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1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我们摊上了个好领导”
——记黑龙江省双城市委书记何忠学
赵力王作龙
1992年国庆,金风萧瑟。黑龙江省双城市万人空巷。告别了几代行路难的市民扶老携幼,纷纷涌上新建成的宽阔平坦的迎宾路和承旭路,饱享通车剪彩的喜悦。人们自发地鸣放鞭炮,扯起了一条宽大的横幅,上面的大字赫然入目:“何市长,你好,双城人民感谢你!”
49岁的何忠学,1990年11月从外地调双城任市长,1993年1月任中共双城市委书记。仅仅两三年的时间,他在76万双城百姓心中树起了人民公仆的高大形象。
双城是座古城。建国后几十年城镇仍然是日伪时期的旧貌。狭窄泥泞的街道,落后的通讯设备,临街是低矮的茅草屋和老式瓦房。市民们抱怨说:“双城堡三大怪,骑车没有走路快,电话跑不过两条腿,下雨街头把渡摆。”1991年夏的一场大雨,北大街有些路段浸了齐腰深的水,有人扎起木筏,渡一次人需交五角钱的“过河费”。何忠学来到现场,毅然跳进冰凉的水中,趟了过去,他要亲身体验一下老百姓犯了多少难,遭了多少罪。一些过往的行人愤愤地咒骂市长。何忠学说:“你们骂得好,该骂,我就是市长何忠学。”望着满身湿淋淋的市长,人们说:“何市长,你能到现场看看,我们老百姓就知足了。”听了这话,何忠学心里像刀扎一样难受,老百姓受苦,他心疼;因环境而影响了经济建设,他愧得慌。这些刺激使他决心改变人民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完成几代人和几届领导班子的夙愿。
想改造一个老城区谈何容易?拮据的市财政拿不出一分钱,银行又不能贷款。仅改造城中的4条主要街道和建筑物就需5亿元!经过多次论证,何忠学提出了“开发”方针,使资金不断到位。而要拆除一个老城区,绝非容易,有的“钉子户”死活不拆。何忠学不屈从任何压力,在他心中,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亲自担任城建总指挥,身先士卒,哪里有矛盾,他就出现在哪里。有人劝他:不要拿政治生命冒险。他说,要给老百姓做个好官,就不能怕丢官。他整天在工地上奔波,亲自做拆迁户的工作。饿了,啃口面包;渴了,喝口白开水。过度的操劳,使他患了糖尿病。他躺在家里输液,让爱人到工地上去跑,回来告诉他工程进度。实在挺不住了,他被送到哈尔滨住院。他打电话把城建局的同志叫去。一进屋,城建局的同志看到满面病容的何忠学躺在床上看城建图纸,不由流下了热泪。几天后,他的身影又在工地上出现,几个市民围了上来:“何市长,你挨着累,还挨着骂,图个啥呀?”何忠学平静地说:“给老百姓办事,我相信总有一天人们会理解。”作为一位领导干部,任劳容易,任怨难啊!正是何忠学这种赤子之心感动了“上帝”,许多人家老人含着眼泪带头扒掉了几代人居住的老屋;不少人家,小楼刚刚盖上,饭店刚刚开张,华丽的装修刚刚完成,全都忍痛割爱。
3年过去,如今的双城旧貌变新颜。近30万平方米旧建筑被拆除,新建起200多幢大楼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有数千户居民迁入新居,市内主要道路全部拓宽。
人们记得,何忠学来到双城不久,就给自己和班子成员定了个准则:建设廉洁政府,当好人民公仆,提高办事效率,努力为民造福。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次,他到一个局现场办公,偶然发现某局长给这个局发来的儿子结婚请柬。他当即批示:这种做法无非是变相索取钱财,为群众深恶痛绝,今后不得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否则,追究部门主要领导的责任,并将此事通报全市。一年,何忠学的大女儿浩谦结婚。何忠学提前到大庆做好亲家的工作,并对女儿说:“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你是市委书记的女儿,必须严格封锁消息,从简办婚事,委屈你了,希望你能理解爸爸……”女儿结婚那天,何忠学正在瑞士争取双城雀巢公司的扩建项目。亲属一个也没告诉,市里也没有人知道消息。望着远嫁大庆的女儿悄然登上了接亲车,何忠学的爱人再也忍不住失声地哭了起来……
何忠学从不用手中的权力给亲友办私事。有人写来条子,有人打来电话,要求给他们的亲友办私事,都被何忠学一一回绝。他经常说,我们共产党人既要讲党性,也要讲人格。一次,他的亲姐姐从外地来找他办私事,何忠学说:“我不是办不了,而是不能给你办。”他在干部大会上说:“双城76万人民都是我的亲属,但凡是谁打着我的旗号办私事,谁也不许办!”
