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1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

  技术创新
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思路
贾蔚文
内容提要: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对我国有更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需要探索出一条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国际社会普遍应用的技术创新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系统理论、思路、途径和方法。
△为了迅速提高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际上正反两个方面丰富的实践经验,多方面、多层次地拓宽技术创新的道路。要树立起技术创新观念和新的战略思想;要在企业、产业和区域等不同层次上制订出近中期的技术创新战略;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技术创新机制;要在产业、区域和国家宏观调控等层次上为企业(及其他经济实体)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整个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世界性问题。近200多年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来,众多的实践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邓小平同志根据新时期的实践经验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技术固然是导致竞争优势的一个必要条件,或者说是一个主要的条件,但并不是一个充分的条件。科学技术的优势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导致经济竞争的优势。科技实力与竞争优势不完全相称的情况,不仅存在于工业化国家,更突出地存在于原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说明,只有使科学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和一体化发展,才能把科技优势转化成为竞争优势。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振兴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事例。近几十年来它的科技实力发展较快,从总体上看,同美国、欧洲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但是日本许多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却逐步赶上和超过了美国和西欧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西方七国集团中居第一位。这是同他们能使科学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分不开的。前苏联是相反的例子。它的科学技术实力很强,尤其在军事尖端领域的科技实力是唯一能同美国抗衡的国家,但许多民用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却相当低。这固然有政治路线、经济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严重脱节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科技与经济未能很好结合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建国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发展较快,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一些旧观念的束缚,例如科技发展的目标偏重于从科技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与经济发展结合得不紧密,因而出现了强烈的反差:即在“两弹一星”等尖端技术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在大规模生产工农业产品的生产技术方面却严重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已有明显进步。我国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对经济和科技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例如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方面也进行了初步改革,加强了企业的技术开发力量,对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科技管理体制方面,先后采取了改革研究机构的财政拨款制度、实行专利制度和技术合同法、开拓技术市场、实施振兴农村经济的“星火计划”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等一系列的重大举措,科学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情况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些进步是应该充分加以肯定的。
但是科学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的问题还远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在省部一级登记的技术成果有2—3万项,真正能够批量生产、取得一定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的所占比重,据估算一般不超过20%。据机械部1990年对机电系统研究院所进行的抽样调查,虽然技术成果的应用率(只要有一家单位使用即算)达到了70—80%,推广率(同时有几个企业使用)达到了40—50%,而商品化率(批量生产、取得一定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仅占5%。
更值得重视的是,虽然我国每年开发出数以万计的技术成果,其中有一部分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产业特别是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那些关键技术(或叫主体技术、基本技术)却很少,因而难以为我国产业特别是重点产业(例如机械、电子、汽车工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许多企业要提高产品水平,主要的办法是引进生产线,或依靠外资买生产设备,较少依靠研究部门的成果。一方面技术成果商品化率低,一方面产业急需的关键技术又比较少,我国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好带来的这种反差太鲜明、太强烈了。
同有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比较,我国的科技力量比他们强,技术成果比他们多,许多领域我们起步的时间也不比他们晚,但不少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却落在他们后面,有的已有不小的差距。这固然有西方国家对他们的支持等客观原因,但从我们主观方面检查,科技与经济未能有机结合和一体化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二、技术创新的内涵、特点和重大意义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科学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和一体化发展,我们认为需要引入国际上通用的技术创新理论和概念。
(一)什么是技术创新
“创新理论”是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创新理论在西方已广泛传播,并对西方经济学的许多流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于创新的内容,熊彼特认为可以包括5种情况:1.引进新产品,即产品创新;2.引进新的生产方法,即工艺创新;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即利用和开发新的资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即组织体制和管理的创新。由于整个创新是以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即技术变革为主要内容和基础的,因而后来的经济学家将创新称之为技术创新。
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和科技政策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赋予技术创新以不完全相同的内涵。参照许多研究工作者的提法,我们认为可以对技术创新作如下表述:“技术创新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与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推广应用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可见,技术创新理论是一种科学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具体说来,技术创新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综合性。技术创新是技术和经济(以及教育、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性活动,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技术能力,而且是技术与经济、教育以及文化相结合的综合能力。2.系统性。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某一种单项活动或某一个环节。技术创新能力不仅包括技术能力,还包括决策能力、工程能力、生产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3.创造性。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创造性过程。4.技术的开发、生成同技术的有效应用的统一。5.与市场紧密联结。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来自市场需求的拉动和技术发展的推动,又以市场应用的成功作为项目实现的重要标志。
