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今古人物

  普希金与莫斯科
许恒声文并摄影
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描绘过庄严的彼得堡、迷人的克里米亚和富有浪漫色彩的高加索。不过,诗人最为眷恋的还是莫斯科。他在这里诞生,在这里度过童年。后来,他去彼得堡求学,经历了风风雨雨,15年后,又重新回到这里。莫斯科,给诗人留下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如今的莫斯科,有许多地方同普希金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其中有街道、剧院、俄语学院和造型艺术博物馆。克鲁泡特金大街上的国立普希金博物馆,是当年诗人和他的好友们经常聚会的地方。博物馆的10个展室里陈列着4000多件极有价值的展品,其中特别珍贵的是诗人的手稿、各种版本的作品以及他使用过的书桌、烛台和鹅毛笔。阿尔巴特街的普希金故居,则是莫斯科人和外地游客最愿寻访的另一处同诗人的生活相关联的建筑物。1831年,在这幢典雅的二层小楼里,诗人同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塔丽娅度过了新婚蜜月。至今,这里的客厅、书房、办公室依旧保持着主人在世时的面貌。
特维尔大街和林荫环行路交叉处的普希金广场和广场中央矗立着的普希金青铜像,是莫斯科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今年6月6日,俄罗斯文化界人士和各界群众数千人在这里隆重集会(见上图),纪念普希金诞辰195周年。那天,人们在这里朗诵普希金的不朽诗篇,表演由普希金的作品改编的戏剧片断,孩子们也在朗读普希金专为他们写的童话诗。在广场的一角,人们争先恐后地购买装帧考究的新版普希金文集。(附图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世界见闻

  “洋会”识味
阎晓峰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它独特的味。在日本高桥养鸡会社研修期间,我参加了会社举办的形式多样的会,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一些“洋会”的味道。
会味最为浓烈的,当属团谊性质的一类。如每年研修生抵达的“欢迎会”、归国前的“送别会”、盛夏的“纳凉会”、初秋的“拂暑会”、年尾的“忘年会”、元月的“新年会”、初春的“赏樱花会”等等。开这类会,一般都是利用下午下班后的工余时间。提前一周左右,由厂部把开会的时间、地点,用电传发到各分厂车间。到了开会的日子,下午收工前,社员安排好一切活路,就各自驾车驶往开会地点。这类团谊会,没有一次是在厂内开的,不是饭店餐馆,就是温泉胜地。迎接我们到来的欢迎会,就是在熊谷市内一家有名的专营“中华料理”的饭店举行的。虽说都是在下班后匆匆赶会,可在连赶路时间包括在内的短短的几十分钟里,社员们个个都把自己打扮得精神抖擞,男的发式整齐,女的浓妆而来,跟在车间里干活时的模样简直判若两人。会议开始,除吃饭喝酒和唱卡拉OK两项每会都有的基本内容外,动筷之前,社长一般都要简短地讲几句话。讲话不外乎“这一段时间大家干得好,受累了”之类。记得最长的一次,是在“忘年会”上。当时高桥社长连同总结过去一年的事业成就和新年的打算,也只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话毕,全体社员起立,为来年会社的壮大繁荣,挥动双臂,三呼“万岁”后才落座开席。
酒酣饭饱之后,再放开歌喉唱上一曲各自喜爱的歌曲,增进了会社内部全体社员间的交流,加强了会社的凝聚力。作为会社,出资搞这类团谊会,是值得的。把团谊会的时间放在工余,哪怕是晚上投宿,第二天也要早起赶在8点开工前回到厂里,按时开工决不能误,可见日本人经商之精明。
高桥会社研究生产经营的业务会在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五召开,称之为“金曜日meeting”。地点在厂部二楼会议室,参加人是各分厂厂长和部门科室负责人,时间也是在下班后的晚间进行。让人感到很新奇的是,“金曜日meeting”是饿着肚子开的,社长从不参加。会议一般由会社常务理事主持,时间有长有短。因为我们的卧室就在厂部会议室的隔壁,可以听到多是即席发言,常常争论得很激烈,直到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止。会后不产生什么文件,决定要办的事大家记住,第二天开始去实施就是了。会议结束,大家相互道声“晚安”,便驾车匆匆离去了。