何忠学又不是不办事。当他得知一位参加抗美援朝的老荣军家境困难,就到市财政批了3000元钱,亲自送上门去。全国优秀教师白金声住房破旧,他提议奖给白老师一套新住宅。市优秀共产党员、文化馆创作员黄玉臣病逝,抛下了孀妻弱女,生活艰难,他亲自帮助解决了医药费、爱人工作、住房和孩子入学等问题。
双城的百姓说:“我们摊上了一个好领导!”(附图片)
何忠学(左二)正在拆迁现场办公。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廉政之光

  老模范新传
——记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申纪兰
兰炎平李仲勋崔文元
翻开申纪兰的个人档案,你会发现,这位山西平顺县西沟村的党支部书记有着光荣的历史。
申纪兰创办了闻名全国的“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扬。1952年,申纪兰荣获全国劳模称号。1953年,申纪兰又成为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并赴哥本哈根出席了国际妇女代表大会。次年,又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在那火红的年代,天安门国庆大典,毛主席跟她握过手;中南海总理家宴,周恩来请她进过餐。至今忆起,申纪兰仍是心潮逐浪。
老支书李顺达1983年病故后,西沟这面旗帜便历史地落在申纪兰肩上。她感到这面旗帜的分量,时常激励自己:“老李是看不见了,我要好好干!”但是,通向富裕之路的大门也并非轻易就能打开。
比起先进地区,差距在哪里?西沟怎么办?申纪兰一时也说不清,道不明,于是决定出去看看。1984年冬天,申纪兰和另外3个村干部打点行装,河南、江苏、上海郊区一路南下。前后半月有余,申纪兰眼界大开,特别是“无工不富”的观念开始植入她那羊肚子毛巾裹着的头脑。河南新乡七里营,一个村就有27个企业,电脑指挥生产,产品出口海外,人均收入3000元。村支部书记也是个老劳模,跟申纪兰说:“光靠种地富不了,赶快上工业吧!”申纪兰想,也是。西沟人均才7分地,为人多地少发愁多年,穷就穷在这种粮“单打一”上。上工业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安排劳力,不正是一条很好的致富门路吗?
南行归来后,支部会便讨论办个什么企业,选来议去,多数倾向于借当地硅矿之利,上一个中型硅铁厂。
几天后,硅铁厂破土动工了。申纪兰的心劲可足啦,成天不着家,火扑扑地到处跑,不是在建厂工地,就是进县跑市上太原,别的姑且不说,仅资金就跑回100多万元。
西沟也能流出铁水!垒猪圈的石头也能变成几千元一吨的宝贝!捏惯锄把子的手也能办成工厂!当铁水映红了申纪兰那张朴实的脸时,她哭了,好多男人也哭了。这是1987年11月8日。次年,硅铁厂给西沟带来了88万元的利润。
一次,申纪兰见到一位颇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这位企业家同申纪兰一样,既是劳模,也是共产党员。但是两人话不投机,格格不入。谈起当时的情况,申纪兰说:“他那一套我不赞成。劳模不劳动,叫啥劳模;有点钱就贪图享受,叫啥共产党员。”
这就是申纪兰。在漫长的岁月里,劳动几乎成了她的职业,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她以劳动为本,以劳动为荣,因为她认为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劳动才能不脱离群众。今年4月初她从北京开会返回西沟,听说全村出动在东峪沟整出2000亩造林地,她家门不进,直奔8里外的东峪沟,并连连为自己没能参加这次预整地劳动而遗憾。
