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烛光灼灼
——一个女教师的素描
何汉斌
几大部《创造性思维训练》、《初中化学导学》,曾被教育界人士誉为“教学指南”;几篇引起同仁们注目的论文和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与出类拔萃的效果,使她在1988年第一次评职称时,不需“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红脸,10多名评委不约而同地给她开“绿灯”,把她评为湖南武冈市第三中学高级教师。
现已年过半百的仇希贞,尽管韶华过早地从她矮胖的身材、黝黑的脸庞褪去,但在那清而不寒、热而不炙的“纯教师”型的脸谱上,仍然可以读到未被种种新“潮”涤尽的几缕红晕,使她在化学教学竞技场上时时演示着另一种生动,一种在廉价灵魂的心目中显得十分廉价而在另一种视角中又无比昂贵的生动。
在近20年的教学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一页:大约是80年代第一年,她在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中学任教,那年全省举行化学竞赛,经“过五关斩六将”层层筛选,武冈5位学生中了榜,奇怪的是,在这5人中,仇希贞的弟子竟占了4人!
从此,仇希贞的名字便被叫得山响。
此后到三中任教,一人干着两人活:既担任班主任,又执教4个初中毕业班的化学,还兼管全校化学仪器和女生指导。她所执教的班,除三期以零点几分之差落于第二外,其余全部位居全市榜首!全国和省市举行化学选拔赛,次次有她的“弟子”捧回金杯银杯或铜杯。
在庄严的教师的舞台上,仇希贞演示出了一幕幕生动的人生辉煌,总导演是谁?
她自己。
每次学生推开她那间斗室的门,总见她不是在批改作业,就是在撰写论文和著作,要不就是做着化学试验,从没闲过。但当她发现任何一个学生出现之后,她便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笑着起身迎“客”来访,那种关怀、那种温厚总使你顿失拘谨,备觉亲切和快慰。
你坐在她面前,喋喋不休啰嗦着你的生疏与疑惑。她在谛听时的微笑和不厌其烦的解析,使你感到她似乎有一种渴望:你向她提问题提得越多她越来劲,倒像你是她诚心诚意请来提问的,提少了,反倒使她扫兴。而她的解析语气,从来又是悠悠流水式的,即使在阐述最精辟的见地、推出最绝妙的公式时,你从她的脸上也绝对搜寻不到一丝一毫的“导师式的清高”。君子一笑清如水,诚信有之。
当你的脸上出现“阴云”时,她会像大姐一样把你找去详问究竟,道个明白,直至云开雾散。有个女学生,天天萎靡不振。她问:是不是家里出了事?女学生摇头。她又问:是不是挨父母打骂了?女学生默默点点头。再刨根,得知是父母求子成龙心切所致。星期天,她便带上几个小饭团(她患有心脏病和糖尿病。医师要她每天捏几个小饭团,以备一遇低血糖头发晕时食用,在校上课也是如此),赶了80多里路,找到学生家,同学生的家长促膝谈心,陈说压力过大会影响小孩情绪的道理,家长非常感动,说:“以后一定要改变教子的办法。”此后,这个学生丢掉了思想包袱,成绩直线上升,初中毕业,考上了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当这位学生的家长专程前来向她表示感谢时,她就像为学生解了一道极简单的化学试题那样,只微微笑笑,继之便转到别的话题上去了。事如芥豆。但文人在捧起芥豆时附上几吨夸张用语者,已经不是什么罕例。