一年12次“金曜日meeting”,每次会议结束后,耳闻汽车的轰鸣声,眼望消失在夜幕中的车影,总有一种感慨之情涌上我的心头。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垃圾产品:
一举两得
日、美、加等发达国家常以开拓出新品种的“垃圾产品”(即以垃圾为原料制造的产品)而颇感自豪,但西方游客在肯尼亚旅游时惊奇地发现,肯尼亚才真正称得上是盛产“垃圾产品”的“王国”!他们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商店或集市上,随处都可看到用废铜烂铁制作的农具和厨房用具,用废玻璃瓶制成的各种乐器,用废纸盒或废罐头作的玩具火车,用废报纸制的家庭养花肥料……更有趣的是,肯尼亚人不分老少,都喜欢一种软而安全的“塑袋球”,这是用许多废塑料袋紧扎成一团、然后塞进一个大塑料袋内制成的圆球,既可作足球踢,也可当排球打。
其实,肯尼亚人制作“垃圾产品”的历史远比西方发达国家悠久。肯尼亚西部的农民早在百余年前,就开始在棉花歉收的年份以制造各式各样的“垃圾产品”维持生计。联合国环保署的官员对肯尼亚人的“传统嗜好”大为赞赏,他们指出,此举不仅增加了当地人的收入,也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称得上是“一举两得”。(林静)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世界艺苑

  奇特的土著绘画艺术
王晋军
澳大利亚的土著人终年与风沙野树相伴,与袋鼠、鸭嘴兽为伍,过着几乎完全与世隔绝的生活,正是在这种与大自然顽强抗争的漫长过程中,土著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在南澳的纽拉伯尔,有一处新发现不久的洞穴壁刻,即土著人的石壁画,距今已有两万年的历史。这些绘画除用象征手法表现土著人对自然世界的感受外,还以具象手法记录了他们的风俗习惯、神话故事及其渔猎生活。由于澳洲土著绘画的可视性极强,因此人们称之为“可视文化”。
土著人的历史没有文字记载,其文化大多表现在口头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和歌吟中。绘画、雕刻和舞蹈则是它的又一流传形式,其中绘画尤为重要,是记录土著历史和传播其民族文化的一个主要媒介。
土著语中无“画家”一词,绘画被土著人视为生活必修课,他们从小便开始跟着长辈在各种东西上描画。随着年龄的增长,描摹的图案越多、越复杂,绘画技能也就愈加提高。由于受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土著绘画的基本形式只有3种,即岩石画、沙石画和树皮画。
土著绘画始终是以“梦创时期”为主题来进行构思创作的。在土著人看来,“梦创时期”即是整个世界的开端,大千寰宇,人类万物,皆生于此。他们认为,那时,世界一片混沌,只有一条巨蟒是神的化身。巨蟒睡熟后,梦见土地,土地就出现了;梦见人,人就出现了;梦见太阳,太阳就出来了;梦见万物,万物就出现了……因而世界由神创造,神控制着万物的变化。这种对自然界的认识,自然而然地反映到土著人的绘画之中,并成为千古不朽的主题。
在维多利亚州的利宾维,我有幸观赏了一处保存完好的绘于几千年前的土著人岩石画。画的内容基本是“梦创时期”的神话传说,表现手法简略,多为几何图形与物像造型,寓有一定含义,记录或象征着某种事物或某件事。譬如:集体围猎、迁徙路线、河流山峦的位置以及男欢女爱等。此画虽历尽沧桑,但色彩仍鲜艳夺目。至今,人们尚不得而知,土著人在岩石上作画的颜料是用什么和怎样制作出来的。
沙石画是居住在沙漠地区的土著人的杰作,尤以澳洲中部的艾尔斯利为最。沙石画以沙石、树枝、木炭、羽毛等物制作,在一块平坦、洁净的地面上构成图案,而后用颜料和动物血在上面涂抹,表现主题亦多为神话传说,主要用于图腾崇拜的祭祀仪式等,仪式结束后,一般不再保留,因此没有太古老的作品保存下来。