多少年过去了,岁月使她脸上显现出条条皱纹,时光给她头上平添了缕缕白发,但是羊肚子毛巾还在头上,手上老茧还是一大把,只是黑布衣变成了涤卡。家里也没有一件时兴家具,还是60年代的半揭盖箱,祖上留下的两门柜。问及为何不添置新衣新物,申纪兰道出她的消费观:“西沟还不富裕,我不该去贪图这些。吃穿住用,需要就买,不需要就不买。这两天老往外跑,鞋也磨烂了,我就买了双新的。这不,你们看。”果然,她脚上有一双松紧口、压胶底的新布鞋。
如果说,勤劳、俭朴是申纪兰作为中国农村妇女的传统美德,那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党的基层干部,申纪兰在发展商品生产中把这种传统美德升华为一种时代精神,即艰苦奋斗,勤俭创业,无私奉献。
那年,无锡几个人想做倒煤生意,但弄不到车皮指标。听说申纪兰名气大,又认识许多大领导,便托人找到申纪兰,请她当董事长,还拿出给她印好的名片,说别的不要她管,只要弄到车皮,每月酬金1万元。申纪兰越听越不对味,以“顾不上”为由推掉了。事后申纪兰说:“要我出去行贿买车皮,钱再多,我也不干。”
是申纪兰已经富得不在乎那几个钱了吗?不是。她并没有多大收入,每年除了国家给的1000元补助,村里给的600元补贴,就是那1亩4分责任田的收入。就这,她也觉得比群众收入高,是特殊化了,前年市里要给她增加补助,她一再谢绝。
是申纪兰不需要钱花吗?也不是。她至今没有电视机,几次想买,总觉得手头偏紧,买了电视就干不成别的。是啊,婆婆年老多病,双目失明,需要花钱。谁家有个难处,她也时常感到经济拮据。当干部这么多年,无论是外出开会,还是给村里办事,她从未报销过1分钱的差旅费,也从未领取过1分钱的补助,都是自己掏腰包。如此开销,怎能不紧呢。
凭申纪兰的权力和地位,像时下一些人那样,搞搞权钱交易,也并非难事。但申纪兰从不动这份心,她觉得权力和地位是党和人民给的,只能用来为党和人民办事,否则就是极大的犯罪。
温州一个推销员找到申纪兰推销铜线,申纪兰知道硅铁厂正需要,想买一些,可一问价格高得惊人,便不买了。
“只要照这个价格买下,给你30%的回扣。”
“那更不能买。”
推销员以为申纪兰嫌回扣少,就又掏出一沓现金放在桌上,还递上一块进口表:“这也是你的,成交吧!”申纪兰一看这阵势就不高兴,连说:“走吧,走吧,你这人不能打交道。”
“现在都是这样的。”
“谁说的,我就不是!”
推销员没词了,最后压价40%把铜线卖给了西沟。十几天后,申纪兰收到一封来自温州的信,那位推销员在信中写到:“你是共产党员,我也是共产党员,但你才是真共产党员。”你才是真共产党员——看着这八个字,申纪兰感到无尚光荣。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农民冷暖挂心头
——记河南省淮阳县委书记李华亭
李国发刘伟钱粮营
李华亭是普通农家子弟,时刻把农民的冷暖挂心头,竭尽全力,解农民之忧愁。
去年春上,李华亭收到一个12岁小女孩送来的信。信是这样写的:李爷爷:
现在春耕已经开始了。可是,我家承包的30多亩责任田还是一片空白。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家急需的农膜、化肥、农药、种子款到现在还没有一点着落。我爸爸和妈妈都急得吃不下去饭,他们想拜见您,但连一身像样的衣服也没有,只得让我一个人给你送这封求援信。李爷爷,您难道没有办法帮我家贷点款吗?我全家都在盼望您的帮助!
                 您的孙女张俊
这个写信的小女孩,是豆门乡一位农民的孩子。看着这稚嫩的笔迹,李华亭像看到了一双焦急热切的眼睛。他的鼻孔一阵发酸,眼睛发涩。看罢信,他当即要求有关部门,分头深入全县农村,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农民春耕生产所急需的物资。随后,他和县农行、豆门乡的几位同志,携带9000元现款,来到小张俊家。当小张俊的爸爸张庆华接过这笔款时,热泪盈眶,紧紧握住李华亭的手说:“李书记,您真是个好人,俺这34亩地有救了!”