然而,罕例在她有时也是寻常事:1989年,仇希贞的女儿和杨美云都是她班里的学生干部,两人的表现和成绩不相上下,期末评比优秀班干部时,同学们一致提议评选她的女儿,但她想到这不是一般的荣誉问题,而是可以为日后报考中专加20分的“特殊荣誉”,便说服了同学,把荣誉给了杨美云。恰巧这年升学考试,两人都考了634.5分。结果,杨美云被正式录取到衡阳卫校,她的女儿因差3.5分自费去了邵阳卫校。有人说她傻,她恭而听之,笑而退之,只此而已。
在省市优秀教师先代会、三八红旗手颁证会、立功授奖会上,以及各种风光场面,人们为她事业的成功祝福时,喧声如潮,但仇希贞只是将一脸谦和温馨、清澈明亮的微笑送给朋友,似绵绵春水,如淡淡清风……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月照桐林
周熠
人在生活中都不乏想象和联想。比如,早春见柳,往往记得贺知章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奇句。遥望杏花,宋祁的“绿杨烟里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妙词遂脱口而出。置身桃林,很自然地想到《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和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境。
而此刻,在这四月的黄昏,我伫立于这排高拔的泡桐前,面对初升的东月和欲坠的西日交相辉映下的团团粉紫、串串素红,嗅着晚风中繁花齐放的幽幽药香,一个熟悉、响亮的大名,连同一些事景,竞相潜入意识,生动于我春水般轻漾的心湖,若碧波间的仙葫芦,时隐时现,久久不去。
两年前一个五月初的晌午,车过兰考县城,我作短暂停留。因这里出过一个“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敬仰中便多了好奇心,想领略下此处的沧海嬗递,沾一沾人生灵气。漫步近郊城外,满目是桐海花潮、绯云紫烟,脚下是千顷平畴,麦浪滚滚。雨后新晴,远地里蒸腾的袅袅白气更多了几分祥瑞的平和。我顿生不胜今昔之慨。虽然,昔日我未曾踏过这块黄沙风尘,但从影视和书刊中,早已谙知那标识着贫苦与苍凉的茫茫风沙和盐碱。但如今是看不到了。夏风习习,轻暖而爽润,我的思维清新而兴奋。我举步从容,默默把桐林丈量,更把一个万木争荣、沃土千顷的兰考丈量。潇洒徜徉之间,进入桐林深处,蓦然仰首,忽见一派崭齐蓬勃的桐林间,遗世独矗着一株高得多、粗得多也阔得多的巨桐。那巨伞般的冠盖在昊昊高空恢宏地张开,鹤立鸡群地在绿风中播撒着不同凡响的清声。我正奇异着、惊诧着,又见近旁树着一块丰碑。读过这誉之为“桐碑”的碑文始知,这桐原为焦裕禄同志在60年代初亲手所栽。我这才依稀想见,曾在报纸上见过他在幼桐边披衣远眺的留影。悠悠30年,斯人长逝,而幼桐拔地参天,引领着一茬又一茬新桐林,昭示着艰苦创业的新景观。我手扶这巨桐,浮想几多。哦,我们的县委书记、县长,成千上万,我们广袤乡野上的基层领导干部,更是千千万万。倘使每个人任期、身后,都像这样留得一派绿荫,一块“桐碑”,那么,神州大地该是何等殷实、壮观、辉煌!“为官一任,造福四方”,这桐林可是比白纸黑字漂亮得多的最富“含金量”的语言。“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倘若你黄泉有知,青眼睹当世,会有同感的吧?!
而今,时光骎骎,又值5月,又是桐花怒放时。我思通万里,想起那泡桐,那桐碑,那个响亮悲壮的名字,我的心便激动得颤抖,眼睛也有点潮润……
月升日落,夜静月华浓。我眼前的桐花,渐次分不清淡紫粉红,与月白融为一片朦胧、幽深的思念。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蝶韵
黄志凡
以翩跹欲飞的姿势
