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晴山霞居
章永顺
迷迷蒙蒙的烟雨,扯起缕缕银丝,撩拨着人们的心坎。此时,我伫立江阴市马镇南旸岐村徐霞客故居晴山堂凝望着徐霞客虔敬地聆听母亲教诲的雕像,观览着两壁镶嵌的历代文人颂扬徐霞客的琳琅石刻,思想的羽翼,使我联翩浮想……
一位明末学子不慕功名利禄而志在“穷九州内外,探奇测幽”的求索,以至对壮丽的山河写出洋洋洒洒二百万字的记胜,这便是整理成卷的《徐霞客游记》。这部书被世人称为“千古奇书”,明末清初“虞山诗派”诗人钱谦益颂扬说:“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徐霞客也被誉为“千古奇人”。大自然莽莽苍苍的绿,给徐霞客以生命的活力,他从22岁开始历经33年的岁月,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的19个省市徒步考察,用血和热泪奉献出一部洋洋大观的游记。徐霞客执著的苦旅得到母亲的支持,他19岁丧父,寡母靠织布收入来支持他“志在四方”的远游,徐霞客每次归来向母亲陈述所见所闻,老人总是抱有极大兴趣,当她73岁时还要儿子陪她游览荆溪句曲来坚定儿子旅游考察的壮志,这是何等伟大的母亲!徐霞客砥砺自己“以躯命游”,他的苦旅生涯经常要忍饥耐寒,冒着生命危险去攀峭壁、涉洪流、探洞穴、过蟒背,每每出生入死,哪怕露宿山野燃枯草照明也要坚持把当日经历与观察所得记录下来。晚年旅途一僧一仆相随,行至湘江遇盗,三人竟被洗劫落得赤身露体,后来仆人吃不得苦逃了,僧人静闻刀伤复发离世,徐霞客“不欲变余去志”,依然孑然一身而行。他抵云南西部腾冲,严重的足疾使他寸步难行,又染重病,这才东返,抵家后不久便离开了人间,享年55岁。徐霞客锲而不舍的求索,研究人文地理、民情风俗,考察水系、岩流、洞穴、火山、地貌。他考察过的岩洞就有百余个,在岩洞学上的探索成果,被推为世界上最早系统研究岩溶地貌的珍贵文献。英国当代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评论《游记》说:“读来不像是17世纪的学者所著的东西,倒像是一位20世纪的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是的,徐霞客抒写的是跨世纪的绿梦。《游记》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文学珍品,地学百科全书,也是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学文献。透过厚重的《游记》,一位不懈求索而献身的恢宏形象屹立在我面前。在晴山堂后院苍松翠柏环映下的徐霞客陵园,我肃然起敬地久久伫立在陵墓塑像前,在一片绿的氛围中,我与徐霞客殷殷对话……
霏霏细雨,倾洒着珍珠翠玉,我深情地伸开双手在接拾着徐霞客故居赐予的串串珠玑。故居庭院一株罗汉松蓊蓊郁郁在向我婆娑起舞致意,原来这株树是380多年前徐霞客亲手所植,难得草木有知也如此有情有意。
今天,马镇人弘扬徐霞客精神,艰苦奋斗,建设家园,飞动着绿的流韵。一位文化站工作人员告诉我:“现在国内成立了中国徐霞客研究会。我们江阴市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江阴徐霞客文化旅游节,收到了以文促经,以经兴文,文经结合,共同发展的效果。199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十亿多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45元,达到了小康水平。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镇上注重发挥人文优势,着力提高人民文化素质。1986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近千万元,用于修建徐霞客纪念馆和徐霞客公园。