李华亭对群众来信,每封必读,并及时处理。他通过群众来信来访,掌握带倾向性的问题,了解群众的呼声,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听取群众对基层干部的反映。一年多来,李华亭共收到群众来信1000多封,接待来访群众300多人,反映的问题都及时处理。去年秋后的一天,李华亭外出刚回到办公室,就有群众反映某乡因收提留款而关押人的问题,李华亭听了怒火直往上冲。他说:“怎能因收提留款,随便抓人关人?!”他火速派人,赶赴那个乡,责令立即放人。而后,对这件事作了善后处理,并召集县“四个班子”领导开会,研究处理意见,对关押老百姓的主要责任者分别给予降职、党内警告等处分。李华亭还抓住这一事件教育广大干部,从解决农民负担过重入手,改善干群关系。同时,县里派出100人的调查组,分赴20个乡镇506个行政村,挨村挨户调查农民负担情况,采取硬性措施,使全县压缩提留20多项,金额达400万元。
李华亭对社会上出现的乱收费、乱罚款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更是不能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1991年7月的一天中午,李华亭看见一位30多岁的农民,光着脊梁,一脸泥巴,背着一捆喷灌机胶管,来到县政府。李华亭看他神情忧愤的样子,问他找谁,他答:“找当官的。”李华亭问:“找当官的干啥?”他仔细看了李华亭一眼,确认他就是“县官”后,一五一十地述说了自己的委屈。原来,这位青年农民是王店乡的。这天,他开着自家的“小四轮”去邻村帮人抽水抗旱,没想到,车刚上路,就碰到两个戴“标志”的人,说他没交养路费,要罚款200元。他没带钱,那两个人就卸下他的“小四轮”轮胎。李华亭听完,怒不可遏,让监察局迅速派人调查此事。经调查属实,李华亭责成有关部门,对那两个人作了行政记大过、工资各降一级的处分。
李华亭怀着对农民深厚的感情,认真倾听其呼声,关心其痛痒,维护其利益。他用这些平凡的事,塑造着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锐旅奇兵
——来自广州军区某部的报告
李柏松郭金龙欧廷一
伴随神州大地汹涌而来的改革潮头,广州军区某部的开拓者们牢记中央军委、总部首长的嘱托,肩负沉重的历史使命,以“政治特别坚定、军事特别精通、纪律特别严明”的神奇风采,展现在国人面前。
   锤炼出勇武
笔者采访时了解到,这个部队的训练涉及侦察、爆破、跳伞、泅渡、多能射击、车辆驾驶、擒拿格斗、野外生存等陆海空三军中的上百个课目,内容之多、之难,全军无与伦比,而官兵们的训练标准之高,强度之大,也绝无仅有。
部队长张文裕指着正在进行散打格斗训练的士兵介绍说,战士们每天除8小时正课训练外,还必须课余完成5公里越野、数千次马步推砖和一定数量的蛙跳、击沙袋、爬杆、负重下蹲等训练内容,通过“内练筋骨,外练皮肉”,锻炼士兵的意志、体魄和抗击打能力。
这里盛传一句口头禅:“身上没有疤痕的兵、决不是好兵。”通过“近似残酷”的训练,官兵们如今人人会使用多种轻武器;半数以上能使用多种轻重火炮,能驾驶装甲车、运输车、侦察车、摩托车等车辆;90%士兵能跳伞和4000米武装泅渡,而且个个身怀绝活,成了名副其实的“虎、龙、鹰”。
汽车班长梁坛彪,驾车,可走铁轨、独木桥,射击,两次夺得全部队比武桂冠。82无后坐力炮肩炮直瞄250米距离上的小木桩发发命中;步枪三种姿势3分钟速射,30发子弹命中279环。这奇才高技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练操枪,小梁把水壶挂在枪头上,从空壶到装满水,从一壶到两壶,从坚持两分钟到坚持20分钟;练跪姿肩炮,直练得四肢麻木,膝破肩肿,流血结痂,老茧叠生。
攀登能手许专专,腾跃如猿猴,翻飞似闪电。殊不知,这位身高1.63米的小伙子原来是一个文文静静的公务员。他凭着自己的刻苦、果敢和顽强,成功地探索了“百米悬绳下滑”,“直升机空中悬停抓绳侧身下”等高难度课目,使快反战士的翅膀越练越硬,越飞越巧。
近几年来,该部官兵先后产生了10名军区、全军优秀“四会”教练员;涌现了400余名训练尖子、训练标兵,不少人创下军区乃至全军纪录;取得了29项训练改革成果,其中7项获总参有关部门军训成果奖;4次接受总部、军区训练考核,次次优秀。
今年初,在全军军事训练会议上,总参领导称赞他们“是全军战斗力素质的体现”,是“对外的窗口,对内的样板”。
    铁纪铸精兵
采访中,我们听到这样感人的故事。
一次,部队到内伶仃岛海训。满岛的荔枝、龙眼、芭蕉树上果缀枝头,抬嘴就能吃到。这里还是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猴子、山羊、野黄牛等成群结队,随处可捕,而因台风阻隔,补给船上不了岛,连队常常一日三餐咸菜送馒头。但官兵们严守规定,没捕杀一只动物,没偷吃一个果子。果农感动之余,选摘5筐上好荔枝送给部队,以表谢意。
近几年来,这个部队无论干部还是战士,也无论在营区还是在野外驻训,都没有发生违纪行为和案件,更可贵的是,有47名官兵在探家、出差或单独外出中,遵章守纪,并积极同不法分子作斗争,受到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赞扬。
铁的纪律铸就整体铁的意志,变成了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广州火车站,是社会治安的“黑三角”。1994年春运期间,地方要求部队派兵维护秩序,军区点将,他们出动了。果然,某连进驻一周,“常驻惯匪”尽收网底,还抓获票贩百多人。不法之徒闻风而逃,车站广场秩序井然,旅客进出安泰自如。省、市公安部门的领导说:“1994年春运是广州站近10年来客流量最大而又最好的一年,也是唯一没有案件的一年。”
    榜样如旗帜
“立草为标,立身为旗。”这是这个部队干部给自己提出的标准。他们事事干在前,处处严要求,在一句句“看我的”、“跟我来”的叫声中把自己塑成部队的榜样,战士的旗帜。
军事训练,他们可谓人人武艺精通,个个都有绝活。