匍伏于大地的胸膛
倾听城市奔跑的呼吸
明亮如镜的路面
打了一个漂亮的结
于是一只金灿灿的蝴蝶
便成为城市里
一首凝固的诗
一处崭新绚丽的风景
钢筋混凝土与心血热汗
被阳光均匀地镀亮
赵州桥的石板
泸定桥的铁索
都已楔入坚固的桥基
而使城市的血脉格外畅流
凝滞的脚步变得轻盈
巨大的双翅上
车辆蜜蜂般地盘旋
货物、人流、信息、活力
高速地向城市的每个角落辐射
啊,蝶的韵致
把空间和时间紧缩
把开放的潮汛与誓语
驮向远方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新潮启示录

横琴,瑰丽的热土〔报告文学〕
陈伯坚

那是一个晴朗的傍晚,一位壮实的汉子,迈开稳健而坚定的脚步,走在珠海西南部横琴岛的山边小道上。时在仲夏,镜湖面上蒸腾着咸味浓重的湿气,夹带远处爆石场冒出来的硝烟尘粉,一阵阵扑在他丰厚的背岗上。他在一棵苦楝树根的巨石上坐了下来,伸手摘下头上的鸭舌帽,又从裤兜里取出一包纸巾,认真擦拭周身大汗。
这是周英尧横琴赴任后的第13天,也是周英尧作为横琴开发区主任,在这方圆47平方公里的海岛上,经丘寻壑,访山问水,求师结友,大展思路的第10天。全岛13个村庄,他逐一走访,同12位“土地爷”(村长)谈心论计,共探横琴腾飞的大策。接连10天辗转,天气炎热,道路崎岖,真可说是牛马风尘的战斗生活。他走了很多,看了很多,说了很多,也想了很多。现在回过头来,他觉得充实,自信,“遥岑出寸碧,远月增双明。”横琴这块小小绿地,虽无襟山带河的险要,走马平川的坦荡,然深层察究,可伸延的领域,可开拓的空间,可施展的举措,比几万平方公里、百万众生的大县,当有过之无不及。这位曾做过多年县长的实干人物,甜甜地回味着这10天“苦行”的价值。
隔海相望,仅仅300多米海面的那边,澳门路环马路上的汽车,在林荫间隐约,一幢幢款式奇特的楼宇,像潜伏在绿树丛中的观赏动物,姿彩富丽,悠然自得。澳门开埠400多年来,有多少中国人曾经像他老周一样,坐在这300多米之遥的岩岸,默默看着那边变化,发展,看着人家赚钱,“叹世界”,享受人生。300多米?他脑筋似乎跳了一下,是350米。退潮时,可以走过去。这个海峡,这块海面,却有一个并非寻常的深度,只有胸怀民族,指点世界的伟人眼光,才可以期及的深度,这就是一国两制的交汇点,这就是一国两制交汇点的深广内涵与历史意蕴。老县长就是被这交汇点的深广内涵与历史意蕴吸引着,遵循广东省委、珠海市委开发横琴的决策,离开珠海大西区壮阔浩大的建设热点,来到这“黄金宝岛”上的。

往事悠悠,不堪回首。火炮雷鸣,喊声震天,人海漫野,大潮漂红。800多年前,宋端宗赵罡和50万逃难臣民,在岛上立脚甫稳,元军进逼。南海茫茫,北国苍苍,江山易掌,铁血为竞,众志成城之日,亦反败为胜之时,这一仗,是南宋朝廷流离后罕有的大胜仗。800年历史长河的流泻,野草迭生,山脊犹在,古战场吊客追寻汉魂的情结,给孤岛留下一个颇为潇洒的地名:横琴——横躺在伶仃洋之滨的一掌巨琴啊!
横琴,曾是锁国政治败丧的见证。列强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就是在它面对着的望厦村签订的。从此,外国兵船可以开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默默横琴,冷眼向洋百余年,自己所能有的,一直是低矮砖屋茅舍,蜿蜒山边小道,栉比鳞次梯田。木船漂过海,给彼岸送去蕉疏三五担,鱼虾十把箩……
抚今追昔,周英尧意识到自己的重任。一种沉重的压力,自脑筋传递至肩头,自肩头传递至全身神经、血管。广东省90年代四大经济“热点”——重点开发区之一;现代化、国际化花园式海滨城市的宏伟而艰难的目标;路不通、水不通、电不通、电讯不通的孤岛;两千“良民”,一脊山梁,四面汪汪海水,那边是50万人口的繁华埠头……
