲勋、王任重都曾经到敦煌视察。<br/> 国外的名人、学者和敦煌研究者前来参观访问敦煌的也不少。路易·艾黎、韩素音、李约瑟、西园寺公一、松本治一郎、井上靖也前来参观并极力赞扬敦煌的精美艺术;更称道敦煌的保护神常书鸿及其助手们。<br/> 年龄将近90,健康不允许常书鸿在敦煌继续工作,然而他无时无刻不想念他朝夕与共的敦煌壁画,以致临终弥留之际,他仍念念不忘敦煌。如今,敦煌的名字已传遍世界;并且后继有人。更可喜的是经过各学科的加工,增设了许多保护壁画的设备。敦煌更坚固、更辉煌了!<br/> 安息吧,常书鸿同志!

古城青州别有情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古城青州别有情<br/> 丁一<br/> 儿时读《水浒》已经熟知青州了,“三山聚义打青州”曾经是儿时游戏的主要节目,后来读《禹贡》便知这里乃古九州之一,欣欣然向往之情由来已久了。<br/> “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负海之饶”的青州,以她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秀丽的新姿而著称于世,被誉为“海岱明珠”。<br/> 而最为人称道的,还是青州的历史文化,面对这座古城,仿佛面对一部厚重的历史,当你登上云门山顶,虽不能“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却真的“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迎面扑来秦风汉雨的洗礼,耳边轰鸣着金戈铁马的撞击,领略“秦时明月汉时关”的雄伟古朴;走过衡王府石牌坊,感受“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的苍凉,踏上“八百楼台步步空”的驼山,引发“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感慨……皇皇古城,悠悠大千。“前不见古人”但可与古人对话,“后不见来者”但可知未来的辉煌,因为,人的思维是不受时空制约的,既可以生活在千百年以前,也可以站在当今世纪,亦可与后人共勉,在这里,可以与欧阳修聊天,可以携范仲淹同游,可以领略孔老夫子周游时的风采,可以问一问曹雪芹,为什么“留半部红楼与别人写”,可以劝劝李清照不必太伤感,何必要“人比黄花瘦”呢?……永远读不完、弄不懂的古城青州啊!这也是魅力之所在吧?<br/> 在青州这块古老的大地上,几千年来,繁衍生息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地灵”与“人杰”两者之间也许有着某种必然的内在联系吧,不然为什么偏偏在这块土地上藏龙卧虎般地涌现出那么多历史名人?<br/> 叱咤风云的农民起义领袖唐赛儿、杨妙真,著名科学家燕肃,刚正不阿号称“青天”的钟羽正,威镇倭寇名扬四海的邢阶,还有,宋代名相寇准,著名的欧阳修、范仲淹等一代名宦大贤均知任过青州,女词人李清照在这里生活十几年,给后人留下过不朽诗篇……<br/> 这些历史人物的赫赫战功、仁道德政、真迹手笔、趣闻轶事,加之大自然的千年造化、鬼斧神工,为青州古城增添了无尽的风采。然而,历史毕竟是历史了。当我们从历史的尘埃中走出来时,我们发现更让人流连忘返的则是青州的今天。<br/> 改革开放犹如东风化雨,使古老的青州焕发了勃勃生机。<br/> 青州的工业,门类齐全,拥有卷烟、酿造、包装、纺织、化工、机械、电子等几十个行业,许多产品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多种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br/> 优越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青州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丰富物产。金黄的烟叶,香甜的银瓜,砚中精品“红丝砚”,别具风味的青州蜜桃以及盛产的山楂、柿子、辣椒干等地方特产,让多少游人“垂涎三尺”啊!<br/>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历史早已“大江东去”,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早已“浪淘尽千古风流”,我们的人民正在用心血和汗水书写着今天的历史,我们也必将无愧于后人。<br/> 站在宾馆的阳台上,遥望远处朦胧的云门山,云洁松翠,郁郁葱葱;俯瞰干净整齐的街道,林立的楼房和川流不息的人群,我们深深感到古老的青州那律动着的时代脉搏。<br/> 而我与青州的“缘分”,在漫漫人生,悠悠来日只怕是“此情绵绵无绝期”了。