树皮画的历史不像岩石画与沙石画那样久远,是近一个世纪来盛行传播开的,现已成为土著绘画成就的最高艺术标志。一位土著朋友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个土著人想把他的故事传给后辈,就在一块树皮上画了诸多内容,画好后他既不敢让人看又找不到安全的地方放置,因为画上有许多部落的秘密,这样做是犯忌的。后来,另一部落的土著人来到这里,恳求将这幅画带走,虽然外部落的人看不懂画,但它给人以启迪,有人开始仿照其画法。嗣后,树皮画便成为土著人之间及其部落与部落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在表现手法上,树皮画既具象征性又显抽象性,用点、线、圆和几何图形等构成画面来代表一定的事物。树皮画的材料在澳洲俯拾即是:笔直粗壮的桉树,其光滑细密的浅褐色外皮为绘画提供了天然优质的材料。土著人将树皮割下,烘干碾平,以人发、袋鼠毛、植物纤维束为画笔,用赭石、土块、锰石、木炭以及蛋汁、血、兰花汁为颜料作画。由于树皮画便于创作、携带和保存,故使土著绘画产生了质的飞跃,不仅其创作数量大增,而且描绘的内容与表现风格也更加绚丽多姿、丰富翔实。
随着当代文明的不断渗透,新一代土著人开始逐渐接受各种现代绘画工具和外来信息。过去,作画的颜料只有4种色彩:红、黄色取自石头,黑色是木炭,白色是石膏。现在,更多的土著人开始采用广告颜料在油布上绘画。
澳洲土著人的绘画就像一种有形的文字符号,记录了他们对大自然的钟爱和对先祖神灵的崇敬。其浩繁的作品宛若一幅幅历史的画卷,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古老民族的生存、发展、壮大以及浓郁的原始文化气息。用自然方式再现自然原貌的视觉艺术形式,正是澳洲土著人独特文化传统的精髓之所在。如今,当我坐在静静的书斋,悉心欣赏土著画家赠予我的绘画作品时,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它的价值、内涵与分量。(附图片)
表现神话传说中爱情故事的土著绘画作品。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百老汇的音乐剧
肖勇
去纽约的观光者,如果没能在百老汇看一场音乐剧,好像就缺少“到此一游”的凭证。
百老汇是曼哈顿岛上一条区分东、西部的街道。五十年来,它因音乐剧而闻名,并几乎成了音乐剧的代称。这些年来,此间的热门剧目有《歌剧魅影》、《猫》、《西贡小姐》、《蜘蛛女之吻》、《悲惨世界》等。每台戏除了动听的歌曲和优美的舞蹈外,豪华富丽的布景也是票房的重要保证。《西贡小姐》中,当男主角准备随部队撤离越南战场时,只见一架直升机降落在舞台上,产生强烈的震撼效果。《歌剧魅影》里克里斯汀的划船场面和《悲惨世界》的巷战景象,同样令观众回味无穷。《猫》剧一开头就热闹非凡,一大群不同种类的猫在台上台下活灵活现,加之五花八门的化妆,堪称剧场奇观。而前年荣获“东尼奖”的《为你疯狂》演出时,演员竟驾驶着卡迪拉克牌轿车横冲直撞。
二次大战结束后,人们渴望摆脱恐惧、紧张、苦闷和压抑,绚丽多彩、赏心悦目的百老汇音乐剧,给大家带来无穷的欢乐和愉快,使之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许多人观看时的那股投入劲,绝不亚于在棒球比赛场内所表现出的热情。每当剧中主人公作出壮烈之举,或演员唱起美妙的歌曲,以及新颖别致的布景展现时,观众总会发出一片赞叹声,甚至全体起立鼓掌。五十年代以来,不少百老汇的叫座剧目被好莱坞相继改编搬上银幕,如《歌舞线上》、《雨中情》、《西区故事》、《窈窕淑女》、《国王与我》、《俏红娘》、《真善美》和《万世巨星》。据说六十年代奥斯卡最佳影片有一半来自百老汇,《西区故事》和《窈窕淑女》分别在一九六一年和一九六四年夺得奥斯卡大部分奖项。奥·赫本、伊·泰勒、尤·伯连纳等明星都曾主演过百老汇的音乐剧。
音乐剧是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和娱乐表演,它的制作费相当昂贵,一台预算约二百万美元,要想让游客掏腰包入场,广告宣传至关重要。百老汇的经营者对每部戏都拟订了能打动人心的主导口号。《悲惨世界》海报的醒目标题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音乐剧——观众超过二千五百万”。《猫》的节目单中则有一句名言“从现在到永远”。与此同时,各台音乐剧的音像带以及相关的T恤衫、明信片、纪念邮票、浴巾、草帽等也源源不断发行销售,以适应观众多样化的需求。随着电影的发展,百老汇音乐剧的国际声誉日益看涨,并迅速拓展着国外市场。就连一向被认为是莫扎特、贝多芬、施特劳斯圣地的音乐之都维也纳,近年也将其引进,当地的莱蒙剧院和哈那赫剧院分别长年公演《歌剧魅影》和《悲惨世界》,而且是德文版的,颇受人们喜爱。今春,百老汇又开始进军东南亚地区,在香港登陆的第一台戏就是《猫》。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话说阿根廷烤牛肉
