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2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专版)
专栏:

  陇上艺苑春又浓
——甘肃艺术创作走向全面繁荣
赵之洵
一切事物的发展和兴旺,都必须以机遇为前导,艺术也是如此。毫无疑问,1992年7月,当甘肃省委、省政府收到中央文化部的正式文件:决定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在兰州举办之际,人们都在企盼这一国家级的艺术盛会必将会给甘肃文艺事业的发展带来一次难得的追赶时代的良好机遇。
然而,通向成功的道路是坎坷而艰难的:省直八个剧团人员老化、设备陈旧,经费拮据到仅仅能够发放人头费。地、州、市的文艺团体同样不景气。相当一部分的艺术工作者放弃艺术的庄严走向舞场、歌厅、宾馆、饭店去伴舞、伴宴……除了重大节日,报纸上难得见到一条演出消息,作为艺术阵地的剧院被台球桌、录像室占据殆尽,更有甚者,有的剧院为了赚钱,索性把舞台变成了车库,艺术在窒息中呻吟,事业在低谷里徘徊。
甘肃艺苑曾有过她花木葱茏的过去,有过她春意盎然的昔日。从1955年到1965年,甘肃以一大批闪烁着思想和艺术光彩的优秀作品震动全国,其中有话剧《在康布尔草原上》、《滚滚的白龙江》、《悲壮的历程》等;有歌剧《红鹰》、《月亮湾》等;有戏剧《枫洛池》、《万古忠义》等;有舞剧和舞蹈《西北的一颗红星》、《拉卜楞节日》、《四季长青》等。这些剧(节)目的创作和演出不仅极大地繁荣了全省文艺舞台,而且走向了外部世界,宣传了甘肃,为陇原各族人民长了志气,添了光彩。它们之中的佼佼者,有的在历届全国调演中得奖,有的还曾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欣赏和赞扬。由是,甘肃获得“出戏的地方”的美誉。
进入新时期以来,甘肃艺苑更以一种喷薄而出的迅疾之势,走在了全国的前列。1979年,在中央文化部举办的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中,甘肃的舞剧《丝路花雨》、话剧《西安事变》、京剧《南天柱》,均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其中,《丝路花雨》堪称开了风气之先,树起了一座继承古代文化、发展现代艺术的里程碑,引起了海内外各界专家、学者与广大观众的注目。之后,甘肃又相继推出了花儿剧《花海雪冤》、舞剧《顿月顿珠》、话剧《白雨》、《黑雾》、《路易·艾黎在山丹》、歌剧《咫尺天涯》、陇剧《异域知音》、《天下第一鼓》等等。《天下第一鼓》作为优秀剧目参加了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的正式演出并获得了“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导演奖”,这是甘肃首次获得这一专业舞台艺术的政府最高奖。
甘肃艺苑究竟能不能抓住新的机遇,作一次新的奋飞,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呢?人们在这样期待,又在期待中掺和着几丝隐忧,几多担心。但不管怎样,艰苦的拚搏毕竟开始了。从1992年秋起,甘肃投入了筹办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的全面工作,在文化部与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文艺界循着“敦煌、丝路、多民族”的创作思路,深入生活、紧贴时代,进行了辛勤的艺术创造。在此期间,甘肃省文化厅出台了几项重大措施:第一是建立特约剧作者制度,组织一大批老、中、青剧作家,选准题材,刻苦攻关,充分发挥了个人与集体的创造性和智慧力,有效地保证了剧本的艺术质量。目前,在入围艺术节的8台剧目中,特约剧作者的作品占了6台,在参加祝贺性演出的剧目里,也有特约剧作者的成品。而且还有一些可以投排的上乘之作,仅仅因为台口的限制,未能立起,但为今后剧团遴选剧本提供了可观的数字与可靠的基础,使得甘肃的剧目生产进入了良性循环。第二是组建了甘肃剧目评审组,邀请一批经验丰富、具有思想辨别力与艺术鉴赏力的老领导、老专家,对剧本实行把关,加以反复而深入细致的讨论。必要时,也请他们亲自动手,参与修改。在大部分剧本完稿之后,又邀中央有关专家来兰看本。第三是打破封闭,吸引外援。进入二度创作以后,甘肃省文化厅主要负责人亲自出面,聘请外地导、表、音乐、舞美专家扎进剧团加以指导,他们对甘肃重点剧目的确立,倾注了大量心血,为甘肃艺苑吹来了一股新鲜的风,带来了一派创意的美。
最近,经过文化部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多次审看,甘肃已有8台剧目正式入围第四届中国艺术节。这些剧目是话剧《极光》、乐舞《敦煌古乐》、京剧《夏王悲歌》、秦剧《白花曲》、花儿剧《牡丹月里来》、陇剧《莫高圣土》、歌舞剧《阿莱巴郎》、舞蹈诗《西出阳关》。此外,还有12台剧(节)目参加祝贺性演出。
伴随着艺术创作的腾飞,甘肃的文化设施也一改往日的旧貌,实现了全新的改善与改造。整个文艺队伍的精神素质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一批年青新秀脱颖而出,显示了他们的艺术才华。甘肃文艺界正在一片浓郁的春光里,经历着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附图片)
1.甘肃省秦剧团大型历史秦剧《白花曲》2.甘肃省京剧团大型历史剧《夏王悲歌》3.甘肃省敦煌艺术剧院《敦煌古乐》4.甘肃省话剧团大型话剧《极光》
赵忠摄


