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26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再不能笼统说少数民族落后了
张天路谈民族人口研究新结论
章愚
从刚刚出版的《中国民族人口的演进》一书中,人们惊喜地发现:我国多个少数民族人口的多项指标已经先进于汉族。在人口问题上,人们再不能凭印象笼统说少数民族落后了。
该书主编张天路先生,是中国民族人口学的创始人和开拓者,曾被英国世界名人传记中心评为1992—1993年度世界名人。十多年民族人口的研究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450多万字的专著凝结着他对少数民族的一片痴情。
张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过去,关于少数民族人口的分析论文,受到了资料的限制,我们仅能把少数民族(合计)与汉族比较。这种比较得出的结论,往往是汉族先进于少数民族。直到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这种状况才得到了根本的转变。
第四次人口普查提供了可以分民族进行直接比较的重要基础数据。我们经过对比后,得出了出人意料的可喜的新结论,即1990年人口普查时的多项分民族人口指标表明,汉族老大哥不是不可及的,也不是不可超越的。
那么,有哪些民族,哪些指标先进于汉族呢?张教授扳着指头一一道来:
妇女平均初婚年龄:在19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中,汉族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为22.1岁。这个指标已高出哈萨克、藏、朝鲜、蒙古、土家、布依和壮族7个民族,与满族同居第8位。
标准化出生率:在46个1万人口以上的民族中,汉族(21.33‰)已高于朝鲜族、俄罗斯族、锡伯族、满族、裕固族、达斡尔族和蒙古族。其中,朝鲜族的出生率最低,仅为14.88‰。
妇女生育4胎及以上比例(%):在46个1万人口以上的民族中,汉族(5.91)已高于俄罗斯、朝鲜、满、京、锡伯、裕固、纳西、仫佬和毛南9个民族。
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在46个1万人口以上的民族中,汉族已高于朝鲜族、俄罗斯、满族、锡伯族和裕固族,与蒙古族(2.24)并列于第6位。
15—19岁妇女生育率(‰):在46个民族中,最低为裕固族(5.8),其次是俄罗斯、锡伯、朝鲜、仫佬、哈萨克、乌孜别克、土家、满和蒙古族。汉族则高达20.9。张天路教授强调说,那种笼统地认为少数民族妇女早婚早育的传统看法,已到了该彻底改变的时候了。
净再生率:在19个百万人口以上民族中,汉族和蒙古族分别为1.01和1.03,表明人口再生产接近零增长。此外,将面临缩小的有朝鲜族和满族。
婴儿死亡率(‰):在42个两万人口以上的民族中,接近和低于汉族水平(24.36)的,已有锡伯、满、达斡尔、朝鲜、鄂温克和畲族。在谈到这项指标时,张教授补充说,特别是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婴儿死亡率竟能达到如此低的水平,应该说是低社会发育层次民族中的罕见奇迹!
0岁平均预期寿命:在42个两万人口以上的民族中,汉族(70.43岁)已处于锡伯、仫佬、满和回族之后,居第5位。畲族也接近了汉族水平。
成人文盲率:在19个百万人口以上民族中,汉族已落后于朝鲜、满、哈萨克、蒙古和壮族之后,排列第6位,文盲率为21.5%。
文化教育水平综合均值:在19个百万人口以上民族中,最高的为朝鲜族(8.55)、满族(6.37)、蒙古族(5.85)和汉族(5.74)。
人口生活质量指数(PQLI):在19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民族中,最高的为朝鲜族和满族,汉族排第三。
张教授在肯定了少数民族的巨大进步后,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各民族人口演进过程中所出现的有快有慢、有先有后的不平衡状况,以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的消极因素和亟待改进的各种问题。他举例说,有的民族人口增长过快,有的民族妇女的初婚年龄很低,如维吾尔、哈尼、彝族等。有的民族标准化出生率高达30%以上等等。
张教授最后说,80年代是中国各民族人口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90年代能否加快民族人口演进步伐?从各民族已经展开的人口现代化态势来看,是很有希望的。国务委员彭珮云与张天路(右)在交谈。(附图片)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浓浓情爱洒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千里草原上流传着一首动人的歌谣:哈达奶酒献给谁呀,献给额讷日贵浑(汉语意为恩人)。这是驻地少数民族牧民唱给内蒙古森警总队锡林郭勒盟草原支队官兵的心曲。
去年年初,草原上遭受了历史罕见的白灾,使少数民族牧民生活极度困难,数万只牲畜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帮助牧区少数民族渡过难关,支队官兵迅速投入到抢险救灾第一线,连续奋战20多天,拉运粮草200多吨,圆满完成了应急任务。蒙古族牧民宝力道的妻子莲花产后失血,生命垂危。排长乐建辉闻讯立即带领16名士兵到医院援血。莲花得救了!她说:“是草原警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一位叫勒吉日玛的老额吉,离她家五六里远的地方有个小泡子,人和羊全部饮用泡子里的水,极不卫生。草原支队得知这个情况后,从自己并不富裕的经费中拿出1800元,给老额吉打了一口吃水井。老额吉喝着甜甜的井水,心里升腾起股股热流。
