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2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艺术评论)
专栏:心香一瓣

  沧海一粟壮丽一生
——纪念刘海粟大师
柯文辉
刚刚做完百岁大寿的刘海粟教授去世了!消息传来,十分悲痛。他7岁习书画,17岁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从艺执教80多年,为时之久,中外罕有其匹。1912年11月他在报纸上发表宣言:“一、我们要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二、我们要在惨酷无情干燥枯寂的社会里尽宣传艺术的责任,因为我们相信艺术能够救济中国现在民众的烦苦,能够惊觉一般人的睡梦。三、我们没有什么学问,我们却自信有这样研究和宣传的诚心。”作为艺术教育的先驱,他以毕生精力实践了当时崭新的观念。
1915年,年方4岁的美专始用人体模特儿写生,10年后遭受“五省联军司令”孙传芳迫害,他在法庭慷慨陈辞,表现了大无畏精神,得到蔡元培等进步人士支持,在中国艺术教育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1918年,他创办我国第一份专门研究绘画的杂志《美术》。
1919年,美专招收女生,为我国男女同校之始。又与学生刘雅农、江小鹣等创立天马会并举行首次油画展,孙中山先生参观时索去海粟风景画一幅,康有为到场看画后收海粟为弟子,授以书法,5年后所写康体几可乱真。1920年冬应蔡元培之请至北大讲授《现代艺术思潮》,同时办个展。蔡先生欣然著文说:“他专喜描写外光,他的艺术是直观自然而来,忠实地把对于自然界的感情描写出来,很深刻地把个性表现出来。”1922年,他在《美术》上撰稿介绍塞尚、凡·高,鼓吹现代绘画,提倡民众艺术。先后请吴昌硕、章太炎、蔡元培、康有为、梁启超、黄炎培、郭沫若到校讲学,使学生眼界大开。校内集中了黄宾虹、潘天寿、许醉侯、刘抗、黄自、刘质平、贺天健、王远勃、王济远、潘玉良、傅雷、杜镜吾等一流人才,各种学派兼收并蓄。1936年美专学生多达600余人,内有美国留学生5人,东南亚学生10多名。校内经费短缺,海粟割爱卖去黄道周作画倪元璐题字的名作《黄山二十九松图》,一时传为美谈。1929年游学巴黎,临摹西方古典名画多幅,赴德国法兰克福讲授《六法论》。1931年在巴黎克列蒙美术馆办个展,马蒂斯等出席开幕式。油画《卢森堡之雪》、《巴黎圣母院夕照》等代表作被法政府及鉴赏家购藏。法兰西院士路易·赖鲁阿发表长文尊之为“中国文艺复兴大师”,从此这一称号不胫而走。“九·一八”事变爆发,海粟与傅雷返国。1934至1935年,海粟受中国赴德现代画展筹委会蔡元培、叶恭绰、徐悲鸿等常委之命,携当代名家作品巡回展出于德、法、比、荷、西班牙、英等国,报刊上佳评甚多。在瑞士日内瓦展出时,罗曼·罗兰两次到博物馆观摩,赞美陈树人《西风消息》“具有音乐的旋律”。在柏林,海粟拜访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女画家凯绥·珂勒惠支。因受特务监视,彼此无言,海粟频频行礼。归国后主动把美专礼堂借给鲁迅先生展出女大师杰作。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做了许多努力。抗战前期他远走南洋,多次办画展义卖美专师生作品,包括他个展四次所得,全部寄给贵州红十字会声援抗日,赈济灾民。解放前夕,学生林野、李凌云等人被捕,海粟亲赴监狱将他们保出,帮助他们转移到解放区。解放后把美专校产捐给国家,深入黄山、富春江下游、佛子岭工地、太湖渔村,创作了一系列长卷、油画、册页,心情舒畅,艺术上不断进步。1957年后两次中风,衣食行走不能自理,虽受到猛烈批判,甚至被苏联某专家扣上“中国最大的形式主义者”、“宣传印象派误人子弟”等罪名时,对祖国前途与艺术事业从未失去信心。终身没写过一张大字报小字报,堪称奇迹。当他被宣布为“现行反革命分子”的那一天,批斗会一结束,夫人夏伊乔扶着他走下台来,悄然无声的群众纷纷让路,形成一条人巷。晚间诗人叶玉农叫孩子送去素面一碗祝寿,不怕株连。这些都表达了人民对“四人帮”的抗议。
四害清除,举国狂欢,海粟老人获得第二次青春,十上黄山,咏黄果树瀑布,写泰山古柏、长城春色、桂林群山,足迹遍及欧、亚、北美三大洲。油画自觉渗入篆书线条,颇具东方情韵,气势恢宏。又发展泼墨泼彩画法,笔律恣肆,色彩古艳。书法跳出康体,老辣汪涵,气旺神凝,90岁时楷书康有为墓志铭,一丝不苟。为黄鹤楼书丈六长联,风神绰约。作画之暇与笔者合作完成《黄山谈艺录》、《齐鲁谈艺录》、《花溪语丝》等书百余万言,保存史料,评古论今,时而一文四易其稿,达意方休。他曾获得奥斯卡奖,被聘为意大利艺术学院院士等。他到垂暮之年还清醒地对朱金楼、吴小昌等后辈说:“荣誉归于祖国。我年方九四,仍是小学生。中国画学博大精深,仅画论就足以对世界的文学、戏剧、电影、音乐提供巨大的辩证的精神能源。300年内不懂东方画学的西方人很难当上世界级的大师。回顾往昔失误很多,1923年我提议中小学用西画教美术,使孩子们从小很少受国画熏陶,高校用西方学制教中国画,使国画成了美术院校一个科系,偏重技法,轻画学,对文史哲诗词书法篆刻全面发展欠周密考虑。周总理极有远见,曾提出创建中国画学院设想,可惜我认识不足。如果我减去40岁将全力培养、扶持学者型艺术家。老友叶浅予兄大胆提出用西方素描教中国画不算完全成功,我佩服这勇气!希望国人要争气,不生气;创学派,不搞宗派。中国的明天是美好的,努力啊,朋友们!”这是大师珍贵的遗嘱。
** **
我国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和艺术大师刘海粟今年8月7日在上海走完了他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旅程。
日前,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部分同志和刘海粟先生在北京的一些学生王琦、谢云、吴小昌、齐良迟、何康理等聚集一堂,他们怀着崇敬心情,追忆受先生教诲的感人情景、缅怀大师的艺术风范,并纷纷表示学习他对民族、艺术深沉的爱、奋斗不息的精神,为繁荣祖国的艺术事业作出贡献。