第8版(专版)
专栏:第四届中国艺术节专版

  丝路的瑰宝文明的见证
——“甘肃文物精华展览”简介
郑兰生
甘肃省博物馆从实际出发,精心构思,锐意创新,经过近两年的筹备,于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期间推出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大型陈列“甘肃文物精华展”。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横贯甘肃全境,留下了十分富有的文物宝藏。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奋斗,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甘肃文物精华展览”的陈列设计以丝绸之路为主线,地域上以现今甘肃省的行政区划为基准,以历史发展进程为序,纵线排列;同时,又对丝路酝酿、开拓、隆盛、衰落时期的文物荟萃专题,横向展开,专题之间既有演变规律的内在联系,又自成段落,各具变化。陈列分6大部分,19个专题,共展示各类文物1000多件,展品以馆藏珍品为主,适当汇集省内各文博单位收藏的有代表性的文物,大多数文物为第一次和观众见面。
以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为代表的甘肃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无可争议地表明甘肃是黄河文明的发源地。青铜时代的甘肃已出现各种不同文化交融的迹象。一方面是在泾、渭流域,周、秦势力不断西进,为打通丝绸之路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是西北草原游牧民族不断东移,陈列大致勾勒了前丝绸之路时期东西方交流的轨迹。秦汉王朝开通西域,是整个陈列的重头戏。重点展示了边塞守御将士保障丝路畅通,“河西四镇”繁荣的景象。无论是汉墓出土的绫、罗、锦、缎等大量精美丝绸、雄健拙朴的汉代木雕、笔墨纸砚等汉代文房四宝,还是精美绝伦的汉代铜牛与仪仗队,无不是对秦汉统治者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真实写照。隋唐是丝绸之路的隆盛时期,这部分陈列通过佛教艺术、西域文物、唐三彩、金银器,……专题展示了丝路畅通隆盛的情况。同时,深层次地点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博大精深的特点。宋、元、明、清虽然是丝路衰落时期,但各民族创造的文化却异彩纷呈、璀璨夺目。展示的西夏文物、宋元瓷器、淳化阁帖、伊斯兰教文物,……充分体现了甘肃古代文化是多民族的,互相融合的这一主旨。
陈列从不同的侧面,生动、形象、直观地反映了丝绸之路兴盛衰落的轨迹。展现了甘肃古代各族人民创造的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做出的卓越贡献。


第8版(专版)
专栏:

  甘肃文物资源的五大优势贺养洲
贺养洲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特殊的自然环境,重要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民族习俗,复杂的历史进程,决定了甘肃文物在带有与华夏文明一体相连的共性特征的同时,又表现出了风格独具、异彩纷呈的个性魅力。
第一,彩陶文化优势。甘肃是我国彩陶发源最早、发展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艺术成就最高的地区,被世人美誉为“彩陶之乡”。距今七八千年前的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就出现了绘有简单纹样的彩陶,其时代与两河流域的古代彩陶文化大致相当,同被称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如果将大地湾一期文化比作中国彩陶艺术的源头,那么距今四五千年的马家窑文化,就是中国彩陶艺术的高峰。它以彩陶种类繁多,器形精美多姿,色泽鲜艳绚丽,纹饰变幻奇妙著称于世。
第二,简牍优势。在纸广泛使用之前,简牍是重要的书写材料。在我国已发现的近7万枚简牍中,有6万多枚出土于甘肃境内,目前保存在甘肃的近5万枚。记述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简牍,同敦煌文书、殷墟甲骨同为本世纪初中国考古三大发现,简牍学现在已发展成为一门专门学科,甘肃则是简牍学研究的中心。
第三,石窟优势。西起河西走廊的祁连山,东到陇东高原的子舞岭,沿古丝绸之路分布有大小石窟寺100多处,其中大规模的石窟群20多处。甘肃的石窟寺大多开凿于十六国时期,历经各个朝代连续不断的增补,呈现出风格的多样性和内容丰富性,莫高窟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麦积山石窟被称作“东方雕塑馆”,马蹄寺、天梯山石窟同被尊为“石窟之祖”,炳灵寺石窟存有国内最大的北魏洞窟。所有这些,又为甘肃赢得了“石窟之乡”的美名。
第四,长城优势。甘肃是我国长城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省内纵横交错,分布有战国秦长城、秦长城、汉长城、东晋长城和明长城,还保存着宋、西夏和元代城堡烽燧,总长度4000多公里。沿长城分布有大量的关、城、堡、障等军事设施,大多保存完好。其中玉门关和阳关为扼守古丝绸之路的咽喉,嘉峪关人称“天下第一雄关”,高台骆驼城为国内保存最完好的汉代城堡,安西锁阳城是国内现存最大的唐代城池,夏河八角城以其8角60个面的独特建筑闻名于世。
第五,古文化遗址优势。目前以在甘肃境内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地名命名的古文化类型多达十几个,年代由距今7000年到2000多年,构成了漫长而完整的发展序列,完整展示了黄河上游地区由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发展演变过程中社会全貌。若将它们同甘肃省内所存其他时代的文物贯穿排列起来,就会是一部系统、形象、生动、直观的“中国通史”。(附图片)
敦煌莫高窟
麦积山石窟张润秀摄


第8版(专版)
专栏:

第四届中国艺术节五条旅游专线
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期间,甘肃省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为中外人士设五条旅游专线,可尽览黄河文化之胜景,放眼西北雄奇之大观,体验黄土坦荡之胸襟,惊讶民族绚丽之色彩。这五条旅游专线是:
兰州—刘家峡、炳灵寺。刘家峡、炳灵寺均在甘肃永靖县西南。前者是新中国建在黄河上游最早最大的水库,气势豪迈;后者保存着从西秦至清各朝代约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文物。有窟龛一百八十三个,大小石雕像六百九十四身,泥塑八十二身,壁画九百多平方米。
兰州—麦积山。麦积山位于甘肃天水市东南。山形成圆锥体,中间粗、底部小,像农家的麦垛,故名之。麦积山石窟始凿于公元四世纪末叶,经北魏到清各代不断开凿,现存洞窟一百九十四窟,造像七千余身,壁画一千多平方米,其艺术造型手法清秀别致,富有生活气息。离其不远便是传说中伏羲画八卦之处。 兰州—拉卜楞寺。拉卜楞寺坐落在甘肃夏河县。是我国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也是除拉萨之外最大的喇嘛教学府。设闻思、续部下、时轮、医药、喜金刚、续部上六大学院。创建于公元一七○九年(清康熙四十八年),距今已有二百七十年的历史。它占地一千二百三十四亩,可容喇嘛三千多人,僧舍万余间。
兰州—崆峒山。崆峒山是历史名山之一,是传说中黄帝问道于神仙广成子之处,号称“全国道教第一山”。秦皇、汉武均亲登临此山,道路雄奇,林木参天。
兰州—敦煌。敦煌闻名中外,有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莫高窟。它始建于公元三八八年。经历代不断建造和重修,现保留元代以前十个朝代的洞窟四百九十二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二千身。另有天下奇观月牙泉、鸣沙山等,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第8版(专版)
专栏:

