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1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美术)
专栏:

  时代之子
——近访画家彦涵
罗雪村
彦涵先生是位一生从事美术创作和教学而享有盛名的老画家。
在他前行的每一个脚印里,都听得见时代的足音;在他全部的艺术创造中,都倾吐着人民的心声。
“当年,我是从人民的血泪、呼号、战斗中走过来的……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是一面旗帜,我们跟着开辟了这条道路,这是我的选择。今天,我仍坚持这一艺术走向。”在北京复兴门外一间俭朴的画室兼客厅里,老画家彦涵先生的语调硬朗、激扬,与记者侃侃而谈。就是面前这位已届八旬的老人,1938年在“大地在燃烧,人民在流血”的民族危亡时刻,毅然离开杭州国立艺专,辗转奔赴延安。他的武器是木刻刀:《不可征服的人们》、《向封建堡垒进军》、《豆选》等一件件作品随即诞生于陕北的窑洞里、敌人的封锁线上……这些锋刃锐利的现实主义版画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民族精神,今天仍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巨大的艺术价值。
新中国诞生至今,彦涵又在艺术道路上探索跋涉了近50年,即使在经历一段人生坎坷之时,也始终耕耘不辍,所结下的丰硕成果集中反映在他新近出版的《彦涵版画集》和《彦涵中国画集》中。展读这300余幅作品,我们看到了作者由早期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强烈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逐渐向浪漫和多样画风的转变过程,使作品呈现一种全新的现代美感。
谈到创作风格演变的动因,引起彦涵先生极高兴致,他认为,风格的变化源于时代的发展。他指着窗外高耸的大厦说:“过去我们的建筑都是土木工程,现在则多是钢筋构架式,再看那整体造型、体面构成、色彩运用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无不体现出现代人新的审美取向,还有那流线型的立交桥、五彩斑斓的时装、节奏鲜明的迪斯科……我常琢磨这些新的事物,从中把握时代的脉搏,同时根据内心的体验去尝试着创造新的形式语言。”版画《钢铁的臂膀》,通过那坚定有力的线型与黑白块面的对比穿插,显示出建设者的力量;通过弧线的律动和明亮的色块组合,使具象结构中的抽象因素化为一种新的意象和新的意境,则是版画《红色的小船》给予人的视觉印象。近20年来,彦涵先生把创作重点放到中国画上。这种转移并非偶然,早在30年代,就读于杭州国立艺专时,他就对中国画产生了浓厚兴趣,而当年校长林风眠对中西美术合璧的主张与实践,以及启蒙老师潘天寿先生既注重传统、更注重创造的革新思想,对他的中国画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他晚年日臻成熟的水墨画创作中,凝聚了他一生对艺术的思考和探索的经验。
彦涵先生的水墨画突出特点是写意与写实、抽象与具象的自然融合,而这两对常困扰许多画家的矛盾,在他这里却迎刃而解。他认为,抽象与具象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段在创作时很难截然分开,它们有时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因此,他在创作中不仅继承了中国画对意境和笔墨表现的传统,吸取古老的东方艺术的抽象语言,也借鉴西方现代艺术中的合理成份,同时,运用了版画艺术中刀痕般强劲有力的笔触。在组画《构架》中,墨线对画面的横纵分割与色彩的互映碰撞,使人仿佛听到了一曲高昂和谐的都市交响曲。在国画《桂林山水》(见题图)中,山与水被幻化成节奏有序的线条律动,山傍水,水依山,悠然中荡出一曲清丽柔美的船歌。
在彦涵先生近作中,我们还看到不少含蕴天体意识的作品,如国画《日、月、星》、《宇宙之光》等,问及原由,老人笑着说:“我小时候就常爱望星空,直到现在每次卫星发射、航天飞机升空,以及最近的彗星、木星碰撞都使我兴奋不已,我在宣纸上探究其奥妙。”接着他吟道:“惚兮、恍兮,像在其中。”从老人眼中放射出的神奇的光芒中,我们也被他所描绘的意境深深感染,沉浸在一种美好的享受中。
彦涵先生对艺术永不满足,衰年还在求变,作品中总是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很难想象这些作品是出自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之手。他的作品告诉人们,彦涵是历史的,又是现代的,作为艺术家,他不愧为时代之子。
(本文两幅作品选自近日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彦涵版画集》、《彦涵中国画集》。同时,《彦涵传》一书也已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
(附图片)
果实(版画)


第8版(美术)
专栏:

管桦墨竹
根生大地,渴饮甘泉,未出土时便有节;枝横云梦,叶拍苍天,及凌云处尚虚心 ——管桦
管桦是我国著名作家、诗人,同时也是位画家。此幅作品选自他的《苍青馆墨竹画选》。


第8版(美术)
专栏:

吴长江藏区速写
高原牧民(速写)
他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对青藏高原他情有独钟,已九上高原,足迹遍及整个藏区。所作石版画、速写功力深厚。


第8版(美术)
专栏:

轻舟书法
花对池中影松摇风里声


第8版(美术)
专栏:

马流洲作品
天地图(中国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