草原支队的官兵们不但时时刻刻关心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而且总是尽力为他们提供最多的方便和热情的帮助。支队筹建牧场时,阿巴嘎政府决定把离支队较近,交通又便利的一块水草丰美的草场划给支队。当支队领导得知几户牧民也很看好这块草地,并想把其作为夏营地的情况之后,便主动让出这块草地,把牧场改建在几百里外的白音锡勒。由于那里地势较偏,支队官兵面临诸多困难和不便,但他们却无怨无悔。
罕乌拉有一位青年牧民名叫陶格陶,在一年内他父母相继去世,妻子又患病在身,常常借酒销愁。罕乌拉中队官兵了解到情况,向陶格陶伸出了友爱之手。他们帮陶格陶出谋划策,助陶格陶走上致富路。在他们热心帮助下,陶格陶科学发展畜牧业,搞肉食加工,一举成了当地的富裕户。
草原支队官兵用行动赢得了草原各族人民的赞誉。1990年,支队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韩新平)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痴人”朴长天
——记青年双簧管演奏家朴长天
徐明哲
东方人要掌握并理解西洋音乐,并不容易,如果要理解双簧管,就更难了。双簧管是一种重音色又难于驾驭的乐器。在国内,会双簧管、懂双簧管的人没有多少,而能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称得上“家”的人就更少了,朝鲜族中,朴长天是第一位。
今年37岁的朴长天在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已经度过了20年的教书匠生涯。这位当时14岁上大学的才子如今也算得上桃李遍天下了。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在他们当中,有和他同龄,甚至比他年岁还大的人到底有多少,连他也说不清楚,但有一点是确实的,他们和朴长天一样,在我国音乐界演奏双簧管的青年人中,朴长天和他的学生们是中坚。
朴长天是搞教学的,但他的艺术实践却相当丰富,按他的话来说,对于双簧管,他是一个比较“贪心”的人。由于他的技艺日臻成熟,5年来,朴长天声名日隆,他经常客座与国内各大交响乐团合作演出。1992年,在日本指挥指挥下,朴长天进行一场独奏音乐会后,这位日本指挥十分感叹,朴长天以他娴熟的技艺表现了他对莫扎特C大调协奏曲的惊人的理解深度。伴随着技艺的成熟,他的学术研究也硕果累累。朴长天已经在国内音乐界各种刊物上发表了论文近6万字,目前他的16万字的专著《论双簧管的演奏艺术》也已经付梓。为了这部书,朴长天先后查阅了中、英、日、朝四种文字近百万字的资料,也由于这部书,他的老师,中国著名的双簧管演奏家,中央乐团双簧管首席章棣和先生也破天荒地对自己的学生盛赞不已。
今年的4月,朴长天应日本东京交响乐团和德国慕尼黑交响乐团的邀请,参加“国际音乐及歌剧艺术节”,去了他梦寐已久的西洋音乐的故乡之一——德国。对于这一次出访,他至今仍激动不已,在那里,作为中国的双簧管演奏家,他受到了德、日两国同行的公认,这就是他激动的原因。朴长天是中国人,中国人的双簧管演奏水平也是国际一流的。在德国参观期间,朴长天并没有为德国的秀丽山川所陶醉,相反,他却陶醉于德国友人向他赠送的制作双簧管哨子的自动机器,因为这可结束了他本人20年手工制哨的历史啊,出于真诚的感激,他赶紧从包中翻出了两包国内的茶叶以示谢意。
朴长天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买一支音色好一点的双簧管,他可以倾其所有,然而他却从来也不理解那些以音乐下海的人,他说那样怎么会有音乐性呢?没有艺术感觉的艺术又怎么算得上艺术呢?他一直也没搞懂。
朴长天是个艺术家,是个普通人,是个“痴人”,一个一心只想着他的双簧管艺术的“痴人”。(附图片)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祝贺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十周年
布赫
一部金文万民心,
四海黎庶皆奉尊。
今日喜上康庄路,
长城内外处处春。
千条大川归沧溟,
百族人心向北京。
锦绣山河联袂绘,
再创辉煌策马行。
(1994年8月)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
编者按:今年7月29日,本版发表了题为《凤生求学》的通讯,介绍湖南省湘西吉首民族师范学校苗族新生杨凤生卖牛读书,补鞋助学,社会施援,同窗献爱的事迹。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我们收到了许多读者来信,现摘登二篇如下。
“我十分同情杨凤生的处境,十分佩服他那种‘人穷志不穷’的骨气,我也是从农村考上大学后才走上工作岗位的,从我自己的经历,再看到杨凤生的经历,使我深刻认识到,农村孩子,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孩子,要上大学是多么不容易,家庭要承担过重的读书费用,学生本人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达到同一目标,农村孩子要比城里孩子付出更多的代价和汗水。
“杨凤生是幸运的,他虽然吃了不少苦,遭受许多磨难,但他是成功的,他更幸运的是生长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有无数热心帮助他的师长、同学。
“我们国家有些地方富起来了,但仍有许多偏远地区还较贫穷,生长在那里的人们要有杨凤生那样的志气,还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援,愿我们的‘希望工程’之光普照那些地区的每一个角落,愿每一个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学龄儿童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治金部第一勘局曹友元
“杨凤生虽家贫但有骨气、有志气、肯上进,是喜欢读书的好孩子。16岁的少年还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需要营养以增强体质,也需要有更多的时间来预习、复习功课,完成作业。我乐于为社会再尽菲薄之力,每月资助他生活费50元,直到他毕业。请告诉杨凤生详细通讯地址,以便直接联系。”