第四届中国艺术节节歌《从辉煌走向辉煌》
经专家评议、群众审听,已由筹委会从22首入选歌曲中确定《从辉煌走向辉煌》作为第四届中国艺术节节歌。
艺术节节歌《从辉煌走向辉煌》,由于忠正作词,张枭作曲。歌词是:“我们来自四面八方,相会在丝绸之路上。我们欢乐起舞,我们放声歌唱。沉睡的巨龙已经苏醒,万里长城披上五彩盛装。我们赞美这古老的文明,满怀深情谱写新的篇章;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奔腾的黄河后浪推前浪。我们拥抱这灿烂的文化,把祖国装点成花的海洋。从今天走向明天,从辉煌走向辉煌。向着世界,向着未来,我们手挽手,前进在金色的大道上。”
这首节歌为齐唱与合唱歌曲。歌曲采取小快板的格调,具有中国气派、时代精神和节日气氛。歌词简洁明快、主题鲜明,表达了中国艺术工作者弘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自豪感。
节歌的旋律流畅、高亢,通俗上口。(附图片)


第8版(专版)
专栏:

  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吉祥物九色鹿
敦煌壁画中九色鹿的故事家喻户晓。她象征着正义、善良、吉祥。此造型以拟人化的手法设计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九色鹿,身穿节日装束、高高托起标有中国艺术节节徽的太平鼓,热烈欢迎四方嘉宾。简洁、强烈、明快的现代造型与色彩,便于平面与立体的工艺制作,并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吉祥物——九色鹿的设计者为王铁城。)(附图片)


第8版(专版)
专栏:

  甘肃艺坛人才辈出
梁胜明
几十年来,在甘肃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中,涌现了一批杰出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段文杰、初世宾、姚运焕、赵之洵、席臻贯、康志勇、陈霖苍、窦凤琴等一批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和作家、艺术家,便是其中的代表。
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同志是继“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先生之后,对敦煌文物临摹和研究贡献最大的专家。这位1945年毕业于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四川青年怀着一颗赤诚之心,于1946年到达敦煌莫高窟,把自己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敦煌艺术事业,他临摹的历代敦煌壁画代表作和专题资料380余幅,约150平方米,形象准确,色彩逼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许多临本在国内外10多个城市展出,得到高度评价;他先后撰写发表了具有独到见地、学术价值较高的论文40余篇,60多万字。对敦煌艺术与道家、儒家思想的结合,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敦煌艺术的民族风格等有较深的研究,并出版了《敦煌石窟艺术论集》等专著;他曾多次应邀赴法国、日本、加拿大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敦煌学术讨论会和讲授敦煌学,改变了“敦煌在中国,研究在国外”的局面。作为著名舞剧《丝路花雨》的学术顾问,他对该剧的创作也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甘肃是文物古省之一,文博工作占有重要地位,现任甘肃省博物馆馆长初世宾,是这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这位196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的烟台人,30多年来一直从事野外考古发掘、文物调查研究、举办文物展览、培训文博干部等方面的工作。先后参与了陇西西河滩西周遗址、平凉白草坡西周遗址、炳灵寺库前遗址以及居延汉简的考古发掘,以其精湛的技术维护了文物的原貌。特别是秦安大地湾遗址的发掘,把中华民族文明史推前到7800多年;参与了甘肃麦积山、炳灵寺、马蹄寺石窟的文物调查。特别是在炳灵寺169窟发现了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的题记,树立了石窟断代的典范。他还对文物典章制度、文物社会背景、文物本身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精于对文物进行识别,揭示其学术价值,并复原了许多文物。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100多万字。特别是在汉简研究方面,能把考古发掘与历史学、古文字学、简牍学等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对汉代边境烽火制度、军事通讯、守御器备等问题都有独到的发现。
甘肃省话剧团团长姚运焕,可谓剧坛宿将。这位自学成才的剧作家,从50年代到90年代一贯积极进取,笔耕不辍,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打得响的佳作,而且艺术质量不断提高,他先后参与过话剧《在康布尔草原上》、《西安事变》、《黑雾》、《雪山之鹰》等剧目的创作并且是主要执笔人之一,他独立创作的电视连续剧《艾黎与何克》获全国第十届“飞天奖”二等奖。为参加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演出,他与青年剧作家张明一起,对原作《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作了较大的修改。用纪实性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艺术地再现了我国冰川学家秦大河参与国际合作横穿南极的英雄事迹,把一个局限很大的真人真事题材,处理成为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艺术魅力的佳作。
著名回族诗人和剧作家赵之洵,建国以来一直在甘肃省歌舞团(现名敦煌艺术剧院)搞创作,出版有诗集《星花集》和《莫高窟的婚礼》,写过10余个舞蹈台本和歌剧剧本,特别是以他为编剧的蜚声中外的舞剧《丝路花雨》,在思想上为新时期改革开放提供了历史借鉴,在艺术上为弘扬民族文化遗产树立了光辉典范,荣获建国30周年文艺调演创作和演出一等奖,在国内外几十个大都市久演不衰,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参加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演出,最近他又领衔集体创作了“花儿”剧《牡丹月里来》,该剧以时代精神与民族风情的完美统一,被誉为具有艺术魅力的主旋律佳作。
甘肃敦煌艺术剧院院长席臻贯以其多年的刻苦努力,对我国特别是丝绸之路音乐文化进行了多方位研究,先后出版了《中国乐舞意象逻辑》(国家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丝路音乐暨敦煌舞谱研究》等专著,在海内外发表有关论文、译文150多篇,其中1989年发表的论文《丝路音乐文化流向研究》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定参加了巴黎第23届国际音理会,为中国学者首次入选。特别是他对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唐代25首琵琶曲谱,在吸取各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本上解决了音乐和舞蹈所共有的节拍问题,从而译成了新的乐谱,出版了《敦煌古乐——敦煌乐谱新译》一书,得到了音乐学术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参加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演出的《敦煌古乐》乐舞,就是他的学术成果的艺术表现。
康志勇是甘肃省年轻有为的青年剧作家。近年来先后创作《阴山下》、《魂兮魂兮》等多部大型歌剧。他创作的十集电视连续剧《艰难的抉择》,荣获1992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为参加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演出,他创作了京剧《夏王悲歌》,对历史人物有独特的哲理思考和审美取向,作品文辞优美,人物性格鲜明,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甘肃省京剧团副团长陈霖苍、甘肃省秦剧团二级演员窦凤琴,都出身于梨园世家,优越的天赋条件,加上刻苦的勤学苦练,使他们扮相俊俏、唱腔优美、声情并茂,唱做俱佳。陈霖苍在传统戏中主演过项羽、曹操、李逵等几十个角色,在现代戏中也曾成功地塑造过周恩来、朱德、陈毅、贺龙的形象。在《夏王悲歌》中,他主演的西夏王李元昊,既充分发挥架子花脸的表演功夫,又发扬铜锤花脸唱功念白的功夫,不仅在京剧艺术手段的运用上有所突破,还在表演中借用了不少话剧的手段,充分展示出这个角色复杂的心理和性格,做到了“雄风到顶,阴柔到位”。窦凤琴也在秦腔传统戏、历史剧和现代戏中扮演过几十个主角。在《白花曲》中,她主演的北魏太后胡承华,唱腔舒展,身姿洒脱,敢爱敢恨,充分表现了古典美与现代美的结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