占地2.2万平方米的公园是一个园林式、多功能、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园内有图书馆、书画室、影剧院、歌舞厅、茶室、球场和教育培训中心。我来到茶室一角,人们正在品茗听书。一位长者见我走来忙起立让座并端茶相让,我落座后同老人攀谈,老人便侃侃谈起徐霞客,随之呷了一口茶,脸上溢满神韵地向我背诵起徐霞客《游黄山日记》:“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揽。……”我在幻化着这绿的追索,我和长者一同渐入佳境,仿佛追随着徐霞客在广袤的国土上寻觅着那一方方翡翠熠熠的绿色……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读书消夏》读后
——与向贤彪同志商榷
郭庆仕
我也有向贤彪同志同样的爱好,即喜欢读书报,一天不看书报似乎生活中缺了点什么,白天忙没时间看,晚上一定要补上,就是盛夏酷暑也不中断。8月9日晚读当天的《人民日报》第12版向贤彪同志《读书消夏》题目就很吸引人,文中介绍的经验确实可取,作者的读书精神值得学习。文章末段谈到作者的体验和感受,不仅在哲理上给人以启迪,而且在语言上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消夏的夜晚能读到这样的文章实是一种快意。
在享受和快意之余,有一点史实想在这里同向贤彪同志商榷。
《读书消夏》文在介绍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以谪罪之身到哪儿就爱上哪儿,他那热爱伟大祖国秀丽山川的情怀,使他从来不以己悲,“无往而不乐”的旷达境界,也给人以教益。但说苏东坡“被贬到更为荒蛮、瘴疠遍地的海南时,他依然高唱‘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就值得探究了。《食荔枝》全诗为:“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该诗作于1096年即绍圣3年,时作者仍被贬谪在惠州;罗浮山位于广东增城博罗两县境内,显然该诗所赞颂的是广东省的大陆部分,具体就是惠州一带,而不是天涯海角的海南。苏轼对海南的赞颂是“客来有美载,果熟多幽欣。丹荔破玉肤,黄柑溢芳津。借我三亩地,结茅为子邻。鴃舌尚可学,化为黎母民。”他爱上了海南,想学黎族作一名海南的黎民百姓。黎母乃海南一山名。苏东坡在离开海南时,仍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第12版(副刊)
专栏:茶楼

  想到筷子
王秋杭
有朋自东瀛来,送我小小纪念品—一打筷子,东洋筷子。把玩之余,不禁思绪万千……
按说筷子,乃我中华民族之国粹、之骄傲,尽管它源于何年何月、何人所发明倡导已无从考证,但我认为它也是一桩了不起的发明。
首先,它绝妙地解决了人类诸文化之鼻祖——食文化中的文明问题。众所周知,人是肉食动物,而据我推测,我中华民族在食肉的习惯与方式上已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期称为野蛮期,手撕口咬往肚里填。第二期是由野蛮向文明过渡期,则开始借用刀、剑、匕首之类的工具,将煮熟了的肉一小块一小块切开,然后送进口里。文明是文明了些,但仍摆脱不了杀、戮。只有当筷子(古人称箸)出现后,中华民族才真正在食文化中进入了第三期,乃文明期。细细两支小棍,称为一双,或木,或竹(当然还有银、象牙之类豪华型的),轻轻夹在手中,面对餐桌上一切鸡、鸭、鱼、肉等等全能应付自如。斯斯文文、坦坦然然,小小一双筷子,将人类在餐桌上残存的那点点野蛮痕迹拂得荡然无存。有了筷子,我们再也不见那手握利器对付那些肉类的情态。
其二,筷子之优长还在于它的健身功能,根据中医学原理,十指连心,经常活动手的指头对人的心身健康大有益处。而筷子是运用五个指头来调动的,一日三餐,一边进餐一边活动手指,既轻松愉快,又有益于身心。难怪有人说中国人聪明,同长年使用筷子有关。我举双手赞成。