汉俳七首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汉俳七首<br/> 董耀章<br/> 归帆<br/> 好风扬归帆,<br/> 落霞夕阳艳满船,<br/> 渔歌又唱晚。<br/>     秋思<br/> 月华似水清,<br/> 秋思冷凝望星空,<br/> 苦枕一帘梦。<br/>     奔马<br/> 离弦箭弩张,<br/> 云飞风啸草势长,<br/> 蹄花一路香。<br/>     雄鸡<br/> 一唱云敞怀,<br/> 万把金梭刹那开,<br/> 神州紫气来。<br/>     归雁<br/> 归雁无意留,<br/> 浮云落日情难收,<br/> 何日销乡愁。<br/>     惜春<br/> 谁言春老去,<br/> 夕阳红照胜朝日,<br/> 风流人千里。<br/>     乡音<br/> 荷塘听蛙鼓,<br/> 月正清明夜香浮,<br/> 乡音在旅途。

梅花香自苦寒来——读张国伟的《绝句审美》

第12版(副刊)<br/>专栏:品书札记<br/><br/>  梅花香自苦寒来<br/> ——读张国伟的《绝句审美》<br/> 孙昌<br/> 读罢张国伟同志的《绝句审美》(红旗出版社出版)一书,我不禁要为作者和出版者击节叫好!这是因为,在雅趣文化还处于低潮之时,他们不顾经济拮据,不畏奔波艰辛而成就此书,实属对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事业的可贵贡献。<br/> 中国古典诗歌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而绝句又是古典诗中的佼佼者,被誉为精品。对于这种精品,多少年来虽不乏论说的话语文字,但是却没有全面而系统的深入研究的著作问世。应当说《绝句审美》一书的出版,弥补了这一缺憾,给文学研究领域增添了一项有分量的科研成果。<br/> 这本书共八章,近20万字,看似非鸿篇巨制;然而它却将绝句的创作、鉴赏与理论探讨三部分熔于一炉,因而它既具高层次的学术价值,又有实际学习中的应用价值。<br/> 先说在学术价值方面:<br/> 首先解决了绝句的起源问题。作者经过缜密考证,不仅纠正了文学史上对绝句起源的笼统说法,而且对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最早的产生,以及“绝句”这一名称的来历都作出了明确的回答。这实际上解决了中国文学史上长期悬而未决的疑案。<br/> 第二,作者做了大量的筛选工作,对绝句中的意象进行了科学的归类,对绝句的抒情方法作了全面的总结。这种努力,无疑给中国古典诗的艺术手法在理论上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系统。<br/> 第三,本书对中国诗的鉴赏理论也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作者经过深思熟虑,郑重地提出了“化象说”,这是把德国人尧斯创立的接受美学和中国古典诗欣赏接起轨来,勇于在借鉴中创新。“化象说”倘能为广大文学研究者和欣赏者接受,将是作者对中国古典诗乃至整个文学艺术欣赏的一个贡献。<br/> 再说在实际应用价值方面:<br/> 首先,本书比较详尽地分析论述了绝句的意象艺术,诗歌爱好者完全可以从中获得写作诗歌的借鉴。运用意象艺术写诗,是避免空洞,增强诗的艺术形象的关键。<br/> 其次,本书对绝句的抒情方法作了全面的总结与论述,不只对常见的方法论述有新的启示,而且提出了一些未经前人提及的方法。如“避实击虚法”的论述就尤为精彩,方面(八个)周致,证据充分,说理透彻,即使平时不大会写诗的人,读后也会深得教益。<br/> 再次,作者提出的“化象说”,确属独创,用此说来观照诗、鉴赏诗以至达到从深层获得诗作意蕴,这不仅在鉴赏学上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是对审美对象实现艺术价值,提高读者审美情趣做了极有意义的开导。本书使文学作品从具象到意象,再由意象到化象,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无论是对文艺研究工作者、诗歌作者,还是广大爱好文学的青年来说,都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图片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崀山风景速写刘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