(二)技术创新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技术创新理论的重大理论意义在于,它把技术变革所引起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即创新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因而成为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和一体化发展的一种大思路。它非常重视技术变革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并且把技术变革引起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看成是经济发展内在的一种重大因素,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基于技术创新活动的性质和特点,企业家在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和组织实施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同时又把市场化应用的成功作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是同许多传统的经济学家和科技专家的学术观点有重大区别的。技术创新理论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为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从微观到宏观、从主体到环境、从小改小革到产业结构调整、从发展到改革的一种比较系统的理论、思路、途径和方法。
技术创新理论有重大现实意义。近几十年中特别是新技术革命以来,新产品、新工艺层出不穷,许多高新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今天,一个国家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贸易地位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工业创新能力。这正是技术创新成为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企业研究热点之一的重要原因。
近几年国际上一个值得重视的动向是,为了适应冷战以后国际经济竞争加剧的新形势,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工业化国家,都在调整他们的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进一步突出技术创新,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例如美国就明确提出,要把全面提高全社会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战略。
对于我国来说,掌握和应用技术创新理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我国的经济已经进入了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新时期。这个新时期具有与国际经济接轨、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和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轨等新的特点。这些特点向我们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要迅速提高我国产业特别是重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此,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问题,走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道路,也就是要走一条通过提高我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道路。
    三、开拓技术创新之路
怎样才能迅速提高我国社会的技术创新能力呢?我认为,为了解决好这一重大问题,需要从建立创新观念、制订正确的创新战略、建立创新机制和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方能收到整体的效果。
(一)建立起新的观念和新的战略思想
我们经常宣传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求增强科技意识,这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但这又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建立起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一体化发展的技术创新观念。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科学技术与经济相脱节的问题,在选择研究开发的课题时,除了不定向的基础研究项目外,需要实行观念上的重大转变。即除了要遵循科技发展规律创造出先进的科技成果外,必须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立起市场观念、用户观念、工程观念、生产观念和技术创新观念,使研究开发的目标尽可能同工程、生产和市场应用的目标衔接起来。由于一个国家、一个产业和一个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技术创新能力,我国政府、产业部门和企业,都要建立起以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思想。
(二)帮助产业和鼓励大中型企业研究和制订近期和中期的技术创新战略和规划
在国民经济这一主战场中,要把提高产业特别是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放在重要地位。要组织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的优势力量,围绕产业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形成一支优势互补的联合攻关队伍。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根据许多国家的经验,在企业中研究、开发同生产一般可以结合得较好。因此,我们应大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推动那些以技术开发为主的研究机构进入企业和企业集团,或者向企业化方向发展。
从国家的角度看,我国不少产业近几年来虽然发展较快,但对国外生产线、设备和技术的依赖性在增加。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后发展国家来说,在提高我国自主开发能力的同时,有选择地从国外引进适合我们需要的产业技术,是发挥后发优势获取技术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必须大力做好消化、扩散和改进创新工作。日本在这方面创造了成功的经验,可惜我们没有学到。因此,对引进技术的消化、扩散和创新的能力亟待加强,需要把这件事作为一个重大问题,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
技术创新规划是一种把技术与经济、培训等紧密相关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战略和规划。国外如日本的许多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技术创新战略和规划。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应引导和帮助产业特别是重点产业研究和制订出近中期的技术创新战略和规划。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也应研究和制订出近中期的技术创新战略和规划。
(三)帮助产业和引导企业建立起技术创新机制
在企业的发展机制中,技术创新机制处于一个核心的地位。因为企业能否发展,归根结底要看它能否向市场提供有竞争力的即适销对路的、优质而价格合理的产品和服务,而这正需要靠技术创新来实现。
技术创新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激励机制、运行机制和决策机制。需要建立符合技术创新功能要求的组织结构和能够顺畅运行、互相衔接、不断反馈的运行程序和科学的管理方式。
(四)为技术创新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了提高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我们需要在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加快对市场的培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化改革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法规。其中包括如何改革人事制度以促进企业家的成长和充分发挥其作用,如何进一步发掘科技人力资源的潜力,如何增加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如何加强为技术创新服务的社会支撑体系等等,使技术创新活动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可以预期,上述这些工作做好了,技术创新的道路拓宽了,我国科学技术与经济互相脱节的情况将会大大改观,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将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将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第5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新时期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几点思考