管彦忠
旅居阿根廷多年,闲侃中,有朋友问:“吃了多少牛肉?”粗略一算,回答是:“大概两头牛吧。”听者愕然。但等了解到牛肉是阿根廷人的主食,一个四口之家一年要吃掉一头小牛时,也就不再惊奇了。
阿根廷人爱吃牛肉,且以烤肉为主,他们独具风味的烤牛肉遐迩闻名。居家过日子,招待亲朋好友,节庆聚会,总少不了烤牛肉。可以说,烤牛肉已成为阿根廷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到这里的“老外”,对“阿萨多”(西班牙语“烤肉”)总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无论在阿根廷的首都还是在内地小城镇,烤肉店随处可见,许多人家都装有烤肉炉或备有活动的烤肉架。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区的大型烤肉店门口,立着黑色的或棕色的肉牛标本,栩栩如生。落地大玻璃窗内,熊熊的火堆旁架着几十斤一块的牛肉,缕缕肉香在餐厅内外飘溢。烤肉师傅身着“高乔人”的服装:黑白毡帽、紧身上衣和绣花马裤,脖子上系着红围巾。一些烤肉店还特意将烤炉安放在显眼的位置,让顾客看得见通红的炭火,听得见铁篦子上发出的刺刺声。
餐馆里的烤牛肉大体有两种:一是烤牛排(或里脊肉),有巴掌大小,约一指厚,有的切开时里面还是红的,鲜嫩味美。如果想吃老一点的,可以提出来;二是类似拼盘的烤肉,将烤好的排骨肉、肉肠、小肠、血肠、腰子等放在长方形的不锈钢盘子里,底下的支架上有几块烧红的木炭保温。要上一盘几个人吃,各色品种味道不同,可以各取所需。
吃烤牛肉时,可根据个人口味自选佐料和配菜,凉拌的生菜、西红柿、葱头能去油腻,油炸土豆条同样为不少人所青睐。在餐厅进餐前,侍者会送上一只葱头牛肉馅儿烤肉大饺,下开胃酒。如果是在家中请客,主人就先送一段肉肠面包,然后才是烤肉正餐。
烤牛肉虽不像烤北京鸭那么复杂,却也有番学问。比如,掌握火候是基本功,放牛肉的铁篦要与火保持一定的高度并及时调整。木炭作燃料简便而实用,加油站和商店里都有的卖;用栲木烤的肉则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在建筑工地上,工人们就地用废松木烤肉是常见的事。另外,烤肉的选料和制作也很讲究:大牛排要嫩,排骨肉要瘦,五花肉和肉肠选油少的,小肠洗净后卷起来烤,腰子要先用醋或柠檬汁泡几个小时,烤牛排之前要先撒上盐。
阿根廷的养牛业很发达。全国现有存栏牛5500万头,人均1.7头,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去年屠宰1190万头,产牛肉460万吨,出口却只有25万吨,其余均为国内消费。但近年来阿根廷的人均牛肉年消费量逐渐下降,已从1970年前的90多公斤降到目前的66公斤,下降了27%,其中低收入阶层下降的比例更大。与此同时,价格较便宜的鸡肉的人均年消费量最近10年从10公斤增加到了20公斤,猪肉的消费也在增加。牛肉消费量的下降引起活牛市场价格的下跌,给以养牛业为主的阿根廷畜牧业带来了危机。
去年以来,梅内姆总统和农牧业主管部门多次号召阿根廷人多吃牛肉,以扩大消费刺激养牛业的发展。今年4月,在首都和罗萨里奥又建立了由各方人士参加的有关机构,意在通过研究、培训和教育,对牛肉的生产、加工、销售和消费过程提出必要的技术要求和法律准则,宣传国产牛肉的营养价值,提倡合理消费。一些专家指出,阿根廷的牛靠吃牧草和粮食肥壮,比有些国家用合成饲料育肥的牛所含的脂肪和胆固醇要少。国家农牧业技术研究所拟定了一项生产“生态牛肉”、又称“有机牛肉”的计划,即坚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合成化学物质和任何其他对人体健康可能有害的物质,以满足现代消费者对食品更高的要求。这种牛肉的质量由国家动物检疫局严格控制,打上特殊印记后才能在市场上出售。今年6月,“生态牛肉”开始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超级市场出售,价格虽比普通牛肉高15%,却很受消费者的欢迎。预计向欧美国家出口这种牛肉将具有良好的前景。
由此看来,烤牛肉不仅是阿根廷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牛肉消费和养牛业在这个南美国家的经济中还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