其三,筷子之优长还在于它在华夏大地上的普及率。古往今来,我国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规定过国人用餐必须使用筷子,而筷子又不像刀、叉那样是人一学就会的。我生来愚笨,到了小学二年级还是握着筷子用,后来被细心的母亲反反复复,要我把两根筷子分开约一厘米,竖在桌面上,五个指头一个一个地摆上去,尤其是中指必须放进两根筷子中间的缝里……才终于学会了正确使用筷子。
恐怕没人去统计过筷子在我国国民中的使用率,不过根据我北至乌苏里江畔,南至沙头角,东至嵊泗列岛,西至桑格草原的经历,所到之处,无不用筷子进餐。最可喜的是不少兄弟民族都用筷子,除了传统节日的宴会上外,平日进餐也都是用筷子的。筷子虽小,但它却以无可非议的中华民族的精粹在人们心中深深扎下了根。尽管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尤其是西式快餐,但决动摇不了筷子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地位。
我也没法统计当今世界上有多少国家开始使用筷子,但至少筷子已普及到了东南亚,普及到了扶桑,我手中的这份纪念品便是一个极有意义的见证。


第12版(副刊)
专栏:五光十色

  楼下那条小街
于书恒
说是小街,实则是个胡同,两面楼一夹,宽不足十米,自经济大潮涌来,这里耍魔术似的,仿佛一夜之间,就一改往昔的平凡。
临街两旁,都装饰了华丽的门脸,变成了店铺。这里做服装生意的居多,扯东挂西,一溜两行,像春天盛开的花园,又似飘扬的万国旗,在向世人昭示:这里是商品世界。小街逢八就听爆竹响,时时有开张。昨天中午又挂起“国货精品店”的新牌子。人说,小街是把花雨伞,过去放着不用,把它撑开才见得美。
街不在大,有商则活。客商多来自异地,南腔北调,糖化了的语言,喊得又响又脆。维吾尔的小花帽,本身就很幽默,羊肉串燎着草原牧歌,韵味妙极,勾人口水;香蕉桔子,青青黄黄,展销着南国风光;细长的小拉面,从大西北兰州,直拉到烟台小街;烤地瓜,烤熟了童年的记忆和乡村的话题;油条锅,炸得吱吱啦啦,人们闻香而至,又抹着满意的嘴巴离去。是谁在街中央放了一担笼蝈蝈,齐唱山乡小曲,给小街增添了无边的乐趣!小酒馆里更是热闹,三教九流,在这里聚首碰头。张张圆桌,摆下了北方人的豪爽,划拳猜令,吆三喝四,灌醉了整个小城。也有的闲讲南拳北脚,戏说乾隆,议论热点。
小街的故事多,小街中间更有情节,这里搭了一顶洁白的帐篷,主人是位南方姑娘,白帽白褂白围裙,卖的是当地传统名吃:烟台焖子。这个小名吃,是用淀粉熬成粉镜,切成方块,晶莹透明,撮进锅里几经翻炒,取出来,再加少许麻汁、蒜泥、辣椒粉等调料,特棒,尤开小食客的胃口。味美,人也亲,孩子们都称小女老板是小白阿姨,小白阿姨一脸甜笑,她像夏天一片树荫,人们都爱在她身边坐坐。小白阿姨心眼好,今年“六一”节那天她找了帮手,专为孩子们免费美食一天。这美味小吃,一人、一座、一碟、一叉,很是有趣。一天,有两个老“老外”步至这里,见情顿生食欲,小叉入口,连喊“OK”。原来他们是美国一家饭店老板,临别还要捎走一袋,许是带回去研究。
小街养勤人,也养懒汉。四号楼的二小子,有工不干,整天价斜着眼,叼着烟卷,领一帮同类哥们,专在这小街混游。人不敢惹,条律治他不得。这里有大把甩钱的大款,也有为一分钱争红了脸的场面,还有富了自己,不忘他人的老板。今年赈灾的事一传,小白阿姨就率先捐款百元,带动了整个小街。
夜色降临,一片灯光描画小街的黄昏。几个大窗口,五光十色,闪烁着汹涌而奔放的热烈,一双双红男绿女,如醉如痴。小街像一个没有忧愁的童年,兴奋得整夜失眠。可灯光下,也时见有形孤影单,看那二愣子,就蹲在墙角发呆,那是因为他耍钱,挨了老婆一顿臭骂。
我说,这百余米的小街,是一节没成熟的甘蔗,甜中带有芽青味。闲了,你可去小酒馆坐下来,慢慢地咂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