王振秋
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的改善,无不凝结着全党、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心血和汗水。然而,在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空间不断拓宽的情况下,怎样看待艰苦奋斗,如何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也在一些人思想上出现了某些模糊认识,并在行动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因此,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对艰苦奋斗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艰苦奋斗,就其本质意义上讲,是一种迎难而上、坚韧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拚搏、不怕牺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什么时候也不会过时。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条件下,艰苦奋斗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赋予艰苦奋斗精神以新的时代内容,进而更加增强其生命力和感召力,成为推动事业前进的精神力量。江泽民同志从“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正处在创业时期”这个实际出发,提出了64字的创业精神,既体现了对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的完美结合,也是对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内涵的科学概括和总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核心和精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崭新的事业,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从不适合时代要求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新路,创造出新的业绩,艰苦奋斗精神才能转化为创业的物质力量;围绕中心,埋头苦干,是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艰苦奋斗”,关键在于奋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人,想成就任何一项事业,都必须立足于实干。只有实干,才能尽快缩短和赶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实现“三步走”战略的宏伟蓝图;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是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价值取向。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提倡艰苦奋斗,是为国家、集体、全局利益而艰苦奋斗,而不是那种为了自己的私利,挖空心思,竭尽其力,不顾集体利益,损害全局利益的所谓“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清正廉洁是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对每一个创业者来说,是机遇也是考验,我们只有保持艰苦奋斗的情操,才能拒腐败于千里之外。
第二,要正确认识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手段和目的关系。艰苦奋斗,作为一种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四有”队伍的内在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本身也是目的。但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意识形态,最终还是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因此,从根本上讲,它又是手段。提倡艰苦奋斗,不是要人们去过清教徒式的生活,党的政策是允许并鼓励人们通过诚实的艰苦劳动,获取应有的收入,逐步提高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水平,但反对脱离国情盲目追求高消费的行为,坚决反对利用职权,挥霍公款,显富斗阔的可耻行为。只有把艰苦奋斗与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大目标统一起来,把个人奋斗的价值融汇到共同致富之中,才能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决心,才能激发起更多的人用自己辛劳的双手,去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艰苦奋斗和获取相应报酬的关系。讲艰苦奋斗,就必须有奉献精神。但也不能据此把它同按劳分配对立起来。艰苦奋斗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力量、知识和才能全部倾注到工作上去,而由此获取相应的报酬是按劳分配原则的应有之义。如果用精神价值去否定分配中的物质利益原则,就只能导致吃“大锅饭”,最终使艰苦奋斗精神变成空洞的说教。当然,我们同样也不能用按劳分配原则去否定艰苦奋斗的精神价值,否则就会出现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最终会使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成为一句空话。两者的统一应该是,一方面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用艰苦奋斗这种精神价值去带动整个社会形成艰苦奋斗光荣,金钱至上、贪图享乐可耻的好风尚;另一方面要深化改革,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弊端,使艰苦奋斗的劳动价值不仅在精神荣誉上得到体现,而且在物质利益上也体现出来。
第四,要正确解决强化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和建立确保艰苦奋斗精神持久发扬的机制的关系。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关键在机制,根本在教育。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打破旧体制,建立新体制,给艰苦奋斗精神的发扬光大以机制和体制上的保证。在传统经济体制下,企业外无压力,内无动力,向上伸手的“等、靠、要”思想滋长,眼睛向内,挖潜扩能,知难而进的拚搏精神淡化。因此,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关键在于建立起与这种精神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机制上堵住“花公家的钱,摆个人的谱”的漏洞,把发扬艰苦奋斗创业精神与企业兴衰成败、个人收入的多少紧密地结合起来。但是,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并不能保证艰苦奋斗精神自发地保持和发扬,还必须加强教育。市场经济既给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带来了冲击。邓小平同志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近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就是要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认清国情,明确目标,深知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现实意义、必要性和新的时代内容,懂得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伟大创业时代的召唤,是坚定信念的驱动,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精神动力。一方面,要坚持树立典型,正面引导的方针,以推动艰苦奋斗创业精神教育的深化;另一方面,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身体力行,在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方面做出榜样,从而带动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发扬光大。


第5版(理论)
专栏:社科书讯

  社科书讯
△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陈云同志题写刊名,当代中国研究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联合主办的双月刊《当代中国史研究》,于一九九四年元月创刊。该刊主要刊登具有真知灼见的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学术论文,有学术价值的国史研究资料,国内外有关国史研究论著评介、资料考证、信息综述等,集学术性、资料性、可读性于一刊。
△沙英同志的《精神文明纵横观续集》,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这本续集包括五十多篇论文,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从许多方面对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同时还对几本关于精神文明的理论著作作了评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