周英尧也听到过人们对横琴岛的赞美话语:海域辽阔,海湾片片,沙滩绵延,礁石嶙峋,青峰比高,山溪流泉,宛如镶嵌在中国南海之滨的一颗明珠。这自然是确实的,富有魅力的。倘使周英尧是一位旅行家,上岛小住一两晚,消闲四五日,对如此环境,会悠悠然报以会心的微笑。然而,周英尧是中共珠海市委横琴经济开发区委员会书记、管委会主任,一名担当移山填海大任的开拓者。他从优美词语中,感到的是一种潜力,一些条件,一界难度。这位厚貌深情、在农村工作滚打成长的朴实干部,更关心的,是横琴岛以下一些情况:地处珠江口西侧,距国际航线大西水道仅4海里;北与珠海香洲湾仔镇和洪湾开发区不足两公里;西接磨刀门水道,与珠海西区一衣带水;东离正在兴建的澳门国际机场和深水港不到一公里,离香港45海里,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用武’之地还可以扩展。”周英尧对自己说,“而且非扩展不可。围海造地创基业,推山填海建新城。全横琴可从原来47平方公里扩展至70至80平方公里!”他对这一带海面,真可说了如指掌。80年代初,就是磨刀门围垦工程第一副总经理,珠江八门入海,五门布在珠海地域,也布在周英尧心间。他明白,让横琴在海上延伸30多平方公里面积,那是意味着再造两个澳门地盘。大胆构想,科学决策,10日“苦行”,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一条76公里长的沿江大道,又宽,又绿,又美,80米宽平坦路面接连横亘在马骝洲水道上的横琴大桥。国务院总理李鹏曾在市委书记梁广大陪同下,亲自视察其建设工地。这座独塔双索面斜拉大桥,如高拱在内陆与横琴之间的长虹,宏伟而壮观,多彩而明丽,标示着15万人口的横琴经济开发区已为国内外人士瞩目,向往。十字门小区,作为东部城区行政、金融中心,环境优雅,银行林立,千百亿元的款额静悄悄吞吐于纤纤电脑线路之间;福祥别墅区,万家灯火;超级“购物天堂”,人海泛潮;南湾泳客如云,国家水下考古中心基地,游人如鲫……周英尧、胡金明多少夜晚,似乎都做着同样的梦。这梦五彩缤纷,充满诱惑。梦回归真。面对正在追寻的现实前景,那色彩,那诱惑,也如梦一般的浓重。
胡金明如梦般瑰丽的回忆中,不时会飘来一件往事。梁广大市长当面交给他一个任务:把珠海几个地方现状好好摄进镜头,作为日后的历史资料。这之中,横琴名列榜首。市长说:“这块地方,过几年会有很大变化。”言语间透出一种改天换地的浩气。当时还是珠海市电视台长的胡金明,蓦然接受了一个不寻常的讯息,沉吟了一忽,说:“梁市长,恐怕要动用飞机……”“该用就用嘛。”市长怡然地说。胡金明组织人力把横琴原貌长留在镜头闪动的瞬间,而他自己的心,竟也长留在这块如琴般的土地上了。是横琴的什么东西勾留了这位外省人?山么?水么?优裕的生活条件么?超高的物质待遇么?都不是。是这个超高难度的开拓工作的挑战性吸引着他。1992年夏天,开发区管委会班子建成,5位正副主任那股非凡的连心用劲的内聚力,恐怕也出自这超高难度的开拓工作的挑战性。胡金明对这挑战性手痒难耐,他是决心豁出去了,“我要在这难得的工作环境里试试自己。”他说。他以为,他的同事们也当有这样一颗心。
周英尧最欣赏拍档们这样的一颗心。高科技产业、金融、商业、房地产、旅游,各路将官升帐,百机启动,石炮连发,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岛,顿成举世瞩目的热土。磨刀门水域云集万千人马,片片宝地魔术般从海上冒出。
横琴,奏响了撼动海天的乐章。
横琴人说,横琴要大变了。
横琴人说,横琴要起飞了。
周英尧和他的同事们说,横琴要实施跳跃式发展战略。跳板是什么?资金。每平方公里小区要投放3亿元。