化工部科学技术研究总院退休干部舒允宜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这里星光灿烂

  覃信刚:
军营走出的第一位仡佬族作家
张贤国唐平岳
在我国,仡佬族只有40多万人口。迄今为止他是仡佬族第一位加入作家协会的作者,也是我国第一位仡佬族作家。
他先后出版散文集两部,小说集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一部。在全国100多家报刊电台和电视台刊播新闻作品900多篇,电视片6部,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190多篇。
1985年以来,他的名字先后被《中国青年作家名典》、《仡佬族文学史》、《中国自学人才荟萃》、《中国当代名人录》等8部辞书收载。
对于仅有40多万人口的仡佬族大多数人来说,覃信刚这三个字在他们心目中早已不是陌生的字眼。特别是当他的散文集《边寨奇趣录》、《在神秘的地方》、《睡神》、长篇报告文学《森林的部落》先后由重庆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发行后,他的名字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知晓。
作为成都军区驻云南某炮兵团的一位中校政委,他忘记不了自己所走过的每一段人生路程。他出生在一个祖祖辈辈都目不识丁的仡佬族农民家庭,打从懂事起,故乡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焦坝乡的山山水水以及先辈们的勤劳勇敢便孕育了他许多光怪陆离的幻想和追求。他酷爱读书,从小就喜欢聆听母亲和寨子里的老人讲述仡佬族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历史典故。
1974年暮冬,他终于走出养育了自己18个春秋的仡佬山寨,穿上军装,来到军营。他先是在云南红河前哨驻边守卡,继而又到滇池之滨习武练兵。那时,多姿多彩的军营生活不断感染着他,边疆各兄弟民族那奇妙有趣的民情风俗更是令他心驰神往,使他不断生发出要用手中之笔讴歌军营,再现边疆少数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他先是学写诗歌,继而又埋头整理民歌。部队领导见他酷爱写作,便指派他到团报道组工作。23岁那年,他开始崭露头角,在全国30多家报刊电台刊播新闻和文学作品170多篇。
他爬高山、过溪流,经常出没傣家竹楼、佤族村寨等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地区以及边防哨卡。从滇缅边境的高黎贡山麓到滇南的元江流域,他几乎徒步走完中越边境的山山水水,跑遍了云南的绝大部分地区,先后对世代居住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瑶、傣、傈僳、独龙、哈尼等20多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风情等进行比较系统的考察了解,写完了20多个采访本,记下了280多万字的采访笔记,并创作发表了100多篇计30多万字的民族风情散文。
1978年暮冬,一纸调令,他从边关军营来到了省城昆明,在军区机关专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并由此步入军官行列。那时,正值边关有战事,刚踏足省城不久的他又毅然打点行装,义无反顾地走上那片他早已熟悉却又正燃着硝烟炮火的红土地。利用战斗间隙和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蹲在猫耳洞、帐篷、坑道里奋笔疾书,100多篇战地新闻、报告文学、小说、诗歌和散文飞越千山万水,在《民族文学》、《解放军报》、《滇池》、《山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全国几十家省市和中央级报刊电台上刊登采用。两年后,他又先后以自己沉甸甸的收获和不懈的追求被中国作家协会云南省分会、昆明市文学协会、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接收为会员。(附图片)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宋祖英为湘西“希望工程”义演
本报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常思绪翻波/我惦念慈祥的妈妈/我难忘温暖的院落……”苗寨竹楼、失学的孩子、一双双渴求上学的眼睛……此刻,海政歌舞团苗族青年歌唱家宋祖英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酸楚。7月20日由她领衔主演的湘西“希望工程”义演晚会上,这位苗家姑娘落泪了。
宋祖英的家乡——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老、少、边、穷地区。“九分石头一分田”的自然环境,使得农村每年至少有3万多名儿童因家境贫困而上不起学。今年7月,州团委、文化局等12个部门决定联合举办“希望工程”大型义演,并特邀宋祖英领衔主演。在团领导的支持下,宋祖英欣然前往。回到家乡,宋祖英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切接待从简。组委会为她安排的宾馆包房被退掉了,她住进了州府招待所,与组委会的同志在机关食堂用餐。7月20日、21日的两场义演,共为“希望工程”筹集资金170多万元。义演结束后,组委会的同志考虑到宋祖英连日登台,嗓子都唱哑了,而且吃住条件又那么简陋,主动提出给予一定的“辛苦费”。她谢绝了组委会的好意,她说:“我的付出应该的,能为家乡‘希望工程’出点力也是我最大的心愿。”整个义演,宋祖英非但分文未收,就连赠送给老师、亲友的演出票都是自己掏钱买下的。
(赵小平耿一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