副营长蒋春,揣有军区颁发的“捕俘手”、“神枪手”、“技术能手”三本大红证书;连长黄军峰,素有“金眼神射”的美誉,可从匕首枪打到大炮,常有轻机枪半分钟速射50发子弹50发全中的佳绩;参谋喻秋华,跳伞600次,“弟子”上千人,率部创下700米超低空跳翼伞的国家纪录,人称“陆军伞王”;教导员黄正兴,有名的多能冠军:轻武器射击、五公里越野比武,几次独占鳌头。
他们不光技艺好,而且敢站排头。用部队领导的话说,这里的干部是上课必到堂,操练必到场,考核必到位。尤其训练险难课目,更是身先士卒。
战士们说:“干部们训练都这么掏劲、玩命,我们还有什么说的。”部队干部正是靠自身的军事过硬,带出了一茬茬武艺高强的精兵。
在部队党委的一份汇报材料中,我们看到这样一组数据:近年来,为了工作训练,干部中60%的同志没休完探亲假,24人推迟婚期;87人被评为优秀党员、学雷锋标兵;来部队工作一年以上的干部90%立过功,其中9人荣立二等功。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火车头”奖章获得者、通辽铁路分局保康车站货运主任邹德华(左二),廉洁自律,不吃不占,多年来拒收礼金7万余元,为货主、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连续5年获优秀党员称号。图为他在货主中走访。郭海筠张春山摄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选准着力点
——淮南矿务局围绕热点问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曹佩遴
国家特大型煤炭企业淮南矿务局被改革的浪涛推向市场以后,局党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选准工作的着力点,化解热点问题,理顺职工情绪,使企业经受住了“断奶绝粮”的阵痛和市场的考验,走向市场的第一年便创辉煌,摘掉了连续12年亏损的帽子,全局20万职工情绪稳定、秩序井然。
——弘扬正气,以先进的典型引导职工。为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局党委不间断地对职工进行“热爱矿山、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务实进取”的企业精神教育,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同时,以创“六好”区队、建“五好”班组、做“四有”职工和“创建文明窗口、争当优质服务明星”等活动为载体,树立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和先进群体,先后建成文明单位13个、文明窗口40个,涌现出37名优质服务明星和102名省部级劳动模范。他们以无私的奉献精神,鼓舞和影响了一大批煤矿职工。
——反腐倡廉,以党员的模范作用激励职工。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关键所在,因而,局党委从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不断地开展了反腐败斗争。去年以来,局党委对局属42个单位近4000名职工进行了党风廉政建设问卷调查,摸清了全局党风廉政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一追到底,进行查处,先后立案43件,重点查处了5名处级领导干部贪污、受贿、嫖娼等违法、违纪案件。此外,对群众反映涉及局机关27个处室的656条意见,逐单位进行了书面反馈,制订整改措施。与此同时,局党委还大力开展了党员教育工作,先后建立了一支400多人的专兼职结合的党员教育队伍,创办了29所基层党校。今年以来,局党委在党员中大力开展了“降耗增效”活动,发动全局3万名党员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发挥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在这一活动中,3万多名党员和2000多个党组织从小处入手、从岗位着眼、从自身做起,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深入基层,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生产现场。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局党委领导成员始终坚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进行现场办公,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同时,各基层单位也分别建立了由报告员、党课教员、理论辅导员、宣传员和通讯员等组成的矿、区、队3级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认真调研,收集信息,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生产现场。长期以来,该局各级领导干部形成了深入一线的优良作风,从局到矿,都规定了领导干部下井制度。如设计年产300万吨煤炭的现代化大型矿井潘三矿,党政领导每个月下井都在20个以上,不仅对现场情况和职工的思想动态了如指掌,使现场发生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而且大大密切了干群关系。矿工们说:矿领导流的汗不比我们流得少,我们再不好好干说不过去。矿领导的好作风鼓舞了职工的士气,使这个矿在1993年投产当年便产煤110万吨,盈利1000万元,创全国同类矿井最新纪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