胡金明的眼睛看得最多的,是小岛周围的水面。“相思似觉海不深”。此水也确有不深的时候,退潮日子,卷高裤腿就可以趟过去。他认定这又深又浅的水面,隐藏着又贵又重的价值。胡金明调动了自己的所有的能耐,发誓要兑现这水面价值。
“老周,据了解,对面路环地价是每平方米4万9千葡元(每葡元约值0.95港元)。”胡金明对周英尧说。
“是的,别墅地价更厉害。”周英尧脑子里也转动着同一件事,“听说,每平方米已高达15万葡元。”
“我看我们土地的使用价值,也会越来越高。相隔三百米,我们在动作,他们看得见,听得着。”
“倘使我们建成了通向那边的两座大桥,情况会更好。”
“我想现在就试试外边人对这块热土的兴趣。”胡金明直是请缨了。
其实,区班子里大家都想到一处了。
5双眼睛落在一个视点:政策——投资政策,土地政策……
洋浦开发区,浦东开发区,省内省外一个个著名开发区都有运用政策的成熟经验。梁广大市长更强调横琴应充分享受特区政策,海岛政策和边境小额贸易政策。进出岛管理采取宽松方式。户口的问题,买房入户,以业带户。

政策显灵,黄土为宝,水面成金。胡金明带着周英尧们以采摘仙桃般的诚心运用手上的政策,以各种渠道,多般方式,奔波呼号于五湖四海。牛刀小试,横琴闪光,19亿元直泻开发区超级钱袋。富祥湾小区,1.2平方公里一小块新地未冒出水面,投资者已闻风登门,首期投入资金达5亿余元。
管理区20多位干部把自己的户口迁上了横琴岛。全区正式在户人数约为2000人,横琴人风光了。岛外人想入户横琴,得认真努力了。
“W先生,你好钟情横琴岛啊!”船上,一位横琴人同W先生聊天。W先生是境外人士。
“横琴这地方好。”W先生回应。
“投入过亿了吧?”
“少少。不多。”W先生含糊答道,没有把那个4亿3千万元的数额说出来,“玩玩罢了。”
“W先生,可以说说你看好横琴的道理么?”横琴人似乎也把对方当成横琴人了。
“也没有什么特别见解。横琴离澳门那么近。澳门那么小,土地卖一块少一块,”W先生抬眼看看窗外。窗外是断续一线十多里长的石堤。堤那边,车辆在一处处劈开的山边奔忙。“横琴这个大地盘,1999年澳门回归后,她的作用,前景,不是明摆着的么?”
坐在旁边的周英尧一味吸烟,一声不哼。W先生是他的老朋友,他在澳门工商界有很多新老朋友。不少境外工商界朋友近年都操起“横琴语言”——周英尧和他的同事们想说的话,他们都顺心顺意地说出来了。他用不着哼声,却听得很甜。他在看海。他脑里跳出来梁广大市长的一句话:“珠海的海是全珠海人民的,要大家享受。”这是非常有远见的话。市长的着眼点,是保护好环境。其实,他是把海和山看在一起的。珠海、横琴的环境的美,美在有山有海,山海交辉,山光水色,相得益彰。开发横琴,尽天然之美,添现代之彩,当代人微笑,后代人追念。他感到自己对横琴山水有一种特别责任。脑背山旁的渔民别墅,绿丛掩映,窗台披红。几年前,他刚来横琴就任时的10日“苦行”中,坐在这边细看彼岸的情景,在脑际重影了。他似乎看到了千幢万幢这样的半山别墅,看到了色彩瑰丽的滨海新城……
航船泊岸。旅游购物中心人潮汹涌。海堤马路宽阔而笔直,新建大街交错纵横。
“这是什么地方?”W先生身边的一位斯文后生悄声发问。
“红旗村。”周英尧回答。
“这个‘村’,似乎名不符实。”斯文后生斯文地笑着说,“该叫‘市’了!”
“我们正在起步。我们这里才只有300多家公司。”周英尧的语气透露着一位办实事人物的谦逊。
“横琴该是个拥有3万家公司的地头。”W先生接话说。
“其实,公司数量只是一个方面,公司的分量才……”斯文后生后半句话隐住了。
“对呀,像你们H公司……”W先生蓦然地想到什么,连忙吞掉后面的话。
一行人都在沉默。沉默的人在街市喧嚣中健步行进。不时有人同周英尧点头招呼。向斯文后生注目,那目光在说:又来了一位“超级大老板”么?
磨刀门外,几艘巨轮默默地航行在伶仃洋上,它们万千吨位的厚载,与珠海、横琴,联系着么?有一点肯定的,航船上的瞭望者们,在注视着澳门的同时,也看到了横琴这块瑰丽的热土。


返回顶部