第8版(艺术评论)
专栏:画家独白

  不只为实用
时装表演,有一类既入时又不背“时用”;另一类意在新奇,专供舞台欣赏。书法有没有类似情况呢?我看“狂草”便接近上述时装的后一种。晋代文人有用草书写信成为不朽杰作的,后来草书逐渐滋生出从日常应用分离出来的趋势,供人阅读的书札文稿还是用行书居多。时至今日,狂草更非通俗;倘有人用篆籀写信,或竟被人视为怪异。不过正如专供舞台欣赏的时装虽则不便穿着上街,却可以开人心扉,予人美感,并且可以启发设计师创造出更好的供“实用”的服饰,所以专供欣赏,脱离“实用”的时装还是大受欢迎。这种状况在书法领域就有点不同了,“狂草”在创作者往往视为畏途,甲骨文和大小篆也比不上常用的行楷书的知音多。其实,只要书法家的创造不脱离汉字,各种流派尽可以打开广阔天地。这一方面靠书法家努力,另一方面也要提高艺术欣赏者自身的素质。培养“欣赏美”的“眼睛”,有赖艺术的创造者与接受者双方。写到这里再点一句:作为艺术品的书法,实不必与通常意义上的“应用”等量齐观,这不仅指狂草、篆籀,而包括了全部书法艺术。
(沈鹏:一九三一年九月生,江苏人。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第8版(艺术评论)
专栏:艺人新语

  要又旧又新
韩羽
一幅水墨画(其它的画也如此)之所以能够耐人玩味,其实也就是由于两点,用土话说,就是要又旧又新。“旧”是传统笔墨技法,“新”是个人识见、审美意趣、独创性。
“旧”这个字眼,总是带着倒霉相,不大受人欢迎,可又怎能回避得开它?!新的总是脱胎于旧,旧里又总孕育着新。今天的新就是未来的旧,今天的旧就是已往的新,新与旧总是形影不离相互比较相互依存的。世上没有绝对全新的画,也没有绝对全旧的画,整个中国绘画史就是新而旧、旧而新如海浪之相逐而延续下来的。作为水墨画也脱不出这个规律。无非像在竞赛场上一样,接过前人的接力棒继续跑下去,且力争跑得更快些。这道理是老生常谈,我所以再饶舌一番,是有感于前两年有的主张不必再接前人的接力棒了。要独辟蹊径另起炉灶创造全新的画,这作为愿望讲无可厚非,但从实际上看,是不易行通也行不通的。因为纵然能将传统笔墨技法摒而弃之(从严格意义上讲也是摒弃不掉的),可是在传统笔墨的背后还有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审美心理等,在纵向上有着数千年的积淀,在横向上囊括宇内充塞八荒,又将如之何?何况这“旧”字里还包含有新的萌芽与可资借鉴的经验。问题不是回避摒弃,而是如何去正视。袁枚有句话说得好:“不从糟粕,安得精英?”我们有一句俗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把“旧”来比作“虎穴”,不入这穴,何处去得那“虎子”(新)?!否则,无“陈”可“推”,也就无“新”可“出”了。
“又旧又新”的这个“新”,则是唱压轴戏的。一幅画没了“新”字,也就没了灵魂。对这个问题,晁补之说得言简意赅,他说:“学画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这个“法”字,就是传统,这“胸中之所独得”,就是个人之创造性。晁补之的话不仅指出又旧又新两者之不可或缺,且更强调“新”为首要,因为“其妙在人”。
既然“其妙在人”,必然地也就需要“画如其人”。这画如其人,说来似易,做来实难。其难有二:一是人的品、学,唯立品博学,方能高瞻远瞩、世事洞达,方有独见卓识。这远非绘画技法所可求得,是画外之功。二是绘画语言,能将个人之创见及独特感受、审美理想通过线条色块表达出来,且又能为人们所理解,这既有适应传统的问题,又有突破传统的问题,这唯有靠了长期的绘画实践以及颖悟方可达到。
晏殊有一为人们熟知的名句:“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似曾相识”,何尝不是又旧又新?像去年的燕子,实不是去年的燕子。正是这不似之似,才引起诗人的时序代谢好景不常的慨叹。从晏殊这感怀的句子里,显示出了一个普遍性的道理,即又旧又新、又熟悉又生疏(熟悉使之亲切,生疏使之新奇)的双重感受,最易刺激人的感官,最易触动人的心扉。最近读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一书,其中有一段话帮我进一步明确了这一认识,即又旧又新之至关乎审美心理。这段话是这样的:“心理学中有所谓‘差异原理’,不是太熟悉又不是太不熟悉的变异,能唤起知觉的新鲜刺激而感到愉快。上世纪哈巴特的形式主义美学也证实了与旧经验又联系又差异的新经验,最易产生审美愉快。”


第8版(艺术评论)
专栏:

  赵梅生作品
赵梅生同志1925年生于山西闻喜县,现在太原师范任教。他最初是画漫画,50年代发表过近千件漫画作品。60年代移情于中国花鸟画,创作颇丰。日前,作者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近百幅花鸟画新作,反映了作者对艺术不断探索的进取精神。(附图片)
南海拾贝(中国画)


第8版(艺术评论)
专栏:

南海拾贝(中国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